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现状探析 摘要 :现阶段 ,基层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因为它的服务对象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广大农民群众。一方面 ,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境界 ;另一方面 ,深化了基层社会的文明 ,对和谐农村建设有积极意义。然而其现存的问题和以后的发展趋势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也是本调查所讨论的中心问题。 下载 关键词 :基层文化馆 (站 ) 问题 成因 对策 一、调查发现的问题及成因 灵璧县地处安徽省北部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全县 21个乡镇 ,原则上应存有 21个乡镇文化站 ,但实际上只有不到 10个文化站有活动场地 ,而在这些具备活动场地的
2、文化站中 ,能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到三分之一 ,有的甚至一年不开展一项活动 ,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从全县范围分析 ,六分之五的乡镇失去了基本的文化生活。 “ 三无 ”( 无经费、无场地、无活动 )文化馆 (站 )几乎遍及全县。这一局面与现现阶段我们实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相对而立 ,应引起我 们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的思考。笔者认为相关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 (一 )、政府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相关经费投入不足 受调查的这些文化馆 (站 )基本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即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刚刚拉起之时 ,如按照正常发展轨迹分析 ,今天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应该与基层经济发展水平同步 ,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出
3、现。比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灵璧县作为有名的泗州戏发源地之一 ,每年都有若干次的送戏下村活动 ,这些活动由政府牵头 ,基层文化馆 (站 )承办 ,节目由文化主管部分编排 ,内容丰富文明 ,大多取材于广大农民群众的 真实生活。同时专业演员阵容强大 由县泗州戏剧团遴选一批较为出名的民间艺术家承演 ,较好地服务了和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但时至今日 ,此类文化享受已经消失。形成这一局面可能与大潮流、大环境、大政策所导致的社会转型有关 ,但我们不能否认与地方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直接关系 ,因为从较大范围看 ,全国好多地方文化活动的开展仍是如火如荼 ,优秀的文化遗产被保护的完好如初 ,
4、并能做到与时俱进 ,增添新的形式和内容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昂首挺进。 按照有关规定 ,基层文化馆 (站 )建设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 ,其财政支出由行政拨款 ,拨款额不低于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一 ,但是此项规定落实结果不容乐观。该县属于贫困县 ,其财政状况令人堪忧。税费改革以后 ,乡镇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大 ,文化经费成为首当其冲的削减对象 ,为了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行和还清欠债 ,有些乡镇政府甚至对文化馆 (站 )的活动场地进行拍卖或变相改变其用途 ,这是明显的违法违规行为 ,前文所述的全县只有不到一半的文化馆 (站 )有活动场地 ,其余的基本都被这样处置了。 (二 )、相关从业人员人数较少且个体素质不高
5、 据笔者的调查 ,全县 21 个乡镇文化馆 (站 )政府所核准的编内人员均是 1人 ,人数少给开展文化活动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 ,也造成文化维权意识的淡薄和维权能力的下降。面对侵权时大多采取避让和沉默 ,不愿为争取其合法利益而斗争 ,这样长期下去 ,对文化的发展严重不利。 个体素质不高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1.受教育程度低 ,专业素质不强。大部分从业人员是专科以下学历 ,而且知识老化 ,缺乏基本的时代创新精神 ,调查中约有一半从业人员原本不是从事文化事业的而是从别的单位调入的门外汉。 2.缺乏持之以恒的进取精神 ,个体心态浮躁。大部分从业人员面对年龄的增长和单位发展实际的限制 采取了态度是
6、得过且过 ,退休了事。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及走向问题不思考 ,不关注 ,缺乏自我培养和学习的意识。 3.优秀的专业人员留不住 ,新生的人才与不愿意进。基层文化工作新鲜血液不能及时得到补充 ,这样就造成了持续的大范围的人才断层 ,失去了人才保障也就失去了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三 )新形势下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客观上对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形成巨大冲击 现存的文化馆 (站 )基本上是单纯搞文化宣传的 ,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价值取向的改变而更新其服务内容。比如对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 ,可 能好多人了解的不够或不愿意去了解 ,特别是广大年轻人更是不屑一顾。这时我们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就应该思考如何
7、在文化多元的大潮中做到与时俱进 ;如何把基层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 ,知识性和趣味性 ,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何把文化宣传、传统道德教育、普及科技知识、开展体育活动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因为只有如此 ,才有可能在新形势下保证传统优秀文化的地位不动摇 ,同时又能为基层文化的发展增添新内容 ,补充新血液。 二、调查后相关对策的思考 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应该说对新形势下的基层文化建设具有普遍 意义 ,应引起我们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的认真思考。关于对策性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加强认识、完善机制、活化内容和形式三大方面入手 : (一 )加强对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特别是要加强有关领导对该问题
8、的认识 基层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目标。相关领导同志要从全局的高度认识和把握这个问题 ,不能只把目标锁定在眼前 ,为此我们宜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 1.把对基层文化建设认识和实践的好坏作为领导干部任用和升迁的考核标准之一。只有如此 ,才 有可能逐步提升有关人员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 ,自觉地把该事业纳入自己的思考范围和施政领域 ,逐步改变目前这种发展不和谐的现象。 2.切实加强人大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实施基层文化建设的监督作用。建议人大要把对基层文化的重视和发展程度作为衡量基层政府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人民群众对基层文化建设
9、的监督主要体现在积极谏言献策上 ,要敢于把有积极意义的策略贡献给政府 ,以达到政府和人民共同参与基层文化事业 ,促其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 )逐步完善促进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机制 机制是保障 ,只有 在完整高效的机制框架内 ,基层文化的建设发展才能走向长久 ,机制问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健全 : 1.建立起合理长期的财政投资机制。办好基层文化建设事业 ,加强基层文化站的职能 ,必须以一定的财政投资为前提。这种财政投资要立足于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 ,在国家相关法律政策指引下 ,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社会发展的财政预算 ,研究制定切实的投资措施 ,有计划、分步骤地加以推进 ,通过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 ,
10、逐级抓好落实 ,保质保量地长期进行下去。 2.加快新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培养、使用机制的形成。培养他们立足本土 ,服务大众的 奉献品质 ,鼓励他们多下基层 ,深入农村 ,把农村优秀的文化资源收入心中 ,并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展现出去。要改变现存的培养使用中的不合理因素 ,保证优秀的文化工作者愿意留下来 ,努力吸引大量青年人才加入基层文化发展的队伍中。例如 ,适当增加他们的收入水平 ,逐步提升他们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 ,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等 ,只有如此 ,才能保证基层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逐步强大 ,更有力的加快发展。 3.健全对基层文化发展的业务指导机制。业务指导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上级文化主管
11、部门要对与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要有准确、动态的把 握 ,并及时长久地给予有效的业务指导 ,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做到分别对待 ,渐进推进。同时要对基层文化馆 (站 )进行业务上的监督 ,弄清落实和执行情况。二是基层的文化馆 (站 )要根据本地区的文化发展实情 ,制定出发展规划 ,指导自己业务的开展 ,同时接受广大群众的建议和批评 ,不断提高自我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4.面对新形势 ,基层文化建设要及时调整其工作思路和内容 ,迎接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广大文化工作者要积极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对传统文化需要的冲击 ,深入基层 ,汲取艺术营养 ,努力创造出源于农民生活、高于农民生活 ,为群众喜闻乐见的 文化产品
12、。开展文化活动既要注意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又要注意文化活动的时代性、趣味性 ,要充分利用农闲、传统节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吸引青少年参加 ;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让这块阵地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求知的课堂 ,求美的场所 ,求艺的乐园 ,求富的殿堂。加快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 张瑞琴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科技资讯 ,2008;4 艾荣云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群众文化 .科学大众 ,2008;2 庞世春 .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 .今日科苑 ,2007;7 (责任编辑 :刘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