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产业不平衡发展的效应分析及负面效应规避 论文关键词 :平衡发展 ;不平衡发展 ;效应 论文摘要 :产业的平衡与不平衡发展是在同质的产业之间展开的 ,在同一个产业分类下才能分析各产业之间平衡与不平衡发展 ,进而界定产业的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产业的不平衡发展能带来多种效应 ,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关键是如何充分发挥正面效应而规避负面效应 ,在产业不平衡发展的过程中注意掌握不平衡的度 ,使其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对于已经出现的过度不平衡的发展结果 ,可以通过纠偏 ,以保证产业不平衡发展回到良性运行的轨道。 一、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界定 产业不平衡发展是指以追求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的产业间的
2、非均衡增长。最直观的表现在某些产业超高速增长 ,某些产业减速增长 ,某些产业负增长。产业的发展要有所为 ,有所不为 ,不追求地区内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不谋求建立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 ,而是将这种追求和谋求建立在更大范围的空间上。产业平衡与不平衡发展只能在相同的产业分类内进行。比如 ,可以分析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平衡与不平衡发展 ,也可以探讨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平衡与不平衡关系 ,却无法判定第一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是否平衡发展。 二、产业不平衡发展的正面和负面效应 (一 )产业平衡发展的正面效应 1.规模经济效应。通过不平衡发展使优势产业达到合理
3、的规模 ,并由此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动态地看 ,不平衡发展是使得优势产业从规模不经济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 ,当优势产业规模较小时 ,其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都难以得到发挥。静态地看 ,当优势产业达到足够规模时 ,与原来较小的产业规模相比较 ,会产生一系列降低单位产出成本的因素。产业规模的扩大还有利于产业内先进技术的传播 ,使企业间 “ 技术溢出效应 ” 明显 ,产生示范和激励作用 ,新技术的扩散和创新速度加快。 2.结构转换效应。通过 产业的不平衡发展促进产业的内外部结构的动态优化和升级。经济的兴衰主要取决与产业结构的优势及其转化能力 ,因为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高增长率 ,必然带来人均国民收入的高
4、收入率 ,引起需求结构的高变动率。尤其是当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到一定水平时 ,社会的投资将全面增加 ,技术变革的速度将大大加快 ,新产业的成长将会加快和扩大 ,导致产业结构的高转换率。 3.前 (后 )向关联效应。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将有限资源配置到前 (后 )向关联效应明显的产业中 ,能充分发挥产业链上的有效节点 ,创造关联产业的投资吸引力、带动力和对产业结构及经济 结构的优化贡献等。通过不平衡发展也能最大效率地整合和挖掘已有的 “ 产业发展 ” 资源。 4.定向辐射效应。区域要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必须建立经济增长点 ,通过增长点的自身发展及对其他地区和产业的影响 ,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某一
5、产业被选择为主导产业 ,就在于它客观上具有更新的科技内涵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必须对产业整体增长起着带头和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定向辐射 ,目标明确地将主导产业的高技术、高效率渗透到整个经济的 “ 相对主导 ” 领域 ,提高社会生产率 ,最终将实现经济起飞。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情况来看 ,主导产业的 定向辐射和带动作用是无可置疑的。 5.资源整合效应。由于不平衡发展 ,使得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不断由低效率产业向少数高效率产业有序流动。各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生产率的不平衡状态 ,所以始终存在着生产要素在产业间流动将会提高生产率的潜在因素。这种情况下的生产要素流动是以高生产率产业为取向的。
6、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结构变化程度不一样 ,不平衡发展所产生的效应也不一样。 (二 )产业不平衡发展的负面效应 1.容易在产业发展中发生断层现象。新兴产业替代传统产业是一个自然而有机连续的过程 ,如果产业结构关系不协调 ,结构中的主次地位模糊 ,几大产业不相适应 ,就会出现产业断层危机。产业断层 ,作为产业不平衡发展的结果 ,显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产业经过长期的发展 ,技术水平提高缓慢 ,市场出现饱和 ,导致这些产业的增长迟缓 ,进而出现产业的 “ 夕阳 ” 现象。如果这时 ,相关的技术要素、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等没有达到存量 ,或由政府等因素强制推动发展所谓新兴产业 ,而这些所谓的新兴
7、产业的成长没有弥补夕阳产业的产值落差 ,从而形成产业断层。产业断层不是一般的生产过剩 ,而是由于在进入新的经济成长阶段之前 ,新旧产业之间、新旧技 术之间出现的摩擦 ,并且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 2.容易造成供给面和需求面畸形而导致经济衰退。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在量上要成比例 ,在质上要相适应 ,在价值和使用价值上要相互平衡协调 ,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即产业结构也必须达到平衡。投资品生产、消费品生产、中间产品生产之间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在消费品生产内部 ,各种消费品生产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在投资品内部 ,生产性投资与非生产性投资之间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基础工业、基础设施的投
8、资与加工工业投资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然而产业的过度不平 衡发展往往会打破社会生产的合理比例 ,导致社会生产的比例失调。 三、规避产业不平衡发展负面效应的路径 (一 )在产业不平衡发展中的动态平衡约束 如果一个部门的生产能力已超出了近期和远期需求水平的要求 ,即绝对过剩 ,那就意味着始终有一部分生产能力处以备用甚至闲置地位。此时 ,尽管其竞争很激烈 ,但效率也不大可能大幅度提高 ,或不能转化为社会其他部门效率的提高。为了防止部分产业生产能力的绝对过剩 ,在产业的不平衡发展过程中 ,有必要引进动态平衡约束 ,使得产业不平衡发展运行在一个合理的区域。产业不平衡发 展的动态平衡约束 ,从原则上
9、说 ,就是给出产业不平衡发展中过剩生产能力的警戒线 ,这种上线的确定要随着经济发展到不同的点 ,综合其他要素而不断调整。不平衡发展的动态平衡约束主要是针对不平衡发展的上线而提出的 ,是为了避免产业发展的过度不平衡出现绝对过剩生产能力而施加的约束。在产业发展中 ,保持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是不平衡发展发挥结构转换效应的必要条件 ,但是如果继续增加这种过剩 ,出现了绝对过剩时 ,其增加的生产能力不会提高享用 ,从而是无效的。 (二 )产业不平衡发展负面效应显现后的平衡补救 产业系统的生产能 力主要由该系统的固定资产结构的质和量来决定。固定资产是构成产业系统生产能力的物质基础 ,一定技术条件下的固定资产
10、的存量结构不但决定着产出结构 ,而且也基本决定了中间要素的投入结构。如果技术条件发生改变 ,固定资产结构的质和量也会相应作出反应 ,从而也能改变产业系统的生产能力。产业不平衡发展中一旦出现了绝对生产能力过剩 ,就可以通过一下两种主要途径进行平衡补救 : 1.以投资结构的改变达到产业平衡发展。产业的生成和扩张 ,没有投资是难以实现的。投资能够促进产业的集体迅速发育成长 ,它是改变产业结构的最直接手段。在产 业不平衡发展中 ,有些产业之所以能够获得超常的发展速度是因为市场机制或宏观调控提高了对这些产业投资的比例 ,这些产业后续期中的产业能力便会相对扩大。如果改变投资在各个产业之间的比例 ,使得各产
11、业所吸收的投资比例较为均衡 ,这些产业后续期中生产能力的不平衡比例也就相应的改变了。投资与产业平衡或不平衡发展的相关性 ,可以概括为产业的平衡或不平衡发展随投资方向的变化而变化。若要纠正产业不平衡发展导致不平衡过度而引发的一系列负面效应 ,就可以改变已有投资和再投资 ,即进行存量调整 ,使得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程度随投资结构的改变而降低。 2.更改产业发展的内生力量促进产业的平衡发展。现代产业发展越来越倚重科技创新的力量 ,有些产业创新能力强 ,率先发展 ;有些产业创新能力弱 ,发展滞后 ,所以表现出产业不平衡发展的格局。如果任其发展下去 ,率先发展产业与滞后产业之间就会出现技术差距。改变这种发展趋势的直接办法就是技术改造 ,即将技术创新等内生力量向落后产业倾斜 ,提高其技术含量 ,提升其竞争能力。原来落后的产业因为在技术扩散中引进了先进的技术 ,其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大幅度提高 ,产业发展的非平衡态势将大大改观。但是 ,要注意避免 “ 矫枉过正 ”, 使得原平衡 倒置 ,要充分考虑所投入技术创新等内生力量的乘数效应。 参考文献 : 杨公朴 ,于春晖 .产业经济学 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周鹏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化进程 J.社会科学家 ,2005(增刊 ). 高帆 .产业依赖假说与地区发展 :理论描述及实证研究 J.财经研究 ,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