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08317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结构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产业结构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产业结构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产业结构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产业结构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产业结构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摘要:结构主义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会增长,本文以安徽省 1990 2000 年为例,实证了三大产业以及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一年间安徽省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经济外向度低,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需要通过加快化进程来推动全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影响分析 1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状态。 20世纪 30年代初,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 A.;Fisher)首先提出三大产业的概念。结构主义认为:要素从低收益部门向高收益部门流动,直接影响到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益,从而对

2、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库兹涅茨( 1949)也认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因而,如何具体量化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的。 本文研究的是 1990 2000年的安徽省经济增长状况。全文结构为:首先介绍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 影响的计量模型,然后分别从总产出、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投入 产出角度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模型的构建及数据说明 2 1模型设定 本文中生产函数遵循 ;Cobb Douglas 生产函数,具体形式为: Y=AKLe Y 表示国民收入; K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存量; L 表示劳动力要

3、素的投入量; 和 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 是随机扰动项,表示除资本和劳动之外其他生产因素对生产的影响。 不同的产业结构对总产出影响的函数 Y=F( Y1, Y2, , Yk, )( Y 表示总产出; Yi, i=1, 2, , k,表示第 i 产业的产出量, 是随机扰动项),可利用以下计量模型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lnY=0+1lnY1+2lnY2+klnYk+;(1) 不同的产业对总产出的影响是通过对生产规模和要素效率两方面产生作用的,可利用下列模型对此加以量化: lnY=;(1X1+2X2+kXk);lnK+;(1X1+2X2+ kXk);lnL+1X1+2X2+

4、kXk+;(2) 其中 Y表示总产出; K表示资本使用量; L表示劳动力要素的投入量; Xi,i=1, 2, , k,表示各产业的产出占总产出的比例。 2 2 数据说明 根据可代表性和可得性的原则,本文从 1990 2000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获取基础数据,并结合实际分析需要,对其进行了必要的修正。 2 2 1产出模型。本文选用 GDP 代替,并根据价格指数,以 1990 年为基期价格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2 2 2资本投入数据。本文以固定资产 投资额替代,并用固定资产投资缩减指数进行相应的修正,扣除折旧后资本存量。 2 2 3劳动投入数据。劳动投入量包括就业人数、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质量等众

5、多方面,但由于资料限制,本文以各年度各产业从业人数作为该数据。 3产业结构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3 1产业结构对总产出的影响分析 根据以上修正数据,运用 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可得以下经济模型: lnY=1.088+0.295lnY1+0.424lnY2+0.281lnY3 (3) ( 23.666)( 20.701) ;( 14.576)( 10.584) R2=0.999 DW=1.722 通过方程( 3)可得出 1990 2000 年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一、二、三大产业对总产值的产出弹性,即第一、二、三产业产出量各增长 1%,分别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6、0.295%、 0.424%和0.281%,而十一年来,第一、二、三大产业总产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分别为 27.065%、 43.133%和 29.802%,这样一来,第一、二、三产业如果各增加一个单位的 比重的产值,总产值将分别会增加 1.0899、 0.983 和0.9428 个单位。三大产业对 GDP 的贡献排名为:一、二、三,但相差不大,一产不弱、二产也不强,看不出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更加具体的分析产业结构包括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把占据二、三产业较大份额的工业( 37.63%*, Y21)、建筑业( 5.494%*,Y22)、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 5.625%

7、*, Y31,简称邮电交通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9.169%*, Y32,简称商贸餐饮业)加上农业( Y1)代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 方程( 4): lnY=1.93+0.301lnY21+0.289lnY1+0.352lnY32 ( 4) (8.105) (3.69) (7.889) (5.312) R2=0.998 ;DW=1.594 对总产出影响较为显著的有工业、农业和商贸餐饮业。方程( 4)表明商贸餐饮业对总产出的产出弹性最大,且其所占份额不到 10%,因而其单位贡献率也最高,这可能是由于安徽省正处于温饱向低水平小康过渡阶段的消费结构所决定的。工业对总产值勤产出弹性虽然也相当

8、可观,但由于其较大的比重,单位产出对总产值的拉动并不如预期中的理想。 3 2 产业结构对生产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影响分析 前面进行了产业结构对总产出的因素分析,但是这些产业是以哪一种方式影响经济增长的,是影响经济的生产规模,还是影响要素的生产效率? 根据 SPSS 统计软件对基础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以下计量模型: lnY=7.521+1.9527X2lnL+6.313X3lnL-16.283X3;+;0.48;X3lnK;(5) ;(65.727) (3.198) ;(3.3) ;(-3.57) ;(6.073) R2=0.982 DW=1.862 lnY=6.714-0.465X21lnL-5.

9、818X22lnK+20.234X22lnL-32.81Y31;+;5.646;X31lnK;(6) (56.825) (-3.885) ;(-3.058) ;(3.416) ;(-4.914) (4.101) R2=0.974 DW=1.653 *表示该产业 1990 2000 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 以上模型 参数表明,第二产业对劳动要素的产出效率是一种正影响,其份额增长 1%, 将使劳动的产出弹性增加 1.9527%,也就是说有利于劳动要素所有者收入的增加,但这种正影响是由建筑业拉动的且贡献巨大,这与大量剩余劳动力通过建筑业获取相当的收入报酬的现实是相吻合的,而工业对劳动要素产出

10、效率的影响则为负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表明有利于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其中对劳动要素的效率贡献明显大于对资本要素效率的贡献,但对整体经济规模的影响却是负的,具体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主要是由邮电交通业所造成的负 影响。 3 3 三大产业相对要素生产率的比较 相对要素生产率是各产业的产值比重与要素投入的比重之比,反映了产值结构与要素投入结构的相对变动关系。通过分析各产业劳动和资金的相对要素生产率,可从投入 产出角度衡量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表 ;安徽省三大产业相对要素生产率( 1990 2000 年) 年份 ;相对劳动生产率 ;相对资金生产率 第一产业 ;第二

11、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0.54;2.43;1.62;3.06;0.65;0.82 1991;0.41;2.67;1.95;2.28;0.76;0.89 1992;0.42;2.58;1.8;2.87;0.67;1 1993;0.42;2.7;1.4;3.53;0.78;0.82 1994;0.36;2.31;1.41;3.68;0.81;0.86 1995;0.48;2.42;1.27;4.5;0.79;0.72 1996;0.46;2.56;1.26;5.56;0.75;0.77 1997;0.46;2.62;1.22;5.83;0.73;0.8 1

12、998;0.44;2.6;1.27;5.06;0.76;0.8 1999;0.43;2.52;1.34;4.62;0.77;0.8 2000;0.41;2.5;1.35;4.15;0.81;0.79 资料来源: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 第一产业的相对要素劳动生产率小于 1,表明第一产业中聚集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最高,表明其劳动最具有效率;第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大于 1,一般情况应该呈下降趋势,表明其具有吸纳大量劳动力的能力,但安徽省自 1997 年以来反呈上升趋势, 2000 年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比 1997 年上升了 4.2 百分点,而就业比重仅上升

13、了0.8%,这说明近期通过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的潜力有限。资金生产率方面,由于该数据是由固定资产投资额经过修正得来的,第一产业由于土地投入无法衡量而忽略一些实际占用的资金,所以导致资金要素生产率过分偏高,但其总的趋势是大致为自 1991年先上升至 1997年后开始下降,合适的解释是 1991 年安徽省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农业损失最为严重, 其后一段时期农业恢复性增长,投入是有效率的,但 1997 年后随着全国农产品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的形成,农业利润进一步下降,导致农业投资不足;第二产业 90年代后期逐步上升,说明其资金要素使用效率在提高;第三产业则较为稳定。 4结论及政策建议 4 1结论 安徽省

14、十一年间三大产业比例由 37.41:38.22:21.87 转变为24.1:42.67:32.23,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份额有所扩大。总的看来,全省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从产业结构对增长的贡献来看,没有经济增长的主导支撑力量,商 贸餐饮业、建筑业等产业较为迅速,拉动着 GDP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流通业的先导性地位,流通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市场在引导生产、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产业相对为自给型,内需市场的活跃成为支撑我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则由于缺乏有活力的,产品竞争低,无法与外界形成有效的分工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相对要素生产率来看,根据库兹涅茨通

15、过 40个国家 1948 1954 年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得出的结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间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距越小,而安徽省的产业结 构调整未能出现这一理想的预期结果,其原因在于安徽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过小,制约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安徽省 2000年的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为 33%,同期经济发达的江苏省这一比例为 36%,差距并不明显),剩余劳动力无法有效地转移出去。从各方面情况看,安徽省的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还比较缓慢,三大产业之间的调整还未能进入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还急待提升。 4 2 政策建议 以上分析表

16、明,安徽省需要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经 济的外向度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增长。 4 2 1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形成 对于安徽这样一个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省份来说,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对经济总量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第一产业增加附加值,为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基础。安徽经济的薄弱之处在于外向度差,无法分享专业分工带来的生产力快速飞跃,以实力以及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技术和服务的区域之间的分工还很难形成,最为现实的就是实现产品生产的分工。而要提升产业结构就要加快工业化进程,摆脱原料产地的不利分工地位。 90 年代后期,安徽第二产业的名义年增长率为

17、8.5%(江苏省1978 1999 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为 13%),难以起到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作用。安徽应创造透明的投资环境,更加积极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建设制造业加工基地;选择产业关联性强、带动辐射性大的工业行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加以培育,改善经营管理,加快技术改造和工业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工业企业航母;同时通过创新和市场准入放开,打破所有制界限,培育一大批专业小巨人,发展江浙沪等发达地区重点发展产业的上游产业,形成合理的配 套生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形成经济的活力。在工业化进程中,安徽还应注意发挥比较优势(如劳动力价格、农产品资源等优势)

18、,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从而取得工业化进程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的良好局面。 4 2 2围绕工业化主题协调发展服务业 农业小部门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依赖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空间,但我们不可因此而走片面的工业化道路,单纯追求产业结构高度化,正如 1991 年特大洪灾把安徽省一产比重一下子下降了近十个百分点, 这并不能说明安徽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而且第三产业的平衡发展也有助于给第二产业生产提供配套服务,优化经济环境。随着低层次小康生活水平的实现,安徽近期传统消费增长受到一定的抑制, 2000 年、2001 年、 2002 年安徽省

19、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2、 1.7、1.3 个百分点。所以要加大经济运行环境治理力度,打击非法经营和商业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改善市场的运行环境,提高人们的心理预期。顺应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消费、绿色消费、休闲消费、健康消费成为主流,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提升消费档次 。不断深化流通企业的改革,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使流通行业在促进消费、引导生产的作用不断增强。将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第二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积极发展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在外向度较高的一些服务业,如业,创造条件完善服务体系先行发展。这些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且对经济结构的优化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刘伟、李绍荣:所有制变化、经济均衡增长及要素效率提升载经济 2001 年第 1 期 吴方卫、孟令杰、熊诗平:农业的增长与效率,上海财经大学出 版社 2000 年版 褚保金、杨颖:产业结构调整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分析,载中国农村观察 2002 年第 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