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融资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62159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域经济发展融资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县域经济发展融资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县域经济发展融资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县域经济发展融资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县域经济发展融资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县域经济发展融资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 摘要:涉农中小经营组织融资效率的提升有赖于区域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基于对河南省 16 个县市涉农中小经营组织的问卷调查分析,对县域经济开展融资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分析,试图从微观视域勾勒出传统农区县域融资的状况和动态。研究表明:河南省涉农中小经营组织融资总体绩效较低,纯技术无效率是重要影响要素;涉农中小经营组织融资绩效呈现出县域层面的梯度分布格局,但其中规模效率大致趋同;涉农中小经营组织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并未呈现出逐步改善的趋势,河南省县域层面推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主要有赖于技术进步。 下载 关键词:融资效率;全要素生产率;涉农中小经营组织;河南

2、省涉农中小经营组织融资效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金融产品、服务的供给、需求及供求双方的交互作用等多种因素,其中涉农中小经营组织金融需求的基本特征与广大农村金融产品服务供给的基本特性是基本要素。本文在对河南邓州市、温县等的 16个不同类型的金融支农试点县(市)及 200家涉农中小经营组织座谈了解及问卷调查基础上,依据其信贷业务信息对其融资绩效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勾画现阶段河南不同县域农村融资状况,从中寻找进一步提高融资效率,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 一、研究设计 县域经济融资绩效的本质要求在相关研究中必须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鉴于融资绩效问题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本文在前述研究的

3、基础上,将区域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实地调研数据、文件资料等结合经济计量工具,对河南省县域融资试点县市开展时间和空间上的态势比较分析,以期能够推进县域融资绩效提升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在河南省区域发展的实际上,为破解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少、贷款难、支付不方便等长期性未解决问题, 2015 年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推进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 实施方案( 2015 2020 年),规划在全省范围内选择济源市、兰考县等 22 个县市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重点围绕 “ 两权 ” 抵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林权抵押、担保体系、农产品价格保险、小额信贷、科技金融、电商物流贷款、旅

4、游业金融支持、信用示范、示范村等 10个领域开展先行先试,积极稳妥探索创新。 为有效落实对河南省县域经济的把握,以及县域尺度上融资水平的了解,实现推进对试点县市金融改革的跟踪与对接,文章对部分试点县市和非试点县市共计 16 县市开展了深入研究。作者在工作之余,于 2014 年 10 月至12 月, 2015 年 4 月至 7 月密集对 16 县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其中,对各县市涉农中小经营组织共计发放调查问卷 200 份,收回196 份,有效问卷 191 份。问卷调查重点围绕企业发展与运营、企业财务与借贷状况等方面,对河南省县域涉农中小经营组织有了更进一步的把握和了解。 (一

5、)研究方法 有关生产率测度的方法主要分为参数分析和非参数分析两类,前者要求基于不同假设明确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并进行具体参数的估计,包括经济计量生产模型的最小二乘法( LS)、随机前沿分析法( SFA) 等,后者不需要参数法中函数形式的事先确定,也不需要检验参数估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因而可以摆脱生产函数具体形式和估计具体参数值的束缚,更为准确地衡量 “ 多投入 -多产出 ” 经济系统的绩效,包括数据包络分析法(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和全要素生产率( TFP)指数法等。基于传统非参数分析方法的功能和特点,结合涉农中小经营组织 “ 多投入 -多产出 ”生产

6、函数的复杂性与隐含性,本研究选用 Fare 等( 1994) 提出的建立在DEA 基础上的产出导向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度量涉农中小经营 组织生产率的时序变化。 DEA 最初是由 Charnes, Cooper and Rhodes( 1978)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提出的,称之为 CCR模型。他们的基本思路是依据观测数据、运用线性规划确定决策单元的有效生产前沿面,再将非有效的决策单元投影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通过定义距离函数来度量非有效决策单元偏离有效生产前沿面的程度,并以此衡量各决策单元生产实践的相对有效性。由于现实并非总是规模报酬不变, Banker 等( 1984)延展原有假设

7、,形成规模报酬可变条件下的 BCC模型。因为 CCR模型规模报酬不 变的假设并不完全符合现实,所以其计算结果中就会包含可能的规模无效率,综合运用 CCR和 BCC模型可以将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而准确衡量各决策单元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偏离有效生产前沿面、偏离最优生产规模的程度。 DEA 有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两种基本形式,前者研究产出不变条件下投入最小化的问题,后者分析投入不变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问题。因为产出最大化问题更接近于涉农中小经营组织发展的现实追求,本文将选用产出导向的 DEA 模型。 研究中,融资经济行为被视作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而每个企 业的融资被视为特定

8、技术条件下各自使用 N1 种投入( x),追求 M1 种产出( q)并实现其 DMU决策单元的最大化。由此可以得出,涉农中小经营组织的生产技术集可以定义为: S=( x, q): x能生产出 q,产出集表示为: P( x)=q:( x, q) S 。 基于线性规划,构建涉农中小经营组织行业观测数据的有效生产前沿面,在此基础上引入产出距离函数: Do( x, q) =min :( q/ ) P ( x) 。显然 Do( x, 0) =0;当( x, q)落在前沿面时, Do( x, q) =1; 0Do ( x,q) 1 。 由上 技术效率可表述为 TE=Do( x, q),规模效率为: SE(

9、 x, q)=TECRS/TEVRS。 其中 TECRS, TEVRS 分别为 CCR 和 BCC 模型的技术效率值。 根据 Fare 等研究思路,引入时间变量: t=0, 1, 2, ,用 D0o, D1o,D2o 等表示。其中,在时间 1的技术条件下,阶段跃迁产出导向的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样本与评价指标的选择在 DEA 的整个分析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 DEA开展依据的一项前提性工作就是明确输入和输出指标 。然而,由于不同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在指标的选择上存在明显不同的主观意志甚至是随意性,也就是说,基于指标选择的不同,评价结果也会呈现较大的差异

10、甚至明显偏离实际。同时, DEA 对指标选择的数量有要求,如果选取的指标过细,则会使大部分 DMU有效,指标选择过粗的话,则又会导致难于发现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影响后续决策信息的有效性。由此,遵循指标选择全面性、代表性、可获得性与导向性四个基本原则,在参考不同学者相关研究和实地调研数据的基础上,为科学有效地评价县域单元融资绩效,本文将固定资产、净资产、主营业成本作为投入 项的指标决策单元,将主营业务收入、净收益率作为产出项的指标决策单元。由此构建了河南省县域单元融资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研究的是县域尺度上融资绩效的评价, 16 个试点县市分布于河南省14 个市域单元,具有一定的普遍

11、性和代表性,选择年份主要基于文件发布当年和之前两年即 2013-2015年度的最新统计。投入产出指标数据的获取则通过 191份有效问卷整理得出。同时,为便于开展系列对比研究和层次类比,相关数据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河南省金融统计年鉴,部分最新数据源于各地政府官网、统计公报和政府工作报告等 ,通过借助 DEAP2.1软件完成对数据的处理、计算与分析等。 二、样本统计分析 (一)样本的组织形式分布 如上所述, 191 家样本企业分别位于 16 个县市,从属于 12 个地级城市(表 1)。其中,从县市层面上看,调研企业最多的县市是泌阳县,为 28家企业,其后,也有对淅川县和济源市的企业调研数量也超过了

12、 20 家,三个县市占比总体企业数量均超过 1成;调研企业最少的是许昌县和浚县,各有 2家企业。从市域层面上看,对许昌市的调研包含有许昌县、禹州市和长葛市 3个县市,与南阳市同时包含邓州市、淅川县和 新野县等,其中南阳市占比总体调研企业超过 2成,这与南阳地域范围也相对等,同理,鹤壁市因其空间地域较小,调研企业也较少。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对省会城市郑州和洛阳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并未开展相应调研,这与其农业发展的地位有关,尤其是郑州和洛阳两地,作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所辖县市并未入选。由此,再将分析拓展到更为广阔的视域,即河南省地域主体功能区域划分上,其中,中原城市群(郑州、开封

13、、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县市 6 个, 78 家企业,占比 40.83%;豫北地区(安阳、鹤壁、濮阳) 县市 1 个,企业 2 家,占比 1.05%;豫西豫西南(三门峡、南阳)县市 4个,企业 64 家,占比 33.51%;豫东黄淮四市(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县市 3 个,企业 47 家,占比 24.61%。从整体上看,这与其四大区域在全省经济中的总量比重较为吻合。 表 1样本企业的区域分布地级市县市企业数(家)占比( %)地级市县市企业数(家)占比( %)开封市尉氏县 73.66 三门峡市渑池县 189.42 平顶山市叶县 94.71 南阳市邓州市 84.19 鹤壁

14、市浚县 21.05 南阳市淅川县 2110.99新乡市新乡县 115.76南阳市新野县 178.9焦作市温县 168.38商丘市永城市52.62许昌市许昌县 21.05周口市商水县 147.33许昌市禹州市 84.19驻马店市泌阳县 2814.66许昌市长葛市 52.62济源市济源市 2010.47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调研数据整理。 从企业成立的时间上看, 192 家涉农中小经营组织平均成立年限 5.9 年以上,企业成立的时间多在 3-5 年之间,其中 2012 年成立的企业数最多达到了 40家,其次是 3年,为 33家,也就是说,调研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其后,除 2007 年外,企业寿命在 4

15、-9年间的企业数在明显萎缩,这从 一个层面反应了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不近理想。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一是成立七年的企业数量明显较多,甚至与 3-5年间的企业相差无多,这与 2008年全国经济形势恶化造成部分经营项目和资金回归农户与农业有关;二是成立十年及以上的企业数量也明显较多( 29 家),换句话说,涉农项目中也不乏有不少成功案例,存活 10年以上企业占比超过 15%,也让涉农项目经营主体看到了希望和光明,只要企业经营得当、融资顺利,企业存活和生存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获得基业长青的机会就会很大。 (二)样本的行业分布 在 191家涉农经 营主体中,以种植业( 31.41%)和农产品深加工业( 2

16、9.32%)为经营主体的企业数量最多,这 2项就占比全部经营组织的 6成,其后,养殖业也保持在 2成左右( 19.90%),这从整体上也决定了以生产资料生产和农业服务业为主体经营项目的企业占比也均为 1成左右。由此看来,河南省涉农经营组织涉及行业类别齐全,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以科技和服务为代表的新型生产要素亟待推进、支持和提升。 (三)样本的所有权属性及规模分布 从 191 家涉农经营组织的形式看,近 7 成( 68.41%)的涉农项目基本以企业公司的形 式存在,相对家庭农场( 9.42%),甚至专业合作社( 22.51%),这一优势都较为明显,且令人欣喜。从趋势上看,企业公司会是未来涉农经营

17、组织或主体的基本形态。在经营规范等方面比家庭农场有着更多的优势和潜力,甚至以企业公司的形式是涉农经营项目进行融资建设的一大优势。 然而,从企业性质看,又会得出并不太乐观的结论。也就是说,企业公司形式的涉农经营主体形态背后,其资本的组成来源存在隐忧。个人所有制企业成为企业的主体形态,占比全部企业总量的半数还高( 50.26%)。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 和健全的当下,全民所有制企业数量为 0,集体所有制企业占比也仅为 1/6。市场经营主体的基本形态表明,公有制在涉农经济项目或经营组织中非但没有成为主体,还反成为一种分量并不太重的 “ 有益补充 ” ,这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

18、四)小结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样本企业分布广泛,大部分企业有着这样的特征:成立年限大多不太长,企业整体规模较小,但成长性还不错,涉及行业还较为基础和弱势,产品也更多服务于当地市场。可以认为,这些被调查的企业较能反映河南省涉农中小经营组织的基本特征。 三、绩 效评价及动态分析 (一)河南省涉农中小经营组织融资绩效评价 根据上文介绍的研究方法,求出的结果是运用产出导向的 DEA 模型计算的融资绩效,这个效率是指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每个 DMU决策单元会产生尽可能多的产出,也就是说将一定的资源或资本投入发挥最大效应,实现最大可能的效益。如果求出某个 DMU 的技术效率值等于或接近于 1,

19、则表明该 DMU处于有效生产前沿面,为技术有效状态,即该 DMU的融资水平是有效率的 汇表如下(表 2)。 2、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区域分析。如 图 1所示,以2013-2015 年融资绩效的平均水平进行排序,河南省县域涉农中小经营组织融资技术效率呈现出梯度分布格局。与从整体层面得出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表现为此消彼长的态势不尽相同的是,这种格局在从尉氏县到永城市的顺序格局之后出现了另一种态势,即,随着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双双压低,后续县域规模效率仍基本保持在 0.9左右水平,与尉氏县、济源市等综合技术效率最高的县域相比,规模效率 (二)河南省涉农中小经营组织融资效率动态

20、变化 1、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总体分析。如图 2 所示,2013至 2015年,综合技术效率保持在 0.60水平,且在两个变化年度均有小幅提升。构成综合技术效率的两个部分则呈现出不同的演进态势,一是纯技术效率,效率水平稍高于综合技术效率,与综合技术效率的发展呈现同步态势,且在 2015年度提升到 0.67水平;二是规模效率,效率水平始终处于 0.9以上的高位,接近于 1本身表明规模效应基本接近有效前沿面,然而,演进态势则与上述两者正好相反, 2015 年度,规模效率水平已然逼近 0.9关口。也就是说,尽管时间跨度不大,综合反映技术效率的两个方面却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综合 技术

21、效率水平也有待实现明显进步与大跨越。图 2河南省涉农中小经营组织融资效率年度变化 2、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区域分析。县域中小经营组织融资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要素以及城市 -区域管理服务能力等诸多要素的影响,从 16 个县市融资绩效看,则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发展差异性特征(表 3、表 4)。 2013 -2015 年,尉氏县都是综合技术效率最高的县市,且都明显高于其它 15 个县市,这应该归功于其紧邻航空港区的重要区位优势,集全省之力打造航空港区的快速高效发展,必然会助推周边县市的 加速发展,尤其是尉氏县,本身作为航空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实现了县域经济的高

22、速发展,强化了与其余郑州航空港区的高水平对接,需要指出的是, 2015 年底,以开港大道建设为契机,将实现开封市中心城区和郑州航空港区的高效便捷化对接,而作为其中的重要节点,尉氏县仍处于高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项目建设与资本投资都会有较大动作和力度,区域发展需要认真应对融资等一系列难题。 紧随尉氏其后的,是济源市、永城市、禹州市等省管市和县级市,也就是说,相对于其它县,县级市和省管市在区域融资领域存在着 “ 天然优势 ” ,当前,河南省以 省管县推进的行政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巩义、永城、兰考等 10 个省管县市均有不俗的发展成效。 综合技术效率最差的是叶县,且在 2013-2015年间的整体

23、水平也都较为逊色,是河南省县域融资效率最为落后的地区,这与该地区县域经济、区位要素、发展战略等多领域的 “ 匮乏 ”直接相关。 与河南省县域融资能力与绩效水平相似的是,涉农中小经营组织融资规模效率普遍较纯技术效率高,纯技术无效率成为县域单元涉农项目融资的重要制约或瓶颈。需要补充的是,相对于综合技术效率的小幅提升,规模绩效却呈小幅回落态势,这应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与河 南省四大板块区域经济格局不同的是,四大板块在涉农中小经营组织融资绩效中的表现则各有特色,首先,中原城市群作为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区域,在这方面的表现不太乐观,且在 2015 年居于四大板块之尾,豫北地区 2013年拔得

24、头筹,到 2015年黄淮四市抢先一步占据首位,这与两地传统农区发展的逻辑相一致,河南省产粮大县,农产品加工大县也较多位于这两个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由于地形、区位原因等,在涉农企业融资水平上居于中等。 织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1、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分析。 2013-2015 年期间 ,河南省涉农中小经营组织的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非常接近但仍都小于 1(表 5),这表明,河南省涉农中小经营组织的全要素生产率从整体上并未呈现出逐步改善的趋势,而且是稍有恶化的态势。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融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与降低来自于综合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双重作用,而显然,2013-2015 年间,这两

25、者却呈现出不同的格局与态势,前者变动始终均大于1,后者变动始终小于 1,表明综合技术效率在逐步提高,技术进步却不太乐观,且有明显的降幅,甚至可以说,技术进步状态的不够尽如人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拉低作用或 贡献都要大于综合技术效率, 2013-2014 年,技术进步对企业融资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为负( 0.9877),到 2014-2015年度,这一负向作用表现的更为明显,对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小于 1负有主要责任。同时,进一步分析综合技术效率变动的原因,从综合技术效率的构成看,仅在 2013-2014 年规模效率稍小于 1,当年,综合技术效率的变动主要归功于纯技术效率的提升作用,到下一年度规模效率变

26、动大幅提升到 1.1115,贡献力度已然超过纯技术效率贡献。整体上看,综合技术效率变动已然超过 1,且在明显提升,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与融 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还有赖于从技术变动角度出发谋动。 表 52013-2015 年河南省涉农中小经营组织融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年度变化effchtechchpechsechtfpch2013-20141.00910.98771.059070.95540.996112014-20151.17280.85891.06001.11150.9950 均值1.08530.91731.05581.02840.99202、

27、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分析。如下表 6和图 3, 2013-2015年间,案例研究河南省 16个县域仅有永城市、邓州市、泌阳县、叶县、淅川县等 5 个县市企业融资的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大于 1,表明这 5个县市涉农中小经营组织融资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改善趋势,但改善效应和幅度不够明显,相比而言,也有商水县、浚县、新乡县、渑池县、禹州市、尉氏县、长葛县和温县等 8个县市企业融资的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非常接近于 1,同时,也有许昌县、济源市尤其是新野县企业融资的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较低于 1,其中,许昌县、济源市还是中原城市群内部县市,这一现象应当引起社会足够的 重视和

28、关注。从 Malmquist生产率构成看,综合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动具有双重贡献。综合技术效率方面,仅有许昌县 1 个县低于 1(也仅表现为纯技术效率小于 1这一个方面),技术变动则无一例外的都小于 1,换句话说,这一正一负作用之间,引起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有很多低于 1 的态势和格局。这也表明,河南省县域层面推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主要有赖于技术进步,其中,大多数县域单元还有很大的任务要去完成和追赶 四、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利用 DEA 模型、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对河南省县域层面中小经营组织的 融资绩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河南省县域层面中小经营组织融资总体上绩效较低,真

29、正影响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融资水平和绩效提升的是纯技术无效率。第二,河南省 16 个县域涉农中小经营组织融资绩效呈现出梯度分布格局,但其中规模效率旗鼓相当。第三,河南省涉农中小经营组织的全要素生产率从整体上并未呈现出逐步改善的趋势,而且是稍有恶化的态势。其中技术进步对企业融资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始终为负,亟待迎难破题。第四,大部分县市涉农中小经营组织融资的全要素生产率尚不具有改善趋势,河南省县域层面推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主要有赖于技 术进步作用。 参考文献: Ang, T.S, 1991, “Small Business Uniqueness and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30、Management” ,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 1, pp 1-13. Barbosa, E& Moraes, C, 2003“ , Determinants of the Firms Capital Structure: the Case of the Very Small Enterprises” , Working Paper from Econpappetition: The Case of Small Business Lending“, System Working Paper Effect of Market Size Structure on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998, “The Effect of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n Small Business Lending”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50, pp 187-2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