1、 南阳师范学院 20XX 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传统农业区家庭农场建设对策研究 以南阳为例 完 成 人: 班 级: 学 制: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 录 摘要 . ( 1) 1 家庭 农场的 内涵 、特征 与 背景 . ( 1) 1.1 家庭农场的 内涵及特征 . ( 1) 1.2 家庭农场的背景 . ( 2) 2 家庭农场产生的意义 . ( 2) 2.1 传统农业区(以南阳为例)农业面临的问题 . ( 2) 2.1.1 劳动力流失严重 . ( 3) 2.1.2 生态恶化,对传统农业造成较大影响 . ( 3) 2.1.3 农产价格低落,农民购买力缩减 .
2、 ( 3) 2.1.4 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总投入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薄弱 . ( 4) 2.2 家庭农场产生的意义 . ( 4) 3 家庭农场的优势以及建设机制 . ( 5) 3.1 优势 . ( 5) 3.2 建设机制(以南阳为例) . ( 5) 3.2.1.机制一:粮食作物种植 . ( 5) 3.2.2.机制二:大棚蔬果与采摘园 . ( 5) 3.2.3.机制三:养殖模式 . ( 6) 3.2.4.机制四:农业特种种养模式 . ( 6) 3.2.5.机制五:循环农业模式 . ( 6) 4 家庭农场建设面临的困难 . ( 7) 4.1 家庭农场土地集中与流转困难,法律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 ( 7
3、) 4.2 金融支持不够 . ( 7) 4.3 政府政策倾斜帮助不够,社会服务跟不上 . ( 8) 4.4 家庭农场主知识技能水平低下,缺乏科学的管理经营 . ( 8) 5 对于家庭农场建设的几点建议 . ( 8) 5.1 规范家庭农场的注册登记流程制度以及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 ( 8) 5.2 政府加强政策倾斜 . ( 9) 5.3 加强农村金融扶持 . ( 9) 5.4 完善社会服务,建立网络信息服务 . ( 10) 5.5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主 . ( 10) 5.6 加长农业产业链 . ( 11) 参 考 文 献 . ( 11) Abstract . ( 11) 第 1 页 共
4、 12 页 传统农业区家庭农场建设对策研究 以南阳为例 摘要 : 家庭农场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崭新体制,由于概念不够明确清晰,兴起时间短,其规划建设过程必然会遇见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家庭农场的注册登记问题、土地流转问题、农村金融融资问题、政府支持力度、家庭农场主的知识技能水平低下等等。 由于中国传统农业区(以南阳为例)的农业发展遇到不少问题,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所以 就可能遇到的问题作出总结归纳,并提出 几点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建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 土地流转 ; 建设机制 ;对策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的新
5、的耕种方式,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希望之路,有利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国外的各种类型家庭农场的兴办经验和中国部分地区的试验都证明:家庭农场是可行的。 1 家庭农场的 内涵 、特征 与 背景 1.1 家庭农场的 内涵及特征 我国的家庭农场是指在土地产权公有的基础上,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集聚为纽带,主要靠农场主及其家庭其他成员生产经营(必要时 雇佣少量雇工)的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商品化的农业企业。 家庭农场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小农户区别开来。其规模下限是保障农户生活消费的最低规模,规模上限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家庭成员生产能力所决定的最大
6、经营规模 。 二是以家庭劳动力为主,和工商资本农场的雇工农业区别开来。我们知道农业是一种依赖丰富经验和需要高度责任感的活动,为自己劳动的农第 2 页 共 12 页 业和为他人劳动的农业所获得的结果是不同的。三是具有稳定性,和兼业农民和各种承包的短期行为区别开来。稳定性是农业生产特点所要求的,是农业经验与技术积累和农地的 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条件。家庭农场涉及规划、计划、财产、品牌建设、农场继承等一系列问题,稳定性是必然要求。四是要进行工商注册。家庭农场作为农业企业的一种形式,不同于小农户和某些流动的承包大户,注册为家庭农场,便于识别和政府管理与政策支持。 1.2 家庭农场的背景 首先, 2008年
7、 10月 9日至 12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随后, 2013年 1月 31日 ,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 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指出: “ 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 ” 。目前我国的一些先行试点地区的家庭农场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且, 2014年 3月 14日, “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作为一项
8、重要内容,被写入今年 “ 两会 ” 的政府报告。因此,建设家庭农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2 家庭农场产生的意义 2.1 传统农业区(以南阳为例)农业面临的问 题 以南阳 为代表 的传统农业区的农业实践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的选择压力 , 像作物品种一样遵循着 “ 适者生存 ” 的原则 , 逐步产生和发展出适应各种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农业实践方式 , 并被一代代承传下去 , 历经数百年上千年而长盛不衰。按此推理中国的农业实践方式应当有非常多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发扬。比如农具的使用、保墒的耕耘方法、绿肥种植、有机肥使用等。 尽管传统农业实践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掘的潜力
9、, 但传统农业实践的经验有很多局限性 。 传统农业是一种技术状态和资源要素水平长第 3 页 共 12 页 期内大致保持稳定不变的农业状态 , 经过世代适应 , 各种生产要素 已达到最佳配合 , 但由于其物质和能量的低层次循环 , 其内部发展的潜力有限 ; 由于其生产工具以手工操作为主 , 劳动力、畜力、土地等传统要素是其主要生产资源 , 新的生产要素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 , 从而造成了土地生产率及劳动生产率的双重低下。 2.1.1劳动力流失严重 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差距也在拉大,农民生活所需的费用等等普遍升高,许多青壮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少量或者不再种地,
10、留守在农村的大多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年男女以及正处于上学受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游离在农业生产之外 ,给农村非农产业和城市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流失严重。 2.1.2生态恶化,对传统农业造成较大影响 我国由于土地分户承包 , 户均面积少而零散 , 农户自身缺乏吸纳现代科技的内在动力 , 从而不具备采用现代技术的能力和条件 , 同时也为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增加了难度,严重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提高,农民增收困难重重。虽然就某一时期来说 , 小规模农户通过劳动密集型经营也能实现较高的土地生产率 , 但从长远来看 , 由于其缺乏技术进步机制 , 将会失去进一步发
11、展的动力。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 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长 期以来 ,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 , 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 我国农业发展走了一条低水平的、以平面垦殖面积扩张和农产品数量增长为主的发展道路 , 使我国农业过多地消耗了资源 , 破坏了生态平衡 , 造成了环境污染 , 付出了很大代价。山区植被的急剧破坏从三个方面危及农业生产 : 第一 , 严重的水土流失 , 使土壤肥力下降 , 一部分耕地迅速演变成岩石裸地 , 农耕地资源日趋衰竭 ; 第二 , 严重的水土流失还淤塞水利工程 , 冲毁近山之处或河道两旁的农田,随着山区植被破坏殆尽 , 山洪频繁而迅猛 ,水土流失面积扩大 , 程度加剧 , 堰
12、渠陂塘等水利设施被冲、被淤的现象也愈益突出 , 成 为农田水利的大问题 ; 第三 , 自然植被遭到破坏 ,森林逐步丧失了调节气候的能力 , 气候逐渐恶化 , 水旱灾害年甚一年。 2.1.3农产价格低落,农民购买力缩减 第 4 页 共 12 页 农村金融窘迫 , 农业再生产所需资金短缺 , 一般农家拥有的耕作农具数量不足。农业劳动生产率急剧下降 , 农业经济结构单一 , 农业生产技术陈旧导致单位面积产量的徘徊和土地效益的递减。 2.1.4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总投入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薄弱 从 1981年到 2000年的 20年间 , 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总投入是不断增加的 , 但是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 ,
13、财政支农资金所占的比重仅仅维持在 8%-11%之间,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并且由于投入水平较低 , 我国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总体上讲比较短缺 , 无法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大部分已年久失修 , 功能老化 , 配套不全 , 保障能力大大下降。与此同时 , 由于基础设施薄弱 , 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在减弱。统计表明 , 进入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 我国农业的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成灾率都呈明显增大趋势。 2.2 家庭农场产生的意义 一是能够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建立。 家庭农场的一大特点是规模化经营,一般地,最初的家庭农场规模较小,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经营管理能力的 增强,在追求更大利
14、润的心理作用下,农场经营者会不断的扩大规模,并且随着规模的增大,家庭农场的存在意义就不仅仅局限在自给自足的需要上,而是为了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进入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推动了农产品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二是促进农业产业一体化。 由于农产品进入市场,农业生产开始与工、商、销等各个部门相结合,产前、产中、产后等阶段性服务部门,受到宏观调控手段和市场规律影响,农业生产与其他各个部门之间不断的磨合,逐步形成农业产业一体化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的产值,而且能够增加农业在市场中竞争地位,推动现代农业发 展。 三是带动农业生产服务的社会化。 农产品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和制约之下,农场经营者就会想方
15、设法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提高农产品产量,这样就会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专业化程度高,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就更具竞争力。同时,家庭农场的专业化需要技术、人员、资料等社会各第 5 页 共 12 页 个方面的服务,从而促进农业社会化的建立,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服务功能。家庭农场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解决了土地分散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集体所有制存在的弊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和新的道路。家庭农场的发展能够更好的 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提高农业产业的社会性,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大力的支持,促进家庭农场的快速健康发展。 3 家庭农场的优势以及建设机
16、制 3.1 优势 首先,家庭农场整合应用了先进的农业科技、良种、良法、农机作业,示范推广了农业高新科技,节约了生产成本;其次,家庭农场参加了农业保险,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政府扶持资金,能不断扩大种养殖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示范效应;第三,家庭农场按有机农业标准化技术生产,应用安全放心农资,生产出的农产品有机、环保,安全并可创收,生产出 的农产品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再次,创办人通过租赁获得农民的土地,家庭农场使闲置的土地可发挥最大效益。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示范推广农业新科技、提高科技贡献率的有效途径。 3.2 建设机制 (以南阳为例) 南阳市的自然环
17、境多样 , 既有地势平坦的平川 , 也有地形复杂的山地。所以我市可以根据这些特点 , 能实行规模经营的地方 , 可以通过有效地转移劳动力来集中土地 , 推行机械化生产 , 实现规模经营 ;经济发展较落后 , 地形较复杂的地方 , 可以采取集约经营的方式 , 通过拓宽农业发展的深度、广度 , 实行产业化生产来 发展农业。 3.2.1.机制一:粮食作物种植 南阳市的平地区域可以进行单个家庭农场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1-2 种粮食作物,例如小麦、花生、玉米等。由于规模大、种类单一,有利于机械化设备进行播种、施肥、收割等,比传统的方式生产率高。 3.2.2.机制二:大棚蔬果与采摘园 这种模式是指在塑料大棚
18、内种植蔬菜和水果,并在蔬果成熟的时第 6 页 共 12 页 候开放供顾客观光、采摘、品尝和直接购买。通过塑料大棚可以较好地控制蔬果生长所需的阳光、温度和湿度等,从而帮助蔬果又好又快地生长,保证了农产品的高产量和优质率。 3.2.3.机制三:养殖模式 养 殖模式包括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畜牧养殖多为农户集资建农场养殖鸡、鸭、猪、牛等水产养殖多为大面积专业养殖鱼虾。由于建养猪场、养鸡场等属于非农建设,目前我国家庭农场的养殖主要是水产养殖。 3.2.4.机制四:农业特种种养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种植特种蔬菜、奇花异果,养殖特色水产、特色家禽等,突破季节、地域、规模的局限获得较高收益。南阳市的山区可以进行中
19、草药的种植 , 以及果树园的建设。既可以提高耕地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绿化山区,保护环境。西峡县的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及优质猕猴桃、瓜果、葡萄等在区内外甚至国内外小有名气。近几年,西峡县在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品质的同时,还大力发展贮藏保鲜、精选、包装、脱水、榨汁和其它深加工,培育绿色知名品牌,依托加工企业和运销队伍,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方城县枸杞、党参等名贵药料运销国内各地及东南亚国家,而且枸杞品质远高于宁夏 枸杞 ,港台商人和广州商人十分看好。药材价格基本稳定,农民收益提高。 3.2.5.机制五:循环农业 模式 所谓循环农业模式,即将各种农作物废弃物进行充分发酵,形成有机
20、肥料又返回到土地里,进行农业生产,是一种最典型的 “ 环境节约型 ” 模式。完整的循环农业模式应是在成片的农田中匹配养殖规模适度的畜禽场,并且按相应规模建立种养结合生态农业的设施和配备机械设备。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需要的主要设施设备有:厌氧发酵设施、管网设施、专用运粪车辆、粪便堆放发酵场地、沼液 (尿液 )贮存池、滴灌或喷灌设施、固体有机肥施用机械等。例如家庭农场在养猪的同时通过水渠把猪粪猪尿引到专门的池子中进行搅拌发酵,产生的沼气免费提供给附近的居民使用 ,沼液用来灌溉农田。沼渣用来喂鱼和做肥料。这样不仅有效消除了污染,为农场节省了肥料成本,同时第 7 页 共 12 页 也保证了农作物的高产、
21、优质。 4 家庭农场建设 面临的困难 4.1 家庭农场土地集中与流转困难,法律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想要建设家庭农场首先要集聚到一定规模数量的土地 , 而目前我国的家庭农场获得稳定的足够的土地进行规模经营是很困难的。一是因为许多地方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三四口人的家庭拥有的耕地也只有几亩,即使流转出去,一年的流转费也很低,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因此许多农户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或者不愿长期将土地流转出去。二是因为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当中,农民进城务工很难在城市落地生根,大部分人还是要回到农村的,土地是他们的生存保障。并且土地流转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不能保障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家庭的生活等,致使很多农户不愿将自家
22、土地流转出去。 4.2 金融支持不够 家庭农场从初期的经营投资,中期的耕种作业、产品仓储到未来的规模扩大等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 。 目前家庭农场的融资现状不容乐观 , 其融资渠道单一 , 主要有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且渠道不畅。并且建设家庭农场就要改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简陋、农机具陈旧落后的现状,而家庭农场是需要长期投资,收益缓慢的, 所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 但是一方面由于家庭农场大多数缺少贷款抵押物,并且我国的家庭农场仍以种养业为主,农业的科技化率不高,本质上仍然是小农经济,仍具很高的风险,所以金融机构缺乏对家庭农场贷款的动力与意愿。据统计, 95%的家庭农场刚刚起步时,其资金来源是自由资金和亲友借款。例如,南阳市一李姓家庭农场从注册到目前经营共投资资金 400多万,仅有 30万元邮储银行贷款,贷款方式为房产抵押。目前该农场资金缺口达 500万元,苦于没有银行可接受的抵押产品而无法申请贷款,融资问题影响其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的家庭农场还处于 起步阶段,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还贷能力较差,导致金融机构不愿给家庭农场发放贷款。同时,我国政府支农惠农政策不完善,政府的财政支持强度有限,再加上农村金融发展明显滞后,导致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有效供给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