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审计是对资料做出证据搜集及分析,以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方式,以及根据资料和一般公认准则对其得出报告,其对企业财产和财务风险的管理控制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和内部审计的研究分析综合得出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下载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财务风险;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革与 “ 新常态 ” 思想的提出,国内经济工作的形势持续向好,从盲目的要求经济发展速度改变为对放缓经济增速,加速经济常态化建设,这些经济变革内容都对现阶段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长久以来,审计工作肩负着监督经济良好运行,保障资
2、本正常运转的职责,其工作思维与工作方式对企业在控制财务风险,保证资产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企业内部经济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内部审计和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内部审计 我国审计署在 2003 年 4 月颁发的 4 号令审计署关 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由此可知,内部审计是与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一种客观的评价和监督活动,对于企业资产的评估和安全性保障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企业风险管理 由于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的领域
3、也不断增多,故而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管理、融投资、运营、开发、财务、法律事务、内部审计等诸多方面的风险与威胁,而风险管理就 是针对现实可能具有风险和威胁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包括制定规章制度、实施措施、建议和相关的流程等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将潜在的危险进行计算和分析,提供给企业以良好的经营环境。 二、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的风险预期作用 内部审计通过审计人员对企业当前经营环境与实际的经营状况进行判别和检查有助于发现企业相关项目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事项,并进行针对性的措施制定和管理建议的提出,帮助企业实现良好的风险管控,因而具有现实层面的风险预期作用。
4、(二 )内部审 ?的财务风险战略评估作用 企业的财务风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融投资以及资产的规划配置等内容,而内部审计可以通过既往的财务战略和相应的风险要素评级方法决定目前情况下企业财务风险的等级高低,比如在筹资战略的风险管理上就是如此,众所周知,企业的筹资战略是企业依据其整体发展规划和投资前景进行的资金安排或筹划,要解决企业的筹资安排问题和筹资策略问题。该战略指明了企业该如何、在何时、向何人筹集多少资金以便完成企业阶段的运作目标。在筹资战略上,企业需要拥有较科学的筹资分析规划,包括对筹资前景、立项、可行性分 析、额度、实施等的综合考查。在确定筹资立项上,符合企业的长期规划与短期任务,具有可持续发
5、展性和战略意识,对企业长短期的经营项目进行综合考核进行确定,对短期筹资要考虑采购和生产的环境、明确目的效应,在短期筹资结束后要快速服务与营收,该筹资项目类似于增加企业的流动金额总量。在长期筹资方面应该考虑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缺点,针对最近时期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考虑,避免大规模短期内融资,同时要在长期融资方面依旧坚持相关的量化分析原则,对筹资额度有较好的把握。这一切都需要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评估与确立。 (三)内部审计的 财务风险顾问与咨询作用 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运行情况和资本配置状况具有最好的了解,其可以对管理层负责任的提出包括融投资建议、管理方面的改革对策以及可能的风险投资的可行性
6、报告等,因而具有良好的顾问与咨询作用,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大数据和经营管理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行业特点和发展前景进行综合的对照研究,企业通过定期的咨询和会议了解内部审计工作的进度,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相应决策的研究分析,最终形成良好的执行性文件或者改进措施,对于改善传统的公司治理环境具有极大的意义,通过内部 审计将形成完善的咨询、顾问体系,企业的盲目投资和不良融资情况将有效的缓解,这对于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形成良好的财务管理内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内部审计的顾问与咨询作用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风向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于内部审计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并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中的作用,指出了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并且这种不可或缺的作用还将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持续完善下去,为企业未来 的发展创造新的条件和环境,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形成更好的综合决定体系。 参考文献: 岳霆 .论现代企业财务内部审计的风险及控制 J.时代金融, 2013( 24):23. 何会玉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控制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J.现代经济信息,2016( 21): 265. (作者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