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学院院长个人 述职报告2018 年,本人在担任民族学院院长、副书记的岗位上,按照“ 目标引领、任务驱动、特色办学、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强化宏观谋划能力、自主办学能力、服务管理能力、协同创新能力,通过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国际交流效益、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影响力。为落实好目标任务,解决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院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实现了各项工作统筹推进、良性互动。现结合院长工作职责将履行职务情况自评如下:一、政治生态建设成绩明显(一)政治思想建设坚持严格执行各项政治学
2、习制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民族学院办学。在学习和工作中都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时时刻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以“四个意识”为政治标杆,以“两个坚决维护” 为根本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和落实上级党委和学校党委布置的各项政治建设任务。在学院党委工作中,配合党委书记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共同打造学院的清明政风、清净院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二)决策制度建设事关学院发展的重大决策,事关人财物重要资源的决策,都经过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决策。事关广大教职工重要利益的决策经过各个层面的征求意见会,充分酝酿、民主决策。其中教学
3、工作量计算办法 、 教学业绩考核办法经过学院教学业绩考核领导小组多次讨论,通过后实施;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 、 奖励性绩效分配办法经过教代会决议通过;自主理财办法经过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决策通过;发展性资助办法 、 民族研究成果后期资助办法经过学术委员会和党政联席会议决议通过;教职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第四轮岗聘经过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推荐领导小组决议通过。(三)廉政制度建设学院各项经费都由分管领导和院长共同负责,根据单笔经费的额度,分别实施分管领导单方签字、分管领导和院长共同签字、党政联席会议议决等方式管理经费审批权。落实各分管领导财务细目查询,并向班子成员经常性通报学院财务情况。人才引进实施逐级
4、管理、逐级申报和审批制度。所有人才引进都首先由学系部组织专业面试,通过后由院长开展学术谈话、党委书记开展思想意识谈话,然后提交党委会审议、党政联席会议决议。引进之前都与校人事处和分管校领导充分沟通。二、圆满完成重点工作(一)顺利完成“十三五”中期评估总结“十三五” 前一阶段的工作,开展中期评估。在“十三五” 前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特色办学,创新兴校”的方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重点,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努力建设“民族特色,人文情怀” 的学院。从总体上看,我院师资队伍水平、科学研究实力、
5、社会服务能力、国际化办学水平、文化传承与传播效果都得到明显提高。以“互联网+”思维拓展传统文科专业,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因为主客观原因,也有一些指标没有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我院领导班子和充分调研、深刻分析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修订方案和整改措施,并提出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二)平稳顺利地实施第四轮岗聘工作根据XX 学院二级单位岗位数核定办法 ,核定总岗位数 139 人。根据XX 学院第四轮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方案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我院于 3 月 27 日召开民族学院二届一次教代会,讨论审议民族学院第四轮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方案以及岗位聘用动员大会,方案以无记
6、名投票方式予以表决,大会全票通过实施方案。4 月 12 日组织召开岗位聘用小组召开第一阶段岗聘报名推荐会,4 月 25 日召开第二阶段岗聘报名推荐会。最后,经学校审议公布岗聘结果,我院顺利平稳完成第四轮岗聘工作。(三)稳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在学院、系部、科室、教研室等各个层面多次召开学校深化改革的精神,组织多场宣讲会、座谈会,明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修订完善校院两级管理及其相关制度文件的目的意义,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工作的思路。经过各级各个层面的征求意见会,充分酝酿、民主决策,我院各项制度经过各级各类机构决议通过。由此,进一步理顺了与学校的责权利关系。通过制度设计,坚持分级管理、分类考
7、核,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优化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创新推动人才培养内涵发展(一)人才规格适应社会新需求一是构建新型人才专业体系。面对“互联网+”时代民族地区对文创、跨境电商人才的强烈需求,提出构建“互联网+”时代具有鲜明的“中文+”、 “外语+”、 “民族+”、 “音乐+”特色的人文社科应用型专业体系建设目标。二是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规格。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确保“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学分,在人才培养规格中突出专业技能。三是用实践教学带动专业方向拓展。在职业技能模块中,分别突出“互联网+”新时代网络新媒体运营、跨境电子
8、商务操盘等技能。(二)课程建设注重育人和提质一是课程思政取得明显成效。把“立德树人” 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二是三级课程建设有序推进。全院完成 48 门达标课程的建设,有 2 门课程成功申报优质课程,成功申报 3 门校级精品课程。三是“三名”课堂开阔学生视野。短学期期间,邀请名人名家为学生开设讲座,相关专业教师同时听讲并参与交流。(三)教学改革抓点突破且找准载体一是教学改革取得历史突破。最终有 18 个项目通过教育部评审,我校今年也因此中标的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达到 30 项,位居全省高校
9、第一名。二是产教融合取得实质进展。积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合理利用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这个有效载体,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育改革。三是教师教学改革技能得到提升。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四是项目管理日益规范严格。注重教学改革项目的管理,做到项目立项、结题严格按要求把关,公开、公正,过程管理清晰、透明。(四)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广泛赞誉一是学生各类竞赛获奖成绩显著。分别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浙江省大学生艺术展“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浙江赛区) 、浙江省第十一届“挑战杯萧山”大学生创业大赛、第一
10、届全国民族学类本科田野调查论文成果奖的多个奖项。二是学生科研能力得到提升。获得“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 课题立项,学士田野调查论文在XX 学院学报发表。三是学生考研取得一定成绩。有毕业生 5 人考上研究生。四是学生境外学习交流稳步提高。共选派 20 名学生出(国)境交流。五是学生实践教学产生广泛社会影响。暑期共组织了 40 支团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 “慈孝处州文化大调研”活动。六是生源质量保持高位。英语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生源质量继续保持全校前列。学院与庆元县结对进行优质生源基地建设。(五)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实现突破一是加强民族卓越班的教学与管理。加强与专业学院的联系
11、,在专家讲座、实践教学等方面加强沟通,学生反映较前有进步。二是做好少数民族预科班的首次招生与培养工作。制定XX 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生人才培养方案 XX 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业成绩管理办法以及XX 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等,协调其他学院,教学秩序平稳有序。(六)办学国际化水平提升一是留学生教育稳步增长。现有留学生共 154 人。二是国际学生教育项目实现突破。现有国际学生教育项目国际语言生项目 1 项。三是教育国际化与引进外籍专家协同推进。共聘用外籍文教专家 4 人。(七)圆满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一是完成本院课程教学任务。共开设课程 715 门次。二是完成大量跨院教学任务。为教师教育学院、工学院、
12、中国青瓷学院、商学院等学院共开出跨院课程 300 门次左右,跨院课程教学工作量占学院教学总工作量的 30%。三是完成全校公共课教学。承担了全校大学英语公共课程、大学语文、全校选修课程的文科通识课程等等的教学工作。四、提高学科建设组织化水平(一)构建学科梯度格局一是发挥高水平学科的引领作用。严格按照国家、省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要求,立足“省内有地位、国内有特色、同类院校领先” 的学科建设定位,全面实施民族学新一轮学科建设计划。二是做实基础学科建设。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在若干基础研究方向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三是深度发展应用学科。积极推动传统学科向应用型学科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专业和技术兼备
13、的人才。(二)组织化推进学科建设一是以项目为抓手推进学科建设。发挥省一流学科的辐射和拉动效应,帮助其他学科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二是注重凝练学科方向。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原则,突出特色,构建优势,确定可以突破的领域和方向。三是增强学科团队实力。民族学突破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学科建设传统模式,跨学院整合优势人才资源,学科团队建设呈现出多专业集成、互相交叉渗透的良好局面。(三)平台效益辐射全校一是研究平台作用日益凸显。在“华东地区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和省一流学科的辐射下,我院两个学科也成为以民族为特色的校级重点学科。二是学科建设成效惠及多方。学科聚拢力量效果明显,建设成果惠及全校。
14、五、激发科研和服务社会热情通过制度设计,分级管理、分类考核,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6 项,其中国家级课题 1 项。发表论文 70 余篇,两篇全英文文章在 SSCI 期刊发表,国内权威期刊论文一篇。7 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顺利结题,其中两项国家社科基金。有研究成果获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主任肯定性批示。社会培训稳步增长。共承办近 20 期培训,人数达 800 多人。会效应明显扩大。通过三基地平台,积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地区民族乡镇的振兴。成功吸引行业企业的办学投入。依托省少数民族专业技能实验实训基地搭建了新媒体
15、实验室、商业工程实验室等平台,依托省民族文化产业创意基地搭建了 IP 孵化实验室。深化开发国际化品牌项目。举办第三届“小镇音乐节” ,来自法国、加拿大、泰国、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 9 位国际萨克斯音乐家,轮番演绎了世界知名曲目。六、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明显提升。一位教师入选“十三五” 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民族学教指委,一位教师入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十三五 ”学科组历史学专家成员,三位教师入选浙江省社科联入库专家。一位教师被评为 “2018 年浙江省优秀教师”。一位教师被评为第三届全省高校“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引进海外博士两名,新考上博士 1 人, 在职攻读
16、博士、硕士学位 14 人, 1 位教师在国外访学,1 位教师在政府职能部门挂职锻炼。针对原有师资队伍体量大的特征,努力提高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组织化水平,以申报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为载体,把老师组织为团队,做实团队建设。支持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初步形成积极努力,热情干事创业的好局面。七、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学校党委安排部署的重大宣传教育任务、重大思想政治学习。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时刻关注师生意识形态动向,全年未发生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重视师生的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紧紧围绕学院的改革发展稳定、密切结合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中没有出现违法违纪案件。重视安全排查和防范,没有出现治安案件、火灾事故、群体性事件、校园交通事故、实验室安全事故、教学事故等。认真履行“一岗双责” ,严格贯彻“ 八项规定” ,严明纪律要求,认真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 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底线意识,倡导合法、文明使用网络。认真抓好审计整改工作,开展党纪廉政教育、提醒约谈工作;参加党风廉政专题警示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