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写作回避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 “ 回避现象 ” 是外语学习中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回避现象的使用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了回避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看待,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尽量避免此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英语写作;回避现象;策略 引言 近几年来,大学生英语四、六级以及英语专业四、八级试卷逐渐显露出了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问题的严峻性,这也引起了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学者的重视。大量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写作时并没有语法错误,然而却语言平实,用词简单,句型单一,这并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回避现象。本篇文章通过实际调查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回避
2、现象形成的原因和应对的策略,希望广大师生能够正确认识对待外语学习中的这一现象,提高外语能力。 1.理论依据 1.1 回避现象 回避现象是指学习者在使用外语进行 听说读写以及交流时对生僻词汇、长难句式和复杂语法的回避。这种现象是外语学习中的一种常见心理现象也是外语学习者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从本质上来讲,回避现象是一种学习策略。正确的使用回避策略,可以让外语学习者保持学习热情,更快的掌握基本的外语技巧,从而实现沟通的流利,对于社会交际来说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过度或不能正确的使用回避策略便是一种消极的学习方式。一味的回避困难,只选择简单基础的词汇句法,虽然交流目的达到了,沟通的水平却总停
3、留在表面,外语学习能力也会停滞不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回避现象最早是由美国学者 Schachter 在错误分析中的错误一文中提出的。她在研究中对以汉语、日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为母语的四组英语学习者在作文测试中使用的定语从句进行统计研究,结果发现,母语为汉语和日语的学习者比母语为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学习者更少出现定语从句的错误,但后两组使用的定语从句数量却为前两组的二倍。 Schachter 认为,中日学习者之所以很少使用定语从句是因为目标语的语言规则与他们母语差异较大,差异越大,学习时越难掌握,对于这种没把握,学习者只能在写作时选择回避。 Schachter 又 进一步发现,回避现象并不
4、属于错误分析,因为错误分析是可预见的学习者的错误,而回避现象是学习者在犯错之前就已经回避,所以错误分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释回避现象,由此,回避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国内研究回避现象的主要学者有束定芳、庄智象( 1996);周榕、黎芷明( 1997);李玉玲、汪宏( 2004);裘姬新( 2004)等。 回避在外语学习中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心理现象。目前的研究把回避现象的出现大致分为四种:( 1)学习者为了保证正确率通常把回避当成一种安全策略;( 2)学习者发现目标语 句法与母语有很大差异时;( 3)防止目标语和母语因为有些形式相似而造成的干扰;( 4)当目标语有其自己特定的
5、形式与特征时。本文将参考国内外关于回避现象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回避现象进行实际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探究回避现象的成因以及应对策略,从而让外语学习者能够正确对待回避现象,提高英语水平。 2.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本文通过实践调查研究,进一步探讨回避现象的具体内容,成因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 2.2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了辽宁某高校 188 名在校学生,根据专业分为 A 组(英语专业)和 B 组(非英语专业)各 94 人,经过初次口笔语测试筛选出每组成绩较高的前 60 名学生。 2.3 研究工具 本文的研究工具为英语写作和问卷调查两种。首先在批改网为 120 名受试者布置
6、统一的作文任务,受试者在不查阅字典资料的情况下完成不少于300 字的写作并提交。调查问卷包含两部分内容:一、受试者的个人信息;二、针对学生在批改网写作任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结合本文的调查内容相结合提出问题。 2.4 数据的收集和统计 本次调查研究为 A、 B两组于一天上 午在多媒体教室同时进行。首先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登陆个人批改网账号完成写作,完成的同学开始填写保存在计算机内的调查问卷。学生作文经过系统自动批改后由人工审核、统计并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由计算机自动统计整理,以便用最真实科学的数据来发现、研究回避现象。 3.研究结果及分析 此研究结果从英语写作和调查问卷两部分得出,分别分析并得出回避现
7、象的成因。 3.1 英语写作的结果分析 批改网给出的题目为: Being famous people means losing private time and hobb 在批改、统计和分析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回避现象的应用具体体现在词汇方面和句法方面。 3.1.1 词汇回避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词汇量的多少以及能否熟练运用是衡量学生写做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本次写作任务中,学生对于词汇的回避最为明显。 在写作中, 80%的受试者使用上义词而回避使用下义词。在语言学习中,上义词和下义词在语义中构成一种包含关系。例如, bird 即为上义词,其对应的下义词为 crow, swalow, sparro
8、w。在写作中,每个学生都知道 bird而 crow, swalow, sparrow 对于学生而言为生僻词,所以学生选择用 bird来代替其下义词。常用的还有用 plant 代替 tree、 flower, animal 代替tiger、 lion 等。 另外一个常见回避现象为同义词或近义词回避。统计显示 60%的受试者在完成写作时为了找到恰当的词语又避免出错,选择了使用近义词或者同义词。例如:用 tell代替 inform, fetch代替 take,像 whisper、 shout、scream 等生动形象的词汇反映在学生的习作只是一个 say 3.1.2 句法回避 在写作中,由于基础知识
9、的不扎实以及母语句法结构的影响,多数学生宁愿选择简单句而回避并列句,多主动句、少被动句,对于从句的运用更是少之又少。在表达自己观点时,超过 50%的学生单一的使用 I think、 I dont think 而回避 As far as Im concerned 之类的高级句式。对于同一句话的描述,由于 A组的专业性较强我们会在文章中发现偶尔使用的从句,如: Once you become famous,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which you need to be faced.而 B 组同学只是选择最普通的句子进行描述: If you become a fam
10、ous person, you have to face a lot of problems。 B 组同学的描述虽无语法错误但句式简单并不符合大学生该有的水平。 3.2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设填空、选择、问答三种题型。填空部分为受试者的年级专业等个人信息。选择为单选题,每题有三个选项。问答题是受试者对回避现象应对策略的看法。 综合表 1、 2、 3 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少数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过回 避现象,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回避这现象并没有什么了解,一部分人在写作中对词汇句法的回避是因为总是想不起来用,还有一部分人则是想起来却不敢用,防止犯了错弄巧成拙。总体而言,学生在了解了什么是
11、回避之后对这一现象是持否定态度的,然而这种态度与他们的行为并不一致,这说明回避行为并不是完全不利的,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帮助学生完成交际需要。 4.回避现象成因 综合对英语写作和问卷调查的分析,我们总结出回避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三点:学生英语知识储备量不够;没有正确对待写作中犯的 “ 错误 ” 以及文化差异下造成的思 维模式不同。下面我们逐一来分析。 4.1 学生英语知识储备量不够 在写作和实际交流中,学生常常被自身所掌握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所限制而无法流畅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了顺利表达自己的交流需求,学生只能在自己掌握的范围内选择词汇和句法,因此不得不回避或者放弃很多生动的描述和有内涵的想法来达到
12、自己的交流目的。 4.2 不能正确对待写作中犯的 “ 错误 ” 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同学是 “ 被迫 ” 使用回避现象的。之所以说 “ 被迫 ” 是因为此类同学知道要想描述生动,表达准确,就应该更多 地使用下义词、从句、被动句等,然而他们害怕用错,这样反而弄巧成拙扣了分。于是,许多同学为了避免犯错,学过的知识不敢用,保守的选择普通词汇和简单句式。 4.3 文化差异下造成的思维模式不同 上述两点为造成回避现象的主观因素,而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差异则是产生回避现象的客观因素。 “ 要想学会地道的外语,就得摆脱本族语模式的影响,脱胎换骨。 ” 学习者在写作与交流时总是习惯用母语的思维。通俗
13、的来讲就是先将自己表达的内容用母语思维构思,然后将之翻译成目标语。汉语的表达内敛含蓄而英语的表达则习惯开门见山直抒 胸臆,所以,在英文写作中应首先在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逐步论证:我愿意 /不愿意成为名人。因为 但是在审阅时我们发现大多数的作文都是 “ 因为 因为 又因为 所以我愿意 /不愿意成为名人。 ” 由于学生受汉语思维的影响,本应是结构严谨的议论文被写成了结构松散观点不明的文章。这样写出的作文带有明显的汉语思维的痕迹,不仅不符合英语表达的习惯,也对阅卷老师造成一定困扰,难以得到理想分数。 5.回避现象应对策略 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回避现象的存在是必然的。学习者为了顺利达到自己的交
14、流目的,利用 已知的知识来回避生疏、未知的知识,如此看来回避现象对于交流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从长远来看回避现象弊大于利。学生过度的回避会造成懒惰的学习心理,外语的水平也会停滞不前。根据本次实践调查和成因分析,我们得出了应对回避现象的策略。 5.1 摒弃 “ 范文式 ” 教学,采用诱导式教学 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学习和练习英文写作的目的是应付四、六级考试。为了通过考试,学生经常套用教科书以及参考资料中的作文模板,这些模板签往往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而为了让学生得到更高的分数,老师在课堂上也会强调 “ 宁可不用也不要用错 ” 的思想。这种回避思想看似利于学生考试,实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15、。为了让学生不回避,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写作和交流中进行大胆的尝试,不怕犯错,摒弃套用模板的思路。在每次写作交流练习之前,教师应先总结出学生善于回避的词汇、句法,然后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对于词汇回避,教师可以用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选择合适的下以词代替上义词或者根据语境从近义词中选择恰当的词,最后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解析。对于长难句法,教师可以用简单句扩展的方式来锻炼学生使用从句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掌握了使用的方法便会自然而然的 运用到写作交流中,不再回避。 5.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认识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应单纯的只教授学生词汇、语法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的语言文化的培养。任何一个外语
16、学习者都避免不了母语迁移带来的影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思维方式、交流习惯、文化现象的差异,并通过学唱英文歌曲、阅读英文报纸、赏析英文原声电影等方式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对英语文化进行了解和学习,懂得如何在相应的语境下使用合适的表达方式。这种氛围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在跨文化交际的学习中体会到有些 语境和文化有其特定的表达是无法回避的。 6.结语 回避现象二外习得的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虽然一开始它对学习者的交流起促进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会抑制学习者的外语水平。本文通过实践调查分析了回避现象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我们虽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现象,但是我们希望我们的调查和研究能够引起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在课堂上教师要因势利导,学生自身要积极尝试,师生共同努力,克服这一困难,从而能够全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屈雪芳,袁鹏飞 .从大学生英语写作看词汇回避 现象 J.鸡西大学学报,2013( 2) 石进芳 .英语写作中回避现象的认知探究及教学对策 J.教学与管理,2012(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