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340250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7 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尽管有预防措施和宿主防御功能,但细菌感染性疾病经常发生。因此,快速、准确地作出病原学诊断,有助于制定正确的防治方案。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采集合适的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在确诊病因上极为重要。特异性防治是应用获得性免疫的原理,给机体注射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包括类毒素) 、抗原编码基因或特异性抗体血清等,使其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以达到有效防治感染性疾病的目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治疗主要是采用抗菌药物,但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已日趋严重。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以检测致病菌及其抗原、产物或核酸为目的的细菌学诊断,以及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

2、性抗体为目的的血清学诊断。一、细菌学诊断(一)标本采集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取决于临床标本的质量、采集时间及方法、实验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及经验。临床医生应该知道何时和怎样采取标本,需作哪些实验室检查,以及如何解释结果。为提高致病菌检出率,避免诊断错误或漏检,标本采集与送检过程应遵循下列原则: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患者正常菌群或外界环境中杂菌污染标本。采取局部病变标本处,不可用消毒剂,必要时宜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再取材。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伤口或体表分离可疑致病菌时,应与其特定部位的正常菌群及临床表现一并加以考虑,因为目前内源性感染呈不断上升趋势。2根据致病菌在

3、患者不同病期的体内分布和排出部位,采集不同的标本(表7-1) 。例如流行性脑膜炎患者取脑脊液、血液或出血瘀斑;伤寒患者在病程第12 周内取血液,第 23 周时可取粪便。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表 7-1 临床标本中常见病原菌临床标本 常见病原菌血液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菌、流感嗜血杆菌咽拭子 A 群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棒状杆菌、百日咳鲍特菌痰 结核分枝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百日咳鲍特菌、嗜肺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脑脊液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

4、菌、大肠埃希菌粪便 志贺菌、沙门菌、空肠弯曲菌、大肠埃希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艰难梭菌、脆弱类杆菌尿 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变形杆菌、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生殖道分泌物 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梅毒螺旋体、阴道加德纳菌、白假丝酵母菌伤口及脓肿 金黄色葡萄球菌、A 群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荚膜梭菌、脆弱类杆菌胃窦和胃体粘膜幽门螺杆菌3应在疾病早期和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否则可能需停药数天后采集,或者在分离培养时加入药物拮抗剂。4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尤其是检测抵抗力弱的细菌。若不能立即送检,应将标本置于特殊的转运培养基中,低温保存,以减缓致病

5、菌的死亡,阻止杂菌的过度生长。送检过程中,除不耐寒冷的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要保温外,多数菌可冷藏送运。(二)致病菌的检验程序主要有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有的尚需作动物试验等。细菌学快速诊断新技术主要有 核酸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zation)和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等。敏感性、特异性和检测效率是影响临床诊断程序选择的重要因素。1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法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致病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和染色特点。凡在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致病菌,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有

6、助于初步诊断。例如痰中查见抗酸性细长杆菌,脑脊液或淤血点中查到肾形成双排列的革兰阴性球菌,脓液中发现革兰阳性葡萄串状球菌,或咽喉假膜中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时,可分别初步诊断为结核分枝杆菌、脑膜炎奈瑟菌、葡萄球菌或白喉棒状杆菌。此外,尿沉渣中发现优势菌类,或长期腹泻患者粪便中发现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等优势菌,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在某些情况下,也可在直接涂片后,以特异性荧光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若出现有发荧光的菌体就是欲检验的细菌。例如粪便中的志贺菌、霍乱弧菌,以及呼吸道标本中的嗜肺军团菌和百日咳鲍特菌等可用此技术快速检出。染色或不染色标本的形态学检查法较为简便、快速、价廉,为临床检验所常用

7、,特别是有的细菌尚不易进行人工培养,或培养时周期较长,只能通过直接涂片染色并结合临床确诊。但是,直接涂片镜检法的敏感性不及分离培养法。2分离培养 有很多种类的细菌在形态、排列方式和染色性上不能区分,需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这是确诊细菌感染性疾病最可靠的方法(金标准) ,并有助于选用抗菌药物及评价疗效。由于各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有所差异,所采用的培养基和培养方法也不尽相同。从无菌部位采取的血液、脑脊液等标本,可直接接种至营养丰富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从正常菌群存在部位采取的标本,应接种至选择或鉴别培养基。接种后置37孵育,一般需氧菌经 1620 小时大多可形成菌落(colony) ,厌氧菌和微需氧菌通

8、常需 23 天才形成菌落。少数菌如布氏菌、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分别需培养 34 周和 48 周才长成可见菌落。根据细菌所需要的营养、生长条件、菌落特征可作初步鉴别,确诊还需对纯培养物进行形态特征、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鉴定。分离培养法的阳性率要比直接涂片镜检高,但需时较久。因此,遇白喉、气性坏疽等急性传染病时,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直接涂片镜检结果作出初步诊断并及时治疗,不必等待分离培养报告,以免贻误治疗时间。3生化试验 细菌的代谢活动依靠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酶系,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及其代谢产物不尽相同。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如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作用和代谢产物的差异,借以区别

9、和鉴定细菌,称之为细菌的生化试验(biochemical testing) 。例如幽门螺杆菌产生极强的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培养液呈碱性,pH 指示剂则改变颜色。生化试验对菌体形态、革兰染色反应和菌落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细菌(如肠道杆菌)的鉴定尤为重要。现代临床细菌学已普遍采用微量、快速、半自动化或自动化的细菌生化鉴定和细菌药敏分析系统,使细菌检出水平明显提高,所需时间大为缩短,推进了相关标本鉴定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其中,VITEK-AMS 系统可鉴定细菌和真菌 200300多种及近 100 种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试。细菌鉴定原理是根据不同细菌的理化性质不同,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细菌分解底物

10、导致 pH 改变而产生的不同颜色,来判断反应的结果。4血清学试验 在许多情况下,难以从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特别是在发病早期已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过的患者,因致病菌的生长被抑制或杀死,可明显影响致病菌的检出率。但是,采用 血清学试验(serological testing) ,即用含有已知的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可快速、准确地检出临床标本中极微量的致病菌特异抗原,亦可鉴定分离培养出的未知纯种细菌,并可确定致病菌的种或型,有助于确定病因。常用方法有凝集试验(如玻片凝集试验、协同凝集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ELISA)等。5动物试验 利用动物实验

11、,可进行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细菌毒力的检测等。常用实验动物有小鼠、豚鼠和家兔等。应根据实验目的,选用一定体重或年龄的高度易感性的健康动物。接种途径有注射(皮内、皮下、腹腔、肌肉、静脉、脑内)和灌胃等。接种后应仔细观察动物的食量、精神状态和局部变化等。若动物出现特有的症状或死亡,应立即解剖,检查病变,或作细菌分离培养,证实由何种致病菌所致。动物实验一般不作为常规细菌学诊断。6基因诊断技术 核酸杂交和 PCR 技术不需分离培养,只需检测标本中致病菌的特异性核酸片段,即可鉴定出致病菌,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快速等特点,尤其适用于检测难以或不能培养的致病菌(如梅毒螺旋体) ,以及培养时间较长或培养条

12、件苛刻的致病菌(如立克次体、衣原体、结核分枝杆菌、幽门螺杆菌、空肠弯曲菌、嗜肺军团菌和无芽胞厌氧菌等) 。(1)核酸杂交技术:原理是应用放射性核素或生物素、地高辛、辣根过氧化物酶、荧光素等非放射性物质标记的已知序列单链核酸(如 16SrRNA 编码基因中的保守序列)作为 探针(probe) ,在一定条件下,根据碱基配对原则,与待测标本的同源或部分同源核酸单链退火,形成双链杂交体。然后,通过杂交信号的检测,鉴定临床标本(如血清、尿、粪便或活检组织)中有无相应的病原体特异基因。核酸杂交过程可在溶液中进行(液相杂交) ,也可使探针 DNA 结合到固相载体(如硝酸纤维膜)上,或使组织中 DNA 双链打

13、开,然后进行杂交(固相杂交) 。固相核酸杂交较为常用,有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斑点杂交(dot blot) 、Southern 印迹、Northern 印迹等。核酸杂交可直接检出标本中的致病菌,不受标本中的杂质干扰,对尚不能或难分离培养的致病菌尤为适用,亦可同时检出多种致病菌。(2)PCR 技术:是一种体外扩增特异性 DNA 片段的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特点。其基本步骤是,从标本中提取 DNA 作为扩增模板,选用一对人工合成的特异寡核苷酸作为引物,在热稳定 DNA 聚合酶作用下,经不同温度的变性、退火、延伸,多次循环后,即可在数小时内获得数百万

14、个特异性 DNA序列的拷贝。扩增产物作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溴乙锭染色后,即可确定要扩增的目的DNA 存在与否。若需进一步鉴定,可从凝胶中分离和回收 PCR 产物,再用标记的特异探针确定,或直接测序分析。目前,PCR 技术和由此发展而来的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ase PCR, RT-PCR) 、定量实时荧光 PCR(real-time PCR)等技术已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3) DNA 芯片(DNA array) 技术:又称基因芯片(gene chip)技术,由核酸杂交技术衍生而来。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将大量的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有序地、高密度地点布并固定在硅片、玻

15、片等固相支持物上,组成 DNA 微点阵(microarray ) ,即 DNA 芯片;然后,抽提待检样本中的 DNA 或 mRNA,用荧光染料标记后,与 DNA 芯片上的探针杂交,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技术,记录杂交结果;最后,应用分析软件,对杂交位点及其信号强弱进行分析,找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判别标本中的特异性致病菌。应用致病菌基因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等重要基因的芯片,通过单一杂交即可完成致病菌的基因分型与菌种鉴定、耐药性快速诊断、致病菌与非致病菌鉴定等,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该技术可将许多不同类型的探针同时固定于一张芯片上,一次可对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多种致病菌进行系统检测分析。二、

16、血清学诊断(serological diagnosis)人体受到致病菌感染后,免疫系统可发生免疫应答而产生特异性抗体。抗体的量常随感染过程而增多,表现为效价(titer)或称滴度的升高。因此,采用已知的细菌或其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血清或其他体液中有无相应特异性抗体及其效价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一般采取患者的血清进行试验,故这类方法通常称为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主要适用于抗原性较强、生化试验不易区别、难以培养或不能培养的致病菌,以及病程较长的感染性疾病。在血清学诊断中,最好采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因为在传染病流行区内,患者血清中出现某种抗体,除患有与该抗体相应的疾病

17、外,亦可因受过该菌隐性感染或近期预防接种所致。因此,必须有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的水平或随病程递增才有诊断价值。当恢复期的抗体效价比急性期升高4 倍时,即可区别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若患者在疾病早期应用抗菌药物,致病菌在体内繁殖不多,抗体效价可以无明显升高。可见,细菌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在细菌感染的确立上是互为辅助的。常用于细菌性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列于表 7-2。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比细菌分离培养快速,而且灵敏度高、特异性较强,已有各种商品化试剂盒可自动化检测大量标本,有逐渐替代其他血清学诊断方法之势。已广泛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多种病原体的抗原、相应抗体、可溶性毒素等检测,尤其

18、是对病毒感染的诊断更为适合。表 7-2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试验 应用举例直接凝集试验 伤寒、副伤寒(肥达试验) 、立克次体病(外斐试验) 、波浪热、钩端螺旋体病(显微凝集试验)乳胶凝集试验 流感嗜血杆菌和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梅毒、新生隐球菌感染冷凝集试验 支原体性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沉淀试验 梅毒(VDRL、RPR 试验) 、白喉毒素(Elek 平板毒力试验)对流免疫电泳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补体结合试验 Q 热中和试验 风湿热(抗 O 试验)免疫印迹试验 莱姆病免疫荧光试验 梅毒(FTA-ABS 试验)ELISA 多种病原体及其毒素、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免疫预防

19、人工免疫包括 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和 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表 7-3) ,是预防细菌感染的有效措施。人工主动免疫方法通常称为 预防接种(prophylactic inoculation) 或 疫苗接种(vaccination) 。人工被动免疫主要用于急性传染病的治疗或紧急预防。表 7-3 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比较区别要点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免疫物质 抗原 抗体或细胞因子等免疫出现时间 慢(数天4 周) 快(立即)免疫维持时间 长(数月数年) 短(23 周)主要

20、用途 预防 治疗或紧急预防一、人工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是将 疫苗(vaccine) 接种于人体,使之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疫苗接种可有效地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传统的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类毒素,但对于某些抗原性弱且易于发生免疫逃避的病原体,传统疫苗往往难以获得有效的免疫应答及保护性。对于一些免疫保护机制不清、可能诱导免疫病理反应和不易培养的病原体,则难以用传统方法生产疫苗。现代疫苗学的发展策略主要有:将病原微生物保护性抗原基因克隆到合适的载体,再导入适宜的表达系统中表达,制成亚单位疫苗;选择缺失基因的减毒病原体(如卡介苗) 、非致病性病毒(如腺病毒、

21、金丝雀痘病毒)或人体生理性细菌(如乳杆菌)等作为载体,插入致病菌抗原基因或导入携带致病菌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构建成活载体疫苗,高效表达目的抗原以刺激宿主免疫系统;预防多种疾病、接种次数少的多价抗原联合疫苗;利用质粒 DNA 诱导免疫应答的核酸疫苗;疫苗的免疫增强物及对免疫系统的调节; 特定免疫原或免疫调节剂投递的新型微粒载体系统。因此,疫苗的形式从过去较单一的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发展到现代的基因工程重组蛋白质疫苗、化学合成多肽疫苗(包括表位疫苗)及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疫苗的功能从预防发展到预防与治疗。疫苗总的发展趋势是增强免疫效果,简化接种程序。(一) 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

22、ccine)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杀死,但仍保留抗原性而制成的生物制品,称之为灭活疫苗。常用的灭活疫苗有百日咳、伤寒、霍乱、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Q 热、鼠疫等疫苗。灭活疫苗制造工艺相对简单,免疫原性稳定性高,易于制备多价疫苗,疫苗安全性高,易于保存,一般 4可保存 1 年左右。缺点主要是: 接种剂量大; 注射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较大; 免疫维持时间短,需接种多次。为减少接种手续,可将不同种类的死疫苗适当混合组成联合疫苗,例如伤寒和副伤寒甲、乙混合的三联疫苗,多个型别钩端螺旋体组成的多价钩端螺旋体疫苗等;灭活疫苗不能模拟病原体在宿主中的自然感染过程,主要刺激宿主

23、产生体液免疫,粘膜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不强。(二) 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 vaccine)从自然界发掘,或通过人工培育筛选,或通过基因突变或重组,将病原体的毒力降低到足以产生模拟自然发生隐性感染,诱发理想的免疫应答而又不产生临床症状的疫苗,称之为减毒活疫苗。例如,牛结核分枝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经 13 年230 次传代后获得的卡介苗(BCG) 。与灭活疫苗相比,减毒活疫苗的最大优点是:能模拟自然感染过程,诱发全面、稳定、持久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粘膜免疫应答,不需要佐剂;剂量较小,免疫力持久,一般只需接种 1 次,即可达到预防目的;可采用口服、喷鼻或气雾途径免疫,避免一些因注

24、射免疫而引起的局部反应或合并征。活疫苗的缺点是:存在毒力回复突变危险;需冷藏保存,且保存期短,但此不足可用冻干法改进剂型来克服。免疫缺陷者和孕妇一般不宜接受活疫苗接种。(三) 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 )亚单位疫苗是指不含病原体核酸,仅含能诱发宿主产生中和抗体的微生物蛋白或表面抗原的疫苗。其突出优点是已除去病原体中不能激发机体保护性免疫和对宿主有害的部分,只保留有效的免疫原成分,因而免疫作用明显增强而稳定,可消除减毒活疫苗的回复突变和灭活疫苗的感染性复活作用,对机体引起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小。亚单位疫苗可分为:1非重组的亚单位疫苗 是由单个蛋白或寡糖组成的疫苗,采用化学方法将这些

25、免疫原物质予以抽取、纯化。例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的主要保护性免疫原是荚膜多糖,白喉棒状杆菌和破伤风梭菌是外毒素;钩端螺旋体和疏螺旋体是外膜蛋白等。荚膜多糖疫苗的免疫原性较弱,需与佐剂或免疫原性强的抗原(如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等结合成偶联疫苗(conjugate vaccine) ,以增强多糖免疫原的应答反应。细菌外毒素经 0.3%0.4%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但仍保持免疫原性,成为类毒素(toxoid) 。加入适量磷酸铝或氢氧化铝等吸附型佐剂则成为精制的类毒素。它们在机体内吸收缓慢、能较长时间刺激机体,可以增强免疫效果,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常用的白百破三联疫苗是将灭活的

26、百日咳鲍特菌与白喉、破伤风两种类毒素混合而成。优点是不仅可减少接种次数,且百日咳鲍特菌是有效的佐剂,能增强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的免疫效果。2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 是将病原体保护性抗原基因克隆至载体质粒,在合适的表达系统(如大肠埃希菌、毕氏酵母菌)中获得高效表达,将免疫原分离纯化而制成的疫苗。最成功的是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近年来,以微生物基因组学为平台,应用生物信息学、蛋白组学和体内表达技术(in vivo expression technology)等,预测和寻找致病菌毒力或毒力相关抗原、分泌蛋白抗原和外膜蛋白抗原等,对上述抗原的编码基因进行高通量表达,再对纯化重组蛋白进行体外和体内免疫学分析,

27、筛选出有效的保护性抗原,可大大加快疫苗的研究进程。此外,采用细菌表面展示技术(surface display in bacteria) ,将外源性抗原肽或蛋白与细菌表面的细胞壁蛋白或外膜蛋白融合,以正确的构象和方向插入并锚定在细胞壁或外膜表面,可构建成重组亚单位疫苗。(四) 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核酸疫苗,又称 DNA 疫苗(DNA vaccine) 或 基因疫苗(gene vaccine) ,是指将病原体保护性抗原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上,然后直接导入宿主体内,以持续表达目的免疫原,进而诱发保护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新型疫苗。核酸疫苗与传统疫苗的最大差异在于

28、所使用抗原类型的不同。传统疫苗一般是灭活或减毒活病原体,或病原体的亚单位蛋白。核酸疫苗仅仅是病原体某种抗原的基因片段,直接在宿主体细胞内完成表达和后加工,可提供与天然构象极为接近的目的蛋白,提呈给宿主免疫系统,与自然感染过程相似。因此,核酸疫苗兼有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和减毒活疫苗诱导全方位免疫应答的高效力。核酸疫苗可在机体内不断翻译表达,较长时间维持较高的蛋白水平,免疫具有连续性,一次接种可获得长期或终身免疫力。目前,对核酸疫苗的确切作用机制,以及接种人体的安全性等问题正在继续深入研究之中。(五) 转基因植物疫苗(plant vaccine)转基因植物疫苗,又称植物疫苗,是指将有效免疫原编码

29、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并在其中表达和积累,人食用已表达目的抗原的转基因植物后,可诱发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新型疫苗。已尝试用于多种重组疫苗的研制,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有两种方法:一是建立稳定的整合抗原基因的表达植株,并可通过无性或有性繁殖生产大量的转基因植物;二是建立瞬时表达植株,如用烟草花叶病毒作为表达载体转染植物细胞,目的抗原随病毒在植物细胞内复制增殖而得以高效表达。(六) 治疗性疫苗(therapeutic vaccine)早在 20 世纪初期,Wright 等尝试采用灭活疫苗治疗慢性细菌性疾病,如葡萄球菌性皮肤病和慢性淋病,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抗生素的问世和迅速发展,

30、治疗性疫苗用于传染病治疗的研究进入低潮。近年来,由于对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和机体抗感染免疫应答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耐药菌感染日益严重,治疗性疫苗重新受到关注。预防性疫苗的接种对象是健康人群,一般为微生物的保护性抗原,成分较单纯,主要用于免疫预防作用,对机体无明显的病理损伤,使用安全可靠,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传染病的预防接种。治疗性疫苗的接种对象是持续性感染患者或带菌者,其组分不像预防性疫苗那样单纯,可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和调整,如用微生物抗原基因与不同细胞因子基因组成并表达的嵌合性疫苗。治疗性疫苗旨在打破机体的免疫耐受,提高对病原体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故特别强调佐剂的选用。治疗性疫苗可用于慢性感

31、染性疾病、肿瘤和过敏性疾病的治疗。由于治疗性疫苗属于免疫治疗,可能伴有免疫损伤而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二、人工被动免疫当宿主已受感染,采用人工主动免疫已为时过晚,此时宜行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是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纯化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或致敏的免疫细胞等,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因而作用及时。但这些免疫物质不是患者自己产生的,故维持时间不长(表 7-3) 。(一) 抗毒素(antitoxin)一般用细菌类毒素或外毒素多次免疫马,待马产生高效价抗毒素后采血,分离出血清并提取其免疫球蛋白,精制成抗毒素制剂。抗毒素能中和相应的外毒素,阻断其毒性作用。目前,我国的白喉、破伤风和肉毒中毒的

32、抗毒素均用马来制造,因而使用这种异种抗毒素时,应避免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注射前务必先做皮肤试验,必要时可采用脱敏疗法。应用人源性免疫球蛋白可避免发生超敏反应。此外,外毒素毒性强,与靶细胞的结合为不可逆的,故抗毒素只能中和游离的外毒素,用抗毒素作人工被动免疫时,应尽可能早期、足量注射。(二) 抗菌免疫血清(antibacterial immune serum)抗菌免疫血清是指用细菌免疫动物而制成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曾用于治疗肺炎链球菌、鼠疫耶氏菌、炭疽芽胞杆菌、百日咳鲍特菌等细菌感染性疾病。自磺胺类和抗生素等抗菌药物问世后,因抗菌免疫血清制备较繁、菌型又复杂,以及异种血清可能引发超敏反应等,目

33、前已基本淘汰。只是某些多重耐药菌(如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仍可考虑抗菌血清治疗。(三)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免疫球蛋白包括 胎盘丙种球蛋白(placetal gamma globulin) 和 血清丙种球蛋白(serum gamma globulin) ,前者是从健康产妇的胎盘和婴儿脐带血中提取而制成,后者是从正常成人血清中提取的。因大多数成人经历过多种常见致病菌的隐性感染及疫苗接种,有的曾患过某些传染病,故其血清中含有抗多种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这种制剂源自人血清球蛋白,对患者虽有同种抗原问题存在,但由于免疫原性较弱,一般不会发生超敏反应。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麻疹、甲型肝炎

34、、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也可治疗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患者,以及经长期化疗或放疗的肿瘤患者,以预防常见致病菌的感染。因这类制剂不是专门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故其免疫效果不如高效价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四) 细胞因子制剂(cytokine)参与细胞免疫的有关细胞和细胞因子较多,相互间的调控关系复杂。因此,细胞因子制剂是近年来研制的新型免疫治疗剂,但在抗细菌感染免疫中的应用不多,主要是用于一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常用的有 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 TF) 、干扰素、IL-2 等。第三节 细菌感染的治疗1941 年青霉素投入临床使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从此进入抗生素时

35、代。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抗菌治疗面临严重问题。了解抗菌药物的杀菌机制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有助于正确地使用抗菌药物和指导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扩散。一、抗菌药物杀菌机制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包括 抗生素(antibiotic ) 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物。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抗菌物质,极微量即能选择性地抑制或杀死某些病原微生物。抗生素大多由放线菌和丝状真菌产生。在抗生素母核中加入不同侧链或通过母核结构改造而获得的为半合成抗生素,完全化学合成的为化学合成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杀菌机制主要包括(图 7-1):图 7-1 抗菌药

36、物作用靶位(一)阻碍细胞壁的形成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份。许多抗菌药物能干扰肽聚糖的合成,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细胞壁,可导致细菌死亡。其中糖肽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vancomycin )和替考拉宁(teicoplanin ) ,可与 UDP-胞壁酰五肽末端的 D-Ala-D-Ala 结合,形成复合物,可能抑制肽聚糖链延伸或肽链交联;- 内酰胺类抗生素能与细菌竞争性抑制参与肽聚糖合成所需的转肽酶和羧肽酶等,抑制四肽侧链上 D-Ala 与五肽交联桥之间的联结或侧链直接相连。被 -内酰胺类抑制的酶具有与青霉素结合的能力,故称之为青霉素结合蛋白。-内酰胺类抗生素含有一个 -内酰胺环,主要种类有:

37、 青霉素类:如青霉素 G(penicillin G) 、甲氧西林(methicillin ) 、氨苄西林(ampicillin) 、阿莫西林(amoxicillin) 、哌拉西林( piperacillin)等;头孢菌素类:包括第一代如头孢拉定(cefradine ) 、第二代如头孢克洛(cefaclor) 、第三代如头孢他啶(ceftazidime) 、头孢曲松(ceftriaxone)和第四代如头孢匹罗(cefpirome)头孢菌素;单环 -内酰胺类:如氨曲南(aztreonam) ;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imipenem ) 、比阿培南(biapenem ) ;头霉素:如头孢西丁(ce

38、foxitin) 、头孢美唑(cefmetazol) 。(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细菌核糖体由 50S 和 30S 亚基组成,许多抗菌药物能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功能,抑制蛋白质合成,使细菌丧失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导致细菌死亡。主要种类有: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 streptomycin) 、庆大霉素(gentamicin) 、妥布霉素(tobramycin) 、阿米卡星( amikacin) 、地贝卡星(dibekacin)等,其杀菌机制主要是与核糖体 30S 亚基不可逆地结合,将已接上的甲酰蛋氨酰-tRNA 解离,抑制蛋白质合成起始过程;亦可阻止核糖体与释放因子结合,阻断蛋白质的释放;四环素类:如四

39、环素(tetracycline) 、多西环素(doxycycline) 、替加环素(tigecycline) ,可特异性地与核糖体 30S 亚基 A 位结合,影响蛋白质合成初始阶段和释放; 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 erythromycin) 、螺旋霉素(spiramycin)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 、阿齐霉素(azithromycin ) ,可与核糖体 50S 亚基结合,阻断转肽作用和 mRNA 位移,故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林可霉素(lincomycin)和克林霉素(clindamycin):抗菌机制与大环内酯类相似;氯霉素(chloramphenicol):可与核糖体

40、 50S 亚基结合,使肽链延伸受阻。(三)抑制核酸的合成主要药物有: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 norfloxacin)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氧氟沙星( ofloxacin) 、吉米沙星(gemifloxacin)等,通过与DNA 解旋酶-DNA 复合体相结合,抑制 DNA 的断裂 -重接循环,干扰 DNA 双螺旋形成,阻碍遗传信息的复制,发挥杀菌作用;利福霉素类:如利福平(rifampicin) 、利福布丁( rifabutin)等,可与细菌的 DNA 依赖性 RNA 多聚酶 亚单位结合,抑制 mRNA 的合成;磺胺类药物:如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Z) ,通过阻断核苷酸前体物质四氢叶酸的合成,抑制核酸的合成;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metronidazole) ,产生中介化合物,引起 DNA链断裂,干扰 DNA 复制。(四)影响细胞膜的功能细菌细胞膜具有选择性屏障作用,并具有多种酶系统,参与生化代谢过程。多粘菌素(ploymycin)作用于革兰阴性杆菌的磷脂,使细胞膜受损,细胞浆内容物漏出,引起细菌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