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城市圈核心竞争力研究 【摘要】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必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区域核心竞争力有两个基本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核心竞争力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区域经济、地区经济分工协作的加强,加快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推动武汉与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周边城市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和服务西部大开发,充分发挥武汉承东启西的战略支点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区域经济应突出比较优势 从近期看,武汉城市经济圈是以武汉市为圆心,由周边 100
2、 公里范围内的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天门、仙桃、潜江等 8个城市构成的城市圈。资料显示,这 9 市以占全省 33%的面积提供了全省 7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 74%的财政收入,是湖北省当之无愧的经济发展核心圈。由表一、表二可见,九个城市按城市化水平、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综合考虑,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武汉。武汉在这一地区中可谓鹤立鸡群,其城市化水平、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都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反映了武汉对于周边地区强烈的极化作用;第二层次是黄石、鄂州、孝感、潜江、仙桃,成为这一地区较具发展活力,最有潜力可挖的城市;第三
3、个层次是咸宁、天门、黄冈,发展较为 迟缓,需加大力度重点扶持才可望有一个跨越式的推进。此外,武汉、黄石的工业增加值均在 150亿元以上,而其他城市相对较小。九个城市中有个是在改革开发以后通过撤县(地)建市发展起来的,城市发展的历史积累不足。 表三显示了该地区城市主导产业具有较大的雷同性,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不太明确,城市间相互的协调和合作缺乏应有的机制。这是武汉城市圈当前最大的问题。武汉市已经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传统的轻纺工业已基本退出,钢铁、汽车、机械、高新技术产业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金融、贸易、交通物流等服务业得到了较 大的发展,这使武汉对城市空间质量的要求较之过去更高。 要发挥
4、区域特色的作用,使特色转化为区域经济的一种功能,将区域经济特色做大,使之构成产业力量,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套出发,高速优化地区的经济布局,区域产业在做大的同时,要做强做优,做出品牌。比较优势大多通过专业化和产业集群来表现,专业化和产业集群是相互联系的,由此可形成聚集效应。因此,区域经济能产生比较优势。 二、区域经济应提升竞争优势 对已形成特色产业的区域,提升竞争优势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曾有报道:有一镇曾是小商品 生产大镇,产品一度占领全国市场的 40%,但后来市场得而复失,占全国市场的比例还不到 5%。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全国小商品生产形式和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该镇缺乏创新,在品种结构
5、、生产工艺和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没有大的变化,做来做去都是老三样,结果原有的比较优势荡然无存。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竞争的发展,使得仅有丰富的资源还不足以增强竞争力。反之,有的区域虽然缺乏资源,但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对有限资源加以有效利用,仍然能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因此,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还应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首 先 ,区域经济应明确竞争优势的立足点,就是要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突出区域的特色和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提升特色产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其次,竞争优势是一种 “ 内生 ” 能力,即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一个地区通过科技创新和进步主动的有意识的发展结果。第一,要扩展特色产业。
6、要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向特色产业的两端延伸,扩展产业链;发展配套、辅助产业。扩展特色产业能提高生产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同时有助于培育替代产业和新兴产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发挥武汉市在武汉经济圈中的龙头作用,支持 武汉市打造光谷、钢铁、汽车、科教等支柱产业。第二,要推进科技创新。一是要发展精加工深加工技术 ,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出效益 ;二是要开发新产品 ,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尤其是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提高产品知识含量,推动产业升级,要着眼于以本地产业特色为基础 ,根据科技和市场趋势来发展高新技术 ,实现创新。地区核心竞争力不是指的某一具体产品,而是表现
7、为区域特色的综合能力。区域内企业应该通过组织的优化,合作创新,集体参与竞争,实现共同优胜。 三、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应实现新突破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要突破行政区划体 制束缚,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 “ 八同 ” ,即:规划统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金融同城,环保同行。以经济一体化为基础,实现武汉城市经济圈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加快 “ 五个一体化 ” 建设步伐。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建成以武汉市为中心的公路主骨架网、铁路网、水运网;加快城市圈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通过集中集群发展,将武汉的总部经济、研发、品牌与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同周边八市具
8、有资源与成本优势的产业基地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布局一体化。优化城市圈产业布局的结构,沿主要 经济发展轴线,形成六条产业集聚带,包括高技术产业带,汽车产业带,冶金建材产业带,设备、电器、点子元器件产业带,石油化工和盐化工为主的化工产业带和纺织服装产业带等。三是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中央银行和众多商业银行区域分行及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区域性总部所在地的优势,推进武汉市以票据市场、保险市场、产权市场、柜台交易市场等为特色的华中地区金融中心建设,并逐步与国际市场对接。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商品市场。重点是提升档次、调整结构和合理布局,加速发展面向全国和中部地区的大型
9、消 费品批发市场和重点工业品专业市场。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技术市场要依托武汉市的科教优势,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市场网络体系,并与全国联网,推进科研项目的协同攻关、科技成果的资源共享。四是加快城乡建设一体化。在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充分发挥长江、汉江、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等重要通道作用,形成 “ 一核、三轴、两环、四组团、两带 ” 的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完善城镇规模结构,优化整合超大城市,重点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提升中小城市,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走城乡融合发展和城 乡一体化道路,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五是推进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武汉城市圈在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汲取沿海地区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和生态环境严重透支,生态环境与资源又反过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训,彻底改变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自然资源实行节约、集约利用与优化配置结合,直辖市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安全对水土资源的需求;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山地与平原、河流上游与中下游、城乡间的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推进城市圈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