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溯源本土视角下的新农村规划研究 摘要: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功能重组、规模扩展等一系列问题。乡村,作为与城市相伴相生而发展的空间形态,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建设是我国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逐步走向统筹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本论文以厦门海沧新农村规划实践为基础,基于溯源本土视角,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多层面着手,村庄规划的关键性要素,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探究相应的规划政策和引导措施,为我国新农村规划和建设提供对策建议,促进城乡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本土; 实践;策略;厦门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B 文
2、章编号: 1008-0422( 2014) 07-0103-04 1 前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功能重组、规模扩展等一系列问题。乡村,作为与城市相伴相生而发展的空间形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城市规划、地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乡村地区展开了大量深入研究。蜕变中的乡村,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研究和实践的难得机遇与挑战,对其进行科 学合理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逐步走向统筹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2 快速城市化地区乡村蜕变 在我国城市化初级阶段,城、乡并存的二元结构使得村庄成为城市管理上的 “ 盲点 ”
3、,市场机制的引入激发了农村二元体制下隐含的问题与矛盾。我国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村庄,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对城乡统筹发展影响重大,处于城镇近郊地带的,村庄建设低效无序发展,最受人关注且情况复杂的村庄聚落。实质上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经济水平来评价,均已超越了普通乡村,甚至于高出内地一些乡镇水平。村庄规模不断扩大 ,一方面受自身特征的制约,村庄建设存在无序低效的现象;另一方面村庄的无序建设抬高了村庄城市化的门槛,随之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物质空间形态、政治和政策等方面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阻碍了我国城乡的健康、和谐发展。 例如厦门海沧区村庄,据调查显示, 1999 年现状村庄建设用
4、地约为6.44km,而至 2010 年现状统计显示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包括部分已建成的工业区)已达 13.5km。从 1999 年到 2010 年,其村庄建设用地以每年0.7-0.8km 的速度持续增长,并且具有极大的惯性(图 1、 图 2)。随着村庄规模的不断扩张,现有村庄规划建设的不足之处日益凸显,诸如村庄发展框架预留不足、中心功能不明确、工业用地与村民住宅混杂、道路系统衔接不足、村村道路 “ 各自为政 ” 、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缺乏特色等,严重制约了村庄未来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此外,从宏观战略层面看,村庄建设未能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思路与发展路径。由于一直是以村镇的身份与级别
5、完成工业化的进程,不可避免的在行政圈层、普通民众的思想意识上形成思维的枷锁,限制了村庄由工业化向更高的发展目标升级、转型。 如今,我国城乡社会正 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赋予了乡村新的功能,除仍具有农业生产功能以外,村庄还提供休闲、社交、居住、工作等活动空间,乡村社会文化与都市文化之间的差距也日益缩小,村庄迫切需要在发展与保存中找到新的道路,进而采用新的发展模式。 3 溯源本土的新农村规划实践探索 以厦门海沧新农村规划为例 3.1 宏观层面:维护区域生态系统 村镇搬迁与用地调整规划 绿色低碳的新农村规划首先体现为对村庄发展规模的限定,重视区域规划,强调城市从区域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以人为中
6、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 以及对人的社会生活的支持性;尊重历史和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从而建立公共中心形成以步行距离为尺度的居住社区。任何地区的发展必然有一定的界限,而村庄规模及选址应该充分考虑现状自然因素的制约,注重避免周围生态环境恶化进而导致村庄活力丧失甚至是村庄衰退。例如厦门海沧村镇搬迁与用地调整规划(图 3),厦门海沧区内现状村镇建设用地约有 12.7km,辖海沧、东孚两镇和厦门第一农场、海沧农场、天竺山林场,共有 30 个行政村, 105 个自然村,区内农村人口约 7.7 万人(表 1)。规划以维护绿色低碳的乡村 区域生态系统为主旨,主要是以控制与引导相结
7、合为核心,集约土地利用,紧凑布局,制定有利于海沧区内建设用地合理利用的规划布局,统筹建设,并以合理引导乡村工业相对集中发展、村民住宅联建统建为基点,确定试点村发展方向和策略,划定禁止发展区、控制发展区及非建设用地的界限,规定各类用地的使用要求,划分确定搬迁村庄与保留改造村庄,从而促进村庄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并在功能及景观方面达到综合效益最优,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实行经济、建设、环境协调发展。 3.1.1 搬迁安置 安置区规划 根据城市开发需要稳步推进,空间布局既分散又集中,提高村民可接受度的同时,减小了搬迁难度,实现村民需求与城市规划部署的有机结合(表 2)。并且,安置区
8、规划注重弹性需求,留有余量,适应动态变化的多种因素,为开发商介入提供契机,减轻政府资金压力,通过市场无形的手,推动安置区建设(图 4)。 3.1.2 保留改造 在海沧村镇搬迁与用地调整规划中,针对保留改造村庄的现状特点因地制宜,控制部分现状村庄的发展规模和人均建设用地规模,预留部分村庄发展建设用地。实行改造主体多元化,使村庄改造更具操作性。同时, 保留村庄历史风貌建筑,增加公共基础设施,分期建设,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期能够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提升村庄的环境景观。 3.2 中观层面:尊重社会与民生 营造以人为本的新农村社区 新农村社区理念强调 “ 以人为本 ” ,倡导重塑多样性、人
9、性化、有社区感的生活氛围。理想模式是空间布局紧凑、土地混合使用、住宅类型混合、步行适宜的邻里及鼓励公交优先、环境友好等(表 3)。而营造以人为本的社区正是为村庄形成村民认可、人情味浓、活力感强、归属感和安全感兼具的生态型农村社区,规划原则中表达了对社会和 民生的充分关心,关注公平与民生问题,积极发展村庄优势资源的相关产业,扩大村民就业渠道,提高村民收入水平,以期实现村庄包容性增长。 3.2.1 公众参与 新农村规划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村庄在物质形态、经济形态、社会文明形态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强调社会公众的参与和合作、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通过村民、外来流动人口与村庄社区生活相互作用,在进行新农村物质空
10、间形态、经济形态转变的同时,实现新农村社会文明形态的转变(表 4)。 3.2.2 尊重社会与民生 村庄是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聚居点 ,新农村规划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对规划的诉求,关注民众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例如厦门海沧新农村规划,详细调研各村庄的现状建筑质量和村民的就业、收入来源、收入状况、生活习惯、休闲娱乐方式等,并对基础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总结(表 5),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发展目标与实施措施,解决村庄存在的交通不畅、公共设施缺乏及环境卫生较差等问题,通过规划对村庄主要道路进行梳理和完善,引导村庄的开发建设。 3.2.3 维持多样性 村庄、社区主体与功能的多样性是新农村持续
11、发展的基础,新农村规划的多 样性原则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人群多样性 在快速城市化地,村庄生活的人群不仅包括原住村民,还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及其他服务人员,新农村规划营造邻里和农村社区应具有多种类型和价格水平的房屋,满足不同年龄和收入水平使用人群的需求,维持社会公平和公正态度,解决社会阶层隔离与分化等社会问题,从而达到保持村庄主体使用人群多样性,加强人群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塑造一个有活力的新农村社区(图 5)。 2)功能多样性 新农村规划应将新农村社区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使村庄不同功能用地等资源得到 充分、有效混合,提高社区活力增长并为生活多元化提供可能,强调社区特色,淡化功能分区,并通过有机联
12、系的村庄街道促使村民的活动自然地融入到邻里和社区之中,为村民提供日常交往的生活舞台(图 6)。 3)环境多样性 在新农村社区中,环境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对宗庙、祠堂等历史遗迹的尊重和保护,维持地方传统及风貌特色,形成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空间环境,并实现村庄历史文脉的持续发展(图 7)。 3.3 微观层面:混合功能紧凑布局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村庄建设规划 村庄建设规划是基于宏观层面村 镇搬迁与用地调整规划和中观层面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微观层面的因地制宜的村庄改造措施,以期从空间形态、规划布局、交通系统等层面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村庄的改造与转制,应根据征地村庄的财力、集体经济组织状况、村民
13、认识心态等几项条件的成熟程度,采取三种不同的步骤和措施,划定村庄控制范围,限制农民私宅建设,政策引导,市场动作,分阶段逐步推进,引导村庄改造与更新。 保留改建:有些村庄并不影响城镇的整个格局,只需对村庄进行改造。提高村庄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通过对村庄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 ,使其与整个城镇基础设施联成系统,为村庄逐步纳入城镇提供保障。 局部重建:对于安全隐患比较严重、环境质量差以及城镇景观急需美化整治的地段,包括影响区域绿地和环城绿带功能的非农建设项目,必须首先全部或部分拆除,并进行村落搬迁。在原有用地上,按照规划的要求,按现代城镇的标准进行重建。 整体改造:在城镇建设发展区范围内,对村庄进行全面更新改造,从整体建筑形态、公共基础设施及交通路网建设上与城镇相衔接,推进村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中国 21 世纪议程指出,农业与农 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村庄作为一种历史久远的聚居形态,既像是古老历史的遗物,又像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新生的活体,既是城乡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又是城乡发展的潜在价值所在。我们应全面、客观的认识乡村,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探究相应的规划政策和引导措施,构建其与城市的共融、共生、共存的和谐关系,推动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