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新时期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的几点变化 摘 要 论述了新形势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营的几点战略变化,分别是跨国公司加大了在华投资力度,倾向于将地区总部设在中国,投资系统化、投资出现区域极化、投资高端化、投资独资化,加大了对中国民族企业的兼并和经营本土化。关键词 跨国公司 中国 经营 变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整合,随着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本身的演变,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经营出现了战略性的转变。 1 跨国公司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力度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 2004 年底,全球最大的 500 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50 家在华投资,
2、2004 年 1 年内投资总额超过 600 亿美元,比 2002 年增加约 100 亿美元,比 2001 年增加约 200 亿美元。近几年来,虽然面临世界经济的不景气,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逐年递增。数年前,一个几千万美元的投资 项目就算是大项目,但现在,数亿、数十亿美元的项目也屡见不鲜。2004 年,三星集团增加对华投资 7 亿美元,是三星对华投资历史上增长最快的一年。商务部研究院不久前调查了 10 家著名日资企业,发现 3 年来,这 10家企业在华增加了 200个投资项目。摩托罗拉公司计划到 2006年在华累计投资 100 亿美元。欧洲企业也不甘落后,如西门子最近宣布,将增加100 亿人民币的
3、在华投资,德国巴斯夫公司 2000 年开始了总投资将达 26 亿美元的石油成套项目,欧盟 15国在华投资从 1992年的 2亿多美元一路增加到 2004 年的近 50 亿美元。商务部 2005 年 3 月发布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趋势调研报告表明,今后年,八成以上跨国公司将扩大在中国的产业和研发上的投资。从投资数量看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额逐年加大,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中最能吸引跨国集团投资的热点地区。 2 跨国公司倾向于将地区总部设在大陆 以前,负责大中华地区或亚太地区管理运营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一般设在香港或新加坡。但近几年来,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纷纷移至大陆,首选上海,次选北京、深圳。美国财富杂志
4、2001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92%以上的跨国公司若干年内将考虑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至今,各大公司纷 纷实施了自己的迁都计划。 2005年 3月 5日,来自上海海关的信息表明,目前在上海浦东海关办理注册手续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 18 家,投资总额6.4亿美元。其中,仅 2004年就有 9家办理了注册备案,而此前的 5年中,这个数字仅为每年 12家,除了已经和正在办理入驻手续的公司之外,表现出强烈落户浦东意向的跨国公司也与日俱增。友邦保险等准备把总部移至浦东,三井物产、百安居、欧倍德等跨国公司均表示希望尽快在浦东设立管理性总部, GE、惠普、 IBM、西门子等集团也都有在浦东设立功能性总部的意
5、向。除了浦东之外,上海其他地区也已 分布了数十家跨国公司总部。在地区总部之下,不少跨国公司还在中国设立营运中心,如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结算中心、公关中心等。总体看来,跨国公司将大战区司令部和中枢机构设在大陆已是大势所趋。 3 跨国公司投资系统化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已不再是单个项目的进入,而是长条价值链的移入。前后衔接的产业链条相互配套,或者是一家跨国公司带动其他跨国公司分工协作、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共同投资;或者是一家跨国公司将自身业务向上下游产业或左右相关产业延伸,投资开始涵盖制造业和服务业各个领域,覆盖了项目所涉及到的 各行各业。研发、设计、原料、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物流
6、、金融、保险、咨询、人力资源开发等一条龙投资,跨国公司对每个环节都在渗透。在早期项目的基础上,跨国公司向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发展。摩托罗拉公司以 20 亿美元建设天津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中心和亚洲通讯产业基地,中心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能对整个大中华区和亚太区进行辐射。诺基亚公司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于星网工业园,项目涉及移动通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成套业务。跨国公司往往也将他们在国外的业务伙伴团体带入了中国,如 DHL、 UPS、 Fedex等物流企业就跟随他们的制造业搭档携手进入中国。跨国公司往往是结团而来,系统投资。 4 跨国公司投资出现区域极化 跨
7、国公司对华投资在地域分布上并不是均衡的,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江三角经济带。虽然中国政府希望跨国公司对中国西部和偏远落后地区的发展能作更大的贡献,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 “ 马太效应 ” 却明显存在着。跨国公司在中国东部的投资占总额的几近 90。而中国西部吸引到的外商投资所占的全国比例却呈下降趋势。跨国公司所增加的投资主要集聚在东部城市圈,如北京、天津、上海、苏 州、杭州、广州、深圳等地。东西部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差距越来越大。 5 跨国公司投资高端化 首先,跨国公司积极在华设立研发中心。 GE 研究中心 2002 年注册,一期项目注册资金 2 900 万美元,在浦东拥有 2 万平方米的中
8、心大厦,二期还会成倍扩张。其他跨国公司在华也已设立研发中心 600多家,涉及信息通信、生物制药、重型设备、精细化工等领域。 其次,跨国公司加大了在华项目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各跨国公司在华项目都在大力培训和任用具有国际水准的科研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 第三,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投放已 逐步与世界同步。现在,汽车业跨国公司在华投放的轿车车型一改当年使用国外淘汰车型的局面,大部分是与国际同步的。东芝公司 2001 年决定将数码彩电和大屏幕彩电全球生产基地转移到大连, 2002 年又在杭州出口加工区建立东芝全球 IT 生产基地,投放的技术就是东芝的最新技术。跨国公司在华的技术转移已出现了几个变化:从过时技术
9、转让变为新型技术转让;从逐步转让变为大幅度转让;从单项转让变为系列转让;从被动转让变为主动转让;从成熟技术转让变为在华研究开发。跨国公司在华项目的技术水平逐步与世界接轨。 第四,跨国公司在华积极 投资于高端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银行、保险、国际租赁等金融业,包括增值电信和基础电信在内的电信服务业以及包括管理、咨询、会计、法律、公关、广告、时尚等在内的各种专业服务业,都已集中了大量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 6 跨国公司投资独资化 据学者总结, 1997 年以来,中国新批外商独资企业项目一直多于合资企业数量, 1998 年以来,外商独资企业合同金额一直多于合资企业, 2000
10、 年以来,外商独资企业实际使用金额一直多于合资企业。在原有的中外合资项目中,外方往往也希望通过追加资金和收购的方式 达到控股或独资的目的。如本田公司计划追加投资,控股广州本田。在项目数量和资金数量上,跨国公司独资项目超过合资项目越来越多。跨国公司投资独资化趋势明显,这说明了跨国公司已经适应在华投资经营,已成为中国土地上一个能独立的正常成员。 7 跨国公司加大了对中国民族企业的兼并 近些年来,跨国公司大大增加了在华兼并力度,这与世界范围内的兼并浪潮是一致的。 2003 年,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品牌,及其在宜昌的生产基地和全部销售渠道、管理系统,将中国排名第三的护肤品品牌纳入囊中。2004 年,世界
11、500 强之一的比利时英特布鲁公 司在温州召开其公司全球董事会,布置在华收购计划。这只是日益增多的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一部分例子,如果说过去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主要以绿地投资方式为主的话,那么今后跨国公司将迅速加大对中国民族企业的兼并力度。随着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政策法规的制定,跨国公司也会越来越踊跃地参与到对国企的兼并中来。 8 跨国公司经营本土化 首先,品牌本土化。跨国公司在华树立其品牌,更多考虑其品牌文化的本土化,给其产品起中国 化的名字,好听又好记,使其品牌对中国消费者更具亲和力。在品牌推广上,热
12、衷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卖点,使其产品充满了中华民族的吉祥气息。 其次,产品本土化。跨国公司将研发基地设在中国,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设计产品。如宝洁公司就专门为中国消费者开发了适合东方黑发人种的 “ 润妍 ” 黑发中草药洗发水和滋润喷雾。肯德基适应中国人口味、饮食结构、就餐习惯、消费特点等,在中国北方推出了 “ 榨菜肉丝汤 ” 、 “ 寒稻香磨饭 ” ,在上海推出了 “ 海鲜蛋花粥 ” 、 “ 香菇鸡肉粥 ” 等适应中国人口味的中式食品。 第三,人才本土化。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在人力资本方面却大力发掘本土资源。人才本土化不仅仅体现于成本降低,更重要的是在文化融合中所起的媒介作用,因为管理、生
13、产、服务都依赖人来消除其中与当地文化不协调的因素。跨国公司每在中国投资,必设立培训部门或开设培训课程,不惜重金培训本土人才。如摩托罗拉公司在北京、天津等地成立摩托罗拉学校,大规模地对本地优秀员工进行培训。在人才的录用和提拔上,本土人才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以提高本土人才的积极性。 以上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营的转变表明,跨国公司开始更多地与中国经济和社会整合,成为中国土地 上的一个正常成员,跨国公司使中国和世界联系地更紧密,同时也保持了跨国公司自身的特色,如资本技术实力雄厚、逐利性、经营富有谋略等等。参考文献 1 郭睦庚,储冬红 .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策略的变化及其思考 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3)2 刑燕荣,丛伟君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 调整及中国的政策取向 J.北方经贸,2004(11)3 王志乐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 J.宏观经济研究, 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