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绘画现象”.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50300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绘画现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绘画现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绘画现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 “ 绘画现象 ” 摘要:建筑是一种艺术,与绘画艺术有共通之处。中国传统建筑中存在着大量的 “ 绘画现象 ” ,蕴含着绘画美。本文从中国传统建筑与传统绘画的共通处出发,总结出天人合一、和谐自然,整体美感、有机变化,色彩对比、层次突出,题名落款、雕梁画柱四方面的共通点,指出当前的建筑设计应该借鉴传统建筑的绘画美,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建筑特色。 总结大全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绘画现象 艺术具有共通性,建筑与绘画同属于空间艺术及视觉艺术,在长期发展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存在着高度的共通性。中国传统建筑具有绘画性的气质,步移景换间,犹如欣赏一幅幅立体的中国画。针对中国传统建筑与传

2、统绘画的共通处,笔者归纳出以下四点: 1 天人合一,和谐自然 首先,中国传统建筑在布局上巧妙地运用各种自然资源,使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达到和谐的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 天人合一 ” 的自然观。传统建筑的布局就如同绘画里的构图,在 “ 天人合一 ” 的自然观的指导下,中国传统建筑布局讲究五行风水理念,阴阳相生,虚实结合,与传统绘画艺术的美学思维相通。 传统绘画构图讲求明阴阳,明虚实,山水树木花石的布置应疏密相间,虚实结合,下笔时笔动为阳,笔静为阴,体会阴阳再运用笔墨描摹自然景物,才能符合天地自然之理,与自然和谐地融合,体现自然之美。中国画注重白描艺术,计白当黑,凸显生动的意境,追求表象更

3、深层的内涵,以有限的笔墨体现无穷的情境。另外,中国画以形写神,讲究形神兼备,描绘的景物并非如西方绘画中纯粹的客观事物,而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事物。绘画者常用种种象征的手法,寄 托其志向、意趣,如以梅兰菊竹喻君子高洁等,注重的是绘画者所要表现的 “ 道 ” 而非纯粹的自然景物,这正是道家齐万物的 “ 天人合一 ” 思想的体现。 开题报告 中国传统建筑布局讲求虚实结合,或内虚外实,或内实外虚,在总体自由的格局中包含齐整的局部,在总体齐整的格局中渗透自由的部分,尽显中国画泼墨挥毫的神韵。例如江南古镇的民居建筑就是虚实结合建筑的代表。江南的民居建筑总体上是内向的、收敛的,以围墙隔开内外,内部的各个建筑呈

4、现出丰富的势态,有造型各异的房屋、兼有通风和采光功能的天井、纵横错落的走廊、各式植物盆景等 等,外部却趋于齐整,正立面相当简单划一,大多是厚实的围墙和门户,主要是因为民居建筑密集,临街面窄小而致。这样一来,建筑布局外部是 “ 实 ” 的一面,具有防御、保护功能,内部是 “ 虚 ” 的一面,庭院、房屋、植栽的安排疏密有致,以天井达到和自然的交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内外虚实结合,建筑与自然达到和谐的关系,具有画面美感,符合 “ 天人合一 ” 的自然观。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暗合传统绘画艺术构图中明阴阳、明虚实的美学思维,讲求虚实结合,阴阳相生,以有限的空间展现出无限的意境美感,与自然达到

5、充分的和谐,体现了中 国传统文化中 “ 天人合一 ” 的理想。 2 整体美感,有机变化 中国传统建筑在群体院落方面突出绘画中的整体美感,在单体建筑方面则体现绘画中的有机变化。 开题报告 t 中国传统建筑群体院落极为常见,江南古民居建筑群就是其中一个突出代表。群体院落是铺开成为一个面的,是一个具有强烈面积感的整体。在这个整体里的每一个单体具有体积感,但这些整体里的单体只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在共性的因素下,其个性很弱,只有在整体中才有意义。整体上运用了大致相同的结构、材料、色彩,形成了相同的质感,体现出共性 的因素,表现出秩序之美。这一点与绘画中通常形成的整体美感有共通之处,塑造了一个浑然圆

6、融的意境。 但是中国传统建筑的这种共性不是完全的相同,而是在相近中加以丰富的有机变化。在造型上,每个单体建筑的朝向不同,规模、大小、高度、层数有所差别,面与面的组合、线条与线条的连接、线与面的倾斜角千差百异,再加上本身建筑技艺的精巧变化,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建筑风貌。有机变化的原则我们也可以经常在绘画中见到。中国画画竹子时,每一片叶子粗看相似,仔细观察会发现各有各的意蕴,由叶子的不同朝向、整棵竹子的倾斜度,还可大致推出 风向及风力大小。画百鸟图时,高明的画家更是追求每只鸟都有不同神情姿态。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建筑兼有绘画中的整体美感现象和有机变化现象,在整体的齐整中寓个体的自由变化,具有统一的、

7、和谐的美感。 3 色彩对比,层次突出 色彩占了绘画艺术相当大的比重,而它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的比重同样很大。中国传统建筑因不同的地域性文化和时代性文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在色彩上大致有华丽的皇家建筑和淡雅的园林建筑两种。前者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如同工笔画;后者色彩平淡,白墙黑瓦,如同山水画。在色彩 上并没有仿照大自然的色彩,反而与周围的自然色彩形成对比,但是在对比中往往达到协调,并且增强了层次感。背景部分通常是由单纯的一个色相的色彩加以不同的明暗度的变化而成,最后再加上一两种其他的色彩。这一种做法在绘画中经常运用到,传统绘画中总是用各种浓淡不一的墨色再加上一点其他的颜色如褚石或花青。 以

8、江南民居建筑为例,其建筑色彩主要是黑、白、灰三种有机组合,通常是白墙黑瓦构成主要的点线面,灰则是二者之间良好的过渡色。白粉刷墙是出于生态考虑,因其能防潮、反射阳光,而且符合古代文人淡雅、宁静的审美意趣。白墙黑瓦 与房屋周围的绿树青山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因为黑、白、灰有机结合,三者的色调本身又有兼容性,所以这种对比最终达到了协调状态,相互衬托,相得益彰。大面积的黑、白、灰奠定了建筑本身的基调,周围不同的自然色彩则成了生动的点缀,假如画成中国画,画面必定富有错落有致的层次感。 思想汇报 总之,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运用与绘画色彩的运用原理相通,在色彩的对比中突出了画面层次感。 4 题名落款,雕梁画柱

9、中国传统绘画中,题名落款的习惯自古有之。题名落款以诗句或文字的抒写,传递出画作作者的创作意图、价 值理念,将纯粹的画像赋予更深层的内涵。中国传统建筑的题名和对联与此有共通之处。如 “ 和贵楼 ” 、 “ 中和殿 ” 等建筑名传递主人的儒家价值观,苏州 “ 拙政园 ” 中 “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 的对联借用王维的诗句表明主人的闲适意趣,再 总结大全 如广州的 “ 陈氏书院 ” 有 “ 道积太邱,星聚一堂昌后世 ,德令广雅 ,风培百粤振斯文 ” 一联,显示出书院育才育德的理念;清末沈葆桢为巩固海防 ,于台南建造一座防御性碉堡 ,题名 “ 亿载金城 ” 四字 ,寄托对抗外国列强时能有效防卫

10、的愿望。这些题名对联的作用与中国画的题名落款相似,都是为了 形象地传递建筑的意蕴,更好地升华建筑的境界,调动观者的想象力,使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建筑的丰富内涵,给观者美的感受。 另外,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出现 “ 雕梁画柱 ” 这一绘画现象,画从属于建筑,或表现欢乐的气氛,或寄托吉祥的愿望,或重现寓言故事,或隐喻高尚志向。这些画为建筑增添了文化内涵,丰富了文化意趣。 综上所述,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有共通之处,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暗合绘画艺术虚实结合、阴阳相生的 “ 天人合一 ” 自然观,兼有绘画的整体美感和有机变化,运用绘画色彩的原理,还存在题名对联、雕梁画柱等绘画现象,蕴 含着绘画美。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应充分借鉴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这种绘画风格,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建筑特色。 参考文献: 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王振复建筑美学笔记 M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叶育男形体的自由化 东方书法与美学在数位构筑中的初探 D 台湾 :台北新竹国立交通大学 ,2006 开题报告 曾炎辉 “ 气论 ” 在宋朝山水画中的影响 D 湖南 :南华大学 ,2008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