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当前我国外贸持续下滑的原因 摘要: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创三年半新低,对外贸易开始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外贸增长期已经结束,出口模式缺乏持续的增长潜力,短期内外贸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同时,回升态势令国内外期待,这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关键词:外贸下滑 经济增长 长期可持续发展 国家海关总署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我国 2012年 9月出口同比增长 9.9%,进口同比增长 2.4%。单月数据相比前几个月虽然大幅反弹,但是我国对外贸易开始持续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28424.7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6.2%,距离全年外贸 10%
2、的增长目标相去甚远。 通常认为当前 “ 外贸下滑 ” 的关键原因是 “ 外需疲软 ” ,但此轮外贸下滑实际上反映了其他深层次的规律和原因。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达经济体家庭消费意愿不足、社会失业率高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后持续已久,并非2012 年产生的新现 象。因而无法用 “ 外需疲软 ” 来解释当前 “ 外贸下滑 ”的原因。笔者拟在本文中对此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特定发展阶段带来的外贸高速增长期逐渐结束 从历史经验看,日本在 1960 1989 年间以超过世界水平 8.1%的出口增速保持了 30年,韩国在 1971 2000年间以超过世界水平 9.7%的出口增速保持了 30
3、年,我国台湾在 1971 2000年间以超过世界水平 6.7%的出口增速保持了 30 年,此后三个经济体的出口增速均不再对世界水平有明显优势。作为与日本、我国台湾同属于出口驱动型发展 的东亚经济体,我国已经在1978 2007年间以超过世界水平 9.8%的出口增速保持了 30年,已经好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的历史表现,但很难持续超越历史经验太远。 二、粗放式、低增值的出口模式缺乏持续增长潜力 过去我国出口贸易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是数量的扩张,而相对缺乏新的出口产品种类增加、新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从出口竞争优势的来源来看,来自于产品种类创新或新产品创造的贡献已占美国出口的 47%,而我国这一比例只
4、有 27%。同时,我国出口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往往处于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大量高技术产品 中发生在我国的价值增值比例很小,更多的价值增值发生在价值链上游的国外。我国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出口是美国的 2倍,但该类出口产品中 56%的价值增值是来源于国外,而美国出口产品中近 90%价值增值都来源于国内。因此,我国的贸易增长方式是粗放与外延型的,以低成本低价格、规模产出、价值链低端切入作为主要竞争优势,但这种外贸增长模式必然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面临严峻的转型压力。 三、主要出口产品竞争力已走出上升周期 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 按原材料分类的制成品 ” (主要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
5、品) 、 “ 杂项制品 ” (劳动力密集型和轻工产品)、 “ 机械及运输设备 ”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三大类产品占我国对美欧总出口的 90%。 2008年以前三类产品出口竞争力贡献了我国对美欧出口增速的 50%左右,其余一半增速由结构效应和需求效应贡献。而 2008 年金融危机导致美欧总需求萎缩后,前两类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竞争力对我国出口的贡献度加速降低,降幅大于更易受到需求波动影响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这说明在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竞争力已经脱离过去 10 年里的上升周期。 简历大全 与此对应,我国产品在主要 出口市场所占的份额在金融危机前后呈现完全相反的变动趋势。美国和
6、欧盟作为世界最主要的进口市场,两者相加占全世界进口近 50%。金融危机爆发前,我国对美欧出口增速大部分时间高于美欧进口商品增速,因此出口产品在美欧市场份额逐年提升。 2011 年以后,我国对美欧出口下降幅度大于美欧总进口下降幅度,导致出口产品在美欧市场份额下降。 2010 年我国出口美国占美国进口比例达到 15.61%的峰值,2011 年下降到 14.99%, 2012 年前七个月下降到 14.67%,这已经低于 2009年的份额水平。此外,在日本和韩国市场上,我国出口 占其市场份额在2011 年已经下滑到不足 2009 的水平。 四、周期性、结构性因素及政策调控加剧外贸下滑 从长期性因素看,
7、过去十多年我国经历了全要素生产率(即生产效率)的上升周期,其动力来源于三点: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带来的人口红利,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经济发展带来的竞争红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制度红利。然而目前农村可转移的剩余青年劳动力已经面临短缺,国企改革和入世效应已经逐渐消失,因此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已经进入下降周期。 从结构性因素看,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成为开放经济部门发展的三大困难。劳动力成本上升已经致使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生产向西部转移, 2012 年前 7 个月西部和中部地区出口增速分别高出全国 47%、 27%。去年 7月份以来,我国出口竞争对手巴西、印尼、墨西哥、韩国、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货
8、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了 3%以上,其中巴西贬值 16%,而相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却升值了 8%。 从政策调控看,政府提出把经济结构调整座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大对外贸加工制造部门的调控,将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外需驱动部门、加工制造业转向内需驱动部门和现代服务业。现在政策主动调控效果 明显,加工贸易出口占总出口比重已从三年前 50%下降至 40%水平,而且对外贸易总体水平下滑的背景下没有出现类似 2008 年的大规模失业,反而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等数据反映内需和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五、短期内我国外贸形势仍旧不容乐观 发展阶段转变、出口模式调整、劳动力成本提升以及综合性因素导致的产品竞争力下降
9、都将在未来驱使我国的对外贸易难以保持过去 10 年 20%以上增长速度。这些因素的影响效应已经在今年的外贸走势中凸显出来。加上世界经济复苏趋势的不确定性仍将持续,而政府落实稳外贸政策和企业创新转型都需要时 间才会显现效果,可以预计我国外贸形势未来仍面临严峻挑战。 当然,我们也不必要过分担心,虽然经济增长已连续 7 个季度下滑,但是我国并未出现大规模下岗失业现象。有关数据表明, 2012 年前 9 个月新增就业岗位 1000 万个,农民工数量也比去年增加了 3%,达到 1.3 亿人。同时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正是我国政府去年就已决定的战略措施。因此,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讲: “ 中国经济增速基本趋于稳定,有信心实现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 参考文献:李勇,王刚,青木等,中国经济 “ 触底 ” 令世界松口气,环球时报, 201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