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转型时期发展多元利益集团的必要性.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51663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转型时期发展多元利益集团的必要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转型时期发展多元利益集团的必要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论转型时期发展多元利益集团的必要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论转型时期发展多元利益集团的必要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论转型时期发展多元利益集团的必要性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的转型必然带来多方面的变化。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集团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利益集团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各利益集团间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转型时期;多元利益集团;必要性 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政治上党的一元化领导,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单一的所有制模式,并推行事实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同时强调,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的利益高度一致,中国共产党是其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忠实代表,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

2、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代表 “ 局部 ” 、 “ 狭隘 ” 利益的利益集团得不到承认,也不被允许存在和发展。当时人们虽然也承认,事实上存在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但主要是指存在于 “ 二元式 ” 社会利益结构中的、政治化了的、特殊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中央与地方、城市 与农村、工人与农民、干部与群众 由于当时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是由国家公共权力决定的, 25-30 各群体成员利益不可能通过组团结社得到满足,因此,在 “ 以阶级斗争为纲 ” 的 “ 泛政治化 ” 时代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仅存在自在的利益群体,而不存在自为的利益集团。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的利

3、益集团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与条件下,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一、中国利益集团逐步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1.市场化改革前社会再分配过程中一直受益的集团将发生分化与重组。一方面,一直享受优越待遇的利益 集团中将会出现一部分 “ 走投无路的集团 ” ,并逐渐异化于体制之外;另一方面,将会产生出 “ 显现活力的集团 ” ,并以明确的形式组合在体制之内,进行参与、竞争、增殖,并产生多种变化。如在国家社会主义再分配经济体系下形成的社会精英阶级,特别是知识精英,其分化就比较突出。又如,在与管理部门和国家官僚的讨价还价中,具有特殊地位的一些工人和有组织的劳工群体 553-571,虽在社会再分配过程中普遍受益,但随

4、着体制改革和经济市场化的深入,将发生新的分化与重组。 2.一部分以社团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准利益集团将转向自主性的利益 集团。在中国,由于大部分社团属于 “ 体制内 ” 社团,即由政府主导产生或从政府机构分离出来,其没有或不能代表好普通成员利益、独立行使利益表达功能,因此,它与西方国家中的社团性利益集团是有区别的。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之下,中国一些社团已经逐渐地向着利益集团的方向发展,按照利益集团的方式运作,它们对本社团会员或相关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认知,以及自觉运用集体力量实现或维护这种利益的意愿和倾向逐渐增强,并且常常自觉地或被迫向政府表达利益要求,反映意见。同时,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新的社团,

5、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可能具有了利益集团 的某些性质,如产生时的自愿性、自觉性,在利益表达中的独立性、自主性等等。 3.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而自发、自觉生长起来的利益集团将不断增多。这既包括中国民间自发产生的公民自助组织、兴趣组织、维权组织等,也包括那些针对行业外部侵害或应对市场竞争、基于共同利益之保护而成立的行业性组织。民间性利益集团一般是通过自身的行动,促进利益目标的实现,不是政治性的 “ 压力 ” 集团,也不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但在一定条件下,比较容易转化为政治性利益集团。例如,当一个城市政府对私人轿车的政策 (如环保标准、收费标准、道路规 划等 )进行调整时,各种 “ 车友会 ” 就可能变成

6、反对某种政策方案的政治性压力集团。 4.以公共利益为诉求目标的利益集团将不断增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具有明确经济利益目标的利益集团仍将占主导地位,但那些围绕公共事业、环境保护、人权、社会问题等成立的公共利益集团将不断增多。典型的如各类环境保护组织,如 “ 自然之友 ” 、 “ 绿色之友 ” 等。此外,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都属于比较典型的、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公共利益集团。 二、多元利益集团的重要作用 1.表达与均衡社会中的多元利益。中国的制度变迁进程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与市场机制作用的强化,社会公众的利益正在分化,有些人成为市场化

7、的正收益者(这些人中其收益程度也表现为差异),有些人则成为市场化的负收益者。因此,在中国目前的社会阶层构成中,公众已经分别被纳入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失衡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公正。 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但无法矫正由自身引起的不同利益群体利益失衡等社会非公正问题 20。这意味着必须由某些社会和政治机制来矫正社会非公正问题。不同利 益群体经常性、以有效通道形式来实现的利益表达即为矫正社会非公正的社会和政治机制之一。在不同利益群体可以进行博弈的现代社会中,利益集团具有利益表达和利益制衡的政治功能,因而利益集团是具体的社会和政治机制之一。 在当代中国,当强势利益群体在实

8、质上已经结成利益集团,已经能够通过正常有效的通道和途径表达其利益,而构成各种弱势利益群体的公众仍处在孤立的个体或少数人聚合的分散状态,因此,弱势群体不能以利益集团的形式来进行利益表达,或者说,其利益要么难以得到表达,要么其极其分散的表达难以影响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 为使中国社会的利益表达机制达于均衡,公共政策应该是在不同利益的博弈和竞争中形成。将不同利益群体发展为多元利益集团,尤其促使各类弱势群体构成不同的利益集团,使其利益表达具备正常的、制度化的通道,与其他利益集团在对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中能够形成博弈和竞争 311,这对于促进社会利益格局的均衡是不可或缺的。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9、治。中国的市场型改革只能在权力集团自定游戏的鸟笼中进行 297,如此则改革受到既得利益的阻碍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伴随市场改革而来的政治改革更是如此,社会主义的民主应该是 比资本主义的民主更加有真实性和保障性,人民应当有更多的渠道去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特别是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利益群体的分层进一步加快,出现了要求不同的各种群体。不但他们每个利益群体的要求不同,而且还存在地区等特殊性的差异。对这一点党和政府也早就意识到了。 1988年在党的十三届二中全会工作报告里第一次承认中国社会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 “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内部仍然存在着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 ” (人民日报, 198

10、8 年 3 月 16 日)在当今时代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和平等,就要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要求,这也就是要 求各个方面的利益都有一个合法的和多方面的表达途径。这个途径应当是切实有效的代表某个利益群体,能够代表他们对于政府的政策进行影响,切实让他们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得到实现。这种利益的表达方式有着自身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使各个利益群体有着统一的机构去代表他们,去把利益群体大多数人的意见进行集中,其利益的表达更具有权威性和实效性。这种多元利益集团的存在更能满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使更多的人能有表达自身愿望的机会,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实际地发挥效力,让人们真正感到民主的实惠。 3.社会发展过

11、 程中出现的个人自我认可的需要。所谓的自我认可的需要,就是黑格尔认为的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自我满足的和被社会认可的欲望 366。在社会中的人总是需要被别人认可,还需要自我的精神的宣泄和满足。在现代国家中,国家所能给个人提供的很少,只能是通过例如选举等政治手段,或者给以物质福利等物质手段去满足人的这种需求。但是,社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根本不能满足人的自我认可欲望的全部需要,因此就需要更多的途径加以表达,而利益集团就是很好的一种形式。结合我国实际,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的政治上的自我认可的欲望就更加强 烈,这就是对于民主和平等的要求。但是,在我国这种需要的表达即使通过人大的选举等方式

12、,也还难以得到充分的满足。那么,这种参与的需求可以通过参与利益集团的工作使其得以表达。可见,利益集团可以是个人自我认可实现的调剂器,给社会以保证,给个人以机会。 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多元化利益集团的存在成为必然,特别是我国逐渐地融入世界全球化的浪潮,让国家接纳利益集团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就成为必须。要能倾听国家内部各个阶层和利益群体对国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表达出看法,有机会表达自身的利益,通过国家予以保护和 认可,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多元化利益集团的存在,会使发展中的中国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更加合理,使中国政治民主制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孙立平 .改革前后中国大陆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

13、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 J.中国社会科学, 1994,( 1) . 日 什中丰 .利益集团 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89. 边燕杰 .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 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002. 程其明 .市场经济、利益集团与地方政府 J.深圳大学学报, 2005,( 6) . 李景鹏 .中国转型期问题的政治学思考 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德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梁晓声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M.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7. 德 韦伯 .经济与社会 (上卷 )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8. 陆学艺,等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R.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俞可平 .治理与善治 M.北京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0. 美 J.R.汤森, B.沃马克 .中国政治 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钟伟 .繁荣的迷思 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欧文 E. 休斯 .公共管理导论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黄卫平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纵横谈 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沈立人 .中国弱势群体 M.北京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