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莫振高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莫振高( 1957 年 -2015 年),男, 壮族 , 1972 年 8 月参加工作。广西 都安瑶族自治县 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广西壮族自治区 劳动模范,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他连续 30 多年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近 300 名贫困生,让他们进入大学;先后筹集 3000 多万元善款,资助 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2015 年 3 月 9 日因病逝世,享年 58 岁。 1.人物生平 莫振高,男,壮族, 1957 年生, 1972 年 8 月参加工作。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 2011 年
2、9 月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莫振高用自己微薄工资以及陆续筹集而来的 3000 多万元人民币善款,资助近两万名贫 困生圆了上学梦,被称为 “ 化缘校长 ” 。 2015 年 3 月 9 日,莫振高因病逝世,多所国内著名高校以及海内外校友发来唁电。 莫振高的离去,在当地引起巨大震动。他去世当晚,全校 4600 名学生自动集体熄灯,为他们心中的好校长默哀。他的学生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吊唁、守灵、送别。 2015 年 3 月 15 日上午,广西都安,千余人送别都安高级中学病逝的校长莫振高,队伍绵延数百米。 2.教学科研 直接参与的用现代技术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和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等课题被确立为广
3、西省级科研课题。 直接参与的责任教育、少数民族地 区语言教学、课堂教学弹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被确立为国家级研究课题。 参与编写了共青团工作指导丛书和中小学素质教育丛书。 主编中学生美文阅读、思考与探索、中学生作文主题训练;撰写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调节最佳心态,养成良好心境,争取理想成绩等 13 篇教育教学论文,先后在省级研讨会上宣读及交流。在全国各报刊发表论文 65 篇。 2 3.人物成就 管理成绩 1996 年以来,即使担任 校长 , 莫振高 依然坚持肩挑两个毕业班以上的主科教学,每周上 10 节课以上,且成绩优异。 在他的带领下,都安高中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
4、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西示范性高中以及全国语文、数学、英语教学先进集体。 1993 年以来,高考升学率逐年上升,由当时的 48.2%提高到几近 100%,而且连续 27 年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获 得荣誉 1996 年,被评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 ” ; 2000 年 5 月,被评为 “ 全国先进工作者 ” ; 2006 年,被评为 “ 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 ” ; 2007 年,被评为广西规范化管理 “ 十佳校长 ” 。 河池 市 “ 优秀共产党员 ” ; 都安瑶族自治县优秀党员; 都安瑶族自治县优秀教师。 公益事业 莫振高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 “ 校长爸爸 ”, 连续 35
5、 年(截止 2011 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 300 名 贫困生,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莫振高不惜一切筹资助学,到企业、工地为贫困学子 “ 化缘 ” 。近 10 年来,莫振高先后筹集 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 1.8 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在家人、群众和贫困山区孩子眼中,他是一个 “ 总是惦记着山里贫困孩子 ” 的校长爸爸,一个被瑶山的孩子称作“ 莫爷爷 ” 的好心人。 4.人物评价 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豪气干云的话语,但 莫振高 以毕生的心血,用爱与责任铸就的丰 碑,长留天地之间,耸立万千学子心中。 3 如果说清贫是一种生存状态, 莫振高 在这样的状态中锻铸了震撼人心的坚韧精神。(新民
6、网评价) 每次经过教学楼,莫 校长 那个双手叉腰的高大身影仍然依稀隐现,激励她跑得更快,用更优异的高考成绩,告慰 校长 的在天之灵。(高三 359 班团支书韦静) 4 国内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莫振高同志先进事迹 中国青年报 报道 “乞讨校长”莫振高 据新华社南宁 2011 年 9 月 19 日 电(记者张莺)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被外界称为“石山王国”,这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广西却有着“全民重教”的美誉,都安高中更是一所连外地人都急着把孩子送去的有名中学。 莫振高,都 安高中的校长。瑶山里关于教育事业的传奇故事,有他浓重的一笔。今年教师节前夕,他被评为“ 2011 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7、”。 60 多万人口,年均财政收入 3 个亿瑶乡都安九分石头一分土,那里的农民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生存,贫困阻挡着当地不少孩子实现读书梦。都安高中70%的学生来自大石山区,部分学生家庭极端贫困。 要走出大山,只有拼命读书。这种“不放弃”的精神和全民重教的氛围,直接带来都安高中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学校连续 20 多年有学生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牌高校。 今年 54 岁的莫振高是一名壮 族语文教师,后担任都安高中校长。在教学生涯中,莫振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民族班同学施行“双语教学”,对于现代汉语解释、理解不了的问题,他辅助以壮话、瑶话,直到让同学弄懂为止。 除了是一名优秀教师之外,莫振高还被称为
8、“乞讨校长”。 从小父母双亡、由姐姐抚养成人的莫振高,一直对贫困学生格外用心和动情。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莫振高学会了“化缘”。每年高考结束后,他带领学校老师带头为贫困生募捐,积极联系慈善机构、企业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等捐助贫困生。 莫振高告诉记者,在以往暑假“化缘”期 间,他在都安县城无论是见到上级领导,还是个体老板,第一句话往往是“我的学生考上了大学,上学没有路费,帮一把吧!”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曾遭到别人的误解与奚落,但都一笑而过了。 从担任普通教师到后来担任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连续资助了近 300 名贫困生。他和他的团队先后筹集到 3000 多万元善款,资助 1.8 万多名贫困生完成学业
9、,实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愿望。 5 “人们送给我一个绰号,叫乞讨校长。听到这样的称呼,我从不感到羞辱,因为这乞讨不是为我,而是为了我的学生,为了我的瑶族同胞。”莫振高说。 都安高中的不少其他教职工也受莫振高精神感染,跟着为学生“化缘”。学校教师韦喜凤不但自己资助贫困学生,还曾拉亲朋好友为学生的求学路助推一把。 在“莫振高”们的栽培努力下,都安的学生不负众望。从 1993 年以来,都安高中升学率逐年上升, 2000 年升学率达到 93.75%。 “近代学者夏丏尊说过这么一句话: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的教育,犹如没有水的池塘。而我要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莫振高说,他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瑶山这片
10、生他养他的热土。为了更多的瑶族同胞走出山门,他愿意默默奉献到永远。 6 南国早报 报道 莫振高的贫与富:一生清贫 留下精神财富激励众人 南国早报讯 (记者 蓝锋 )仙人已过蓬莱阁,德范犹香启后人。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莫振高,虽已经离世将近十天,但他用爱与责任,托起数万瑶山孩子求学梦的奉献精神,感动了瑶山,也感动了八桂大地。 虽然他已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广为传颂。正如华东师大教育高等研究所唁电所说 他是将学生的命运与自己的使命结合在一起的校长。 一生清贫 一双拖鞋穿了 7 年 1954 年 11 月 12 日,莫振高出生在 都安县高岭镇加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1972 年
11、高中毕业后,他在高岭担任初中民办教师, 197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广西民族大学中文系就读。 1978 年毕业后分配到都安高中任教。 1979 年担任都安高中团委书记, 1996 年起担任都安高中校长。 出身贫寒的莫振高经常说,贫穷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它可以锻造一个人的品格,可以锻造一个人的毅力。 莫振高的家,位于都安高中后面,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居民楼。他的家里,装修得很简单,记者没有看到一件值钱的家什,一些家具看起来还非常老旧。他的卧室只是简单地批灰刷白,摆放着一 张简易床,对着床头的,摆放着一个上世纪80 年代的木柜,柜门已经损坏。 记者在二楼墙角看到了一双黄里透黑的塑料拖鞋,上面写着“
12、 2008”几个字。这是莫校长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买下的,鞋子质量不错,在家里他已经穿了 7年。不过,鞋子已经从当初的黄色差不多变成了如今的黑色。在一楼的厨房里,使用多年的一个老旧得变形的铝制水瓢,也见证了莫校长简朴的一生。 妻子黄西彦说,虽然水瓢难看点,反正还能用,就继续用着。他的办公室,刷蓝色油漆的木门,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一张坐了十几年的木凳子,挂着一条毛巾。因为身高体壮,他经常 出汗,这条毛巾也陪伴了他好几年。 夫妻俩把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先后资助了周艳时、蓝锦娜、唐金色、黄茜等近300 多名学生,使他们完成学业,考上大学。 身正为范 出门经常乘坐班车 7 爱校如家,爱生如子。莫振高用一生诠
13、释了这八个字。 上个世纪 80 年代,都安高中校舍大都是瓦房,只有一栋宿舍楼和三栋矮小教学楼。每逢下大雨,房子里就漏水。碰到这种情况,莫振高都要冒雨攀着梯子,爬上房顶去检修补漏。因为,他怕学生被淋着误了课。 只要不出差,不放假,每天早上 6 时以前准时到校,晚上 11 时后才回家,这 个“时刻表”,莫振高坚持了 30 多年。由于积劳成疾,他先后几次因病住院,有一次在上课时倒在讲台上,老师和学生立即把他抬进医院抢救。他从病榻上醒过来后,一边输液,一边又忙着批改学生的作业。有一次因血压高,头晕眼花,他被送进医院,但还没有办完住院手续,他就不见了。医生找不到人,追到学校,发现他正在给学生讲课。医务人
14、员对学生们说:有这样的老师,你们太幸福了! 虽然莫校长已经离去,但是他的精神品格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2005 届毕业生陆红艳在班级的微信群上说:“除了大家平时在校园感受到的关爱,我还有一样佩服他。他平时 去南宁或是别的地方,基本都不会叫司机接送,都是自己去车站坐班车。”这段话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共鸣。 老骥伏枥 进修心理学给学生加油打气 莫振高十分重视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提升,他要求全校教师凡没有研究生学历的,一定要考,一定要进修。他自己上了 50 岁,还先后到北京大学心理学学院脱产进修,拿了合格证回来后,专门给高三毕业班开设高考心理课。他还在十分繁忙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挤出时间,到华东师范大学参加研
15、究生班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取得学位。 莫校长一个星期上 20 多节心理课,但他从来不喊累不嫌苦 。由于学识丰富,他讲课生动活泼,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每次上课,都是掌声不断。现在已经毕业的蓝锦娜回忆,在都安高中,记忆最深刻最留恋的,就是莫校长的心理课。 毕业生黄羡丽得知莫振高逝世后,专门从深圳赶回都安送老校长最后一程。她哭着说, 2008 年她到都安高中补习,她一点信心都没有,压力特别大,性格变得特别内向,在教室和宿舍都不和同学说话。后来,莫校长给他们班上心理课,慢慢地开导他们。受到校长的鼓舞,她改变了自己低迷的状态,成绩有了长足进步,考取了梧州学院,现在已经在深圳站稳了脚跟。 8 同济大
16、学毕业的陈顺伟 说,虽已离校多年,但他依然记得当年备战高考的日子里,莫校长对自己的鼓励和劝勉,是莫校长让他学会了自信,“他是我们人生的引路人,是我们前行的支持者和守护者”。 有信念,就有力量 本报评论员 被学生称为“校长爸爸”,把生命无私奉献给教育事业的莫振高走了,他的故事在各大媒体迅速传播。不断攀升的点击量和阅读者,形成强大冲击波,直击人心,催人思考。 教书育人,任重如山。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莫振高呕心沥血帮助贫困学子,志 诚奉献于都安瑶乡的教育事业,严谨治学形成学校良好校风,以身作则团结一批优秀教师。一言一行皆是教
17、育,都安高中的升学率和被国内名校认可的教育质量证明了这一点,学生和家长的深切怀念证明了这一点。 莫振高能做到的,都安高中能做到的,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也应该都能够做到。教育者必须要有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怀、深沉的大爱,公正运用教育资源,负起教育责任,把学生培育教育成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追求的栋梁之材,不负社会期望与时代重托。被莫振高的故事所感动,就应该向他学习,像他那样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爱岗敬业、真诚奉 献。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把该干的工作干好,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澎湃力量。 教育扶贫,力重千钧。物质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困,是理想信念的缺失。偏居于广西一隅的都安瑶族自治县
18、,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虽然生存条件恶劣,但都安高中大礼堂墙上却写着这样一句标语: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都安高中的教育成果证明了教育扶贫的强大能量,也反复说明:有理想就会有追求,有信念就会有力量,有行动就会有未来。 贫困不坠凌云志,必当揽月登九天。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实现加快发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坚定发展信心,要有爱拼敢闯的 干劲。都安能够做到的,我区其他贫困县也应该能够做到,发展较快较好的地区更应该做到。做好教育工作如此,新常态下抓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改革开放、法治建设、社会管理等等,更是如此,都应该有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有这样一种振奋的精神,有这样一种不9 懈的追求。这样,我们就会有无穷力量
19、,不断改善并营造有利于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环境,形成推动发展正能量,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广西。 10 人民网报道 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生前点滴 用品格照亮师生 一个贫困山区县的铭记 已辞世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 的点点滴滴 在都安瑶族自治县高中的一个校友分群里,从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的群友比比皆是,有的是科研院所的精英,有的是公安部的警官,有的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多年前,他们都曾饿着肚子、打着火把走几公里山路,从偏远的大石山区到都安高中求学。是谁在激励他们?是莫振高。莫振高是一校之魂,是全校师生的精神领袖,他身正为范,他用人格风范、默默的君子气度,对都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用宽大胸怀接纳莘莘
20、学子 毕业于 165 班,如今在北京当公司老总的苏宏兵说:“在莫校长眼中,所有的孩子都是人才,都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都安高中声名在外,很多学生慕名而来,莫振高总是尽力接纳,结果每个班的人数都接近 90 人。毕业于 175 班,如今在北京工作的韦景煜说:“我们班有 88 个学生,最后一排后背贴着墙壁坐。” 毕业于 181 班的韩逊家在都安县高岭镇唐伦村,当年家徒四壁。 1998年 10 月,高一上学期开学一个月,军训都快结束了,在外打工的父亲总算筹够学费,带他去都高报到。父子俩抱着试一试心态走进了校长办公室,没想到,莫校长弄清缘由后,决定破例收下韩逊,尽管韩逊的中考成绩很一般。过了些天,韩逊在校园里偶遇莫校长,校长一眼就认出他,主动叫住他,问起他的生活情况。要知道,这所学校有几千名在校生,韩逊对此触动很大,后来真的“爆发”了 他成了“学霸”,考上了北大,如今在华润集团工作。 毕业于 188 班的黄仁家在马山县,当年他曾考上东北的一所大学,入学后因为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便“任性”地退学,回乡报名复读遭拒,他就去都高找了莫校长。在毕业班人数爆满的情况下,莫校长依然收下了他。如今,黄仁已成为中国武警特警学院猎鹰突击队一名正连级队员。 2 他用品格照亮全校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