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这 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其中对外贸易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渐加深,我国参与国际经营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外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是平衡市场的不可或缺的调节剂。相比较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对外贸易关系着我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对外贸易顺差、对外贸易非市场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外贸易摩擦、反倾销等几个方面 重点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现报
2、道如下。 关键词:对外贸易 ;对策研究 ;存在问题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形式 (一 )进口贸易 进口贸易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提供多种商品供消费者选择。近年来,我国进口贸易明显增长,表明我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在不断增强。 (二 )出口贸易 国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一般依靠传统经济即可满足,但传统经济形式过于单一,销售收益较低,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和规划。出口贸易极大的促进了整个国家的 GDP增加。出口贸易可以将本国产品销售国外 ,使商品市场扩大,创造更多的效益。 二、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外贸易顺差巨大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对外贸易顺差也在不断增大,造成我国对外贸易顺
3、差的最主要因素是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拥有大量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近年来,制造业不断向我国转移。加之加工贸易的保税政策更加快了加工贸易的发展,使贸易顺差不断增大。其次,中国的内部经营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外资投资替代了一些进口,且我国国内需求有限,这就使贸易顺差不断加大。 (二 )对外贸易非市场化 问题严重 1、出口非市场化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有了很大的变化,进行了较大改革,如将进出口自营权赋予某些企业,但仅有少数国有企业享有进出口自营权,且进出口自营权也存在多项约束,严格限制企业的经营范围,因此,企业获得进出口自营权并不能完全独立的经营进出口业务。此外,私有企业获得进出口自营权的门
4、槛非常高,数量有限。故我国目前仍是由国家控制外贸经营权,政府指定了一些企业可获得外贸经营权,进入国际市场。非市场化致使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竞争,没有淘汰机制,这就造成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并一定是最有效率的 企业,这就导致对外贸易的低效率。我国私营企业在未得到政府允许的情况下是不能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的,这非常不利于中国人均出口额的增长。限制私营企业的出口从根本上是限制了中国的出口扩张的能力。 2、进口非市场化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我们对外贸易不断降低关税,意图缓解较大的贸易顺差,扩大技术设备的进口,提高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此项措施并不是真正的实现进口自由化,并没有引入国际市场的竞争机制,对一些
5、取消许可证管理和配额的进口商品仍然有一定数目限制,且进口产品时需得到政府的批准,且中国进口的程序也 非常繁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进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国内企业得到了高成本的生产投入品,使生产效率升高。 (三 )商品的出口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 技术性贸易壁垒又称技术性贸易措施或技术壁垒,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 (合格评定程序 )等形式出现,涉及的内容广泛,涵盖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诸多技术性指标体系,运用于国际贸易当中,呈现出灵活多变、名目繁多的规定。由于这类壁垒大量的以技术面目出现,因此常常会披上合法外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
6、最 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我国约有一半以上的企业遭受不同程度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货物总额已达 450亿美元。涵盖生产流通领域、生产加工领域等,不仅有货物商品,还包括信息、金融等服务领域,对我国商品出口产生严重影响,使我国贸易成本增加,贸易争端加深。 (四 )对外贸易摩擦增多 中国对外贸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正在逐步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对外贸易的增加也使贸易间的摩擦增多。有研究显示,中国已经连续 5年成为遭受 337 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 12 年成为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随着反倾销金额的 不断增加,已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中反倾销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对外贸易遭受反倾
7、销严重打击我国对外出口企业的积极性。我国之所有遭受如此多的反倾销调查,一方面与我国政治、经济有关,另一方面是西方敌对势力不希望中国日益强大,借口制裁中国。但对外贸易遭受反倾销调查也有部分内部原因,如企业自身因素,价格策略相对单一 ;企业反倾销意识不强 ;对反倾销认识错误 ;缺乏此方面的法律人才,法制不健全。 (五 )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出口比例为 1: 9,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货物贸易,服务 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出口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 1: 4、 2,美国为 1: 2、 6。造成我国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如下:(1)我国服务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外贸易商品大
8、部分仍然集中在传统领域,此领域对劳动素质要求不高,而技术、资本密集型的新兴产业仍发展滞后 ;(2)我国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规模较小,整体水平不高 8-9。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例不高 ;(3)对外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落后,管理人才缺乏,且无同意的协调管理部门 ;(4)服务贸易缺乏晚上的法律法规,立法滞后,近年来才逐渐得到重视,此前服务贸易领域的相关法律 仍是空白,或已颁布的法律操作性差,抽象不具体。 三、我国对外贸易问题的对策 (一 )适当保持出口增长,矫正贸易顺差 平衡进出口贸易,并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环保含量,坚持出口绿色、科技型产品。对外贸易中要积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同时对外商投资的
9、奖励应适量减少,与国民待遇相同。对国内需求适度刺激,内需扩大后,出口就相应降低。 (二 )对外贸易非市场化方面 政府逐步放松对进出口自营权的控制,允许一部分优秀效率好的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经验权。取消对拥有许可证管理和配额的进口商品的数 量限制,简化进口的相关程序。 (三 )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 (1)政府方面:政府应加大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在企业的经营中导入环保概念,研制和生产更多的环保绿色产品,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提高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对遇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企业提供不要的对策和帮助,积极与国外沟通,了解国际化标准,尽快是本国标准与
10、国际化标准接轨,使科学技术含量升高。加强对认证市场的控制,规范认证行业,完善认证体系,帮助企业树立产品质量认证意识,提高产品质量。 (2)企业方面: 树立标准化意识,并逐渐强化,采用国际化标准,并且严格执行,从根本上保证产品的各项品质,提高企业的国际地位 ; 企业适当增加研究开发费用,不断提高自身环保意识,使产品成为国际认可的绿色产品,表面对外贸易争端的出现。一旦出现贸易争端,应积极寻求政府帮助,通过政府交涉,尽量使自身利益降至最低。 (四 )对外贸易摩擦方面 (1)政府方面: 减少对经济的控制,取消市场经济标签,逐渐得到其他国家认可,为对外贸易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 经过调研、讨论后方可制定
11、产品出口价格,避免恶性竞争,加强政府的 宏观调控,使行业协会发挥积极作用 ; 建立完善的反倾销诉讼机制 ; 发生贸易摩擦时,政府应积极与外国沟通,对其他国家提出的反倾销进行严格调查,并提出异议,通过双边谈判,将问题澄清,尽量使其取消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降低企业损失。 (2)企业方面: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不断研发新产品,使产品科技含量增加,并增强品牌意识,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变 ; 熟悉掌握国际惯例,对待反倾销可以依法应对,化被动为主动。 (五 )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方面 (1)完善服务贸易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建 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培养相关法律人才,并加强对国际相关法律条款的
12、研究,保障服务贸易养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2)优化服务贸易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 (3)增强与国际的交流,与世界各组织和政府间建立紧密联系。 (4)加大服务贸易的开放力度,利用国际资源发展我国服务业。 四、小结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过程中问题也随之增多,增多目前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问题,我国应加强重视,积极采取相关措施解决问题,使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真正转变为世界强国。 参 考文献: 胡晓颖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及影响分析 J.中国商贸, 2011 (14):206-207. 张二震,马野青 .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J.江
13、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0(2): 50-55. 曾杰 .我国高外贸依存度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 J.北方经贸, 2008 (09):35-37. 王荣 .金融危机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 J.生产力研究, 2012(2): 104-105. 杜永潇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中国商贸, 2012 (5):201-202. 李文蕊 .我国对外贸易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中国商贸, 2013 (14):143-144. 徐晓勇,雷冬梅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生态服务逆差及其应对策略 J.中国科技论坛, 2014(11): 57-61. 杨利娟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169-171. 陈松洲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J.经济与管理, 2010, 24(2): 90-95. 丁雪清 .浅议以技术与制度创新转变中国外贸增 长方式 J.中国经贸,2013(10): 18. 刘冰 .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法律对策 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3):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