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芒市生态田园农业发展的探究 摘要:围绕高效生态田园农业创建这个总目标,立足芒市资源禀赋,以都市生态田园农业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实现芒市农业由大市到强市的转变,带动农民致富增收,推动城乡和谐发展,将芒市建成城乡互融、美丽幸福的中国田园城市。 关键词:农业;生态田园;发展对策 1 生态农业发民现状 1.1 高原粮仓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按照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总要求,狠抓科技增粮措施的落实,有力提升全市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促进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为全省边关粮仓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2015 年,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 4.76 万hm2,居全州第 1 位。预计粮食总产量 23.68 万 t
2、,较上年增加 0.45 万 t,增幅达 10%,平均单产增 6.3kg,实现全市粮食生产十三连增。 1.2 特色经作量效齐增 2015 年来,我市坚持扶持龙头企业带产业、围绕产业建基地、适宜需求推品种、注重效益强加工、打响品牌拓市场的工作思路,不断调整优 化产业,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优化布局、重点抓好烟草、冬早蔬菜、冬马铃薯、水果、咖啡、橡胶、茶叶、蚕桑、甘蔗等特色经济作物发展。 2015 年全市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 4.39 万 hm2,预计实现产量 75 万 t,烟叶、蔬菜、茶叶、蚕桑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州前列,实现农业产值 11.65亿元,比上年增加 0.84亿元,增长
3、12.4%,农民收入连年增加。 1.3 农业装备水平逐年提高 依托兴机富民工程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我市加大农业新机具的推广和应用,全市推广水稻机插秧面积 2418.67hm2,通过试验机械化育插秧产量比传统人工插秧平均增产 25kg/667m2,节省成本 52 70 元;有效提高我市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率达 80;并加大农机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检查各类拖拉机 1 092 台,消除违法行为 349 台人次,严厉打击农机违法行为,预防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 1.4 电子商务平台逐步完善 在充分发挥好农业信息网、数字乡村网、三农通平台搭建农产品交易共享平台,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
4、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发布农产品需求信息和求购信息,为广大客商提供快捷、准确的农产品交易信息 1 134 条,涉及到农业政策、新品种信息、新技术措施、龙头企业、当地农业等,为农民朋友种植、养殖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1.5 三品一标认定认证工作有序推进 2015年认定认证无公害农品产 6个,产地面积 1 330hm2,产量 49 925t;认证绿色食品 8 400t,认定面积 0.3 万 hm2,扩展认定面积 1 745.33hm2,认证产量 4 800t。帮助指导企业完成西葫芦、荷兰豆 2个产品绿色食品产地、长丰牌商品猪认定和产品认证申报工作,认定面积 467.27hm2,认证产量 23 537t。
5、认定品种 1 个,年 出栏 10 000 头,猪肉 1 200t。 1.6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夯实 2015 年,我市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的建设,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包装标识的宣传和培训,建立农产品追塑制,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严惩农产品农残超标行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共出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车辆 67 辆(次),执法人员 311 人次,开展农产品安全宣传活动 8 次,检查农产品批发(销售)市场 43 个(次),蔬菜生产地 34 个次;全年抽检农产品样品 3800 个,完成监测 3 706 个,合格 3 634 个,不合格
6、166 个,合格率 95.6%,定性定量检测数 726个,并完成了 11个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建站工作。全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1.7 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的要求,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从而推进我市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切实做到点菜式服务,外地先进技术本地化推广。 2015年,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0 个,从业人员 7 290 人,预计实现总产值 51.9 亿元,销售收入 49.08 亿元。
7、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 20.53 亿元,利润总额 1.8 亿元,上缴税金 0.8 亿元,劳动者报酬 2 亿元,出口交货值 7.8 亿元,带动农户 198 456 户。 2 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效益不高。由于市级财政困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限,季节性、工程性缺水现象十分突出,对冬农作物影响较大。加之,自然灾害频发,抗灾能力不足,农业产量不稳定,农 业综合效益总体不高。 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缓慢,产业效益不明显。由于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蔬菜、橡胶、坚果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程度低,经营管理粗放。同时,农业科技普及率不高,农产品科技
8、含量低,商品率不高,市场体系、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不强。我市龙头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都比较弱,在 40 家龙头企业中,全市最大的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农业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还不大。 四是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村社会化服务不健全。由于受文化素质及区域位置的影响,加之农民群众认识不到位,各类农民专业组织较少,农民抓第一车间的力量不强,甚至没有人抓,故此,社会服务能力较弱。 五是农产品价格偏低,特别是冬农产品。受诺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我市冬农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产值下滑近 5 00
9、0 万元,特别是鲜食甜玉米价格,较往年下滑一半,严重影响项目开发区农民的收入,致使农民增收步伐缓慢。 3 生态田园农业建设对策与建议 3.1 区域划定 为加快芒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打造宜居 宜业现代生态田园城市,以杭瑞高速路芒市出口和风平出口为中心区域,将该区域纳入现代生态田园农业景观进行打造,从而提升芒市田园城市的水平,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下转第 41 页) 3.2 规范农业用房 拆除区域内违规破旧农业用房,以骨干道路两侧和现代农业园区、精品农业园区和都市农业示范区等农业三区为重点,对不符合农业产业规划、有碍环境、乱搭乱建、存在安全隐患、长期闲置和质量较差的简易用房、棚舍,
10、及时进行清理拆除,并做好复耕美化工作;规范改建一批农业设施用房,对保留下来的砖瓦结构农业设施用 房,按照一线一色(式)要求,统一外观,实行整修改造,并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做到外观色彩整齐统一,与自然环境协调融合;探索试点建设绿色环保型生态型农业设施用房,如架空型、防腐木质结构的农业管理用房,减少对土壤耕作层的破坏,让农业设施用房成为农田上的景观建筑。 3.3 提升农田设施 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沟、渠、路,建设高标准的农田排灌体系,农田有效灌溉率和旱涝保收率不低于 90%;全面完成农排线路改造,建成安全、整齐、有保障的农村电网、通讯杆线;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设施,及时更 新
11、、维修农业大棚、遮阳网等设施,做到规范、整洁、不破损,新建设施大棚的选址必须符合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做到与周边农田环境兼容,美化、绿化、彩化农田主干道,打造整洁美丽的农田林网。 3.4 推进生态农业 大力推进农业清洁化生产,通过农牧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新型肥料应用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措施,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使用量;加强耕地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监测和防治,严格切断污泥、工业污染物等外来污染源对耕地的污染,深入推进土壤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同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美丽牧场 ;深入推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打造生态循环农业;以三品认证、推广标准化生产为抓手,打造以绿色安全为标
12、志的精品农业。 3.5 清洁田园环境 全面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和各类积存垃圾,加快完善农药、肥料包装物和废弃农膜的统一回收和集中处理机制;清理农村道路乱堆乱放黄土,田间堆土做到整齐有序;规整膜、网等生产用具,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作物生长间歇期及时收回;严格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0%以上。 3.6 打造田园景观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加快推进农旅融合 ,发展美丽经济,促进农田变美景,田园变景区。围绕芒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自然禀赋、产业特点,因地制宜打造水乡田园、花香田园、果蔬田园、生态田园等各具特色的田园景观,完善森林步道系统,适地修建田园步道、自行车道;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作物的空间布局,更加注重区域集中连片、品种色彩搭配,减少碎片化种植,在复垦地块、抛荒农田引种观赏与效益兼备的彩色作物,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花海。 参考文献 刘思华 .生态农业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 9( 4): 1-5. 张劲松 .加快生态农 业建设积极发展绿色食品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 9( 4): 112-113. 李新平 .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 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 21( 6): 34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