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与路径选择.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14578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职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与路径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中职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与路径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中职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与路径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中职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与路径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析中职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与路径选择 摘要 公民教育是在现代社会里,引导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健全自律的、具有公民意识、公民美德的公民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伴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人们日益认识到,发展公民教育,培养现代公民是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因素。中职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公民素养对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中职学生的现状让人困惑,如何教育他们形成公民意识,养成公民行为,内化为公民道德,成为合格乃至优秀公民,值得我们去研究。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公民;公民教育内容;路径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其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人的作用,提高

2、人的素质是实现社会进步的前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公民意识教育,即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公民教育列入国家政治发展目标,第一次将公民教育定位为社会主义政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它宣告中国已进入公民时代。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 “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 。可见,加强公民教育,增强公民国家 责任感、使命感,已成为国家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而中职学生正是这支产业大军的主要构成者,他们即将步入社会,其公民素质

3、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如何教育他们形成公民意识,养成公民行为,内化为公民道德,成为合格乃至优秀公民,显得尤为重要。 一、公民和公民教育的内涵分析 公民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是指个人与国家、社会及他人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权利与义务、平等、民主、自由、独立等经济、政治关系;狭义的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 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即现代国家的基础教育,与学校教育概念一致;狭义的公民教育是指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即培养如

4、何做合格的公民。当前,公民教育就是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 二、中职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界定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来自于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在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良状况,在身心上都受到社会 、家庭的压力,往往内心的挫败感较为严重,存在着公德意识薄弱、民主参与意识弱、对纪律、法制认识水平低、社会责任感淡薄、理想迷失、社会公德失范等问题,有的甚至走了辍学和犯罪的道路。可以说,中职生正处于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公民意识尤其是权利与责任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注重这个时期的公民意识培养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育公民意识

5、,即公民的主体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其中既包含公民对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应 负的责任教育,包含体现权利与义务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也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针对目前中职生的现状,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培育公民的主体意识 通过介绍公民的概念及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公民的核心精神理念,我国公民素质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世界主要国家及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状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公民、公民素质及教育的相关历史、概念和基本现状。这些知识是形成公民意识、养成公民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基础,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

6、,受教育者不 仅应具有公民的一般的情感和意识,还要从一定的理论高度把握公民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2.培育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公共精神主要体现为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对公共准则、规范的认同,对公共环境的保护,对公共秩序的遵守以及公共行为的理性自觉等。责任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并形成相应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的教育。当前,很多中职生缺乏责任感和责任意识,这方面的教育亟待加强。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 。要根据 “ 五爱 ” 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鼓励学生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加强国家意识教

7、育,要使、学生树立国家观念,树立国家利益观,维护国家利益。 3.培育辨别是非和独立思考能力 具体解读和阐明现代社会对公民道德的要求以及学生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特殊价值与作用,分析和解读现代社会对公民法律素质的要求,阐明学生公民应当具备的法治精神,促使学生从能力视角上提升认识能力、分析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关注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等。 4.培育创新创业创优能力 创新创业创优精神凝结着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积极进取、争创一流的创优精神。职业教育的目标是 “ 培养什么样的人 ” ,规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因此,创新创业创优精神不仅是 “

8、谋生路 ” 的手段,全体学生还应把它当成谋幸福的本能和创造幸福的本领,从其创造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感受和体验高尚淳朴的精神境界。 三、中职学校中开展公民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利用学科加强公民教育 目前,德育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部分起到了公民教育的作用,但也不可忽视其他学科的公民教育 功能,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也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所蕴含的公民教育意义。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不仅要注重公共课对学生德育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更要注重专业课对学生德育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所以我们提倡堂堂都是德育课,都可以实施公民教育。 (二)通过打造中职学校文化品牌推进公民教育 校园文化可以唤起学生校园共同

9、体的意识,强化学校倡导的共同价值。公民教育涉及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远非课堂教学所能容纳。此外,公民教育不仅涉及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态度、信念、能力和行为习 惯。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它可以把公民意识、公民素质教育隐含在自己的文化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围绕 “ 有技能、肯吃苦、会创新 ” 的育人目标,中职学校重点开展以 “ 吃苦奉献教育 ” 、 “ 诚信敬业教育 ” 、 “ 文明守纪 ” 为主要内容的 “ 三育 ” 系列教育活动,提炼出具有各校特色的劳动力品牌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引入企业文化显得越来越重要,不仅使学

10、生在校期间能接受到企业文化,而且使学生能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诚信、友爱等公民意识。当前,也有众多中职校引入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文化,注重理实一体教学,这也必将对学生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必将对学生公民素养的养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文体活动推进公民教育 要通过主题教育、文体活动推进公民教育活动,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采取课内外和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未成年人德育实践活动。学生实践活动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具体事做起,体现 “ 小中见大 ” 。充分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各种纪念日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通过组织丰富

11、多彩的主题班会、团(队)会、升降旗仪式 、专题讲座、文体等活动,广泛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把深刻的公民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 (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公民教育 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课程教学可以启发意识和传授知识,但公民能力的养成和参与习惯主要是通过学生主体的参与性活动完成的,主要有参观、调研、实习、实训和组织成人仪式、科技下乡、服务社区、辩论赛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讨论、体验和探索,激起他们对公民权利、义务及相关问题的思 考,提高辨别能力,探寻解决办法,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 (五)

12、通过学生自我管理推进公民教育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已经成为职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学生自主管理是在学生处指导下,以辅导员为调节、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学生管理方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角色转换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体现了 “ 以学生为本 ” 的理念,有利于形成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学生三方 “ 共赢 ” 的良好局面。要通过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学生兼任班主任助理制度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 学生的公民素质,使学生认识到自主管理是权利与责任的统一,而且更强调的是履行责任,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参与自主管理。学校和班主任要把公民教育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1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 “ 知 ” 、 “ 行 ” 统一的 21 世纪合格公民;要通过激发学生关注时事政治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公共生活的热情,增强民主意识和公共精神等等。 (六)整合资源,发挥社区、家庭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在公民道德教育中起龙头作用,应该主动整合社会和家庭教育中的所有资源,使三者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形成合 力。通过学校、社区、家庭的联合共建,学生在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的过程中接受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心、社会责任感,社会服务能力,而且学生还学习了各种知识,开拓了眼界,提高了水平,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力地推进了学校与社区德育共建的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丁雪 .关于加强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 .改革与开放, 2009 年第 4期 . 杨林 .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特性及路径的拓展 .高教论坛, 2008年第 2 期 . 曲丽涛 . 公民社会与政府治理模式转变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 1 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