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万盛经开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特约栏目主持:李崇光 男,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与岗位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农业部软科学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20 余项;出版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整合专著及国家规划教材农产品营销学等多部著作;发表论文 70 多篇。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省部级 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1 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1
2、项。 ? 粒夯 ?于对丛林镇、金桥镇的实际调查,分析了重庆万盛经开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有利于我区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加强科研与技术改进、发展加工业、扩大种植规模、狠抓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 食用菌产业是集循环农业、可持续农业、高效农业和低碳农业特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极其显著的新兴产业,担负着转化农林废弃物资源、增加蛋白质供给和增强食物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任务,其产业 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容小觑。食用菌产业在重庆万盛经开区农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对丛林镇、金桥镇的实际调查,对本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
3、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推动万盛经开区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 万盛经开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食用菌产业的生产情况 万盛经开区食用菌生产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栽培的品种有香菇、平菇、姬菇、黑木耳及灰树花等 10 余个。近年来,本区立足农业发展实际,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开拓新兴产业,把发展食用菌产业、种植食用 菌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通过积极引进新品种,不断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菌类生产由一家一户的分散栽培逐步向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转变。 2016 年全区已投料生产各类食用菌
4、 800 万袋,总产量达 8 000 t,实现总产值 6 400 万元。食用菌生产特别是香菇、平菇生产呈现出产销两旺、快速发展的态势。 1.2 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 2016 年区党工委管委会明确提出将食用菌作为特色农产品培育 ,成立食用菌生产专项推进领导小组,负责食用菌生产组织、规划、协调和督导工作;采取政策引导、科技支撑、企业主导发展方式,出台党工委、管委会关于加快建设三大经济发展区、增强镇域经济活力的意见和丛林镇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化发展。 农旅结合优化产业布局 根据本区自然条件、市场状况、技术水平、劳动力分布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将全区分为
5、两大生产区:即以生产香菇、平菇为主的丛林镇生产区;以生产香菇为主的金桥镇生产区。为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本区积极推进农旅结合,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以 “ 丛林菌谷 ?绿水人家 ” 为主题,将丛林镇食用菌产业园建设成为重庆乡村旅游示范高地,在丛林镇绿水村打造全国首个以食用菌为主题的儿童亲子娱乐公园,园区为游客提供了观光、采摘、科普等参与性项目,并于 2017 年 5 月 28 日正式开园。 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专业化转变 本区从项目补助资金、引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引进先进仪器设备及专业技术人才几方面支持农户进行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截至 20
6、16 年底,全区共发展各类食用菌生产大户 42户, 3.3 hm2以上标准化生 产基地 4个,注册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6个,家庭农场 4个,引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 2 个。企业(专业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运作模式,以工厂化企业为主统一生产菌袋,农户直接购置菌袋发菌,发菌期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最后企业统一负责销售。 2 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科研开发相对滞后 万盛经开区食用菌生产起步晚,尚未建立食用菌科研基地,区内没有从事食用菌教学和科研的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缺乏相关专业人才,仅有部分菇农掌握了较先进栽培技术,缺乏菌种制作技术,野生菌资源未得 到有效利用,与国内食用
7、菌科研水平相比严重滞后,制约了本区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2.2 加工业发展滞后,产业链条短 万盛经开区食用菌以鲜菇销售为主,有少量烘干商品。干制加工始于2014 年,起步晚且规模小,仅重庆市幼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购置了 1 条烘干生产线,修建了 40 m2的烘干车间,进行干制加工。 2016年引进 1个从事食用菌加工的企业,目前正在进行厂房建设,尚未投产。缺乏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产业链条短,限制了食用菌产业的提档升级。 2.3 种植区域集中,总体规模小、辐射范围窄 万盛经开区辖区内有 8 个镇,食用菌种植区主要集中在丛林镇。目前,金桥镇仅剩 1家公司进行香菇种植,南桐镇仅有几家散户进行平菇
8、种植,其余 5个镇均没有食用菌种植。全区食用菌种植区域集中,总体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差。 3 推动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科研与技术改进 加大科研投入,创建食用菌科研基地,培育一批专门从事食用菌科学研究的技术人才。加强育种工作,培育当家品种,解决本区食用菌栽培中只能购置栽培种进行生产的困局。搜集本区野生菌资源,驯化优良新菇种。在现有 栽培技术水平基础上,结合引进先进技术,探索食用菌高产优质栽培模式。同时,进行病虫防治,保鲜加工和废菌包再利用等研究,进一步提高本区食用菌产业科技含量,夯实产业基础。 3.2 发展加工业 发展食用菌加工业,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条是保障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
9、发展的重要举措。本区可先从干制加工、盐制加工、罐藏加工等方面入手进行食用菌初加工,逐步过渡到食用菌精深加工,比如药用食用类、功能食品类、农药及肥料制品、美容制品类等。 3.3 扩大种植规模 食用菌产业投资小、收益高,生产周期较 短,见效快,其种植不与其他农作物争地、争空间、争肥等,发展食用菌产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举措。本区食用菌种植总体规模较小,限制了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总结丛林镇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模式,通过技术培训、政府扶持等措施引导其他 7 个镇种植食用菌,适度发展食用菌种植规模。 3.4 狠抓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 食用菌生产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微生物污染、重金属超标及农药残留等问题
10、。近年来,国内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为促进本区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食用菌生产加工应严格按照全国食用菌质量安全行动 意见的要求,从开展食用菌质量安全培训工作、推进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强化菌需物资及菌种质量安全、抓好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构建食用菌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管理平台等方面狠抓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张俊飚,李鹏 .我国食用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建议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13( 5): 1-7. 张金霞,陈强,黄晨阳,等 .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 J.菌物学报, 2015, 34( 4): 524-540. 龚凤萍 .信阳市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对策 J.浙江食用菌, 2009,17( 5): 33-34. 李华佳,单楠,杨文建,等 .食用菌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J.食品科学, 2011, 32( 23): 364-368. 徐耀群,商雅茹 .食用菌质量安全风险评价 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1( 1): 99-102. 孟祥海,张俊飚 .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防控措施探讨 J.长江蔬菜,20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