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探析 摘要 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渠道不畅通、市场化程度较低、流通方式落后、流通产品档次较低等方面的问题,应在加强立法、体制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等方面来解决农产品流通的问题。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问题;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已由社会生产中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先导行业。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要求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一、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农产品流通还远不能够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人们在经济水平提高后对生活质量更高的要求。 (一)商
2、品双向流通渠道十分不畅 农产品流通建设十分薄弱,农民卖难、买难的问题突出。农产品信息滞后,流通不畅,很容易造成生 产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农村商品流通网络规划滞后,布局不合理;农村商品流通的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低,流通成本高;农村商品流通网点数量不足,基础设施比较简陋;农村市场监管工作薄弱;商品质量不高,食品安全隐患较大。 (二)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 市场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设施不齐备、经营管理手段落后是我国农村流通体系的重要特征,且缺乏现代的、有组织的流通企业和流通体制。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价格普遍处于低位,农业生产循环不畅;市场主体及其组织的迟滞发育;市场信息传递机制不健全;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3、不完善 。 (三)流通方式落后,集贸市场、夫妻店仍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 商务部和中国农业大学对 20个省 500个村的万家农户问卷调查, 80的村没有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 97的农户盼望城市超市向乡村延伸, 77的农户买过假冒伪劣商品。中国目前农产品交易还是以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分等、分类和包装等标准化水平很低。发达国家农产品在超市销售的比例超过 75,美国、德国达到 96,而中国平均只有 5左右。 (四)流通产品档次较低 未经加工的鲜销产品占了销售产品的绝大部分,农产品采后 商品化处理不到 10, 保鲜储藏不足 18,加工比例不到 25。农产品分等分级、半成品加工和规格化包装等增值服务能力
4、还比较弱,标准化程度还很低,与安全卫生、新鲜营养的食品消费潮流很不适应。 (五)批发市场价格波动大,不利于农产品的供求均衡 我国农产品成交价格完全取决于当时当地农产品的供求状况,而批发市场上农产品的供求数量又存在不确定性。一旦出现供求失衡,就可能产生价格和产销量的变动呈发散型的不稳定状态。市场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价格,反复出现大幅度涨跌,对农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 六)农民在农产品流通中处于弱势地位 我国农民分散从事农业生产,缺乏组织、谈判地位弱。他们为农产品物流提供商品源,却很少与购买方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形成真正利益共同体的更少。农民不可能充分掌握整个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信息,不可能对价格的走
5、势有明确的判断,往往只能被动接受运销商提出的价格,使得农产品流通中的风险大多数转嫁到农民身上。 (七)农产品流通体系不符合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的要求 在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中 “ 重城市、轻农村 ” ,在农村工作中 “ 重生产、轻流通 ” ,致使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投 入严重不足、发展速度迟缓,与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日益增长的要求不符。 二、完善农产品流通的对策 解决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优化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实体流通等环节,完善农产品供、产、销相配套的整体流通体系,建设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过程。 (一)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农产品流通
6、三农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的焦点问题,国家政策大力向农业倾斜,农产品流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 挥某些地区沿海、沿边、生态、文化特点,发展特色农业,使传统的生产加工业与现代的旅游观光农业共同发展,以提高农产品的特色,带动农产品流通。 (二)加快体制改革,建设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培养高素质的市场主体,改善流通方式落后问题 首先要开展多种贸易方式,规范市场管理。可以开展期货、拍卖、展会等贸易方式,规范订单农业发展,以产定销,减少生产盲目性。其次要充分发挥信息的引导性作用,建立健全具有引导功能的信息平台,使信息尽量做到集中、有效、实用性强。在此条件下,既
7、要有政府的无偿信息支持,又可以适度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提供适度收费的有偿信息服务。 (三)优化产品结构,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从源头上改善农产品流通状况,优化农产品种植、养殖结构,减少劣、差产品的数量,最终优化农产品结构。还要采用先进技术设备从加工处理等环节进行优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加工深入化、销售批量化,提高生产的效率。 (四)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创建知名品牌 对农产品进行分等分级、半成品加工和规格化包装等增值服务。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水平,能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加大科技在生产加工环节的投入,最终都会体现在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上;提高产品
8、的包装水平,能较好地做好产品的营销;品牌是商品的名片,同质量、同包装、不同品牌的商品在价格上会产生巨大的差别。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步伐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促进物流与商流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加快建立与国际相互认证的标准化体系,是开展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我国正在逐步健全农产品加工制品标准, 完善检测手段, 并加强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督 。我国在各地设立认证中心,强制推行食品安全认证,并于 1998 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注成立了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CR),在国际认可论坛大会上首批签署了国际认可多边承认协议。这标志着取
9、得中国 CNACR认可证书,就取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在质量上实现了与国际的接轨。 (六) 培养有理论基础、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人才 农村推进小城镇建设及国家教育政策的倾斜为高校农林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强的吸引力,这些以前的冷门专业逐渐热起来。目前,农林专业,与农产品相关的植物保护、食品加工等专业也日 益火爆。大量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整合农业资源、优化农产品结构、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保证农产品食品安全、发展农产品贸易、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王之泰现代物流管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1 张文松,邬文兵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架构科技导报, 2004 孙民罡,曲雪梅,刘永艳论我国流通政策体系的优化与完善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