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韩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展望.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35993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韩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中韩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中韩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中韩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展望 论文关键词 经济合作现状展望 论文摘要 加强经济合作,是中韩两国建立 “ 面向 21世纪合作伙伴关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2 年,自中韩两国建交后,两国的贸易规模就成都桥上升趋势。深入分析中韩两国经济合作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韩经贸发展现状 (一)从总体情况看,中韩两国经济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中韩贸易总量增长非常快。 1992年贸易额仅为 50亿美元, 2006年达到 1343.1亿美元,增长近 300倍。中韩贸易在 2005年时即达到 1119.3美元,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个对华贸易超过千亿美元的国家。去年,中国超

2、越日本,成为向韩国出口最多的国家。两国贸易目前已年均 26.2%的速度增长,今后即使按 15%的速度增长到 2010 年就可达到 2000 亿美元。目前,韩国是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而中国则是韩国第一大贸 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国。在韩国,每两家贸易企业中就有一家和中国进行贸易;而在中国,每三家贸易企业中就有一家同韩国进行贸易。可见,中韩贸易发展分别快于中日、中美贸易的11 年和 9 年时间。有人说美国和日本才是韩国最主要的经贸伙伴,而实际上,中韩贸易额已接近韩国对美日贸易总合。 21 世纪以来中韩贸易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两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3、,中国经济增长年均在 10.1%,韩国经济年均增长也在 4.7%的水平。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为各自的出口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也为扩大进口开辟了广阔的市场 空间。二是随着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和人员往来的增加,两国关系全面发展,韩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两国正在研究建立 FTA关系,为双方的经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合作环境。三是韩国商品竞争力强,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相比,韩国很多技术含量高的商品在价格上较适合中国市场,售后服务也令消费者满意。四是中国加入 WTO后,市场更加开放有利于对外经贸的发展。五是近年来韩国企业对中国实际投资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带动了韩国产品和相关零部件对中国出口的急剧增加,同时在中

4、国生产的产品也返销到韩国市场,增加了对韩国的出口。 (二)两国 的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从原料型向制成品方面转化,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方向提升。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中韩贸易,韩国主要向中国出口工业产品,而进口中 60%是工业产品,其它是农产品和原材料。 90年代末以后,韩国队中国的出口中的工业产品占 85%,中国对韩国出口中的工业产品约占 75%。贸易结构发生了以进出口工业产品为主的变化。这表明两国贸易由产业间贸易逐渐地转变为产业内贸易。 (三)贸易逆差不断增大。 1992 年贸易逆差为 2.2 亿美元,到 2007 年达到 476.2亿美元, 14年增长 200多倍,至 2007年,中方逆

5、 差累计达到 2209亿美元。尤其是 2002 年来,中方贸易逆差更是每年几乎要增长 100 亿美元以上,韩国开始成为中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中韩之间的逆差产品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顺差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韩国的统计也表明,自 2003 年起,中国已经成为韩国仅次于美国的最大贸易顺差国。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不断增加的原因:一是结构性因素,世界性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向中国转移,而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依靠从韩国或日本进口,加工组装后的产品在出口到欧美等国家。二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从韩国的进口大大增加,而对韩国的出口 增长则赶不上进口的增长,如2007年对韩国出口虽然增长 26.1%,而

6、进口在连续几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又增 15.6%。三是中国企业对韩国市场的开拓不够,不能根据韩国市场的需求特点、消费习惯,在中国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对韩出口。四是韩国企业注重向中国出口,却对从中国进口不很积极。中国商品物美价廉,使韩国市场所需要的,但是在对韩国出口时却遇到很多困难,既有关税方面的原因,也有非关税方便的人为限制等,很难进入韩国市场。 实际上,两国在贸易上完全可以实现均衡发展,因为在进出口商品中,80%以上是工业制品,说明 双方互补性强。只要双方在积极扩大出口的同时,也注重从对方的进口,完全可以实现均衡发展。 二、中韩经贸前景展望 首先,适当缩小中国对韩贸易逆差。应当提高韩资企业在华

7、采购率;调整对韩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拓宽对韩贸易范围,提高具有比较优势的高薪技术产品出口,如机电产品、新材料、生物工程产品等。还可以通过加强磋商来取消对中国进口产品采取的歧视性措施,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和减少关税品目和相应取消非关税壁垒。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是扩大出口的一个前提条件。因此,我国企业在通过引进国外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消化、吸收。通过消化吸收,并在其基础上进行资助创新,使得我国产品的竞争优势凸现,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其次,推动投资合作领域向更高层次迈进。一是注意调整韩国企业的投资方向,近期以钢铁、汽车、石化、电子电气、纺织、通讯、机械为主;中长期将

8、突出航空、汽车、通讯、原子能发电、高清晰度电视机、传真机、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等产业的合作,还将在资源开发、金融、运输、服务、高科技等领域进行合作。二是继续改善韩资企业的规模结构,提高大企业集团来华投资的积极性,并加强中韩企业在中西部地 区的合作。三是投资方式应当更加灵活,可以采取中小企业和大企业联合投资、中小企业联合投资、多国合资等方式;推动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上下游企业之间配套协作,在 IT、汽车、电子、石化等领域在加强研发合作;中韩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企业模式和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在技术转让、市场共享、人力资源等方面扩大合作。 第三,自由贸易区建立可以为双边经贸发展

9、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如果自贸区谈判可以进行,农产品等敏感产品也可以有一个磋商平台;自贸区的建立也将会产生直接投资的创造效应从而导致两国双向投 资增加,尤其金融和电信、保险业、证券业等服务也领域,投资便利化的磋商将使韩国增加对这些领域的对华投资。基于日益紧密的经济合作基础,两国的制度性合作即建立自贸区的要求已经提上日程。两国研究机构和学者对中韩自贸区研究不断深化,交流不断加强。 2005 年 3 月启动的 “ 中韩自贸区可行性民间联合研究 ” 已经顺利结束;作为继续项目,中韩 2007 年初共同启动了中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研究涉及建立中韩自贸区的宏观经济影响、自贸协定的涵盖领域、贸易投资自由化

10、对产业的影响以及敏感产品和敏感领域的处理方式等问题。 最后,按 照 “ 十一五 ” 规划,中国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战略,两国应当把握合作机遇,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促使两国经贸更加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李哲: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技术与市场, 2007 年第 1 期 孙增艳: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前景分析,理论界, 2006年第 1 期 龚克瑜: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难点和解决思路,太平洋学报, 2006年第 1 期 李向阳: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非传统收益,国际经济评论, 2005年第 5 期 王丰、柏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新发展、主要难题及对策,台声,2006 年第 1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