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上海市长宁区基础教育学校及单位 五年发展规划督导评估方案 长宁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前 言 长宁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依据上海市长宁区基础教育学校及单位年展规划督导评估实施意见长教督 201318 号文件的精神,为了保证学校五发年发展规划的督导评估工作能够规范有效地运作,特制定上海市长宁区基础教育学校及单位五年发展规划督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学校五年规划督导评估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准绳,依据国家教育督导条例精神,全面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充分保障国家和上海市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有效落实,确保我区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内涵发展,办好人民满
2、意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长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支持和服务。 二、工作目标 1.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精神,规范办学行为,确保长宁基础教育依法办学和规范办学。 2.贯彻落实国家、上海市和长宁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引领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促进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3.自 2013年起,有序推 进全区基础教育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与督导评估工作,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促进长宁基础教育事业和教育督导事业的创新发展。 三、总体思路 长宁区基础教育学校及单位五年发展规划督导评估, 以学校五年发展
3、规划为主线展开, 将以全区中小学(职业学校、特殊学校)、幼儿园、校外教育2 机构、教育学院等为对象,在全区有序推进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与督导评估工作。此 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制订、评审与认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学校以五年为期,制订并按期提交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区教育督导室协同区教育局组织专家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学校根据评审意见自主修定规划修定稿经评审专家再次审核,并实地考察规划制定过程规划经区教育局批准、同意正式实施学校根据认定规划组织自主实施。学校制定一份切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的五年规划,直接影响着学校未来发展的成效。以上六个步骤需要如期完成。评审专家将对学校五年
4、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和文本质量给予等级评定。这一阶段成绩将占五年综合督导成绩 0.2 的权重。 第二阶段 经常性督导与校内自评 首先是年度自评。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学校每年都要开展 年度自评工作。在学校规划实施五年中,学校督导员要切实履行职责,对内要主动协助校(园)长和单位领导认真开展学校规划的制订、调整和自评工作,对外要积极配合区教育督导室作好学校督导评估的相关联络和准备工作。 其次是中期督评。到规划实施第三年时,区教育督导室要组织专家对学校开展三年中期督评,为期一天;学校要如期上交中期自评资料(包括自评报告、自评方案等)。学校要结合中期督评结果,对学校五年发展规划进行重新审视和适度调
5、整,并上交规划调整稿。因学校在规划自主实施的五年间,可能面临一些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学校能否根据 教育发展和区域发展的要求,能否及时调整、完善学校的发展规划,是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进程和发展成效的关键因素。 第三是常规督导和专项督导。区教育督导室要结合区域教育的中心工作,如“三个指数”的评价等,经常性地组织社区督导员、专家督学和专职督学等对学校进行常规督导及专项督导;密切配合教育局(如信访办、纪检科、安全中心等科室和单位有关工作),原则上与党建督导相结合,与落实节能减排等工作相结合。 经常性督导与校内自评阶段的成绩将占五年综合督导成绩 0.3 的权重。 第三阶段 学校五年规划实施绩效的终结性督导
6、评估 学校 五年发展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是学校进行终结性自评和区教育督3 导室开展终结性督导的关键一年。区教育督导室将组织终结性督导评估专家组,对学校的五年发展规划实施绩效进行为期两天的、全方位的督导评估,最终提炼形成学校督导评估报告,同时反馈学校,并交教育局备案。终结性督导评估阶段的成绩将占五年综合督导成绩 0.5 的权重。 经过以上三个阶段,发展性督导评估以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为载体,将五年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完全融合。区教育督导室将整合以上三个阶段的成效进行综合评定,形成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实施绩效的评估办法。 具体评估办法如下: 第一部分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评定办法 一、规划制订的基本规范
7、和要求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作为学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理清办学思路,增强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和特色创建的重要载体;是教育行政部门依法管理和有效管理学校的重要依据;是社区家长了解学校,支持、配合学校,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径。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一经教育局批准同意实施,就成为学校自主实施、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依据;也成为教育督导部门督导评估学校的依据。 规划文本基本框架的简化范例: (标题) 上海市长宁区学校(幼儿园)五年发展规划 (年月 年月)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一、学校基本概况 提示:简单陈述学校整体面貌,以及所处的发展背景。如简单介绍学校建校时间、历史沿革、学校性质、
8、学校规模等;以及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等。 4 二、主要发展优势 提示:既要呈现 学校管理、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发展等关键领域已有的经验,更要善于总结学校已有的办学特色、发展优势,为规划后面部分的目标定位,以及综合计划与重 点项目的选择与优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主要问题与挑战 提示:重点剖析学校各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改革走向、社区家长资源与需求等带来的挑战。问题与挑战在规划的后面部分要有相应的目标或措施呼应。 第二部分 办学思想和目标定位 提示:要挖掘学校历史,研究学校现状,归纳提炼出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准确定位学校的未来发展。文化名校或老校的校训、
9、校风等,能与学校的理念和目标有机结合,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和教育特征。 一、办学理念 提示: 1.“办学理念”的表述力求简洁,能高度凝练 ,既便于对外宣传,也便于师生理解和牢记。办学理念一旦确立,在文本中的提法就要前后一致,避免过多过滥,造成混乱。 2.若是“指导思想”,则要反映最新、最近的政策精神,要体现学校主要的办学思路。避免写成空洞的 、一连串政策文件的罗列。 二、办学目标 提示:利用关键词,概括性地阐述学校的办学目标。如“将通过,把学校办成一所、的学校。” 要注意三个要素:学校类型、发展程度、目标实现时间。 下面要界定目标中关键词的具体内涵。其内涵界定要结合学校实际,尽量描述到可以监测评估
10、的程度。 三、育人目标 提示:利 用关键词,概括性地阐述学校的育人目标。如“将通过,培养学生成为、的人。” 要注意三个要素: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发展个性。 下面要界定目标中关键词的具体内涵。其内涵界定同样要结合学校实际和5 学生实际,尽力体现学生特色。 第三部分 综合发展计划 提示:以下各领域的综合发展计划,要围绕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所展示的发展愿景,制定相应的发展举措。各领域的“发展目标”,要结合本领域的主要工作,对学校的总体目标定位进行比较具体的解读,要适切;“主要措施”是实现各领域目标的主要方式 、方法、途径、载体等等,要尽量具体、可操作;“达成标志”是对目标和
11、措施的监测,要体现可测性,注重量化、物化。 本部分内容主要以普通中小学的综合计划为例。如果是幼儿园、特殊学校、校外教育机构或教育学院等,可以根据学校自身工作特点进行分类阐述。 一、学校管理工作 (一)发展目标 (二)主要措施 (三)达成标志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一)发展目标 (二)主要措施 (三)达成标志 三、学校德育工作 (一)发展目标 (二)主要措施 (三)达成标志 四、学校课程与教学工作 (一)发展目标 (二)主要措施 (三)达成标志 五、科艺体卫工作 (一)发展目标 (二)主要措施 (三)达成标志 6 六、科研与信息工作 (一)发展目标 (二)主要措施 (三)达成标志 七、后勤工作 (
12、一)发展目标 (二)主要措施 (三)达成标志 八、其他 第四部分 重点发展项目 提示:重点项目一定要能带动学校整体工作的推进和发展,项目选择的切入口不宜太大,也不能太小。如有的学校重点项目就是“师资队伍(重点项目)”或“课程建设(重点项目)”,直接与综合计划中的相应部分重叠,涉及面过广,难以着力;有的直接以课题替代,如“语文教学中提高阅读能力的 策略研究”或“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等,切入口太小,难以带动全局。 1.学校规划的重点项目,可以用课题研究的形式来实施和推进,但不是所有的课题都能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项目。而且两者的侧重点不同:课题内容可以比较理性、比较宏观,也可以是纯理论研究;但重点项目
13、一定要强调实施、实践,一定要能引起学校整体面貌的改善或改观。 2.重点项目如果归属于综合发展计划中的某个领域,其重点项目一定比后者更加聚焦,更具有难度和深度。例如同是师资队伍建设,综合计划中要对全体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能力培养和培训;而重点项目 则可以聚焦某一层次的教师群体或教师的某些重要能力,如“以教研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师课程执行力”等。 项目名称: 提示:确定项目名称的关键,首先是要准确把握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领域,以此为突破口,促进学校彰显优势、改进不足。名称的表述要准确、规范、简洁。 一、项目背景 提示:简述学校选择该重点项目的缘由、依据。 二、发展目标 7 提示:重点项目的目标表述要体现引
14、领学校整体发展的要求。 三、主要措施 提示:主要措施的设计要贯穿在学校的各项重点领域,既要有面上的引领作用,更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能够改变不足、凸显 优势,助推学校形成特色。 四、达成标志 提示:达成标志要涉及重点项目对各关键领域的推进效果,成果要尽量物化、量化,体现可测性。不能简单地以相关课题的结题报告来替代重点项目的达成。 第五部分 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一、 组织保障 提示:成立规划制定、实施和自评领导小组,明确分工。 二、 机制保障 提示:有规范的自评程序,明确规划实施的工作进程、时间节点。 三、制度保障 提示:制定有关制度,通过激励、约束,规范规划实施过程。 四、政策保障 提示:争取
15、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 学院的指导与服务,争取专家支持、经费支持和社区支持等。 落款:本规划于某年某月某日经学校第几届第几次教代会通过 二、规划评审标准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作为学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对自身未来形象的自我设计,是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和特色创建的重要载体,必须体现前瞻性与鲜明个性。其评定标准如下: (一)现状分析的客观性: 规划能对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特别是管理状况、师资队伍、学生基础、教育教学等现状进行全面诊断,如实剖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为找准学校改革发展的切入口和生长点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目标定 位的适切性: 规划能立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出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目标,
16、定位适切,形成合理的发展目标体系。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8 培养目标能体现学校的教育追求。学校的校训、校风等,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要能做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解读,能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有机结合。 (三)综合计划的可行性: 综合计划涉及规划周期内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要整体统筹,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改革发展措施要具体可行。基本做到 “ 学校 部门 个人”上下协调,任务明确。各项目标要能围绕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进行有效分解,贯彻落实;实施措施要 围绕分项目标设计,要具体可行;达成标志要能体现目标要求,要具体可测。 (四)重点项目的合理性: 重点项目能依据学校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准确把握影响学
17、校发展的关键领域,以此作为突破口,或者能使学校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成为办学特色;或者能使学校改变不足,尽快成长,步入内涵发展、自主发展的轨道。项目选择准确合理,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有相应的调控机制和保障措施。 (五)保障机制的完整性: 规划实施过程要有 组织保障 ,即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要明确学校督导员的工作职责,合理分工等; 机制保障 ,即有规范的自评程序,明确规划实 施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进程(如时间节点); 制度保障 ,即制定有关制度,通过评价激励、约束,规范规划实施过程;合理宣传,争取师生、家长和社区百姓,乃至全社会更好地支持学校、支持教育等等。 (六)制定过程的民主性: 学校五年发
18、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也是学校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过程。要充分发动全校教职员工,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反复研讨、形成发展共识。从学校、到教师、到个人,都要不同程度地参与学校五年规划的制定,并知晓规划的相关内容。已经形成的五年规划要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 三、规划评审办法 (一)评审专家的个人意 见表达 采用表 1-1 运作。 9 表 1-1:文本规划评审专家个人用表(一人一校一表) 学校名: 主要评价项目: 专家签名: 项目类别 评分 简述评价意见 1.现状分析 ( 8 分) 2.目标定位 ( 15 分) 3. 综 合 计 划 57分 管理 ( 7 分) 师资 ( 8 分) 德育 ( 10 分)
19、课程与教学( 13 分) 体艺科卫 ( 8 分) 科研与信息( 6 分) 后勤 ( 5 分) 4.重点项目 ( 15 分) 5.保障机制 ( 5 分) 注: 1.专家对各项目的评分分为优 0.95, 1、优下 0.9, 0.95) 、良上 0.85, 0.9)、良下0.8, 0.85) 、中 0.7, 0.8)、合格 0.6, 0.7)、不合格 0, 0.6) 七个等级。 2.建议隶属区间以 0.05 为一个等级加以区分:如“现状分析”为“优”区间,可以有两个等级,即 8 0.95=7.6 分或 8 1=8 分。 10 表 1-2:文本规划评审得分表(一校一表) 学校名称: 等级 隶属度 项
20、目 优 优下 良上 良下 中 合格 不合格 五项 分值 0.95, 1 0.9, 0.95) 0.85, 0.9) 0.8, 0.85) 0.7,0.8) 0.6 ,0.7) 0, 0.6) 1.现状分析( 8分) 2.目标定位( 15分) 3. 综 合 计 划 57 分 管理( 7 分) 师资( 8 分) 德育( 10 分) 课程与教学 ( 13 分) 体艺科卫 ( 8 分) 科研与信息 ( 6 分) 后勤( 5 分) 4.重点项目( 15分) 5.保障机制( 5分) 规划总评得分 规划评定等第 规划制定占五年综合督导成绩 0.2 的权重得分 注: 1.建议隶属区间以 0.05 为个等级加以区分。如“现状分析”为“优”区间,可以有两个等级,即 8 0.95=7.6 分或 8 1=8 分。 2.“保障机制( 5 分)”部分的评价要涵盖规划“制定过程民主性”的评价。 3.评价过程中的分数与等级换算,参照以下标准:优 95, 100;优下 90, 95);良上85, 90);良下 80, 85);中 70, 80);合格 60, 70);不合格 0, 60)。 评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