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经济核算的研究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生态环境经济核算综述 论文摘要:我国生态环境经济核算理论和实践研究始于 20世纪 80年代。 20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的主导下,相关院校和学者密切配合,联合攻关,经历了从理论研究到国外经验引入,再到实践试点等阶段。如今我国生态环境经济核算研究在森林资源、水资源、工业污染等领域取得较大进展并付诸实践,这些进展必将极大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经济核算既是理论又是实践。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才能不断推动其向前发展。 1我国生态环境经济核算研究现状 中国开展生态环境经济核算研究始于 2O世纪 80年代。
2、1988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开展了 “ 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的课题研究。 1992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后,我国政府于 1994 年正式批准中国 21 世纪议程,强调要建立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之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 完成了 “ 中国典型生态区生态破坏经济损失及其计算方法 ” 的研究,该研究应用了生态定位站的长期观测数据,结合了一些实地调查资料; 与世界银行合作,采用世界银行 “ 真实储蓄率 ” 的概念,开展了真实储蓄率的核算,并在山东烟台和福建三明两 市进行了试点; 2000 年开始,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了中国环境
3、污染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2003 年开始,与国家信息中心合作,开展了建立国家中长期环境经济模拟系统研究以及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核算表: 2004 年,开展了国家 “ 十五 ” 科技攻关课题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研究的研究。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的项目有: 提出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002年文本 )新设置了附属账户 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制定了核算方案,试编了 2000 年全国土地、森林、矿产、水资源实物量表; 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参加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中国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 课题; 与挪威统计局合作,编制了 1987、 1
4、995、 1997 年中国能源生产与使用账户,测算了中国八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利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并预测未来 20 年中国能源使用、大气排放趋势; 在黑龙江省、重庆市、海南省分别进行了水、工业污染、森林、环境保护支出等项目的核算试点: 组织翻译出版了联合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手册一 2003; 正在进行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绿色 GDP核算的研究和污染物实物核算、环境损失价值量核算研究工作 。此外, 2004 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主持召开了 “ 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 ” ,出版了论文集。到目前为止,已出版的关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主要著作有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
5、核算 资源一经济一环境综合核算、绿色投入产出核算 理论与应用、环境经济与环境经济核算、绿色 GDP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大趋势、环境核算体系研究、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理论与实践、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方法研究、绿色核算、绿色 GDP 核算的理论与方法等。 (1)SNA 及其附属卫星账户 SEEA 的介 绍和认识方面的研究。 这部分研究主要是在联合国 1993版 SNA及 2000版、 2003版 SEEA公布之后,学者们对这一新鲜事物进行了分析解读。高敏雪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测度论述实行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重要意义认为环境经济核算实质是有关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核算 ll3l。雷明、张东光、张建华对 SNA
6、 和 SEEA给予比较和评述,肯定了 SEEA 的重大意义。向书坚介绍了包含环境账户的国民经济核算矩阵 (NAMEA),并将其与 SEEA进行比较,提出了完善 NAMEA的思路。许宪春、刘红艳、陈杏根、李静江等对 SEEA 的基本框架、估价 方法、实施途径和数据保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2)我国绿色 GDP(EDP)核算理论问题探索。 首先是 EDP核算理论问题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以杨缅昆在统计研究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及其相关争论最为引人注目。杨缅昆对一些学者将环保部门创造的增加值从 GDP中剔除出去的主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商榷,并对研究绿色 GDP时缺乏理论支持,对只是热衷于开 “ 菜单 ” 调
7、整 GDP的做法不大满意 _15I,对环境退化核算提出了理论模型。杨缅昆、刘树和许秋起、杨灿还就 EDP核算中资源价值是否进入产品、资源价值应否计算中间消耗、资源价值在 EDP核算中如何处理等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讨论。廖明球区分了 GDP 绿化和绿色 GDP,认为计算绿色 GDP 就是在 GDP 基础上扣除非生产经济资产的耗减和非生产自然资产的降级。其次是关于我国绿色 GDP核算框架构建的研究。张东光构建了我国环境一经济一体化核算框架建立了包含环境因素的生产账户。钟兆修分析了城市绿色 GDP 的两种核算模式 (封闭式和开放式 ),开创性探讨了开放式绿色 GDP核算问题。 周景博认为中国对 SE
8、EA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水平都有待提高,对 SEEA实施步骤及其在中国实现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雷明在 SEEA 通用 框架基础上围绕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特征结合国内有关研究,提出了中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CSEEA)框架。 (3)环境经济核算方法与实现途径的研究。 环境经济核算主要思路有:体现 “ 压力一影响一反应 ” 框架的环境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立足资源存量及其动态变化描述的自然资源账户、投入产出模式下的环境经济实物核算、以 EDP估算为中心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和着眼环境保护活动的实物和货币核算。这些核算思路在实践中各有难点需要经济学家、统计学家、环境、生态学者的共同努力。在绿色 GDP
9、核算中主要涉及到自然资源耗减价值和环境 降级损失的估算问题。 王永瑜就目前理论界争论较多的资源耗减价值的归属问题进行了考察和澄清,并建立了资源耗减价格模型。谢诗芬在绿色 GDP核算中应遵循公允价值计量原则,提出公允价值计量是绿色 GDP和环境会计核算中最重要的计量方法。此外,一些学者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 (4)基于森林的绿色 GDP核算的研究 李忠魁等对北京市森林资源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认为北京市森林资源总价值为 2313 37 亿元。其中林地价值 20 8 亿元林木及产出价值 159 16亿元环境服务价值 2l19 88亿元,社会效 益价值 13 53亿元191。姜
10、恩来等对海南省森林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价,结论为海南省森林资源的存量价值为 325 90亿元。此外,杜丽娟等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价值进行了核算;牛继宗等对山东省森林资源价值进行了估算;沈炜等对黑龙江省友好林业局森林价值进行了核算。聂华对森林资源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较深人的探讨。曹克瑜提出了将森林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思路、数据来源及实现途径,特别指出其实现途径可有两种:纳入 GDP核算和纳入资产负债核算。张颖综合借鉴了已取得的成果,计算出了我国 2002 年基于森林的绿色 GDP 数值。 2我国生态环境经济核算实践情况 我国学者对环境经济核算的实践研究不断深入,
11、至今已开展了北京、山东、黑龙江、山西、海南、重庆以及其他区域性的实践研究。如张军涛估算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损失价值结果达 29 6l 亿元:王舒曼估算了江苏省大气资源的价值,并以此对 GDP 进行修正;王德发试算了上海工业绿色增加值:段志刚等编制了北京市社会核算矩阵。现以重庆的工业污染核算、张掖环境经济核算、宁夏基于环境的投入产出核算和海南森林资源核算为代表予以介绍。 (1)重庆市基于工业污染的 绿色 GDP 核算。 秦瑶、陆昕的研究成果展示了重庆市工业污染环境核算实践 201。他们采用治污成本作为环境降级成本核算基于工业污染的绿色 GDP,基本思路是:以工业污染的实物量核算为基础,通过环保支
12、出调查确定工业 “ 三废 ” 治理成本。一方面就当年实际处理的工业 “ 三废 ”核算实际降级成本,另一方面就未处理量核算虚拟降级成本,进而根据环境降级成本 GDP进行调整。重庆市基于工业污染的绿色 GDP核算为老工业基地的工业环保核算提供了一种从污染物治理视角出发的核算思路。 (2)宁夏地区绿色投入产出核算。 雷明、胡宜朝应用绿色投入 产出核算技术,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背景,编制出了宁夏地区 1992年和 1997年绿色投入产出表 l2l_。该表的结构框架中包含 8 个能源产业部门及 35 个其他非能源产业部门共 43 个传统产业部门、 3 种能源 (煤炭资源、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 )使用和 3
13、 种污染物 (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 )排放、 3 个资源恢复部门和 3个污染治理部门。结果发现, 1992 年宁夏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动用量分别为当年资源生产量的 1 86 倍、 3 05 倍、 1 91 倍。并得出 1992 年和1997 年三种能源完全消耗系数、资源恢复贡献、三种污染物直接排放 (产生 )量和 完全排放 (产生 )量前 15 个行业排名。 (3)张掖市环境经济综合核算。 陈东景在其博士论文中以联合国 SEEA 理论为指导,以我国第二大内陆河 黑河干流中游的张掖市为研究区域从而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理论首次应用于我国内陆河流域。该成果建立了张掖市 2000 年的以水资源核算和环
14、境污染核算为重点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账户,并构建了环境经济综合模型。结果发现: 2000 年张掖市环境保护的总支出额为 4682 5 万元,主要发生在 “ 三废 ” 治理上:经过环境调整的净国内生产总值 (EDP)为 50 87亿元,比传统净国内生产总值 (NDP)减少了 8 43;该市煤炭、水资源、土壤侵蚀和环境污染的环境总成本为 4 681 亿元,其中水资源过度使用的成本为 1 9793 亿元,煤炭的枯竭成本为 1 3356 亿元,环境维护成本为0 7379 亿元。 (4)海南省森林资源与经济的综合核算。 海南省地处热带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中国林科院、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组织对海
15、南省森林资源进行了全面核算。核算内容包括森林资源实物量核算、热带森林资源价格研究、森林资源价值量核算以及森林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项目编制出了 1995 2000 年海南森林资源实物量变动核算表、海南森林资源价值型核算表、海南绿色 GDP森林核算表、资产负债森林表和国家财富森林表。 3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综观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生态环境的经济核算研究已引起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高度关注,其理论和方法也在日趋完善但环境经济核算作为一个前沿和富有生命力的课题,还有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1)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有待完善。 目前环境估价理论尚没有统一,价值来源、价值确定方法、价值模型没有规范且
16、争论较大。资源价值的实质还不明确这成为实施生态环境经济核算的一大障碍。 (2)生态环境的会计、专业统 计与环境经济核算的协调统一研究有待加强。 目前微观环境会计、中观环境统计与宏观绿色 GDP核算存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互不衔接的现象: 核算口径各异: 会计核算不能满足专业统计要求,而专业统计覆盖面不全,使绿色 GDP核算资料来源存在较大缺口; 核算方法不配套。因此,应加强环境会计、环境统计和绿色 GDP核算协调性研究,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环境会计、统计、绿色 GDP核算一体化的整合体系。 (3)地区核算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有待提高。 不少学者以地区为案例。进行各地的生态环境经济核算研究,但由于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口径相 差很大,核算结果大相径庭。有些结果仅停留在理论和学术水平上,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尚微。因此,应加强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