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近两年来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11287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近两年来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我国近两年来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我国近两年来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我国近两年来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对我国近两年来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的分析 3. 2005 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形势分析 2005 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速,国内生产总值达 31355 亿元,同比增长 9.5%,比去年同期低 0.3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逐步向理性区间回落,生产和出口均保持强劲增长,消费增长加快,物价上涨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经济运行态势基本良好。 1). 国内销售较旺 ; 一季度,消费品零售总额 15112 亿元,同比增长 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1.9%,比去年同期加快 2.7 个百分点。其中,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090 亿元,增长 14.7%;县及县以下 5022 亿元,增长 11.7

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 12616 亿元,增长 13.6%;餐饮业 2063 亿元,增长 17.2%。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是带动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 2).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回落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 10998 亿元,同比增长 22.8%,比去年同期回落 20.2 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9037 亿元,增长 25.3%;固定资产投资 1962 亿元,增长 12.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 2324 亿元,增长 26.7%。分行业看,、能源、等行业投资得到加强,水泥、冶金等行业投资继续得到抑制。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13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 9.5%,增幅较上年同期高 2 个百分点。 3). 出口保持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国进出口额为 295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1%,增幅回落 15.1 个百分点。其中进口 1393.1 亿美元,增长 12.2%,增幅较去年全年回落 23.8 个百分点;出口 1558.9 亿美元,增长 34.9%,增幅较去年全年回落 0.5 个百分点。累计外贸顺差 165.8 亿美元,主要是进口大幅度回落所致,也反映了国内投资需求增势减弱。出口增幅虽略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这种格局意味着出口增长依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意味着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加剧。 4)工业产出水平稳定增长 一

4、季度,全国规模 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 14415 亿元,同比增长 16.2%,增幅较上年同期低 1.5 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低 0.5 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长 16.3%;轻工业增长 16.0%。分产品看,发电量、原煤、钢材分别增长 13.0%、 9.1% 和 22.4%,微型计算机、移动电话机、传真机分别增长 57.5%、 23.9% 和 34.1%。汽车生产增长 1.6%,其中轿车下降 2.8%。 5). 物价水平仍在可接受区间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 2.8%,涨幅与上年同期持平,较去年全 年回落了 1.1 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 2.5%,农村上涨 3.5%。分类别

5、看,食品价格上涨 6.1%,居住价格上涨 5.6%,娱乐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 2.6%,其它类商品价格基本维持稳定或略有下降。一季度,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 1.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 1.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 5.6%,原、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 10.1%。 6). 运行基本平稳 3 月末广义货币 (M2)余额为 26.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增幅比上年同期低 5.1 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 0.6 个 百分点。狭义货币 (M1) 余额为 9.5 万亿元,同比增长 9.9%,增幅比上年同期低 10.2 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 3.7 个百分点。市场现金流通量 (MO) 为 2.1 万

6、亿元,同比增长 10.1%。 3 月末,全部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 19.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存款余额为 26.9 万亿元,增长 15.6%。 以上情况表明, 2005 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延续了上年的良好态势,投资、消费、外贸出口和外商投资均保持了较快增长,为全年经济增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是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不 稳定因素依然没有完全消除,宏观调控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特别要注意克服经济运行中的体制“ 瓶颈 ” ,应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市场自主性增长的基础。 首先,由于经济结构中的深层矛盾,庞大工业产能一方面使 70% 以上的商品供大于求,并且不得不依靠投资增长和国际市场来消化,另一

7、方面,重要能源、原材料以及土地等关键生产要素瓶颈的存在,难以支撑持续的投资高增长,而依靠国际市场则必然受到全球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的双重制约。 其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受国际市场资源类产品供求关系紧张和价格上涨影响,输入性通胀对国内经济运行的影响日 益增大。在国内消费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要么转化为工业库存的增加,要么使部分生产能力被淘汰。 第三,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吸收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较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就业压力始终存在,加上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国内消费难以实现大幅增长。要保证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使 GDP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小幅波动,就需要政府做

8、好宏观调控工作,而目前的宏观调控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正确把握调控方向,选择调控目标十分重要。 4. 如何调控 在调控方向上,是继续抑制经济过热,防止反弹;还是 反向操作,防止经济的加速下行;或是稳定现策,观察发展动态;这是目前需要作出的方向性判断。如何调控,取决于我们的调控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调控结果。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权衡。一是短期和中期;二是内需和外需;三是总量与结构。尽管这三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但确实要有所取舍。 第一个方面的权衡是短期和中期目标。 年初确定今年的增长目标是,可以有把握地说,没有极特殊的事件发生,实现这一目标是没有问题的

9、。问题是明年、后年的增速如何。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允许增速回落的底部 在何处?如何防止增速的加速回落。从当前的情况看,如果仅仅是工业增长和工业投资放缓使增速适度回落,对于防止今后几年的能力过剩和供大于求是有利的。也就是说,略微降低一点当前的增速,可能有利于今后两年保持相对高一些的增速。从持续稳定发展的角度看,可能是利大于弊的。当然,当前增速的回落应有一个底限,我认为中央确定的既定目标就是这个底限。另外,在消费增速相对平稳的条件下,有可能影响增速加速回落的因素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出口增速加速回落,另一个是房地产市场的急剧收缩。所以,在权衡短期目标和中长期增长目标 时,关键是要把握好对这两个部门的调控

10、力度,以保持国民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不是大起大落。 ; 第二个方面的权衡是内需和外需。 从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一直保持双顺差。年来,贸易顺差累计约亿美元左右,外商直接投资大体上每年在亿亿美元之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今年上半年,贸易顺差亿美元,考虑到去年同期近亿美元的逆差,仅净出口就拉高增量约亿元人民币。这样的结果对增长、就业的有利方面自不待言。 如果这样的出口实绩是因为我国产业和产品的总体竞争力提高的结果,是在各种经济参数比较合理的条件下取得的结果,应该说不足为虑。问题是我国的生态、的在很多情况下没有计入,资源的价格偏低,

11、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社会成本也没计入,这就使出口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增大。一是贸易摩擦增多;二是资源配置恶化与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三是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外汇占款增加,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加大;四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造成资本被动对外输出,从总体上看不符合国家的长期利益。因此,无论是维护当前的宏观经济稳定,还是促进经济的中长期发展 ,都有必要对内需与外需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加以评估。综合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对战略与政策调整提出的要求,合理适度调整政策,改变粗放型出口扩张战略,限制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提高出口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提高消费率,切实增强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力

12、,减少对外部需求的过高依赖和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三个方面的权衡是总量与结构。 一般说来,在总量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调整结构比较难;在供大于求的条件下,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就会增加。从年底这轮增长进入上升通道后,结构性矛盾 就日渐突出,主要表现是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增大,采掘业、资源型产业与原材料工业和制造业的矛盾加剧。今年月,铁矿石原矿量、生铁、粗钢、钢材、铝材、焦炭、纱、布、硫酸、烧碱等产品以远高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增长;而载波通讯设备、光通讯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通讯机站、电工仪器仪表、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等产品都呈负增长。这表明,结构性矛盾还在加剧。很显然,在总量高速扩张的情况

13、下,结构调整的收效不会太大,而且这种结构的扭曲从长远看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长期平均增速的降低。 5. 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 性,需要为结构调整提供适宜的总量环境,需要在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上下大力气。当然,总量是影响结构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惟一的因素,调整结构还必须深化改革,理顺经济参数,校正经济主体的行为。 ; ; 参考文献: 1.高鸿业 .西方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吴敬琏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 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 3.汪祥春 .宏观调控与价格机制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4. 华民 .学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