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沿大学城产业集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如今的大学城不再只是教学资源、科研能力的汇集地,同时也成了各种经济实体的聚集地,沿大学城产业集群效应逐渐凸现。以上海为例,杨浦和闵行大学城周围产业集群效应已经张显。只有用区域创新体系的视角来分析,才能为更多的沿大学城产业带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城;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university towns have been built in many parts of Ch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RD resources, but also economic
2、organizatins have shaped up in some districts, but in other one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s has not ever been establisShanghai,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industrial clusters around university to the analysis leads to
3、a conclusion that developing industrial clusters around university towns is essential and feasit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scholin gathering new and high-tech industries from a new perspect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一、引言 在对上海市奉贤大学城、松江大学城、南汇大学城、闵行大学城周边产业集群效应的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大学城与周边企业很少联系,大多只是意向性的接触,大学城对当地
4、经济的辐射主要集中在大学城周围的商 业、房产、旅游方面。但也有大学城领先一步,如杨浦和闵行大学城,在它们周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带,不仅有中小企业的聚集,也有大型跨国企业把研发机构、技术创新基地设在了大学城周围,从而带动了经济本不发达的旧城区和偏远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通过以大学城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以产业的空间聚集为功能要素在上海是切实可行的。 二、沿大学城产业集群现状的理论分析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内涵与主要架构 国外的区域创新体系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1912 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 熊彼特 (Joseph A Schumpeter)首次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
5、提出了创新理论。区域创新体系又称为区域创新系统,一般认为,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卡迪里大学的库克 (Philip Nicholas Cooke)于 1992 年首次使用。自弗里曼 (Freeman, 1987)对国家创新系统组成单元进行研究后,波特、伦德瓦尔 (Ltmdval1, 1988, 1992)、帕威特 (Pavitt, 1994)等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被认为是创新系统主要构成部分。 区域创新体系 实质是通过系统内各要素的互动作用,推动该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人才资源流动、技术扩散和产业集群活动,不断采用新工艺,催生新产品,并取得巨大投资回报率,有效地实
6、现创新目标。它强调区域创新过程的相互作用、社会性和学习性。区域创新体系依赖于其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科技文化基础和政策环境。 区域创新体系通常是由,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三个部分构成,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这里的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创新环境指区域内有利 于创新的条件集合,它体现区域创新的基础和潜力,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创新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制度环境和资源环境。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机制和能力。首先是各主体的内部运营机制健全,其次是主体之间的联系
7、合理,运行高效。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政府以及中介机构之间构建起信息高效流动、资源分配合理、发挥各自优势的机制。 (二)大学城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大学城容易吸纳一批创新意识和动力较强的技术创新型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是新兴发展的中小企业,也可 能是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寻找新的技术和科研成果。而大学城是大学的集中地,除了是教学资源的集合,也是研究资源的集合,从大学城的功能来看,大学城尤其是以研究型大学为核心的大学城,其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功能与教学科研功能同等重要,集产、学、研为一体。凭借着大学城优越的科研条件以及良好的人居环境,大学城地区必然聚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事
8、高新技术的研究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在大学城内的科技研发区内进行 “ 孵化 ” 。而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受到大学城密集的高素质劳动力以及前沿科技研究的吸 引,在大学城集聚,由此而构成高新技术产业的一股强大力量,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大学城产业集群还能形成新的社会服务的平台,表现在一是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二是营造当地的创新文化。大学城既然称为 “ 城 ” ,除了大学外,必定还有其他的一些社会服务组织,加上周围的企业,能够吸纳一批人员在其中工作。大学城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必然产生更多的创新理念、文化和意识,从而影响到大学城周围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同时由于创新已经成为了大学城一带的一种
9、内生行为,这种行为势必会逐步向周边扩散,从而影响更多人。 (三)产 业集群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产业集聚现象是指众多既互相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和聚合。通常,一个已具备产业集聚特征的地区有两种竞争力前景 :一种是由于区内企业之间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长期的信任和合作关系网络,一旦区位条件发生变化,就有可能移至他地,使该地区形成产业空洞化,导致区域竞争力逐渐衰弱 ;另一种是通过增进区域内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社会资本积累,形成独特区域文化,营造区域创新环境,升级和转换为产业集群,从而获得强劲而持续的竞争力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
10、产业组织形式,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有很多成功的区域都是依赖于集群而获得竞争优势,如美国硅谷的信息产业、意大利的瓷砖业和纺织业、英国爱尔兰国家科技园等。 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社会化服务部门等机构的支持,这种合作促进了创新要素的互动,改善了创新环境,发挥了区域专有因素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一般来说,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地区就是区域创新体系发达的地区。 二、上海杨浦、闵行大学城产业集聚现状调查 先来看一下这两个大学城的概况,见表 1。 通过调查,了解到以这两个大学城为中心分别形成了科学园区,在这些科学园区里形成了一定规模和一
11、定投资额的企业,但是这两个大学城形成的产业集群在模式和产业类型上又有所区别,下面通过具体数据和资料来分别说明。 (一)杨浦大学城产业集群的现状调查 经调查,围绕高校,杨浦区内已经出现了知识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例如同济大学周围的赤峰路形成了与建筑设计相关的一条街,年产值就能够达到 1 0 亿元人民币。杨浦区高校周边科技型企业中产业类型分布(见图 1)。 从产业类型可以看出,这些知识型产业主要是高新技术和创新的产业。从调查中,还发现在杨浦大学城聚集的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主要以自主创业和科技研发类的企业为主。 (二)闵行大学城产业集群的现状调查。 闵行大学城的建设特点是其作为紫竹科技园的一部分,与研
12、发基地、浦江森林半岛互动发展。上海紫竹科学园区由上海紫江(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股东共同出资,集科研、人才、资本、产业等优势,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而设立的新型科学园区。在总体 规划上借鉴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园区的成功发展模式,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分区、突出优势,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创业环境、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大学城集聚了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台湾新竹交大等中国一流高校的高级科研和人力资源;研发基地以微电子、光电子、数字技术、软件技术、新材料等未来科技革命产业为主导方向,已入驻重点企业有中国网通、微软、 ST 、 INTEL 、尚阳科技、
13、汉芯半导体、和勤软件、暄洋纳米材料、纳晶科技、天马网络、连邦科技、智矿投资咨询、泰思通软件等 。 英特尔渠道平台事业部的全球总部落户 上海紫竹科学园区,这是英特尔在美国以外设立的首个业务部门总部。芯片巨头的入驻具有相当的集聚效应,而闵行也正通过强化服务引来更多的投资者。在闵行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紫竹科学园 2005年已引入超过 4亿美元的投资,共有 20多家世界 500强企业及分支机构入驻。为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闵行区政府又投资了 1 亿多元进行周边道路拓宽和服务设施的完善。 四、杨浦、闵行大学城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分析 上海的杨浦和闵行大学城一带是产业集群的典范,以大学城和企业为主体初步构建
14、成了沿大学城的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 系有利于促成产业的集群,下面主要针对该体系内的各要素进行分析,见表 2。 (一)创新主体 杨浦、闵行大学城内的高校的研究和创新能力都在上海各高校中是领先的。在大学城内入驻的企业也是和这两所高校专业特点相吻合的。不同的是杨浦大学城周围形成的企业群大多是中小企业,有些甚至是学生自主创办的企业或者是实验室,而闵行大学城的建立是后于紫竹科学园区的,因此高校进驻大学城一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资金支持,一方面也是有针对性的,进驻的高校在学科建设、研究能力上是能和当地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紫竹科学园已经资 助了上海交大近 10 亿元的办学资金。加上教育部给予的专门经费,以
15、及上海交大校办产业出资,就解决了上海交大迁入紫竹科学园区的资金门槛。华东师范大学的闵行校区与上海交大紧邻。华东师大也得到了紫竹科学园区 3亿元的补贴。目前,上海交大已经按照年级逐步迁入新校区,最终将整建制迁入。而华东师大则迁入了一部分院系,将来大部分院系和行政中心也将入驻。 高校作为创新主体,必须接受国家授予的科研项目,项目数和经费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的创新能力。据上海科技年鉴的统计, 2002 年上海高校获得各类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 511 项,项目经费 13143.5 万元 ,创历年新高,项目数和经费数分别占上海地区的 81.6和 74.2 。这些数据反映了上海高校整体的研发能力。在 17
16、 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高校中,超过 1000万元的有四所,超过 100 万元的高校有六所,见图 2。其中,大部分的高校都包括在杨浦、闵行大学城内,以杨浦复旦大学和闵行的交通大学为代表。 (二)创新环境 这两个大学城都提供了比较利于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制度环境和资源环境。杨浦区五角场地区本身就是发展历史悠久的老社区,基础设施都不差,随着杨浦大学城 的建立,在那里诞生了服务与大学城和周边企业的知识性休闲中心,特别是为创业的同学提供了空间支撑,此外在同济大学周围有建筑设计一条街,国康科技园地,促进了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可以说那里的土地成本和生产成本都不高,闵行大学城也是如此。 数据来源: 2
17、006 年上海科技年鉴 此外,这两个大学城都得到了政府大力的支持。上海市政府曾经发出的政府报告中就指出:要构建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杨浦大学城,为了进一步推进该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杨浦区政府已出台了 “ 杨浦大学城科技创业发展计划 ” 、 “ 鼓励和支持高校大学生科技 创业服务指南 ” ,为大学生提供科技创业平台,帮助解决大学生在创业初期的资金短缺、创业辅导及包括工商代理、税务代理、记账代理等中介服务。由于政府和企业的联合开发机制,上海紫竹科学园区除了享有国家赋予一般园区的一切优惠政策之外,上海市政府和闵行区政府还给予科学园区的多项税务优惠与产业扶持政策。 (三)高校和企业间的联系 这两个大学城都借
18、鉴了 “ 硅谷 ” 模式,杨浦大学城在社会网络上强调创新。创新是一种范围,根植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同济设计产业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基于信任和合作的鼓励创新、善 待失败;闵行大学城科学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以 “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高校提供资源 ” 并完全以市场化模式运作的园区。在整个开发主体中,政府、高校和民营企业各占一半的股份,既保持了政府在政策运作、项目审批中的权威优势,又融合了民营企业高效、快速、灵活的市场运作优势。 五、杨浦、闵行大学城产业集群给予启示 (一)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改善区域内环境 松江、奉贤、南汇等大学城无法很好地吸引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聚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交通成本
19、太大。闵行大学城也是地处郊区,但是那里的交通条件已经相当完善 ,还提供了以人为本的通勤车辆,企业的集群以及外商的投资都要考虑当地的投资环境,其中区位环境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不仅需要考虑通勤,还需要考虑当地区位的物流配送是否便利。 (二)重视区域创新体系内的主体建设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应考虑企业优先于大学城。大学的研究能力不容怀疑,但是如果不能和企业需要的技术要求相匹配,大学城纵使有良好的资源也无法吸引到企业家投资。人们注意到杨浦、闵行大学城内的学科特点都能和当地的产业密切相关。 (三)借鉴成功的运行机制 政府要鼓励和引导企业 ,尤其是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鼓励企业通过联合攻关、双向交流、长期
20、合作或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在大学城内或周围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开发机构。政府还可以依靠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优质的国外投资以及国外科研能力强大的大学进驻大学城,使他们发挥知识与技术的扩散和示范效应。 参考文献: 哈维阿姆斯特朗,吉姆泰勒 .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 M.刘乃全等 ,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聂华林,王成勇 .区域经济学通论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张敦富,孙久文 .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 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张俊 .大学周边知识型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环境研究 以同济大学为例 J,辽宁教育研究, 2006(3). 任远 .解读杨浦大学城建设 J.上海城市发展, 2006(4). 乔颖,王永杰等 .研究型大学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6). 史锦凤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D.济南,济南大学, 2007. 林竞君 .网络、社会资本与集群生命周期 研究 一个新经济社会学的视角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张元智,马鸣萧 .产业集群 获取竞争优势的空间 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