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中国对外贸易中重商主义倾向的分析及建议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增长 ,这使其积累了雄厚的外汇储备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同时也有诸多问题不容忽视 ,例如日趋明显的重商主义倾向。对外贸易的重商主义倾向表现在外贸效率、外贸风险及外汇储备等各个方面 ,这种明显的倾向模式已经带来了很多问题 ,给中国经济可持续的 ,稳定、健康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因此应该尽快摒弃重商主义的发展思路 ,建立合理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方式 ,走出重商主义陷阱。 关键词 重商主义 新重商主义 对外贸易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 ,中国在 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本身由改革前的 “
2、 调剂余缺 ” 变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三十年来 ,在 “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引擎 ” 这一命题的驱使下 ,中国利用其比较优势 ,如能源低价、劳动力低价 ,出口质优价廉的商品 ,从而带来我国工业经济跨越式的发展。中国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 ,其政策着眼点始终落在对 “ 贸易顺差 ” 和 “ 自由贸易 ” 的追求上 ,这与风行于 16 世纪至 18 世纪的重商主义观点不谋而合。重商主义观点认为对外贸易顺差所带来的金银的增长代表着一国经济实力的增长 ,因而极力主张通过出口和限制进口来积累金银。这种观点把货币积 累当作一国财富的代表 ,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 ,因此招致其后经济学家的广泛批评
3、,并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证明。目前 ,迅猛增长的对外贸易和大量流入的外资支撑中国经济调整发展的同时 ,也使其对外贸易政策呈现出和重商主义政策主张越来越多的相似性和局限性 ,这种大量消耗廉价资源和人力物力的发展战略 ,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已经再也承受不起 ,其经济发展将告别 80年代初制定的重商主义发展道路 ,逐渐走上一条科学的和冷静的发展道路。 一、中国对外贸易中重商主义色彩的表现 1.对外贸易缺乏效率 国际分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由贸易 ,意指通过商品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各国都可以生产相对来说最具竞争力的商品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其实质是通过经济交往实现资源在世界范
4、围内的最佳配置。因此 ,自 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成立以来 ,减少关税壁垒 ,推动贸易自由化一直是其孜孜追求的目标。但是 ,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 ,削价竞争变成了中国许多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唯一武器。过低的价格不仅扰乱了进口国的市场秩序 ,招致反倾销报复 ,更重要的是极大地侵蚀了出口企业利润 ,损害其自身利益。实证分析表明 ,中国出口商品增量不增收的现象日趋 严重 ,许多大宗的中国外贸商品呈现出 “ 贱卖贵买 ” 的奇怪现象。对外贸易的低效率导致宏观经济出现所谓的 “ 贫困化增长 ”, 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没有给本国居民带来应有的收益 ,反而成了跨国公司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进而挤占中国市场
5、的催化剂 ,使其民族工业处境艰难。大量廉价的资源被用于对外贸易 ,就意味着本国失去了获得相应收益的机会。 2.潜在风险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按照经典的经济理论 ,消费、投资、对外贸易是拉动需求的三驾马车。长期以来 ,由于消费一直萎靡不振 ,政府投资和国外需求就成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 力。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别。虽然效率较低 ,但政府需求一直是一种稳定的需求。而中国的对外贸易则包含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3.外汇储备未得到有效利用 做为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 ,由于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及较合理的外债结构 ,我国出现类似墨西哥那样的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很小。但这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问题 ,即外汇储备的收
6、益问题。中国国内落后的资本市场和相对缺乏的金融交易工具使不仅使大量的外汇失去了获得更多收益的机会 ,而且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会带来国内货币供应量相应增长 ,助长国内不动产市场泡沫。在当前经济危 机背景下 ,人民币一直升值就是其外在表现。 二、对中国走出重商主义依赖的策略及建议 1.逐步取消对出口企业及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恢复市场正常秩序 中国长期以来对出口企业及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如出口补贴 ,出口退税政策 ,扭曲了市场价格 ,使市场信息不能准确的反映资源价格和资源禀赋情况。近年来 ,中国逐步调低和取消了对一些商品的出口退税 ,并从 2007 年 7月 1日开始实行了新的出口退税政策。这说明
7、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应当放弃重商主义 ,采用 “ 拿来主义 ”, 不要老是那么慷慨的把我 们的资源给别人用 ,应该进口大量的资源拿到国内搞建设 ,更多的利用外国资源。 2.提高基本工资水平 ,扩大内需 投资过热、出口强劲增长 ,但是消费却增长缓慢。这是中国近年来面临的一大实际问题。其主要原因一方面国内较高的储蓄率 ,另一方面在于劳动者工资水平低 ,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限制了消费的增长。因此 ,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 ,特别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对我国内需的提高 ,对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都具有及其重大的意义。只有内需提高了 ,才能把以前廉价出口到发
8、达国家的商品在国内消费掉 ,才能 避免外国资本对本国资源和劳动力的剥削。因这一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应当结合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 ,不可操之过急。 3.调整产业结构 ,重视进口 ,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直以来 ,中国都是人均资源短缺国 ,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58%,水资源、耕地资源也短缺 ,而且利用效率低。因此 ,要实现经济更好发展则必须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进口。同时 ,产业政策要以比较优势为目标 ,对企业要有选择的扶持 ,不能因为创汇就什么产业都扶持。中国的出口产品仍然以加工业为主 ,但是根据 国际分工及其附加值分布的 “ 微笑曲线 ” 可以发现 ,这一领域附加值少 ,负外部效应大。对于这样的产业 ,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态度 ,限制其发展。同时积极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的发展 ,创建自有品牌 ,积极实施 “ 走出去 ”战略 ,把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摆在第一位 ,这是我国摆脱重商主义泥潭的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 徐松 .评自由贸易区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影响 .国际贸易问题王林生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贸易 (二 ).国际贸易问题世界银行 .1998/1999 世界发展报告 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