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邓州台湾村的旅游真实性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滴答 文档编号:1299381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邓州台湾村的旅游真实性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基于邓州台湾村的旅游真实性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基于邓州台湾村的旅游真实性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基于邓州台湾村的旅游真实性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基于邓州台湾村的旅游真实性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南阳师范学院 20XX 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基于 邓州台湾村的旅游真实性研究 完 成 人: 班 级: 学 制: 专 业: 旅游管理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 . ( 1) 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 1) 2 理论基础阐释 . ( 2) 2.1 相关概念 . ( 2) 2.1.1 真实性 . ( 2) 2.1.2 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分类 . ( 3) 2.2 相关理论 . ( 4) 2.2.1 真实性与舞台真实性 . ( 4) 2.2.2“旅游空间与舞台猜疑”理论 . ( 5) 3 邓州台湾村的背景概况 . ( 6) 3.1 地理概况 . ( 6) 3.2

2、当地民俗 . ( 6) 3.3 邓州高山族与两岸关系 . ( 7) 3.4 旅游开发状况 . ( 7) 3.4.1 旅游产品的要素构成体系 . ( 7) 3.4.2 旅游开发现状 . ( 7) 4 真实性理论在台湾村旅游产品设计 中的原理分析 . ( 7) 4.1 邓州台湾村高山族文化要素分类 . ( 8) 4.2 真实性与旅游产品设计的关系解析 . ( 8) 5 邓州台湾村旅游开发中“舞台真实性”的营造 . ( 9) 5.1 旅游真实性理论的运用 . ( 9) 5.1.1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思路 . ( 9) 5.1.2 以客观真实性理论为基础 . ( 10) 5.1.3 以建构主义真实性内

3、容为主干 . ( 10) 5.1.4 以后现代主义真实性内容为点缀 . ( 10) 5.1.5 以交往互动主义真实性内容为纽带 . ( 10) 5.1.6 关注游客的存在主义真实性 . ( 11) 5.2 “舞台真实性”的构建 . ( 12) 5.2.1 “ 舞台真实性”的“前台”展示 . ( 12) 5.2.2 “舞台真实性”的“帷幕”设置 . ( 12) 5.2.3 “舞台真实性”的“后台”开发 . ( 12) 结束语 . ( 13) 1 结论 . ( 13) 2 研究的局限性 . ( 14) 3 研究的深入方向 . ( 14) 参 考 文 献 . ( 15) Abstract . ( 1

4、6) 第 1 页(共 16 页) 基于邓州台湾村的旅游真实性研究 摘要: 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 (本真性 )(authenticity)问题是一个及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者的体验质量以及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等诸多方面 的现实问题。“真实性”是旅游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旅游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争议。本文回顾了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客观主义真实性、建构主义真实性、存在主义真实性和互动交流主义的真实性 ,在此基础上结合邓州台湾村的开发状况来探索旅游真实性的问题,以期提高对旅游真实性的认识 ,更好地指导邓州台湾村旅游资源开发 。 关键词: 邓州台湾村;真实性

5、;旅游开发 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人们的旅游体验的要求也是不断地提高,如何让人们有着更真实的旅游体验成为许多旅游学者和评论者热议的 话题。在我国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只是一味地强 调旅游者的感官体验,追求旅游产品的新、奇、特的效果,而没有针对 游客真实性体验的心理需求,游客得不到高质量的体验,就会造成旅游产品开发的失败。 真实性理论无论是在景区旅游开发还是具体的旅游产品设计中都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方法。在社会转型和游客品味不断提升的当今社会 , 旅游规划和产品设计坚持运用真实性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同时民族旅游与其真实性有着密切联 , “ 真实性”是民族旅游的基

6、础和主要内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最难的是如何把握保持民族文化真实性的尺度。 因此 本文引入“真实性”、“ 旅游 产品 ”等概念和“舞台真实”、“旅游空间及舞台猜疑”等相关理论,以 邓州台湾村高山族的发现为契机,探讨处于边缘化的民族地区,如何通过合理的利用旅游真实性第 2 页(共 16 页) 的理论指导民族旅游的发展,以及如何开发民族文化旅游才不至于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损害旅游者的真实性感知。 2 理论基础阐释 2.1 相关概念 2.1.1 真实性 戈龙博 (Golomb)曾言 , “由于多语境与多层面的运用,authenticity 是个难以定义的概念” 1 。这亦导致 authenticity

7、 中文对译的混乱。目前,学界对之有“ 真实性”、“原真性”与“本真性”三种译法。 最常见的乃是“真实性” , 虽然其有语义上的缺憾,但至今已有些“约定俗成”的意味 2。这亦是本文选择“真实性”的重要原因。 对于 authenticity 的参差译法,张朝枝总结认为,社会学界、民俗学界通常用“本真性”,文化遗产保护界常用“原真性”,旅游界则常用“真实性”以强调旅游体验 3 。 在旅游真实性的研究中,学术界形成了几种主要的观点如客观主义观点、建构主义观点、后现代主义观点、存在主义观点、交往互动主义观点等。 2.1.1.1 客观性真实 客观性真实 旅游在客观方面 的原始属性 , 强调旅游者游览客体的

8、真实性 , 认为真实的旅游体验源于旅游客体的真实性 。 2.1.1.2 建构性真实 建构性真实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对真实的建构中既包含了旅游行为本身的客观性 , 同时浸透了其他因素 , 如想象、期待、偏见、信仰、权利等 。 2.1.1.3 后现代性真实 后现代性真实观点 认为“仿真”比原物更真实 , 已达到一种完美的“超真实” 。 境界 “真”与“假”没有明显的界限,模拟变得如此真实,比真实还真,已达到一种“超真实”的境界。 2.1.1.4 存在性真实 第 3 页(共 16 页) 存在性真实 涉 及 游客内在的情感以及主体间的情感, 这种情感是由 游客有限的旅游活动过程激活的 ,即使旅游客体完

9、全是假的,游客还是可能在体验旅游客体时追求一种真实性。 2.1.1.5 交往互动性真实 从好客旅游 的角度阐述互动真实性的内涵。在这种旅游中,客人获得就近深入了解目的地居民日常生活的机会,而主人则对客人表示出应有的好客热情。对客人来说,这种好客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一种质朴的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是在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真实性4。 在总结学者的研究基础上, 旅游真实性应 当 从相对的和变化的角度来理解。真实性既与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和产品等客体有关,也与主体旅游者有关,是客体在 主体体验中的反映,既可以是本体意义上的真实,也可以是存在意义上的真实 。 游客往往会追求真实性,而其真实性感知又可能存在较大的

10、差异。旅游开发者应充分认识到此差异,针对性地做好真实性资源的开发和设计,形成和提升不同旅游资源的真实性感知水平 5。 这就需要我们在运用旅游真实性理论的时要具体问 题 具体分析。 2.1.2 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分类 2.1.2.1 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作为旅游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复合概念的内涵界定对开展旅游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李天元的旅游学中,认为人们需要从总体旅游产品和单项产品两个层次去 认识 旅游产品 。从概念的外延来看,单向旅游产品主要针对旅游企业而言,它是旅游经营者凭借一定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服务项目,从市场营销的意义上讲,这种单项旅游产品也是以一种“经历”性或“体验”性产品。 鉴于本文是

11、从真实性体验的角度研究旅游产品开发 , 本文将借鉴其对旅游产品的定义。 好客旅游:游客加入到旅游目的地的一个本地家庭和社区中去,以便对本地人的生活获得一种参与性的深度了解,并通过与本地东道主的互动而获得一种地地道道的好客文化体验。 第 4 页(共 16 页) 2.1.2.2 旅游产品的分类 由于旅游者对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的真实性要求是不同的,而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要用不同的真实性原理来进行产品的开发和塑造,所以有必要对旅游产品进行分类,以方便研究。 借鉴张红玉 6 硕士论文旅游产品开发的新视角 -塑 造真实性体验 从“真实性体验 ”的视角对旅游产品进行分类: 第一类,具有本体意义上的真实的历 史

12、遗产 ,比如自然、文化遗产等产品,这种产品具有客观的真实性 ; 第二类,是反映出旅游目的地真实生活 习俗的具体标志性的旅游文化产品, 这类产品本身也是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自己使用的 产品,往往是真实的,不具有表演性质的,游客也能感受到它的真实性 ; 第三类,在目的地举行的反映真实文化的活动,这类产品可能是具有表演性的,但它却是当地真实文化的反映,表演的内 容是真实的 ; 第四类,是在目的地举行的目的地文化以外的活动,这类旅游产品在社区 居民看来是完全虚假的,对于那些追求文化本体意义真实的游客来说也是虚假的,但有时让游客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放松身心以及享乐的目的。 2.2 相关理论 2.2.1

13、真实性与舞台真实性 游客体验的真实性的研究,与旅游业的商业化和舞台真实是密切相关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是研究旅游 开发 的核心问题。 马康耐 (MacCannell)在其 1976年出版的旅游者:休闲阶层新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舞台真实” (Stated Authenticity)理论。他认为,游客在旅游环境下所看 到的只是一种舞台性的真实 , 即 为吸引游客而设计了“ 舞台真 实” , 就是我们所说 的旅游文化产品 , 以此来迎合各国的游客。 他提出了“舞台 真实” ,即在旅游业的开发中,文化旅游产品被当作“真实”而被搬上了舞台, 向游客展示,也就是“文化商品化”,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后台”,即

14、当 地 人民的传统文化免遭破坏。 在旅游景观中,为了保证前台表演的“真 实性”和“可信度” ,就必须保证后台的封闭性和神秘感。现代旅游中的大多数经历都属于“旅游场合中的舞台真实”经历。 第 5 页(共 16 页) 2.2.2“旅游空间与舞台猜疑”理论 1979年 Cohen在马康耐在“舞台真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旅游空间和舞台猜疑” 理论 。这一理论对旅游情形的 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描述。 表 2 1 旅游者对景观 (实际情形 )的舞台猜疑情形 旅游者对景观的印象 景观的本质(实际情形) 真实 舞台化 真实 真实 对舞台真实的否认,即舞台质疑 舞台化 舞台真实,隐藏性旅游空间 人造

15、性,即开放性舞台空间 资料来源: Cohen,1979a: 26 在表 2 1中 共提出了四种“舞台猜疑”情形: 第一种:真实 (authentic)。这种情形表示景观的本质是真实的,并且也被旅游者接受,是远离旅游热线的外部旅游空间中才能遇到的情形,年轻的 、寻求真实性的旅游者热衷于对这种情形的追求。 第二种:舞台真实 (staged authenticity)。这种情形是马康耐(MacCannell, 1976)所描述的,旅游供给方为迎合旅游者而将景观舞台化,但是旅游者没有意识到景观系统已经舞台化了,而将其作为真实的景观来接受。旅游 供给方对景观进行仿真性包装,以至旅游者分不清景观是否己舞台

16、化了 , 科恩将这种情形称作“隐藏性的旅游空间”。 第三种:舞台质疑 (staged suspicion),即对真实的否认。这恰恰与第二种情形相悖的。景观系统是真实的,但是对于那些曾 经有过可怕的旅游经历的旅游者来说,由于各地舞台化特点的普遍和舞台化趋势的加剧,以至误导了旅游者,使其质疑景观的真实性。科恩把这种情形叫做“舞台质疑” (staged suspicion)。在某种意义上,“舞台质疑”是对马康耐“舞台真实”的补充。 第四种:人造性 (contrived)。景观是被旅游供给方公然舞台化,而旅游者也意识到了它的舞台性, 科恩把它称作“开放的旅游空间”。 第 6 页(共 16 页) 科恩的

17、“旅游空间和舞台猜疑”理论对于文化和自然景观系统都能解释,并涉及到了旅游者对景观系统 (实际情形 )的所有感知印象,分别为“真实”、“ 人造”、“舞台质疑”及“舞台真实”。 3 邓州台湾村的背景概况 3.1 地理概况 台湾村,位于邓州城西北 22.5公 里 处,台湾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范围涉及上营、冠军、卢家、李楼四个行政村、 32个自然村、 2712户,总人口 12974人,现村庄占地 5358亩。新规划的台湾村将上营村和冠军村相联的地段连成一片,其建设用地范围为:过境省道以西,南到扒鱼河,北到冠军古城,用地 147.6公倾( 2214亩),总建筑面积约 46万平方米,可容纳 2309户,约

18、12600人 。另外,台湾村 处于亚热带向暖 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 阳光充足 、雨量充沛 ,自然风光优美 。 3.2 当地民俗 婚俗:“台湾村”高山族虽大多与汉人通婚 。 但是仍保留传统的婚俗习惯,其特色用当地的俗语简单概括就是“八卦罩顶,红毯铺地”,与闽南地区的民间婚俗相似。 葬俗: “台湾村”高山族有“跳棺”的丧葬习俗。 “台湾村”高山族的下葬及祭祀习俗显示出了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台海历史渊源。 年节习俗: 邓州“台湾村”虽地处江北,但循江南习俗,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 (祭灶节),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蒸用糯米染红的顶子馍,以象征其始祖原为有军功之人 ;邓州高山族的特

19、殊节日是 寒食节。这一天,村民们吃饭时不能见到太阳,还要穿上本族服饰,聚集在祠堂内唱歌、跳舞,表达对在数百年前抗击荷兰殖民者入侵斗争中牺牲的先祖的怀 念 7。 宗教信仰:妈祖信仰, “台湾村”高山族大多信奉妈祖,有些还将妈祖塑像置于正屋祖 先牌位正中供奉;图腾崇拜, 邓州台湾村村民屋内 中堂上与祖宗牌位一般会并排挂着一幅画有蛇与牛的图腾,显然与中原文化相去甚远,给人以强烈的异乡感觉 8。 第 7 页(共 16 页) 3.3 邓州高山族与两岸关系 邓州台湾村的高山族据发现的族谱记载,其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台湾土番,后移于邓州屯垦并 落地生根于此,从此便开始了 一段大陆高山族和台湾高山族的寻亲之旅。

20、民族与文化交流是两岸关系重要载体,海峡同胞和许多海外华人通过血浓于水的亲情和文化同根同源的纽带联系在一起,是中华情感的寄托之所。这对拉近两岸的距离,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发展豫闽台三地间的关系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3.4 旅游开发状况 3.4.1 旅游产品的要素构成体系 与周边村落相比,“台湾村”除了牌坊之外,最鲜明的当属冠之以“高山族风情园”的墓园 。 表 3 1 台湾村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体系 可提供的景区产品要素 与自然相关的产品要素 与人文相关的旅游要素 田园景色 高山风情 古树名木 淳朴民风 烟草种植 历史古迹 四季景致 时令农作 奇花异草 传统风俗 3.4.2 旅游开发现状 现在台 湾村旅游开发正在规划中,包括 闽营组团、台湾风情园组团、冠军古城组团 、社区综合服务区。 具有以居住为主体、集文化体验、商业娱乐、遗址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之功能。台湾风情园中心广场、台湾会馆、妈祖庙、黄廷陵园点 缀其间 , 以展示原住民生活习俗为内容的露天博物园景观大道贯穿南北 , 扒鱼河生态风 景带横卧东西,冠军古城再现汉代雄风。建成后 , 风景独特 , 环境优雅 , 是新农村最佳居住和旅游观光的 极佳去处 。 4 真实性理论在台湾村旅游产品设计 中的原理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