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与创新研究.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331050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与创新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与创新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与创新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与创新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与创新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与创新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略的研究子课题结题报告(2007.9-2010.4)执笔:蒋丽华目 录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一、理论意义二、实践意义第二节 国内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分析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运用现状二、造成此现状的归因分析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本课题的界定二、研究的目标三、研究的内容第二部分 研究过程第一节 实践前问卷调查一、问卷编制及说明二、问卷结果分析第二节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适切性研究一、探究式教学(祝畅红)1. “探究式教学”的定义2. “探究式教学”的分类3. “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意义4. “探

2、究式教学”的原则5. “探究式教学”的运用策略二、体验式教学(杨光)1. 什么叫体验式学习方式2. 我国教育传统要求语文课程实施体验式学习方式3. 教师在体验式学习方式中创设语境,多采用情境教学4. 教师在体验式学习方式中品词析句,增加学生语感5. 教师在体验式学习方式中应对话交流,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三、合作式教学(吴国旺)21. 如何让合作学习行之有效2. 从合作走向成功3. 三个和尚也有水喝4.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5. 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四、对话式教学(蒋丽华)1.“视野融合”与对话2.“视野融合”的教学原理与理论建构3.“视野融合”与阅读课程的建构策略4.“视野融合”下的阅读教学

3、的对话策略第三部分 实践反思与研究结论第一节 关于课堂教学方式运用的理性思考一、建立“理论学习共同体”让观念成为教师选择教学方式的先导二、建立“教学设计优化组”让适切成为教师选择教学方式的标准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一、本研究的不足二、本研究的后期展望3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一、理论意义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和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应该把握时代特征,不断地学习和发展,更新教育观念,从而有效促进教学发展和学生发展。二、实践意义有利于提高新课程形势下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语文课堂

4、教学是教师整个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最核心的工作,课堂教学也能最集中、最充分地反映出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学生的语文学习也主要是通过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因此,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和创新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第二节 国内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分析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运用现状语文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一线教师在如何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与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提出了一些好的见解和措施。其一,从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来研究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出:课程改革不仅是教学方式形式上的变化,更应该具有深刻的内涵;教师的教学应该在营造和

5、管理好学习环境、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上下功夫。其二,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探讨教学方式变革,认为根据不同的学习理论将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方式。建构主义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正在对新型教学方式,如对探究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进行着有益的指导。其三,从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关系角度研究,提出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根本,教师教学方式要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其四,从社会实践的背景出发来研究,认为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应以信息技术为突破口,应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强调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情境性教学与实践学习方式。4二、造成此现状的归因分析显然,以上几种有代

6、表性的研究,对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这些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对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缺乏整体性考虑,大多是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和操作性的简单修缮;第二,不少人没有针对新课程体系的特征,语文学科的特点及语文课堂特定环境进行研究;第三,对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出现偏差的原因分析不全面,所以提出的措施缺乏实效性。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本课题的界定所谓“教学方式”: 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环境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优化的教学设计、教学语言,科学的学法指导、师生互动,来实施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构成的双边活动所运用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教学方式较之教学方法是更上位的,两者之间

7、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教学方式相对稳定,教学方法相对灵活;教学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教学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教学习惯、教学意识、教学态度、教学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教学方式的转变,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战略意义。所谓“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所谓“创新”: 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实现三维课程目标。我们理解的“创新” ,也并不一定要探索出新的方式或方法,因为教学方式无所谓好与坏,而

8、是寻找最有利于学生学习优化的途径、方法。即在一般性阅读教学模式“常式”中,努力探求“常式”中的“变式” 。二、研究的目标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的生命在于课堂,教师的事业就是拼搏课堂。教师拼搏课堂的的关键是什么?关键在于细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堂的理解、设计、执行、观察与反思。无论是教的方式、5学的方式,还是两者的统一,都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策略。三、研究的内容1通过理论学习,对影响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低效的因素进行归类;2用课堂观察的形式,对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对话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常用教学方式的运用进行分析,探寻不同教学内容下,能提高进行教学效益的切实可行的科

9、学的教学方式;3借助信息技术,尝试能将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有效融合,探索出有利于学生持续发展以及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方式。第二部分 研究过程第一节 实践前问卷调查一、问卷编制及说明1.问题的提出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灌输为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基本是“授”与“受”的关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被扼杀。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所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

10、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研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有着较高的价值。 实行新课改已有一段时间,教育界同行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波涛汹涌的课改大浪过后,不可避免有暗流回涌,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到底如何,同学们对这次课改中对语文教6师角色的变换到底有何看法,他们期待什么样的课堂,怎样才能最大层面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提升语文素

11、养,我们非常需要了解。因此我课题组设计了相应的学生调查问卷。2.调查内容从教师组织课堂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纬度各设计 3 到 4 个选项进行考察,旨在更有针对性地为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把脉、诊断,实现科学、高效服务,以及为社会培养新一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提供数据参照。3.调查对象方法本次调查对象为北环中学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4.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问卷向七、八年级发放问卷 100 份,分别有效回收 98 份,分为两大块:选择题 12 个,简答题 2 个。二、问卷结果分析1、教师角色的把握新课改以后,81.63%的学生在回答不符合老师的要求时,对老师的评价一般是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找出

12、正确答案。79.59%的学生认为老师对课本的讲解程度适中,但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老师要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会的不讲,不会的再讲。有的老师上课进度有点快,有时会跟不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而且觉得新课改意味着问题主要由学生发现并提出,教师只对学生分析、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引导和帮助,从而给学生留有充分独立思考的余地和亲身实践的空间,这样就能有效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这样一个新的过程。数据显示,多数教师组织了活动,想实现以活动为载体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但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通过活动记住的全部语文知识也只有 9.18%,这说明活动的有效性差。只有少数教师在学生学

13、习的过程中,给予了充分的时间。时间上的不充分造成体验学习的形式化,使学生不能真正的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2、教学手段的运用调查数据显示,93.94% 的学生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兴趣,53.08%的学生对教师营造的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很向往, 82.65%的学生对评价的多元化很7看重,对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非常期待。他们喜欢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喜欢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展示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使同学们对本堂课更感兴趣,放飞学生的想象,乐于尝试,乐于想象,

14、乐于寻找缘由。知识只有由学生自己构造出来的才对他们有意义,才变得可以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益。3、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探究的意识比较差在教师设计了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时,有 64.29%的学生只是接受老师的安排参加到活动中,并不积极主动。有 60.2%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时,只是被动的等待教师讲解,而不能主动探求知识,寻找答案。在探究性学习中,只有 21.43%的学生选择自主选题、自主探究、自主总结。你喜欢老师采取的的课堂教的方式上,只有 14.29%的学生选择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学生在活动。69.39%的学生不能主动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造成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的生活脱

15、节。而主动参与、亲身经历、交流合作、价值构建是体验学习的主要特征。在体验的过程中由于主动性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差,就会造成不能获得知识和情感的体验。第二节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适切性研究一、探究式教学1. “探究式教学”的定义新课程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教师的使命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 。探究式教学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养成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和发

16、展能力的习惯,并学会搜集和加工需要的新资料,从而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而产生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与前者相比,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即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突出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突出学生亲自感悟,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和张扬个性。82.“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分类一说到探究式学习,我们常常就会想到发现式学习。一讲到探究式学习,人们想到的往往就是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交流等步骤。实际上,探究式学习有多样化的设计模式。从自主获取的信息的现成程度分,可将探究

17、式学习区分为两大类:接受式探究与发现式探究。在接受式的探究学习中,信息由学生主动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如从图书馆、互联网、科技场馆等)中直接搜集或向有关人士直接询问,所搜集到的信息是现成的,顶多只需略加整理即可。在发现式的探究学习中,没有现成信息可以直接搜集到,而必须由探究者经过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等活动过程,通过整理分析来获得或发现。3. “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实践意义实践表明,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促使学生的地位由传统模式下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识主体。此外,在探究式课堂教

18、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大大加强,学生所具备的物理科学素养也得到提高,形成一定的热爱自然科学,关注社会,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创设问题情境是组织探究活动的前提。事实表明,任何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问题性的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情境能够诱发学生学习的需要,极大地促进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现。问题情境的创设讲究“妙” ,课题的引入关键在“巧” ,因为妙能生趣,巧能激趣。不管是巧,还是妙,都要以实际生活、生产事实或经验为出发点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探究教学中,要突出培养学生实验的假说能力、方案的设计能力、过程的观察与记录能力、

19、讨论与结论的分析能力等,充分体现新课程培养学生“过程与方法”的理念。4. “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原则原则 1 应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及其相互促进。探究式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授受式学习,tell-listen)也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两者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我国目前的现实出发,应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当然,为满足学生精神和心灵的渴望,学生必须接受式地学习大量的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以丰富他们的心智与灵魂;而且,对于大多数学习内容来说,他们不可能自主发现式地进行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将成为惟一的学习方式。而且也不意味着间接知识的接受式学习就只能采取被动的、消极的

20、听讲方式开展。实际上,学生围绕一定情境或问题开展的主动搜集资料的过程(提出问题后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了解有关的已有知识) ,虽然是接受式学习,但却是主动的、积极的探究式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因此,也应该提倡以主动积极的探究方式来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把间接知识的学习纳入到多样化的探究过程之中。另外,由于探究过程需要探究者综合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这对于增进和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将其融会贯通,十分关键。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在一个新的探究情境中,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获得了新的理解,产生出新的意义。正所谓“温故知新” 。9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各有长处和

21、短处,运用得好都会发挥其他学习方式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运用不好也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授受式学习运用得好,如教师擅长讲授,也可以生动地向学生传达大量的有用信息;运用不好的话,授课会很沉闷,让人昏昏欲睡。探究式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但运用不好,也可能使课堂讨论变得杂乱无章,离题万里。总体说来,授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均是中小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应该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可偏废。原则 2 应在多样化的科目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实际上,语文课程不仅十分强调探究,而且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把探究甚至提到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三条来对待。翻开语文课程标准第 1 页, “课程的基本理念”共四条:(一)全

22、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其第三条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原则 3 应强调探究式学习的多样化设计模式。一说到探究式学习,我们常常就会想到发现式学习。一讲到探究式学习,人们想到的往往就是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交流等步骤。实际上,探究式学习有多样化的设计模式。从自主获取的信息的现成程度分,可将探究式学习区分为两大类:接受式探究与发现式探究。在接受式的探究学习中,信息由学生主动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如从图书馆、互联网、科技场馆等)中直接搜集或向有关人士直接询问,所搜集到的信息是现成的,顶多只需略加整理即可。在发现

23、式的探究学习中,没有现成信息可以直接搜集到,而必须由探究者经过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等活动过程,通过整理分析来获得或发现。原则 4 探究式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在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行为,防止一部分优秀的探究者控制和把持着局面,要注意引导同学们注意让每一个人都对探究活动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原则 5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教

24、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能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孩子逐渐从自发的行为到采取有条理的态度,从漫无目的地发问到选择性地提出问题,从毫无规则的观察到更为合理、井然有序的研究。无论哪个阶段或水平的探究都可能伴随有疑惑、阻力、障碍、专注、紧张、艰辛、兴奋、喜悦或激动,但都绝不只是轻松和愉快。原则 6 探究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学生的个人知识) ,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不仅要让“学生倾听教师” ,更强调首先要“教师倾听学生

25、”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这样10的倾听就是真正的倾听,它有效地改变教师的倾听方式,使他们从外在的听到内在的听,从抽象的听到具体的听,从观念的听到体验的听。5. “探究式教学方式”的运用策略策略 1)一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环境更为宽松和谐。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探究。而教师角色的改变是关键。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机械了。新课程下应对师生关系重新定位。因为从“知”的角度讲,教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与后知者,并不存在尊卑关系,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从“情”的角度来讲,学生与老师一样在人

26、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情感以及独立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老师的理解与尊重。所以教师应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思维的启发者,探究中的支援者。角色的改变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民主平等意识,学生就会敞开心扉,积极参与,轻松探究,畅所欲言。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参与的热情更高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多了。开放的课堂需要对话。语文课堂不是单一的封闭的。它要求教师文本学生三者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可以使教师在探究学习时设置适合的情境,提出共探究的问题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对文本作出独立的解读;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是合作学习的体现;师生对话是老师

27、倾听学生的情感,共享收获的喜悦,鼓励探讨的意志,引导探讨的方向,交融彼此的理解,提升知识的层次,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对话使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的网络,中间的环节相得益彰,构成了整个课堂的宽松、和谐、积极、活泼、厚实。问题与情境的浑然一体。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问题” 。在探究问题时,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呢?教师应该用情境来铺垫,形成探究的氛围。 花的话的开篇描写的是春天花儿刚刚开放的美好景象。如何开好“ 头”,是上好这一课的首要条件。在教这篇课 文时正好是冬天,文章中所描述的美丽的花儿的世界,却是坐在教室里看着窗外萧索冬景的学生很难真切感受到的。为此,我精心选择了一些课文中出现花的图片,配上轻松愉快的苗岭的早晨的音乐,在课前准备时播放, 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感受到浓浓的春意,仿佛进入春天的世界。 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首先 问学生在屏幕上看到了什么,然后问学生花儿会说话么?这一下,同学们都乐坏了,大声地回答:是花,它们不会说话。我顺势导入新课:那么让我们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花儿们会说话了。 让我们来走近它们,听听它们都在说 些什么。然后我播放了自己精心剪辑的一段录像, 为学生再现了争芳吐艳的群花与花丛中的蜂闹蝶飞的景象,逼真的画面、动听的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