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的层面及其作用 论文关键词 外包 社会 资本社会网络 作文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 台湾 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技术外包的讨论来探讨产业网络中社会资本的嵌入性对信息技术行业外包决策的影响,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如何发生变化。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预先存在的关系确实会在很多层面影响信息技术行业的外包决策行为。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社会资本对于信息技术行业实行外包制起到双刃剑的作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决策者的理性决策。编辑。 一、前言 信息技术行业外包行为是指将企业信息技术职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转移给外部服务提供者的过程。由于柯达信息系统外包的成 功,外包在 20 世纪90 年
2、代十分普遍。信息技术外包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改进生产力、降低 成本 和提高竞争优势的有力具有吸引力的主张。 以前已经有很多学者从 经济 学 角度研究这种外包形式,并且这些研究大多是基于传统的成本和风险的分析。而现在对于这种现象的研究开始转向对外包行为所基于的关系网络的研究。这里,我们认为,关于外包行为的研究应该引入社会资本概念以便于更好的理解包含在诸多决策过程中的变幻多端的非正式的经济活动。更具体的说,我们假定外包决策应该通过产业链网络之间的参与程度来考察,然后得出这些网 络环节之间可能的联系模式。由于外包行为本身是多元的和动态的,外包网络的关系才能促使相互作用和交易的产生。这种观点已经被广泛
3、接受的 “ 嵌入性 ” ,因为嵌入性所强调的是社会关系当中所存在各方在经济活动中的前后联系。 二、理论回顾 IT 行业外包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资产、员工或活动在一定的期限内,以契约形式承包或出售给第三方服务提供者的决策行为,这些服务提供者为企业 管理 这些资本和服务,同时获得一定的资金报酬。传统的关于这种外包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的,而这里我们把制度引入经 济行为当中,并侧重对于效率的研究。 我们假定在研究外包关系和合作管理的时候,经济方法不能真实反映外包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随着 环境 、结构和战略因素的改变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然而,众所周知的是,信任和伙伴关系在外包过程中
4、是十分重要的。总之,在外包过程中的伙伴关系管理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主要轨迹。从这个方面来说,很多学者把社会资本定义为根植于关系中的一系列的社会资源。例如: Coleman 认为,社会资本就是在一个组织中能创造价值并便于组织成员行为的各种社会结构组织方式。 Nahapiet 和 Ghoshal 则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认识其他人、成为社会网络的一部分或被别人所认识和有一个好的声誉所获得的现实和潜在的资源。 以前关于外包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于 合同 后行为或者伙伴关系质量方面。 在讨论 IT 外包行为问题时,我们引入社会资本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良好的关系可以成为正式制度支持的替代物;其次
5、,要建立一种组织内部联系,组织要将其有限的资源用于开发和维持这种联系,哪怕有时候这种 投资 的回报并不客观或者是无形的。 社会资本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诸如:社会联系、信任关 系和价值系统,所有这些都能够为组织内部成员提供行为便利。 Nahapiet 和 Ghoshal 将社会资本定义在三个层面:结构、关系和认知。同时他们还提供了一项关于三个层面社会资本如何为不同企业联合和交换资源提供便利的证据。 结构层面的社会资本是指所有参者之间的全面合作联系。这个层面社会资本的中心在于:网络联系的存在;网络结构,即用密度、连接性和层级来衡量的关联结构方式;以及适当的组织,即出于某种目的而形成的,并且能用于其
6、他目的的网络的存在性。关系层面的社会资本是指由于 历史 原因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 的私人联系。信任、规范和认可、义务和期望,以及身份等资产都是这一层面里面的关键成分。最后是认知层面的社会资本,即那些能为在为各个参与方提供被公认的关于某事物的表述、解释和体系的资源。下表 1 总结 了这三个层面社会资本的主要方面。 作文 三、 TOC 中的网络联系分析 编辑。 1999 年, TOC(一家 台湾 液晶显示器生产商的代名词)将大约五千万美元用于信息技术外包方面的 投资 ,目的是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 计算机 一体化生产系统( CIM)。这个新建立的计算机一体化生产系统将能够把生产过程的控制和检测系统与企业
7、的配送系统有机的进行结合,即企业的生产和信息系统将得到很好的整合。众所周知,在这个行业,计算机一体化生产系统能够将生产提高到一个自动化生产的新水平,也就是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计算机工作时间和计算机互动平台的协同工作能力。尽管 TOC 还是一个不太成熟的企业,但是它也已经拥有一套能影响外包决策的关系网络,这个关系网络就如图 1 所示。 四、讨论 通过对 TOC 外包决策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根植于一个大的产业网络中的本地群体之间的 社会 经济 关系,而这些社会经济关系又形 成社会联系网络。接下来我们就对 Nahapiet 和 Ghoshal提出的社会资本的三个方面:结构、关系和认知层面对 TOC
8、的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结构层面社会资本的效应 编辑。 结构层面的社会资本侧重于各参与方之间的整体联系方式。在这个层面上要重点讨论的是网络联结、网络层级以及适当的组织。在对 TOC的分析中,我们首先根据产业发展情况模拟公司的关系网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模型中存在一些明显的联结,包括:技术来源方面如 TOC 中的产业技术研究机构;资本基金层面如对其进行 投资 的母公 司; 人力 资本方面如研究人员;商业联系如供应商。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正如图 1所示,产业发展和关联网络是相互促进的。同时,诸如资本基金联系和关联度之类的关联方面可以从原始社会关系中转移而
9、来,并影响当前决策。 显然,这些关系的整合反映了 TOC 在社会互动结构中的地位,也显示出来自其他方的限制条件和相对于其他方的优势,这些又将反过来影响 CIM外包决策。一方面,关联便于获取信息、资源和机会,这些信息、资源和机会将帮助协调关键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并克服合作和集体行动中的各种困难 。另一方面,关联可能会产生一种削弱理性决策的压力。实证分析表明,一些重要的关系确实影响外包决策,而事先 IT 外包 合同 存在与否和关系的存在无必然联系。结构层面社会资本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研究外包决策过程中,产业发展路线、当前决策和未来的经济机会均要全盘考虑。 管理 者要清楚的把握这些关联并理解其对于外包决策的
10、影响。 (二)关系层面的社会资本 关系层面社会资本指根植于关系中的信任、规范和义务等。在我们的案例中,信任的本质可以从两方面来观察。首先,卖方的声誉、经验以及其销售代表的社会技巧都构 成信任的基本要素。其次,产业网络中由于资源共享型外包经验而产生的关联会产生更深程度的信任。在这种 环境 下,一致的合作规范对于外包项目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母公司的资金联系和非直接商业伙伴的关联会对外包决策产生压力。我们观察到,由于 CIM 系统的复杂性和外包合作伙伴达成决策的时间压力,结果可能就是达成一个非正式契约。从这方面来说, IT 外包专业化程度不可预期性越大,信任对于外包决策的影响越重要。因此,在一个社
11、会网络中形成外包决策过程的合作规范就非常重要。通过良好的合作而建立的关系是有价值的。然而,管理者应该意 识到的是尽管信任可以为伙伴合作提供便利,但是从义务的角度看,信任的存在也是过犹不及的,因为在一些特定的个人关系中发展起来的预期可能会对理性决策产生压力和负面影响。 (三)认知层面的社会资本效应 认知层面的社会资本主要指有利于理解集体目标和在社会体系中正确行动的一种共享的态度或观念。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卖方在 IT 外包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对于外包决策十分重要。例如, TOC 技术员工通过以前的合作与卖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且期望这种现有的良好关系能成为合作项目中正式支持的替代物。相反,卖方 C 无法
12、 建立这种联系导致对于其技术能力的负面观点。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 资源共享经验确实能为享有共同 语言 的人提供便利,这种便利会引起将来更多的外包决策。同时,共享的态度是由前期存在的资源共享所产生并应该能够促使个人理解各自目前的工作环境以及他们在其中的向导作用。 思想汇报 五、结论 我们的研究为分析 IT 行业外包关系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我们明确了各种契约前关系网络是如何在产业网络中出现的,以及社会资本如何影响 IT 外包决策。 我们得出四种显著的关系 ,包括技术来源、资金、 人力资源 和商业依赖度的关系。我们的研究十分清晰的描绘出一个产业网络中影响 IT 外包并在
13、做外包决策时要考虑的动态方面因素。 其次,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社会资本是一把 “ 双刃剑 ” , 它一方面是有利于外包决策的资源,另一方面又可能会影响到决策者的理性决策。其负作用表现在社会资本清楚的反映出 IT 外包不仅基于当前需求和实力, 也考虑过去的产业联系和将来的经济机会这样一个事实。 第三,产业网络是一种动态结构方式,其中各参与方、行为和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随时发生变化。这不仅是因 为经济活动的动态性,也因为人们倾向于对行为、资源甚至其他人拥有更大的控制权。 参考文献 陈劲,张方华,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 向希尧,朱伟民,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的作用研究, 工业 技术经济,2006( 6) 思想汇报 谢舜,肖冬平,论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与影响,广西大学学报,2004( 6) 魏旭,集群式创新的社会资本激励效应分析,当代经济研究, 2005( 7) 刘志坚,基于企业社会资本的产业集群 发展战略 研究,求索 , 2005( 12) 张岚东,我国企业集群中的社会资本,现代经济探索, 200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