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付外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实用型对外经济贸易人才的需求量急增,而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距离,这就要求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模式必须得到改革,国际贸易专业的整合与建设得到加强。 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全面恢复,许多高等院校纷纷设立国际贸易专业,一大批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相继问世,涉及的对象几乎涵盖国际贸易实践的所有环节。当前,国际贸易课程的建设要从国际贸易实践的一般规律及其所表现的新特点出发,紧密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根
2、据不同的层次和对象,因材施教,培养优秀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外经外贸人才的国际贸易专业,必须进行改革,以培养出既有坚实的外贸理论基础知识,又有扎实的外贸实践经验功底的实用型人才。而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 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不可缺少并且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1 培养目标和规格 1.1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外贸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即具有必备的外贸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又掌握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职业技能,熟悉外经外贸行业管理并且具备一定综合能力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外贸人才。 1.2 培养规格。具有
3、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锐意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能够适应外经外贸岗位工作,并且有 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进行国际商务谈判能力,草拟和翻译国际商务函电的能力,起草和签订国际贸易合同的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法律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能力,具有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等。 2 课程设置 依据上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课程设置要按照 “ 宽基础、活模块 ” 模式。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2.1 随着培养目标的改变,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随之而变。应在原来的“
4、 老三门 ”: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 实务、国际金融的基础上,增设以下课程 :国际融资与结算实务、报关实务、报验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进出口单证操作实务等。通过以上课程的设置,使学生能看懂并分析各类英文进出口合同和信用证 ;根据合同和信用证能独立办理报验、报关、托运、投保手续等 ;根据合同、信用证及装运资料,制作所需结汇单据并送交银行,其中以报送、缮制单据这两方面的能力为重点,真正作到 “ 宽基础、活模块 ” 。 2.2 传统国际贸易方式是一种以纸面贸易单据流转为基础的贸易方式。在传统贸易方式下,平均每做成一笔生意需要大约 30 份纸面单证, 全世界每年因贸易活动而产生的纸面文件数额巨大
5、,并且每次重复输人数据都可能产生错漏等方面的问题。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迫切要求实现全球运作的信息化、电子化,改革以往以贸易单据流转为主体的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实现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创新。为了实现这一创新,还应开设计算机类课程,如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类课程。 2.3 为了培养国际上通用的国际贸易实用型人才,还应开设大学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泛读以及外贸英语函电和外贸英语谈判等课程,培养出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知 识、又懂 WTO规则的外贸专业人才。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设置原则,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6、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因素。必须改革以往普通高等教育中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方法,把 “ 活模块 ” 落到实处,在教学中可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可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公司教学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等。 3.1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案例引起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去思考,并组织学生 进行学习和研讨,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的好方法。案例教学法也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通过外贸案例教学,将学生引进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中,从而提高学生分
7、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教学能够巩固所学外贸理论知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2 模拟公司教学法。所谓模拟公司教学法,就是在人为创造的仿真商务环境中,由学生自主地组建公司并作为公司成员开展工作。国际贸易专业可以建立实验室、模拟国际贸易博览会、模拟 公司等,以相应的软件作为支撑,通过软件操作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和整个流程。公司的业务,如 :商品、单价、经营方式等,可以模拟一家真实的企业来进行。在模拟公司的运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储运、税务、海关、商检、保险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符合 “ 行为导向,能力本位 ” 的教学
8、思想。 3.3 研究性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实际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 是一种仿照科学研究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研究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改变学生单存、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们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外贸岗位的需求。 这几种方法,都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外贸理论加以演化、通俗化,使枯燥的理论浅显易懂,有利于培养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有
9、比较强的实践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4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要围绕适应培养外 贸应用型技术管理人才的要求进行。构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培养模式,主体是专业教师队伍。在师资建设方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除应具备各类教育教师都要具有的素质外,还应具备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各种素质。与普通高校相比,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更为全面,并且有较高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要尽量吸收具有丰富外贸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作专职或兼职教师,并鼓励外贸专业教师到实际外贸工作部门锻炼或兼职,坚持 “ 内培外引、专兼结合 ” 的原则,培养 “ 双师型 ” 教师,逐步优化 “ 双师 ” 结
10、构,形成符合人才 培养模式的 1:1的专兼结合的外贸教师队伍。只有这样,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5 依靠行业、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办出特色 .提高质量 5.1 成立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聘请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各行业、企业负责人、学者和专家担任客座教授组成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请他们来校,对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产教结合、实习基地建设等献计献策,参与制定指导性教学计划,修订和完善实施性教学计划。 5.2 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建设新型的实训基地,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
11、来完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重要选择阎。技能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其中有相当部分只能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获得,所以,高职院校应发挥行业 (企业 )优势,拓展教学空间,与外贸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互利互惠机制,共同建设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匹配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订共建协议,确保校外实训基地的相对稳定,培养外贸实用型人才。在实训中,使学生直接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熟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和外贸 谈判等方面知识,掌握企业商务流程,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与能力,实现由 “ 知识型 ” 向 “ 技能型 ” 转变。 总之,要以转变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宗旨,以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为核心,以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以 “ 双师型 ” 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以 “ 会做人,能做事,有知识,懂技能 ” 为人才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 21 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外经外贸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