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的副作用及其护理的体会.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52348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注射的副作用及其护理的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静脉注射的副作用及其护理的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静脉注射的副作用及其护理的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静脉注射的副作用及其护理的体会 【摘要】通过分析导致静脉注射药物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影响的因素,发病的特点以及相对应的护理方法,为临床处理静脉注射药物引起的副作用的处理方面提供参考。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静脉注射损伤的危险性,早发现,早处理,最大限度的杜绝静脉注射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关键词】静脉注射;副作用; 静脉炎;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6455( 2011)12-0096-01 【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ause of phlebitis caused by intravenous drug caus

2、es, impact factors, the incidence of characteristic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of care for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intravenous drug-induced side effects of treatment for refereury, early detection, early treatment, the maximum to prevent intravenous drug side effehlebitis; care 静脉注射是临床许多疾病不可缺少的治疗

3、方法,是临床病人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技术操作。但在静脉穿刺,拔针等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往往会出现针头前端渗漏 ,拔针后发生皮下血肿、瘀斑、静脉炎等现象。因此,作为一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水平,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然而静脉注射作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其造成的药物外渗性损伤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静脉炎,重者发生局部皮下组织溃疡和坏死。针对这一问题,现将导致静脉注射药物外渗性损伤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分析总结如下。 1 产生炎症的相关因素 1.1 化学因素:静脉输注各种刺激性溶液(各种抗生素、烃化剂、有机碘溶液和高渗溶液)及各种刺激的药物(如各类化疗药

4、物)特别是 20%的甘露醇为 高渗透性的组织脱水剂,要求在短时间内快速滴入,加之表浅静脉反复使用使静脉壁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增加了药液渗透的机会,不仅威胁血管周围组织,同时加重受累血管的炎性刺激造成静脉炎的发生。 1.2 物理因素:各种物理原因均可损伤静脉壁,而出现炎症反应,机械原因是指穿刺部位不恰当的固定,选用导管管径太粗,护士操作时动作粗暴或技术不佳或不恰当的操作部位,都可以使血管内膜受到损害,并发炎症及血栓,以上因素综合作用而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症,输液速度大于血流速度,增加血管壁的侧压力,则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1.3 其他因素:污染是引起静脉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指具体消毒不严

5、,输液器污染,针头污染,配液时间过长,均可引起输液性静脉炎。而输液微粒污染最不容忽视,微粒指玻璃屑、橡皮塞、结晶物质等,微粒一旦进入血管,可直接阻塞血管引起供血不足,局部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红细胞聚集在微粒上,形成血栓而引起血管栓塞和静脉炎。当患者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天气炎热、陪护人员卫生意识差,均是引起静脉炎的危险因素。 2 静脉注射药物副作用(外渗性损伤)的发病机理 药物外渗性损伤主要是通过 2 种作用 机制,一种是药物外渗后与皮下组织细胞中的 DNA结合,导致局部组织细胞坏死,形成恶性循环,损伤不断加重,进而严重影响组织愈合 另一种是指药物外渗后,主要通过溶脂作用来破坏细胞膜,这

6、个过程中并不与 DNA结合,这部分具有强酸、强碱或高渗性刺激的药物可诱导增殖细胞成熟停滞,导致局部组织毒性,造成内皮损伤。 3 静脉注射药物引起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外渗部位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一般轻度炎性改变时,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重度炎性改变时,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大疱,更 严重者皮肤直接由红色变成紫黑色,如不及时处理,出现皮下组织坏死溃疡形成,坏死组织浸入真皮下层和肌层,露出韧带,坏死组织呈黑色,导致皮下组织受累,活动受限。也可出现颈、腋下淋巴结肿大、败血症等。 4 静脉注射药物引起静脉炎后的护理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熟练掌握药理知识及配伍禁忌,准确掌

7、握药物的浓度及注意事项,应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化疗药物时,应确定针头在血管内方可注药,药物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血管,使药物输入循环,不沉积在血管壁,减少刺激,提高使用率。一旦发生药物外渗,要立即停止静脉注射,抽回 残留药物,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4.1 局部外敷:( 1)冷敷是应用于药物外渗性损伤的早期护理,使静脉血管收缩,最大程度的减少药物的吸收,减低损伤程度。也可使神经末梢及细胞的敏感性降低,减轻疼痛及对组织细胞的损害,阻止化疗药物与组织细胞的结合。早期绝对禁止使用热敷,曾有临床报道,早期采用热敷致患者局部组织坏死的发生。( 2)对轻度反应可局部用 5%硫酸镁湿敷或马铃薯切薄片贴患处。硫酸镁有

8、明显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利用 2%山茛菪碱外擦穿刺点近心端 20era局部表浅血管,对减轻血管刺激症状,保护静脉减 少损伤疗效显著。 4.2 局部封闭:在静脉注射药物的渗漏部位皮下环行注射相应解毒剂,对抗药物损伤效应,灭活渗漏药物,加速药物吸收和排泄。药物渗漏早期局部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优于单纯0.9%氯化钠注射。还可以通过皮下环形注射 0.5% 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相结合,减轻局部组织反应,减少疼痛。 5 预防静脉注射药物外渗性损伤 5.1 选择恰当的血管:为防止血管因素造成的药物外渗性损伤,静脉注射时必须选择粗大、直、弹性好,便于穿

9、刺和观察的 血管。对于长期输液者,应该有计划的保护和合理的使用血管,避免使用指趾静脉,避免使用皮下脂肪少,而邻近关节、神经等部位的静脉,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同一静脉避免进行多次穿刺,经常更换穿刺部位,尤其是危重病情的患者要注意保护血管。 5.2 控制液体的输入量:对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我们要应该控制液体输入量,定期护理血管穿刺处,尽量选择深静脉置管和中心静脉置管。 5.3 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药物外渗引起的损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提高护理人员静脉注射的水平,加强工作 的责任心和临床经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减少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在静脉穿刺时,首先选择刺激

10、性小的药物或生理盐水进行穿刺,确定成功后,再选择刺激性的药物。 5.4 合理膳食:补充营养,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以增强抗体的抵抗力,保持室内新鲜,限制陪探人数,减少感染机会。 6 讨论 静脉注射药物外渗性损伤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因此,对静脉注射损伤危险要提高警惕,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最大限度的杜绝静脉注射药物外渗性损伤的发生。一旦患者静脉注射过程中发生药物外渗的情况,甚至已经造成 严重的损伤,护理人员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同时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以期最大限度的减少损伤的伤害程度。 参考文献 王二凤 .静滴甘露醇引起多发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7( 1)

11、 103 胡沽 .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 静脉炎的防护, 2004.14( 11) 1: 320 翟月霞 .恶性肿瘤化疗中护理失误教训 J .护士进修杂志, 1995, 10( 7): 47 Eroglu E, Sari A, Altuntas I,et a1.The efect of GM-CSF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on doxorubicin induced tissue necrosis and wound healingJ J .Indian J Cancer,2000, 37( 4): 153 刘梅瑶,朱建军,罗学英,等 .静脉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外渗致组织严重损伤的原因及对策 J .当代护士, 2008, 10: 99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