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阳师范学院 20XX 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的时空差异和主导因素的分析 完 成 人: 班 级: 学 制: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 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0 引言 (1)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 1.1模型的设定 (2) 1.2 变量的定义 ( 3) 1.3 样本数据的选择 ( 3) 2 时空差异分析 (4) 2.1 粮食产量规模 (5) 2.2 粮食播种面积 (6) 2.3 粮食总产量 (6) 3 主导因素分析 (7) 3.1 粮食播种面积 (7) 3.2 粮食总产量 (8) 3.3 其他因素 (8) 4 总结
2、(9) 5 参考文献 (10) Abstract (11) “目录”两字三号黑体并居 中,与摘要之间空一行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目,行距固定值 26 磅 目录不要页码 字体为 Times New Roman,四号 “摘”、“引言”与“参考文献”使用四号黑体 第 1 页 (共 11 页) 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的时空差异和主导因素的分析 摘要: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要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到 2020 年这一区域的粮食生产能力要稳定达到 1300 亿斤。然而国内外对于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问题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我觉得研究此课题对于保障中原经济区乃至于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3、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科学文献资料法、空间模型方法。通过对搜集来的数据进行对比、归纳,我们可以知道中原经济区无论是粮食总产量还是粮食单产都是比较稳定的,且近年来大多数省市都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但在中原经济区内部也有一些差异。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粮食安全 ; 战略 ;保障 引言 中原经济区地处 黄河 中下游 ,是 中华民族 和华夏文明的 核心 发源地。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原经济区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具有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 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 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
4、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我认为中原经济区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把握住当前大好的政策方针来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原经济区包括 河南 全省、 山东 西 南部、河北 南部、 安徽 西北部和 山西 东南部共 5 省 30 个地级市、 10 个直管市(县)及 3 个县区 2。 (注 :山东泰安和安徽淮南因只有少量县区故不作研究)该区位于我国中心地带,全区面积 28.90 万平方米, 2011年末全区人口总数达 1.79 亿 ,粮食产量占全国的 1/6,其中夏粮占1/2,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特别重要。其中农业人口所占比
5、例也位居全国首列,不愧为国家的粮仓。中原经济区具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突出的粮食区位优势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粮食产量超过 1 亿吨,占全国的 18%以上,其中小麦产量 5400万吨,接近全国的 50%;棉花、油料、畜禽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18.4%、第 2 页 (共 11 页) 20.5%、 14.8%,特色农林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决定了自身的战略定位及其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全区 范围内各粮食产区、各地市粮食生产情况差异较大 ,特别是“秦岭淮河一线”从该区横跨使得该区气候差异较为明显。因此全区粮食工作问题的考察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局面。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6、 中原经济区地域广阔、人口密集、时空差异显著,情况较为复杂,研究内容较多。本文的参考数据大多来自于中原经济区下辖各省市统计局网站中的统计年鉴 ,因此选取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科学性。才可确保本文的可参考性以及政府、个人制定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分为按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分别从横纵两方面来分析粮食生产的差异。从中找到影响中原经济区粮食 产量的各种因素。从而为决策者提出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更好的为该区粮食增产提供理论基础,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跟好的解释该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笔者采取了一下研究方法: 1.1 模型的设定 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很多,有劳动力、物质投入、土地、生产方式、
7、技术进步、生产结构、制度因素、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等因素都影响着粮食产量。为了基本涵盖这些基本因素,本文选择了以农业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成灾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等为解释变量,以粮食产量为被解释变量。对于这些影响因素,我找到了 2000 到 2011年的关于这些因素的数据,借此来分析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和它们是如何来影响粮食产量的,以下是我对所找的数据做的一些说明。 1、 粮食产量。作为被解释变量。 2、 播种面积。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播种面积的减少,粮食产量也会相应的减产,二者成正相关的关系。 3、有效灌溉面积。指具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
8、,在一般年景下,当年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第 3 页 (共 11 页) 在一般情况下,有效灌溉面积应等于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备,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水浇地面积之和。它是反映我国耕地抗旱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与粮食产量成正相关。 4、农业机械总动力。包括耕作机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农用运输机械、植物保护机械、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和其他农业机械等。它的增加也会使粮食产量增加。 1.2 变量的定义 假设粮食产量与农业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成灾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中 Y 表示粮食产量(万吨 ) X1 表示播种面积 (万公顷 ) X2 表示农用机
9、械总动力 (万千瓦 ) X3 表示有效灌溉面积 (万公顷 ) X4 化肥施用量 (万吨 ) 样本时间从 2000年到 2011年 样本大小: n=12 注:上表格所示数据均是 2000-2011近二十年间的平均值。 1.3 样本数据的选择 以中原经济区内各省市统计局网站公布的统 计年鉴为资料来源,使用了 2000年到 2011年的中国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成灾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业化肥施用量的数据,对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地区 粮食产量 Y 播种面积 X1 有效灌溉面积 X2 农用机械总动力 X3 化肥施用量X4 河南 4119.88 1137.7 4766 6076
10、.6 673.71 山东 950 171 100.8 16905 297 山西 523 126 77.2 1068 274 安徽 1810 359 137 2871 140.7 河北 772.3 145.3 108.2 1742.1 321 第 4 页 (共 11 页) 2 时空差异分析 中原经济区地域广大,东起安徽蚌埠,西达山西运城,南至河南信阳,北抵河北邢台。区内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样,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处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以及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山地、盆地。该区大部分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年温差大,降水较少且不稳定,该区南部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11、、复杂多样和气 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因此所跨地区各地的气象条件差异较大。因而导致了该区的粮食生产条件各异,兼有利弊的局面。 正因为中原经济区空间差异大,因此,我把占中原经济区大部分的,具有典型特征的河南省与其他省市(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的部分地区)拿出来单独对比,如下(图 1)我们不难看出:近十二年内,河南省粮食播种面积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状态,相比之下其他省市波动较大,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河南省的农业生产能力对于中原经济区乃至整个全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巨大保障。 图 1:河南省与中原其他 省市粮食播种面积的比较 2000-2011年,中原经济区粮食播种面积大致呈现出数
12、量稳中有升、年际增长率整体企稳的局面 (图 1)。粮食播种面积由 2000年的 1 第 5 页 (共 11 页) 622. 09 万公顷增至 2011 年的 1 836. 15 万公顷,占全国比重由 21世纪初的不足 15%提高到 16. 5%左右 (其他研究结果可参见刘怀廉的 2011年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 )3。粮食播种面积除 2001 年、 2003年分别较上年下降 3. 21%和 1. 88%之外,其余年份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年均增长 1. 16%,年增长率最大为 2005年的 5. 23 %,最小为 2001年的一 3. 21 %;分地区来看,河南省由 2000年的 902. 96万公
13、顷增至 2011年的 985. 99 万公顷,占中原经济区和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重则分别保持在 1/2以上和 8. 9%左右,年际增长率则在一2. 29 % ( 2001 年 )一 3. 3 % ( 2006 年 ),年均增长 0. 81 %;全区其余地市 (县 )则由 21世纪初的 700万公顷规模增至 2011年的 850万公顷以上,占全国比重达到 7. 6%左右,年际增长率在一 4.37%(2001年 )一 9. 41 % ( 2005 年 ),年 均增长 1. 60% 。 2001 年和 2003 年,河南省与该区其余市 (县 )粮食播种面积均有所减少,分别下降 2. 29%和 0. 5
14、8% ,4. 37%和 3. 56%,且后者在 2008年亦略有减少,下降0. 71%。 2.1 粮食产量规模 至 2011年中原经济区己实现粮食产量 8连增,且连续两年突破亿吨规模,达到 10 422. 33 万 t,较 2000年产量增长 41. 86%,占全国比重则由 21世纪初的 16%左右提高到 18%以上 (受数据可获得性限制,本文所用数据口径较实际范围偏大 );其中,河南省也实现粮食产量 8连增, 2011年达到 5 542. 5万 t,区域内其他市 (县 )总计 4 880. 33 万 t,分别较 2000年水平增长 35. 13%和 50. 35 %,占全国的比重分别由期初的
15、 9%和 7%左右提高到 10%左右和 8%以上。 图 2:中原经济区粮食产量增长率变化趋势 第 6 页 (共 11 页) 图 3:中原经济区粮食产量( 2000-2011) 2.2 粮食播种面积 该区各地市差距较大。全部 32 个地级市中, 2011 年,粮食播种面积超过 100 万公顷的有 5 个, 50 万公顷以上的有 16 个,不足 30 万公顷的有 9 个,低于 20万公顷 的仅有 3 个。排名前 10 位和后 10位地市 (2009 年以来中原经济区各市播种面积排名变化基本不大, 2011 年排名前 10 的为驻马店、周口、南阳、菏泽、阜阳、商丘、毫州、信阳、宿州和聊城,排名后 1
16、0 位的为郑州、焦作、淮北、漯河、长治、淮南、晋城、鹤壁、三门峡和济源,其粮食播种面积分别为 972. 34万公顷和 221. 21 万公顷,分别占全区的 53. 0%和 12.0%,相差近3. 4 倍 ;其中,驻马店最多,为 117. 41 万公顷,济源最少,为 4. 17万公顷,二者相差 27. 16 倍。 2.3 粮食总产量 各地市差距较大,高 产地市主要集中于海河平原、淮河平原及南阳盆地等传统优势产区。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总产和单产,各地市均差距较大,尤其是单产水平,呈现出典型的梯级分布。河南周口、驻马店、商丘、南阳、信阳,山东菏泽、聊城,安徽阜阳、毫州、宿州,河北邯郸、邢台等地市的粮
17、食生产规模位居前列,而河南鹤壁、三门峡、济源,山西晋城等地则受其耕地面积和地理位置限制,粮食生产能力相对较弱。 全区 32 个地市中, 2011 年,粮食产量在 500 万 t 以上的有 9个,200万一 500 万 t的有 13 个,低于 100 万 t的有 3个。 排名前 10 和后 10 位地市的粮食产量分别为 587. 30 万 t 和 123. 87 万 t,占全第 7 页 (共 11 页) 区的 56. 3%和 11.9%;其中,产量最多的是周口,达 747. 20 万 t,最少的是济源,仅 21. 55 万 t,二者相差近 33. 7 倍 (图 3 ) 。 图 4:近年中原经济区
18、各省市粮食产量前十名 3 主导因素分析 通过上述的图表及文字不难看出,影响中原经济区粮食产量时空差异的主导因素无非是: 3.1 粮食播种面积 工业建设用地增加、粮食比较效益降低和农业结构调整等带来的压力,造成了中原经济区粮食耕地紧张, 粮食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长期趋于降低的局面。一方面,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下,包括河南省在内的整个中原经济区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受经济增长欲望的刺激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促动,工业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加,农业耕地尤其是粮食耕地则因其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而亚需保护,这使得工业建设用地和农业耕地之间存在矛盾,造成了粮食耕地面临极为紧张
19、的局面。 2012 年末的河南省周口市“强制平坟”事件便是鲜活例证。 另一方面,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种粮比较收益持续偏低的情况下,受农业结构调整 、农民增收政策等的驱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再次受挫,这直接导致了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长期处于下降趋势。以河南省为例, 1978 年以来,上述比重从最初 83. 19%的高位持续下降到 2004 年 64. 97%的最低值,直到近几年此下降趋势才逐步得到遏制,至 2011 年又恢复到 69. 15 %,但仍第 8 页 (共 11 页) 低于 1978-2003年 75. 55%的平均水平。中原经济区整体情况也大致如此。 3.2 粮
20、食总产量 从该区粮食产量波动的成因来看,在影响粮食产量的诸多因素中,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品种结构、农业政策、农业科技推广以 及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和自然灾害被普遍认为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两大主要因素 4。一方面,中原经济区粮食耕地能够保持数量上稳中有升、质量上逐步改善的态势,且有不断加强的物质投入力度、不断优化的粮食品种结构、不断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的农业科技水平和政策支持水平予以保障,使该区粮食生产在保持足够规模的基础上,主要依靠单产水平的提高来增加产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该区粮食的高产增产。相关研究显示,农业政策对粮食生产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是农业支出政
21、策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拉动粮食 产量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化肥、农药等农业物质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使得粮食种植成本持续升高,种粮收益持续偏低,打击了粮农种粮积极性,且受农业结构调整影响,油料、棉花及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粮食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不断降低,加之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结构恶化,粮食生产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不高,限制了粮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3.3 其他因素 此外,旱涝等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稳定性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中原经济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该地区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且危害严重,尤其是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淮海平 原地带饱受洪涝、干旱灾害困扰,其粮食生产受到较大影响,且受水灾影响尤为显著。通常受灾严重的年份,粮食减产严重 5。以 2003 年为例,全区粮食产量普遍减产 15%以上,秋粮减产更是达 35%以上,正是受当年大部分地区旱涝并重的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在秋粮播种期间的严重干旱与秋收时节持续阴雨洪涝的双重作用下,仅河南省受灾和成灾面积就高达 496. 5 万公顷和 273. 9万公顷,均创 30年来新高,占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分别高达 36. 28%和 20. 02 %。事实上,2000 年以来,河南省乃至整个中原经济区受灾面 积占农作物播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