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与策略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大众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新闻传媒行 ?I 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素质、高水平的新闻人才培养就成为我国高校教育重点,因此围绕新闻学人才培养问题与策略的研究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本文从新闻学专业培养人才的内涵和目标出发,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梳理了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新闻学专业 培养 问题与策略 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统计, 2011 年全国新闻学类专 业点共 1021 个,分布在全国近 500所高校,其中一半以上分
2、布在地方院校。地方院校已经成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媒体对新闻传播人才要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矛盾日益突出。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院校,需要进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因此,对这一选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目标 新闻学专业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新闻采写、摄影摄像、编 辑制作等理论、方法和技能,适合在各类新闻媒体和传媒公司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地方院校积极转变人才培养理念,遵循新闻传播
3、教育规律,以信息社会的需求和媒体单位的人才要求为导向,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探索,逐步形成自身特色,培养出面向传媒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二、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绝大多数开始于新世纪以后,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存在办学经验不足、师资队伍不合理、设备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新闻人才培养方面与应 用型人才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 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是对新闻传播实践的理论总结,而新闻行业又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因此理论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及时更新教材、密切与业界联系、加强对外交流等方式来及时掌握业界
4、发展最新动态。但是地方院校长期以来习惯闭门办学,与外界交流较少,教师信息获取渠道单一且陈旧,不能将最新的传播技术和发展成果引入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视野狭窄,对新知识缺乏敏感,毕业以后面对瞬息万变的传媒现实难以适应 。教学方法仍然以教师课堂理论讲述为主,不能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二)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 新闻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媒体工作适应性十分必要。但是,地方院校大多处于非省会城市,媒体数量一般不多,规模较小,对实习学生容纳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实习机会很少,或者实习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专业实习应有的作用。另外,很
5、多地方院校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备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导致相应的配套机制欠缺,无法对实践教学成果和实践教学水 平进行科学评估,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科学培养,也不利于调动师生进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三、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在构建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时,既要遵循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又要突出实践,强化应用。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加大新闻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体系的建设,切实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一)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应用型师资队伍 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理论与实践俱备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不仅要求教
6、师具有宽厚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把握业界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应用型师资队伍的打造需要创新体制机制,打破高校和媒体之间的藩篱,探索实行教师和编辑记者双向交流挂职,一方面让教师走进新闻媒体进行实践锻炼,在采编实践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为教学和科研汲取更多新鲜信息:另一方面,媒体编辑记者走进课堂,将他们多年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向学生进行传授,大大缩小教学情境和具体生活情境的距离。 (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监督评价体系 实习基 地对于学生全方位、零距离体验媒体工作,适应媒体工作节奏,尽快进入职业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打造高质量、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至关重要。地方院校可以将校内报纸、广播站、电视台、校园网等媒体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在校内开展实习创造条件。还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依托社团自办刊物、网站等,并为学生自办媒体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要加强和学校所在地媒体和传媒公司合作,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调动媒体和企业参与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为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验、实训课程、 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和自主实习等环节,要使实践教学各环节有机衔接,取得实效,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对实践教学的监督、反馈、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为实践教学开展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