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美国为镜,看中国经济学教育的改革 背景介绍:的发展表明,任何教学方法都必须适用所授学科的专业特点。对学教育而言,由于受教育者既是经济学的教学对象,同时又直接参与着经济实践,因此,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而言,经济学的教学更加需要一种互动的教育模式。本文从 4个侧面比较了中美两国的经济学教育方法,希冀引起人们关注我国经济学教育的现代化。 一、引言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学教育和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人们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在经济学学科的认识上,我国几乎所有大学直到现在仍然把现代经济学课程称之为 “ 西方经济学 ” ,硕士生、博士生的专业也一
2、并称为 “ 西方经济学 ”专业。尽管早已有学者指出这个问题,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王则柯教授曾撰文 “ 西方经济学不是一个科学的学科概念 ” ,但学界的回应并不理想。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学界存在着 “ 地盘竞争 ” 代替学术竞争的积弊。其次,在经济学教材的选取上,我国相当数量的大 学,都是使用教育部推荐(实质上是指定)的经济学教材。但事实上,能够比较准确介绍现代经济学原理、同时又能够在体系方面本土化的教材并不多。笔者在浙江财经学院讲授西方经济学,使用的就是教育部推荐的教材,但学生的回应并不理想。现在,我校已选用曼昆经济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梁小民译, 2000),学生的反应比我
3、们预期的要好。第三,在经济学课程的课时安排方面,不少大学的课时数仍然是 72 课时。要把微观、宏观两部分的内容在短短一个学期内授完,必然有一个权衡取舍的问题。撇开知识的系统性不讲,课程如此设置,教学效果 自然也就打了折扣。 经济学属科学。同自然科学比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差别,是社会科学很难(几乎不可能)在重复的条件下进行社会实验。欧美有所谓的 “ 实验经济学 ” 一说,但其参数、变量的可控制程度远不如在学、化学、生物学中那样准确。说到底,即使可以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控制实验的,但实验对象在实验环境中的反应同实验对象在社会系统环境中的反应,终究存在一段差异。打个不太贴切的比方,实验环境和社会环境,
4、就如同长江、黄河与太平洋,即使可以控制长江、黄河里水的成分组成(如撒盐等),但人们也无法模拟出太平洋的水文气象,更 何况长江、黄河与太平洋一样,其水文环境时时处于变化之中。正因为如此,小品文和案例在经济学教育中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它是抽象思维和推理所无法完全替代的。 美国威廉 贝克尔等经济学家呼吁人们重视对经济学教育方法的研究,并指出多项选择题、小品文、案例在经济学教育中的独特地位( William;E.Becker;et;al,1991)。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学教育联合组织下设的经济教育委员会( CEE)吸收了全美 21 名经济学家,共同参与制定一项新的经济学教育研究计划。该计划研究范围广阔,主
5、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改革教学 方法和教师的激励;评估美国经济学博士教育模式;改进经济学课堂教学评估方法;预测学习经济学的长期影响;分析新技术在经济学教育中的应用。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在经济学课程教育方面的改革,希冀能引起社会对我国经济学教育改革的关注。 二、大学教师的激励问题 首先,关于如何激励大学教师的问题。教学,其实是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一个良性互动。教育领域的专家大多同意这样的观点:教育必须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Charles;C.Bonwell;A.Ei 而且,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对经济学教育尤为 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经济学学生像 “ 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 ,给学生以机
6、会,像经济学家那样用经济学原理去分析、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遗憾地是,人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这种教学方法的潜力,很少把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现在,不论国内还是西方,流行的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是填鸭式的。 根据经济学原理,如果教师预期到新的教学方法能够给他带来更大的利益时,他将乐意学习并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因此,任何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考虑教师面临的激励。美国的数据显示,教学和学术研究在教师的职称晋升中占有相同的权重。平均来说,美国 大学的教师将 52%的精力花在教学上而只将30%的精力用于学术研究( Cynthia;L.Harter;et;al.;2000)。同时,这项也发现:尽管
7、教师很重视教学,但这并不意味他们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而在中国,高校教师的职称晋升更看重的是学术研究水平而非教学效果。在这样的制度下,教师专心做学问的激励就更强了。至于写出来的文章或出版的著作有没有人看,产生多少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都无足轻重,大多数人关心的只是职称晋升问题而非研究成果的原创性或实用性。虽然我们手头没有象美国那样的统计数据,但仍然可以 合理地预测出我国高校教师用于教学的精力将不会超过美国的比重。在当今的大学里,教授不教本科生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有的教师根本就不开课,而是让其门下的硕士生、博士生代课。 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资源,尤其资源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严重稀缺状态,各高校为争取
8、硕士或博士授予权、重点学科而展开的竞争,比之企业之间的竞争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高等教育体制的不完善更使各高校投入越来越多的非生产性资源,从而为寻租腐败提供了制度基础。举例来说,教育部规定高等院校的硕士授予权申报每 4年进行一次,这对那些目前暂无硕士点的高校来 说, 4 年的时间太久,因为能否取得硕士点关系到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很显然,政府规定 4年的申报周期,人为地制造了稀缺。如果将周期缩短,比方说每两年 1次或每年一次,这样一来高校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有序。道理在于,如果硕士资格评审有可量化的客观标准,那么申报周期与申报质量就毫无关系;如果资格评审缺乏可量化的客观标准,即使规定更长的申报周期,也
9、不能由此说明通过资格评审的高校质量更高。可以认为,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亟需进一步的改革。 三、经济学教育服务的需求 在美国,大多数经济学博士项目在内容方面的设置基本上类似, 但训练过程存在差别。统计资料表明,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至 20世纪 60年代后期,美国每年新增具有博士学位的经济学家数量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1973 年达到颠峰,当年新增 950 名;从 1973 年 90 年代初,每年新增数目保持在 900人左右( Frank;A.;Scott;D.Anstine,1997);到 90 年代中期,美国一年中新增加 1000 个经济学博士学位,形成一个新的高峰。经济学家预测,同以前的增长速度
10、相比,在未来几年里美国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新增数量将会锐减。比较 1992 1993学年和 1996 1997学年,美国大学经济学学位授予的数量下降了 18%, 1996年美国大学授给经济学学位的比例比1977 年下降了 43%。这意味着到 2005 年,美国每年新增拥有博士学位的经济学家人数将减至 300人的水平。这反应了美国社会明显减少了对经济学方面的人才需求。 与美国的情形不同,我国经济学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其中报考经济类专业的考生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平均水平。 1995 200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分别为 4.3 万、 4.6 万、 5.1 万、 5.8 万、 6.5 万和 8.5 万。同 时,我国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也同步增加。 2001 年初,钱颖一教授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作了题为 “ 经济学科在美国 ” 的报告,非常详细地介绍了美国经济学教育的现状,并比较了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学博士培养模式。中国的博士培养方式无疑属于欧洲那样的师徒模式,但又独具中国特色。目前,在研究生教育(硕士生、博士生)方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筛选、淘汰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