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务川仡佬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探索 摘 要:文化是旅游开发与旅游发展的脉络和灵魂,传统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满足旅游与文化的同步发展的有效手段。文章以务川仡佬族传统村落为例,研究探索仡佬文化的传承与合理利用。 关键词:文化;保护;传承 1 务川仡佬族概 ?r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黔、渝边沿结合部,东与德江、沿河自治县相连,西与正安、道真自治县毗邻,南与凤岗县接壤,北与重庆市的武隆、彭水自治县交界。县城距遵义市区 195公里、重庆市区250 公里。全县总面积约 2777 平方公里,辖 10 镇 5 乡 117 个村(居),总人口 45 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96.6%,是全
2、国两个以仡佬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仡佬族人口占全国仡佬族总人口的 44%。 仡佬族聚居区地处黔北,在贵州与四川交界处,是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 多样,年降雨量高于全国平均数,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适合于农业与多种经营的发展。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尚无定论。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为共同文字,目前也只有少数老人通仡佬语。 2 仡佬族文化介绍 2.1 服装与饮食 仡佬族人无论男女下身都统一穿筒裙,筒裙的群聊多由羊毛和麻编织而成。男女的上衣
3、有一定的区别,女子多穿绣着鳞状花纹的齐腰短 上衣,头缠青布长头帕。男子多为对襟短衣,头上缠的头帕可为青色或者白色。 在饮食方面仡佬族人非常喜欢酸辣味道的食物。大米、玉米都是仡佬族人的主食,由于对酸辣味道的偏爱,他们将新鲜的蔬菜做成酸菜或者腌菜。仡佬族人的特色饮食有辣椒骨、油茶、北河肉丝、牛肉干、灰豆腐果及“ 爬坡酒 ” 等。 2.2 节日习俗 仡佬族比较具有特色的节日主要有 “ 仡佬年 ” 、 “ 吃新节 ” 、 “ 拜树节 ”等。 “ 仡佬年 ” 的时间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无论男女都会换上崭新的仡佬族服装,聚到埋葬祖先坟墓的草坪上进行各种祭祀活动和 娱乐活动,目的是迎接春天的到来和祈求
4、神仙和祖宗的保佑,使人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 吃新节 ” 的时间在每年农历的七八月份。在这一段时间里,新谷不断成熟,待谷子成熟后,仡佬族人便会选择一个日子尝新,也就是所谓的吃新。在 “ 吃新节 ” 这一天,男女都会穿着节日的盛装到田埂上采摘成熟的谷子,这天可以选取任意一家的新粮进行采摘,而不会受到别人的阻拦“ 吃新节 ” 的意义在于欢庆丰收和感谢天地及祖宗的保佑。 “ 拜树节 ” 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带上酒、肉、糯米饭、鞭炮,轮流向房前屋后及山上的树木 “ 拜树 ” 仪 式,预祝林木旺盛,果树丰收,并刨掉树根周围的野草,培土,选远山上一棵高大的树作 “ 代表 ”去拜。 2.3
5、婚葬习俗 仡佬族的婚俗至今保留着许多原始的古俗,是研究人类古老婚姻史的活材料。比如,订婚时,要吃 “ 鸡卦酒 ” ,这是杀鸡后用鸡股骨占卜求吉利。“ 鸡卦 ” 谐音 “ 吉利的卦 ” ,目前已不再按原始的 “ 神判 ” 那种形式去细细讲究鸡股骨上的纹样是吉是凶,而是把吃订婚酒统统称吃 “ 鸡(吉)卦酒 ” 。还有 “ 把门枋 ” 、 “ 追姑娘 ” 和 “ 打湿亲 ” 习俗,在仡佬族婚俗里也很有特色。 “ 把门枋 ” 是新娘离家出嫁时,要双手紧紧地拉着门枋 表示不肯离去。这时候,媒人就要过来强行拉开新娘的双手,牵着新娘离开娘家。 “ 追姑娘 ” 是姑娘出嫁前要放声号哭,唱 “ 哭嫁歌 ” 。出
6、嫁前还要乘人 “ 不备 ” 而 “ 逃跑 ” ,让嫁家婶娘嫂子等女亲戚把她找回来。离娘家出嫁前要拜别娘家祖宗,姑娘的父亲要解开她衣领边的扣袢,表示出嫁了的闺女已不是本家氏族的成员而加入夫家氏族中去了。 “ 打湿亲 ” 则是在新娘娶进夫家之时,一跨进屋,就要用夫家准备好的清水洒向接亲的人。传说这样可让清水淋去邪魔求个吉利。 在古代,仡佬族人死后主要采用崖穴葬、竖棺葬、悬棺葬,如华阳国志记: “ 有濮人冢 ,冢不闭户。 ” 魏书 ?僚传载: “ 僚 死者竖棺而埋之。 ” 行边纪闻载: “ 仡佬 殓死有棺而不葬,置之崖穴间,高者绝地千尺,或临大河,不施蔽盖。 ” 以上仡佬族古老的葬俗遗迹,在黔北道真
7、、务川及川南珙县等均有发现。近现代以来,仡佬族已经放弃了上述费用耗时的特殊葬俗,改行土葬。坟地多选在山坡上,因此出殡称为“ 上山 ” 。孝子执 “ 引魂幡 ” 引灵柩前行,亲友随后送葬。仡佬族墓葬朝向特殊。一般墓葬以头枕山峰,脚朝山脚为顺。仡佬族墓葬则相反,脚登山,头枕空。所以,俗称仡佬族墓葬为 “ 倒埋 ” 。贵州通志载,仡佬族人死 “ 丧葬击鼓 而歌,男女围尸跳跃 ” 2.4 民间艺术 仡佬族民间工艺存留最多的就是雕刻,尤其是木雕和石雕具有代表性。它们主要为明、清工艺。在务川仡佬族自治县,雕刻工艺几乎遍及所有乡镇,如桃符村的 “ 贞节牌坊 ” 、 “ 黑山老祖石雕墓 ” ,同心村石步丫的“
8、 花坟 ”“ 项百万 ” 旧居,分水、王武一带的石雕古墓群。都濡镇的藏凤崖、申佑祠,大坪镇龙潭村的古建筑群等等。 3 对仡佬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对策 根据目前我国实际情况和仡佬族民俗文化遗产的内容,需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3.1 扩 大宣传力度,增强保护仡佬族民俗文化遗产的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意识正确与否决定行动的效果和价值。在国内外旅游日益盛行、民族文化研究异军突起以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可借助举办国内外旅游展览会、仡佬族文化研究会,以及大众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向国内外广泛宣传仡佬族民俗文化,从而加强公众对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的仡佬族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以唤起社会各界对仡佬族
9、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 3.2 科学合理认定、立档和保存 在已有的工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驻仡佬族生活之地,进一步开展仡佬族民 俗文化遗产资源的实地调查,并借用文字、图片、音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技术,让它们以档案、书籍和数据库的形式真实地长期保存下来。 3.3 加强仡佬族民俗文化的活态式保护 可通过以下方式保持民族民间文化的活态性:其一,举办地方文化艺术节。如务川每年承办的 “ 仡佬文化研讨会 ” 。其二,举办主题性文化艺术演出。如务川自治县举办的将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按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组合在主题演出之中的 “ 黔北风仡佬情 ” 、 “ 山情水韵仡佬风 ” 。其三,保护和配合区域内少数民
10、族特定的民族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仡佬族的祭 牛节。 3.4 在开放中传承仡佬族文化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仡佬族文化缺失较多。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的融合和置换是必然的和肯定的,仡佬族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我们需要的不是封闭的去保护和传承,而要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去发展民族文化。在这个角度上,许多单位和个人已开始作有力的尝试和努力。 3.5 在保护时合理利用仡佬文化才能实现有效传承 把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围绕仡佬族的 “ 丹砂文化 ” 、 “ 青铜器文化 ” 、 “ 傩戏文化 ” 等,将洪渡河文化吸纳的夜郎文化、巴人文化、武陵文化融汇穿插期间,运用借势、造势之法,营造古朴、多元的文化氛围,突出其古老、神秘、粗犷、厚重,让游者随处能触发思古之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