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的教育模式发展趋势浅析.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49760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设计的教育模式发展趋势浅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艺术设计的教育模式发展趋势浅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艺术设计的教育模式发展趋势浅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艺术设计的教育模式发展趋势浅析 【摘要】本文总结了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未来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发展方向,对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改革 1.概述。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变化的更多人才,这样无疑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迫使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有所变革,有所突破。只有对传统的艺术

2、设计教育进行适应时代需要的变革,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才能符合时代的潮流。 2.目前艺术设计教 育存在的问题 2.1 科目安排不合理。在实际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科目设置上存在课程多开、滥开等情况,而且个别课程实际的开设意义并不大,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已有许多课程已经和当下的观念出现了偏离,就算开设这样的课程,教学效果也不理想。纯粹是为了开设课程而开设课程,而忽略了实用性。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实际方向存在一定差异,降低了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2 理论教学乏味。在实际的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艺术设计的理论课程。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没有较好的把握学生特 点,艺术类

3、学生的理论教学应该是图文并茂,图为主,文为辅,因为针对艺术生而言形象思维较为发达,文字表达与接受能力较弱,所以应该采用看图讲授,而许多教师只是一味的采用教本宣科的授课形式,自然针对艺术类学生吸收和掌握的知识不为合适,教学效果自然也好不了。使得学生对此毫无兴趣,教与学的最终目的难以达到。 2.3 师资知识结构配比不均。从目前高校许多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上来看,许多教师在相关专业领域内具有较高的业务素养,但文化理论又缺乏一定的能力,文化理论强的教师往往专业技能方面又不能实现全覆盖,知识结构不合 理现象十分突出。这样一来相对也降低了教学质量。 2.4 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素质层次水平不

4、一样,良莠不齐,由于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的连年扩大,生源质量的大幅下滑,许多优秀的学生早已考入较好的艺术院校,相对普通高校艺术院系的招生来说考生水平参差不齐,水平相差甚远,应材施教针对老师而言难度加大,统一教学和评定学生成绩优劣产生了难度,给实际教学造成在一定困难。 3.规划今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 基于我国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结合艺术设计教学需要,根据现代人才 素质的基本结构,提出了今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及人才的培养方向。 3.1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围绕现实生活或个性化需求开展创造性设计,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突破固有思维、突破常规模式、突破传统方式,实现新价值、新思维。 3

5、.2 具有一定的现代技术、技能,并能运用专业技术、技能从事设计和制作。具备复合型的专业知识,熟练应用各类设计工具、理解各类设计思想、熟悉各种设计技能。 3.3 具有较强的专业思考能力和判断力,以及正确解决设计方向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不断的从实践中吸取营养,不断的学习前 人的设计成果,不断的总结自身的经验得失,不断的丰富自己的设计技巧,不断的去思考、去探索。 3.4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在整个项目的策划、设计、实施过程中,有各类专业的人才为了共同的目标分工合作,只有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才能融入团队,才能体现价值。 4.展望艺术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一)设计思维从平面向空间转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

6、发展,各类设计软件各种设计方法应运而生。传统的平面造型和平面设计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设计的要求,对于空间创新设计和立体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空间信息传播设计将是 艺术设计专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中创意思维的空间思维方式即将成为主流。 (二)设计产品从物质实体化向虚拟现实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设计已经开始围绕高新技术展开。虚拟现实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全新方式,与传统的人机界面以及流行的视窗操作相比,虚拟现实在技术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三)信息刺激从单一感知性向多感知性转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由传统的视觉感知向听觉感知、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甚至包括味觉

7、感知、嗅觉感知等多感知性设计发展。 ( 四)服务对象从大众化向个人化转变。以人为本,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成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服务可可以满足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的人的个性化需求。 5.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希望 我们将未来艺术设计人才基本能力界定为艺术观察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应体现专业教育特色,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完善、充实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艺术设计 专业教学改革应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

8、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等。 5.1 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性。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 “ 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 ” 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训练。训练懂技术、能吃苦、素质高的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5.2 基础课教学强调适应性。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相互脱节、各自为战的情况。在后续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强调基 础课的适应性,使其为专业课提供很好的基础平台,使其更有效的为专业课的开展服务。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侧重培养培养视觉反映力;注重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9、;加强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 5.3 专业课教学强调实用性。在制定改革方案时,经认真调查研究,按照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特点,充分了解社会对于该专业的具体要求,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加强与企业或社会机构合作,加强产学结合,突出教学的实用性,使学生毕业了就能在社会上派上用场,离开学 校就不愁没有用武之地。 6.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注重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按照 “ 校企联合、优势互补、产学互动、互利双赢 ” 的原则,进一步完善 “ 校企同行、产学融通 ” 的人才模式及运行机制,逐步使艺术设计教育由单一的教育模式转向多维教育模式。

10、 紧紧围绕艺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特点,抓好专业的规划和课程设置,使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更强,专业的区域性、特色性更鲜明。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强化与实习基地或者相关企业的合作,提高彼此在资源、人员、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共享。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 得到全面的锻炼。此外加强与企业紧密合作搞好知识与技术的转化。 7.结语。教学改革是一项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开创性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应体现专业教育特色,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我们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林家阳 .设计创新与教育 .三联书店 .北京 .2002. 丁文庆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教学改革 . 陈君 .论设计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 .中国装饰杂志社 .北京 .2006.1. 刘娉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实践探索 D. 西南大学 2013 翁剑青 .城市公共艺术 .东南大学出版社 .南京 .200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