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门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 要:分析了天门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优化蔬菜品种结构、促进集约规模化生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宣传监管、构建蔬菜市场流通体系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天门蔬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天门市 天门市地处湖北中南部、江汉平原北部、汉江下游北岸,是武汉城市圈西翼主要城市,也是其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之一。沪蓉高速(武荆段)、随(州)岳(阳)高速公路、沪汉蓉高速铁路交叉过境并设站,区位优势明显。土地面积 2 622 hm2,辖 27 个乡镇办场,全市
2、耕地面积 16.833万 hm2,总人口 164.24万,其中农业人口 65.57万。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河道总长 1 014.15 km,湖泊星罗棋布,面积达 37.38 hm2,占水域总面积的1.4%。天门市位于东经 11235 11328 、北纬 3023 3054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湿润、严寒期短、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平均日照时数 1 966.2 h,日照率 45%,年平均气温 17.5 18.2 ,历年平均无霜期 261.8 d,年平均降雨量 1 131 mm 左右,适宜的气候特点为蔬菜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之
3、一,可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质元素、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等营养。近年来蔬菜产业发展迅速,是我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第二大农作物,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托 “1+8” 武汉城市圈的地域优势,在天门市提出建立 “ 蔬菜大市 ” 的战略部署下,天门蔬菜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据 2015 年统计,天门市全年蔬菜播种面积 2.62 万 hm2,总产量 102.68万 t,总产值 13.7 亿元,蔬菜产值超过种植业总产值的 25%,菜农年人均收入超过 1 万元,已成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同时也存在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如何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地理
4、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是天门市在发展现代化农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对天门市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综 合调研,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天门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产业现状 1.1 产业化布局不断优化,区域特色雏形初现 天门市蔬菜产业形成了十大特色板块基地:以竟陵街道办事处、杨林街道办事处和小板镇为核心的城郊设施蔬菜基地 1 333.33 hm2;以多宝镇为核心的甘蓝、白萝卜生产基地 5 666.67 hm2;以张港镇为核心的花椰菜生产基地 5 333.33 hm2;以蒋湖农场、拖市镇和黄潭镇为主的冬瓜生产基地 666.67 hm2; 以岳口镇、杨林街道办事处和张港
5、镇为主的白 皮黄瓜和辣椒生产基地 1 333.33 hm2;以蒋湖农场、黄潭镇和皂市镇为主的西甜瓜生产基地 1 666.67 hm2;以蒋场农场和拖市镇为主的地瓜生产基地 666.67 hm2;以竟陵街道办事处、九真镇和石河镇为主的水生蔬菜生产基地 1 666.67 hm2;以岳口镇为主的菜心生产基地 1 000 hm2;以沉湖林业科技示范区为核心的西兰花生产基地 666.67 hm2。全市涌现出万亩以上的蔬菜产区 8 个(乡镇),66.67 hm2 以上的村 49 个; 33.33 hm2 以上的蔬菜种植大户(农业公司) 100余家, 66.67 hm2 以上的蔬菜种植大户 20 多户。 1
6、.2 科学技术不断推广,种植水平显著提高 天门市蔬菜生产已逐步由粗放型向科技效益型转变,科技在蔬菜增产增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应用科技谋发展已成为广大菜农的普遍共识。近年来,天门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较快, 2015 年全市设施蔬菜面积 2 133.33 hm2,比 2000 年增加逾 1 倍,设施水平逐步提高,钢架连栋大棚的面积迅速扩大, 2015 年底,钢架大棚面积达 1 266.67 hm2,超过设施蔬菜总面积的一半,配套设施防虫网、遮阳网的应用面积也迅速增长 。近几年天门市加快了蔬菜新品种的引进, 2015 年天门市引进蔬菜新品种 30 余个,试验示范面积 66.67 hm2,引进的
7、品种包括申花系列的花椰菜、松花菜、西兰花;以色列和金罗汉系列的樱桃番茄;韩国和日本的白萝卜、紫甘蓝;中国台湾的毛豆、彩色太空辣椒、迷你黄瓜等。同时也加强了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广力度,主要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多宝镇的萝卜种植中实行了机耕、机整、机械起垄及铺膜、机械防病治虫、机械清洗等轻简化操作工序,在重点蔬菜基地天门市嘉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推广了水培育苗 、无土栽培和微喷灌等新型技术,为提高天门市蔬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3 龙头企业初具规模,加工能力大幅提升 天门市蔬菜产业化经营发展迅速,蔬菜企业的带动效果明显。全市现有蔬菜加工企业
8、 10 余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4 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9家,以天门市鑫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天门市天丰惠农食品有限公司和天门市舒彬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省市级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拥有蔬菜生产加工厂房 10 hm2,冷库 112 座,库容量 2.9万 t,产品以花椰菜、萝卜和冬瓜 为主, 2015 年,共加工蔬菜 5 万 t,生产销售蔬菜 30余万 t,产销率为 75%,销售额达 3.6亿元。天门市三新花椰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有自属基地 316.67 hm2,合同制基地 3 333.33 hm2,合作制基地 10 000 hm2,产量 30 万余 t。天门市天丰惠农农
9、业发展有限公司有自属基地 133.33 hm2,合同制基地 133.33 hm2,合作制基地 1 066.67 hm2,产量 3 万余 t。天门市嘉祺农业合作社有自属基地 73.33 hm2,合作制基地333.33 hm2,年生产加工蔬菜 5 000 t。蔬菜重点龙头企 业与全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广大菜农紧密联系在一起,已成为本地蔬菜提档升级的重要支柱,促进了天门蔬菜产业增值,增加了菜农收入,激发了菜农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利于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4 品牌化建设取得突破,产品知名度稳步提升 天门蔬菜产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其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张港花椰菜、黄金村牌西红柿、天门黄花菜、岳口玉环
10、、嘉琪菜心、多宝白萝卜、黄潭甜瓜、蒋湖西瓜、拖市地瓜、马湾藜蒿、九真荸荠及慈姑等天门优势蔬菜在湖北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中张港花椰菜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先后被认定 为 “ 湖北省十大名牌农产品 ” 、 “ 湖北著名商标 ” 、“ 湖北名牌农产品 ” 、 “ 湖北省十大名菜 ” 、 “ 湖北名优蔬菜 ” 、 “ 全国知名农产品 ” 等。 2012 年,张港镇被农业部授予 “ 全国一村一品 ” (花椰菜)示范村 镇。地处天门城郊的黄金村种植番茄历史悠久,因其色香味美,声名远播,并与中百仓储等大型超市成功对接,畅销武汉、广州等大城市。 2014年黄潭镇万场村被认定为 “ 全国一村一品 ” (万
11、场西甜瓜)示范村。通过树立品牌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天门蔬菜产业发展迅速,产品知名度稳步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 1.5 标准化生产有 序推进,质量安全明显提高 天门蔬菜生产已由传统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营养型和安全型转变。迄今为止,天门市已制定花椰菜、番茄和西兰花等优势蔬菜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共创建省部级蔬菜标准园 10 多个, 2008 年,在张港镇实施的“ 花椰菜标准化栽培 ” 项目被批准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2010 年和 2012 年,张港花椰菜基地分别荣获 “ 种植类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 ” 和“ 国家级蔬菜栽培标准化示范园 ” ; 2014 年,张港花椰菜种植区被农业部列为蔬
12、菜标准园(创建)示范基地,基地内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用药、统一用肥、统一品牌 、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 “ 六统一 ” 产业化生产模式;2015 年,农业部露地蔬菜标准园(创建)选址岳口镇,以种植广东菜心、日本芥蓝、西兰花等蔬菜为主,在创建园内开展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通过标准园的创建有效提高了全市蔬菜的标准化生产水平。截至 2015 年底,全市认证的蔬菜绿色食品 9 个,有机食品 1 个,农产品地理标志 1 个,共计面积 7 333.33 hm2。在蔬菜上市前严把采摘第一关,坚持农药残留检测,初步建立了以市级的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局为示范,乡镇的农
13、产品监管所为骨干 ,企业的农残自检室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在近 3 a 的样品检测中,天门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达 99%以上,有效地保证了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1.6 销售渠道逐步拓宽,市场体系日臻完善 天门蔬菜销售网覆盖面广,占地面积近 20 hm2,总建筑面积约 1.73 万hm2,拥有总投资 10 亿元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华西(天门)农商城和鑫天农副产品交易批发市场、舒彬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蒋湖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等 50 多家农贸市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关注并涉足天门蔬菜产业,涌现出鑫天、嘉琪、舒 彬和三鑫等一大批优秀的蔬菜公司和合作社,并出现 “ 公司 +合作社 +
14、基地 +农户 ” 的销售新模式。 2003 年成立的天门市鑫天农业发展公司,现已发展为集花椰菜冷藏、包装、运输、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企业,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产品集散交易、仓储运输、信息搜集、产品标准化和市场配套服务等功能,提高了蔬菜净产值。天门嘉祺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实行订单种植,以种植广东菜心、日本芥蓝和西兰花等高档蔬菜为主,蔬菜销售以配送和直销为主,主要销往中国香港、广州和武汉等地,并在这些城市建有门店和配送中心,同时为了畅通销路, 2015 年, 嘉祺投资 200 多万元,入股 “ 家乡味道网 ” ,开通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宽了销路。天门舒彬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建成了保鲜蔬菜 20 000 t
15、的综合性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被认定为国家 2A 级物流企业,流转土地 133.33 hm2 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 2 800 m2 标准化农贸市场,极大地促进了蔬菜的流通。天门市三新花椰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在全国 38个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网点,在北京新发地等 13个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 80 个省级农产品配送中心设立蔬菜产品销售部,并在检验检疫局、商务局和外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实行蔬菜出口,产品远 销欧洲、北美地区。 2 存在的问题 2.1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菜农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国家对粮、棉、油等农作物都制定了奖励补贴制度,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力度逐年加大,但并没有
16、涉及到蔬菜产业,新规划建设的蔬菜基地缺乏资金扶持,发展相对困难,同时由于蔬菜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强度和市场风险过大,加之蔬菜生产投入高,有的菜农因缺乏生产资金,常常陷入困境,这些都极大地抑制了菜农种菜的积极性,不利于蔬菜产业的发展。 2.2 基础设施薄弱 ,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 经过多年的建设,天门蔬菜产区的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受资金、地域等方面的限制,仍有部分乡镇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水、电、路、沟、渠等落后,功能老化,先进设施设备的配套率低,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在部分蔬菜种植大镇,如张港镇和多宝镇,农田道路破损严重,货物流通困难,蔬菜运输不便,同时由于城镇化速
17、度加快,城郊菜地不断被占用,新建菜地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天门蔬菜产业的发展。 2.3 现代化程度不高,品种结构相对单一 天门市蔬菜生产以传 统的露地生产为主,设施蔬菜面积较小,虽然近几年在市政府相继出台有关蔬菜优惠政策的带动下,全市的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 2 133.33 hm2,但规模只有露地蔬菜的 15.8%,且简易的竹架小棚仍有一定的比例,约占整个设施蔬菜面积的 40%。天门菜农以留守老人为主,文化程度较低,科技意识不强,技术掌握程度差,接受速度慢,蔬菜生产的先进实用技术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地传授。天门市以生产大宗蔬菜为主,上市期集中,而名特优和高档蔬菜的种植面积小,市场竞争力不强,极大地影响了天门蔬菜的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