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经济失衡初探 摘要:本文从广受关注的全球经济失衡现象谈起,细分了全球经济失衡现象的表象,并由此论述了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指出全球经济失衡不仅仅是外贸和汇率领域的问题,而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内部结构失衡的外在表现。文章接着在分析了全球经济失衡治理困难性的基础上,强调了治理过程需要世界各经济体长期共同努力,并阐述了中国面临全球经济失衡应该采取的措施。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05年 10月举办的第七届 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联合公报强调,不断扩大的全球失衡风险等问题将加剧不稳定性并进一步恶化全球 经济的脆弱性,各方应承担起责任,实施必要的政策,加快结构调整,化
2、解风险。近期,关于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的责任和应对等问题,再次成为讨论的热点,人民银行的 2006 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以专栏的形式论述了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中国在经济发展内外压力共同作用的前提下,对缓解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一、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表现2005 年 2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 “ 纠正全球失衡 避免相互指责 ” 的演讲中对 “ 全球失衡 ” 进行了概括:失衡现象是指一国拥有巨额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 中在其他少数国家。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基本表现是,美国贸易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而日本、中国、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等对美国
3、持有大量贸易盈余。目前,美国对外债务总额超过 2.5 万亿美元,经常账户赤字高达 8000 亿美元,占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 6.5%。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洲国家外汇储备超过 2 万亿美元,储蓄率居高不下。 2005 年,中国居民储蓄存款超过 1.7万亿美元。每年,美国要花费 1万多亿美元从其他国家进口各种消费品,由此形成了美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庞大贸易失衡。这些都是困扰经济学家以及各国金融高官们的全球经济失 衡的表现,它反映出了一个事实:美国严重依赖海外资金,特别是亚洲资金,来弥补其巨额赤字。 1.全球经济失衡首先表现为全球贸易失衡。作为失衡的一方,美国 2005 年贸易赤字总额达到了空前的 7
4、258亿美元,占其 GDP的比率由 10 年前的 1.2%骤升至 5.8%。而作为失衡的另一方,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主要石油出口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贸易顺差则达到 1000 亿美元的规模。其中, 2005 年我国贸易顺差达 1019亿美元,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 1142亿美元。 2.全球经济失衡还表现为全球金融失衡。在这里,全球金融失衡说的是美国依 赖海外资金,特别是亚洲资金,以弥补美国的财政预算赤字。一方面,美国国民储蓄率自 2002 年以来一直停留在创记录的低点,相反,亚洲国家的储蓄率却居高不下。亚洲国家不仅国民储蓄率高,而且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现今的外汇储备总额己达到 2.5万亿美元
5、,占全球外汇储备总和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说,美国有大量的资本流出,流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拿到这些资金一般投入于美元资产,官方机构持有的长期证券不只是美国的国债,还有作为外汇储备的股票、美国的机构债券、公司债和其他的市场债。一边是美国的逆差积累,债务积累,一边是新兴市场国 家债权的积累。财政赤字增加及国民储蓄下降,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在 2001 年陷入不景气,巨大的财政和贸易 “ 双赤字 ” 使美元曾长期处于贬值态势。美元贬值有利于美国扩大出口、纠正贸易失衡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但美国的外债绝大部分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美元贬值实际上意味着债务负担的减轻,并使其他国
6、家购买的美元债券蒙受损失。因此,综合上述两个方面,近年来工业化国家储蓄缺口越来越大。新兴市场国家和石油输出国的储蓄不断增长。目前是中国、东亚在补贴美国。这是全球金融失衡的主要表现。 3.全球经济失衡也表 现为各国经济结构失衡。当前经济失衡的更深层次的表现是世界各国储蓄与投资的不平衡。因此,表现在贸易项目上的失衡,事实上反映了全球各国经济的失衡,尤其是储蓄和投资的失衡。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发达国家投资大于储蓄,这不是因为它的投资大,而是储蓄下降了。投资大于储蓄,国内的储蓄不足以平衡国内的经济,所以,经常帐目上出现了越来越大的逆差。而另一面则是新兴市场国家和石油国投资不足,储蓄大于投资,顺差不断扩大
7、。综上所述,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分层次的,而并非表面上的贸易失衡那么简单。对全球经济失衡表现了解得越全面, 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也就认识得越深刻,由此制定的治理全球经济失衡的措施也就越行之有效。二、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既然全球经济失衡的表象,主要涉及到美国和中国等一些东亚国家,那么,很自然的,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失衡也是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两方面各自的原因共同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失衡。 1.美国的储蓄率过低,消费过高。美国的贸易逆差根源于国民消费过高而储蓄过低,而这与美国人的消费观念相关联。美国是消费信贷十分发达的国家,人们的消费习惯也是使用明天的钱来进行今天的消费。这样,美国一直是
8、全球最大的终端消费市场,其消费能 力远远超出美国的生产能力,两者间的缺口是由那些生产能力超过国内需求的国家来补充,美国一年花费一万多亿美元从这些国家进口各种各样的消费品,由此形成了美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失衡,呈现巨额的贸易逆差。 2.中国的储蓄率过高。造成中国储蓄率过高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利率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人民银行每年做两次调查,结果显示出这一结论。其次,对未来收入和支出不确定的预期是重要的因素。一方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使得消费者对未来收入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强;另一方面,我国居民在住房、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比较高 ,以应对这些支出的储蓄意愿很高。再次,人口年龄结构
9、是重要的因素。从人口的角度来讲,中国人口的劳动力比率现在较高,劳动者时期的人总体上表现为储蓄者,因此,目前中国的高储蓄是理所当然的。中国现在是老龄化社会初期,只有到了中度老龄化社会,劳动力比例下降之后,从这个侧面表现出来的社会总体上的消费需求才会增大。人口专家预言,中国的高储蓄还有十年,十年后随着老年人口开始上升,中国的储蓄率将变低。 3.中国等一些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过于依靠外需,内需不足。中国等一些东亚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长期以来侧重于依靠投资与出口的拉动, 而内部需求则显得不足,这是导致全球贸易失衡的因素之一。尤其中国对外贸易自 2001 年入世以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2 年至
10、2004 年,对外贸易年均增幅为 31.5%,其总额由 6208亿美元上升为 11548 亿美元,外贸出口逐年增加,分别增长了 20%、 35%、36%。 2005 年外贸总额达到了 14221.2 亿美元,进出口增幅为 23.2%,其中出口增长 28.4%左右,进口增长 17.6%左右,外贸顺差 1018.8亿美元,远高于上年的 320亿美元。在现今全球贸易中的排位,中国己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居第三位,与美国贸易规模 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显然,中国等一些东亚国家的产品核心技术缺乏的现实、粗放型的经济特征、低劳动力成本发展战略共同形成了低附加值的出口发展战略,这是中国等一些东亚国家经济发展过于
11、依靠外需而内需不足的原因。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目前全球经济失衡是经济基本面的失衡,光靠汇率政策的调整是难以起到根本作用的。因此,人民币升值对缩减美国的贸易赤字和提高美国储蓄率的作用不会很明显,同样,降低中国的储蓄率和提高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能完全寄望于汇率调整或其他某个经济变量的调整。三、治理全球经济失衡的困难 性虽然在全球经济失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世界经济连续数年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但是,在长期,全球经济失衡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大威胁,现在全球经济失衡没有引发全球经济增长方面的问题,不代表将来不出现问题。因此,治理全球经济失衡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必须要面临的重要任务。由于全球经济失
12、衡涉及到复杂的结构性因素和多层面的相互关联,因此,调整全球经济失衡要充分考虑各方所应承担的责任。美国、日本和欧洲、中国等东亚国家这三个主要的经济体的努力缺一不可,具体的,美国应该从提高本国储蓄率方面着手,日本和欧洲应该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 中国等东亚国家要健全金融体系、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是,由于世界经济的复杂性,这些政策的实施都面临着困难,甚至会出现两难的境地。首先,美国趋紧的财政政策和利率上升有可能带来全球经济的紧缩。从理论上说,美国这样做有利于矫正全球金融失衡状况,阻止和扭转不断扩大的经常账户赤字。但是,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一方面,美国如果消费缩减,对外部产
13、品的消费也将缩减,美国庞大贸易逆差的输出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无疑会受到重大影响;另一方面,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长期债券收益率一直保持在低水平,使美国房价上升 较快,许多欧洲国家的房价升幅也超过了 10%,这样如果美国货币紧缩导致全球货币紧缩,可能带来长期债券收益率的上升及房地产市场降温,引起金融、建筑等相关企业萧条,对美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其次,美国贸易伙伴通过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式增加对美国商品的需求难以实现。表面上看起来,这种方法可以在没有汇率剧烈波动的情况下消除美国的经常帐户赤字,但是一方面,日本和欧洲的进口占美国出口总额的 35%,即使经济增长提速对美国经常帐户的赤字作用也不会
14、很明显,况且虽然欧洲和日本近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美国,但是自身仍然面 临着困难,经济增长速度提升的空间不大;另一方面,占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高位,继续提升的空间很小。因此,这种方法虽然在理论上代价比较小,但不具现实性。再次,中国等东亚国家的内需和外需的关系短期内难以显著改善。中国等东亚国家的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已经是世界经济健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尽管中国等东亚国家的发展中存在着内需和外需失衡的问题,存在投资和消费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存在储蓄率过高的问题,存在汇率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但是这些都必须循序渐进的解决,任何激进的解决措施,都 会带来全球经济
15、的动荡,因此,短期内难以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改善产生明显的效果。最后,美元贬值虽然是美国非常希望的一种方式,但是阻力很大。美元贬值既不会触发美国经济衰退,又能够解决经常账户失衡问题。但是,目前亚洲国家持有的美元资产占整个外汇储备的比例太大,考虑到美国是一个净债务国,美元贬值将使其债权国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会受到巨大的阻力。综合上述,治理全球经济失衡不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作,而且是一个十分困难的工作,需要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共同的努力、长期的努力。四、我国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应对作为一个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 影响的经济体,中国责无旁贷地应该肩负起治理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份责任。在这方面,中国也正在履行着作为经济
16、大国应尽的义务。面对全球经济失衡,中国当前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外贸方面争取拥有更加持久的竞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释放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急剧攀升的原因之一,为此,中国加工贸易背上了美国和欧盟对华贸易逆差的沉重包袱,因而引起贸易摩擦,导致出口导向政策遇到了来自这些国家的约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首先应该努力加强自主创新,使传统的制造业逐渐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把自行设计进而创造自己的名 牌产品,逐渐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作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长远目标;其次,在应对贸易摩擦时,应当以多进口我国短缺的资源类产品、关键设备和技术为主要手段,这些产品的进口,一
17、方面缓解我国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的资源消耗压力,另一方面为我国产业升级创造最初的基础条件。 2.稳定投资增速。由于提升消费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短期内稳定投资增速仍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从前的发展投资的思路必须改变,投资应该向更有质量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严重,投资量的扩张的矛盾已经显现,在这样的情况 下,投资应当更多地针对淘汰落后产能的方向发展。治理全球经济失衡是我国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缓解产能过剩现象难得的外部机遇,应该充分加以利用。 3.扩大消费,控制储蓄率。我国应该抓住治理全球经济失衡的时机调整自身内需和外需的结构失衡,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视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18、。经济的增长最终是要依靠国内需求去拉动,我国作为一个大国靠投资与出口支撑经济增长无法持久,同时扩大内需还有利于消化过剩的产能,降低出口压力及人民币过快升值压力。投资、出口、消费只有相互协调,才能产生经济持续发展的合力。如果消费与投资差距不断拉大, 消费需求没有启动,那么投资的快速增长并不能带来更快的增长速度,而只会进一步加剧供求矛盾。当前中国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阶段,国民储蓄率较高,国内市场潜力很大,这为内需支撑起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 4.改变内资在与外资竞争中的受歧视地位。在国内资金过剩的情况下,改变长期以来内外资待遇不平等的现状,有助于缓解我国由于贸易顺差造成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会为我
19、国应对全球经济失衡创造有利的环境。目前,中国政府已开始采用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增加进口、开放市场以及改革汇率形成机制等综合政策措施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扩大内需方 面,采取了包括减税、增加居民收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面向居民个人的信贷业务等各项政策措施。降低储蓄率方面,采取了加快养老体制、医疗体制、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住房抵押贷款等措施。通过这些组合措施,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多地依靠内需,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更为平衡地发展。总之,全球经济失衡一方面是对中国经济的一个挑战,另一方面,又给中国调整经济结构,使中国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这样,在承担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对全球经济失衡应当肩负的责任的同时,中国也正在利用这一 外部环境完善自己,为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