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创新联盟的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研究.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64482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技术创新联盟的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技术创新联盟的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技术创新联盟的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技术创新联盟的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技术创新联盟的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于技术创新联盟的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研究 摘要:在产业格局等条件已经具备之后,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技术创新。通过分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成成员的构成状况,按照技术创新的难易程度,以及根据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不同的主导力量,将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构建为政府推动型、学研驱动型和市场导向型三类模式。政府推动型模式适用于市场前景不明朗、创新风险大、政府要直接或间接介入的重大技术创新领域,学研驱动型模式适用于科技含量较高的重点技术创新领域,市场导向型模式适用于企业有技术创新需求但需要合作研发才能实现的一般性技 术创新领域。 下载 关键词: 技术创新联盟;新材

2、料产业;产业链;技术创新;联盟模式 中图分类号: G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217( 2015)02-0002-06 一、引言 国内外理论界对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称谓不尽统一,含义也各有侧重,本文根据国内外产业联盟实践,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定义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组织机构自发联合在一起,基于确保合作各方的市场,寻求新的规模、标准、机能或定位,应对共同的竞争者或将业务推向新领域等目的,为解决特定 的产业共性问题而形成的一种联合研发、利益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新型技术创新与产业推动组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本质,是以企业为主体、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通过资

3、源共享和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并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进行的协同创新,并具有跨区域性、产权独立以及正式的法律形式和特定产业目标等特征。在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出现既是企业寻求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各类市场主体联合创新发展的产物。为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研究。传统的 “ 产学研结合 ”的组织形式松散,不但行为形式 化、短期化,而且大多数都是临时组合争取政府的项目,使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机制和产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性缺乏保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其特有的稳定效应和持续创新效应,特别适合转型时期的我国经济组织形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可以作为我国现阶段产业经济组织形态的

4、重要补充形式,与其他产业经济组织共同推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联盟构建的重要环节是选择伙伴,在联盟中把朋友或者陌生人作为合作伙伴与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有关。影响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联盟伙伴选择的重要因素有知识资源的互补性、文化相容性、相互信任持久性以及组织的柔性化。与其他类 型联盟的构建不同的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要体现和反映四个方面:体现特定的战略目标,反映企业发展内在需要,联盟组织开放发展,联盟协议受法律约束和保护。影响技术创新联盟绩效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成员之间有效的知识转移对于联盟绩效提高有重要影响,联盟主体因素、联盟情境因素和知识自身因素等,都会影响知识转移绩效。至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分

5、类,划分为产业链合作联盟、技术攻关合作联盟和技术标准合作联盟三种类型,而从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联盟的合作模型,可分为政府推动、行业协会主导、科研院所主导和龙头企业主导四种 模式。 我国新材料企业能否通过建立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冲破自身资源局限的瓶颈,取得较好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 十二五 ” 期间,我国大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在航空航天、能源资源、交通运输、重大装备等领域急需的碳纤维、半导体材料、高温合金材料、超导材料、高性能稀土材料、纳米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成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重点。目前新材料产业产值约占

6、国内生产总值的 15% 。我国新材料产业要凭借资源优势和政府政策支持,逐步成为高新技术型主导产业和 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已有很多文献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了探索和研究,然而研究重点停留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涵特征、联盟构建、联盟绩效及联盟分类等方面,缺乏对于把新材料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相结合的相关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成成员进行研究,构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 二、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 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性产业,起步相对来说较晚,但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在产业规模、体系建 设和技

7、术进步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产值规模不断扩大(如图 1),技术水平稳步提升。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从 2005 年开始每年以 20%以上的速度增长, 2006 年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为 3176 亿元。近年来,新材料产业进一步发展。 2011 年产业规模达到 8140 亿元, 2012 年产业规模突破 10000 亿元的大关,达到 10278 亿元,2013 年产业规模达到 13600 亿元,估计 2014 年产业规模要超过 15000 亿元。作为基础性产业的新材料能对其相关产业的市场规模产生几何级数的发展,特 别是在光伏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8、等产业领域,国内的新材料企业依靠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使产业规模逐渐壮大,产品结构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在关键技术、关键产品以及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研发等方面明显增强,较好地满足了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 ( 2)依据区域条件形成了产业格局,部分地区出现了产业聚集。采取淘汰落后产能以及把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兼并与重组等措施,使新材料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新材料产业集中度得到提高。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依托技术 与人才、产业基础及市场优势,建立了一批高技术新材料骨干企业和产业化基地,新材料产业在一些地区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而我国中、西部地区依靠原有产业基

9、础和资源优势,也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在我国初步形成了 “ 东部沿海集聚,中西部特色发展 ” 的区域格局。 ( 3)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外合作明显加强。受到我国市场需求巨大和市场综合开发优势明显这两个因素的吸引,国际新材料企业重点向我国转移新材料产业。国外的一些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独资或者合资公司,不少跨国公司还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以占领我国新材料产 业市场。国内一些新材料实力较强的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技术竞争水平和经济实力,也充分依靠国际力量,不断与新材料的跨国公司开展技术研发交流及市场开发合作。 ( 4)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在某些领域所

10、需的 130 种关键材料,其中的 21 种材料在国内几乎没有生产能力,要完全依靠进口;其中的 70 种材料虽然在国内可以生产,但在产量、性能和质量等方面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只有其中的 39 种材料,由于其技术含量偏低才实现了国内自给。 综合我国新材料产业的上述发展状况,发现我国新材料产 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甚至部分新材料产业领域出现有规模而无技术的局面。在产业格局、产业规模、产业体系建设基本完成的条件下,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应在于技术创新方面,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能够成为带动我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的突破口。 三、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新材料既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也

11、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命脉。任何产业的生产过程都要以材料作为支撑,新材料作为产业的基础和先导,关系着其他几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新材料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因而新材料产业包含的内容 就很广泛。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 “ 黄金发展阶段 ” 的前期,不但在产业体系与产业规模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而且新材料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机制也得到很大的提高。近年来,企业自主创新和政府引导两种力量极大地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迅速发展。 (一)技术创新联盟对发展新材料产业的作用 推进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建设,有助于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新材料产业

12、的研发与合作。新材料产业是高新技术型产业,产业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 。单个的新材料企业,一般无力独自进行技术开发。若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企业可以共同分摊研发投入,缩短研发周期,实现研发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共同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问题。 ( 2)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新材料产业市场间的合作。新材料产业的突出特点是,上中下游产业结合紧密,产业链较长,链上的企业或者产业联动性强、互动作用明显。在新材料的新产品推向市场初期,联盟企业联合开拓市场,可以降低高额的市场启动费用,较快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 3)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发展。技术创新联盟往往成为产 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和联动力,并

13、由此形成产业集群。例如, 2003 年,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了中关村新材料产业联盟,联盟聚集了产业内最具代表性的企业、高校等各类成员,实现了资源的开放和高度共享,并制定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该联盟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北京市新材料产业集群的代名词。中关村新材料产业技术联盟的成功,说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已经成为新材料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 ( 4)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能提升新材料企业的专利竞争力。新材料企业之间核心资源一体化促进产业联盟的形 成。企业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优化组织资源并提升专利技术竞争力,提高新材料专利技术创新主体的素质,提升新材料产业专利技术

14、的层次,推进新材料产业专利技术向核心技术的发展,巩固新材料企业在专利申请中的优势地位,缓解国外发明专利申请长期高于国内的局面。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对提升企业的专利竞争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5)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新材料产业链的形成。新材料产业的产业链与其他产业的产业链相比较,突出的特点是产业关联性很高,涉及的上、中和下游产业较多,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比较长,上游原始材料产业的变 化以及中游产业生产加工技术的不同,会带动新材料产业不断向外衍生和扩展。新材料产业链的构成,如图 2所示。从图 2可以看出,新材料产业位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上游,并且上游产业大多是冶金、化工和建材等基础性原材料产业。而

15、下游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几乎全是新材料产业的应用性产业。 图 2 新材料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产业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以后,形成上游原材料企业生产当中的技术创新,新材料企业加工当中的技术创新,下游企业主要应用领域的技术创 新。依托完整的产业链在上中下游企业当中构造技术创新联盟,处于技术创新联盟产业链中的新材料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加强生产企业与上游原材料企业、以及下游应用环节用户之间的紧密合作,成员企业技术创新资源得到共享,成员企业各自技术优势得到发挥。 (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成成员 同其他所有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一样,

16、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成成员是由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金融机构和用户组成,见图 3。其中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是政策链、知识链和产业链的代表。这三条链相互作用,促进新 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从而推动整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如果其中某一个成员出现问题,将会制约整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 在整个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政府作为一个重要的参与主体,肩负着营造有利于联盟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任。政府制定政策法规、搭建公共平台、引导技术创新活动,从而促进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壮大和发展。健康的政策环境是技术创新活动良性发展的保障,应该通过法律和制度来管理

17、联盟之间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与行为。大学与科研机构是人才、技术等资源的摇篮,发挥着人才培养与 科学研究的作用。大学和科研机构充分利用自身知识密集的优势,做好基础学科研究,成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主力军之一,从另一方面来看,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相关知识产权转移与研发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新材料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占据主体地位。为了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增加企业利润,企业尽可能将自己具有优势的生产与技术投入到联盟中,并利用市场的预测功能为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指明方向。对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企业更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充分利用企业在基础设备、工程技术和人 力资本

18、等方面的优势,以最快的速度研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新技术或新产品。金融机构是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必不可少的成员,金融机构向联盟提供金融借贷服务,引导企业和大学把闲散的资金向产学研合作体系集聚,更重要的是,金融机构为创新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联系通道,使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资本运作效率得到优化,实现风险共担与收益共享。在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用户能够直接反馈市场的需求,并且能对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所产生的利润和收益进行预先的判定。如果利润和收益比较理想,用户企业就会积极谋求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并为其技术创新 提供资金、人员和设备等。 图 3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成成员 (注:图 3 中,数字的含义

19、分别是: 1 代表提供资源、技术服务、研发推广; 2 代表引导、推动联盟; 3 代表提供人才培养,参与研发; 4 代表反馈产品信息; 5代表提供科研创新能力,参与研发; 6代表提供资金服务; 7代表风险共担; 8代表风险共担; 9代表利益共享; 10代表风险共担; 11代表利益共享) 四、我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模式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技术创新型合作组织,是政产学研企合作的结果。新 材料产业按照技术创新的难易程度,根据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主导力量的不同,制定出相应的联盟模式。本文将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推演为政府推动型、学研驱动型和市场导向型三种类型模式。

20、 (一)政府推动型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 该模式(见图 4)适用于某些新材料产业中,一些市场前景不明朗、创新风险大的重大技术创新领域,新材料企业一般不会主动参与这类重大技术创新活动,这时政府要直接或间接介入并引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形成。政府应该积极引导新材料企业,加大对重大技术创新过程的投入,促进企业在重大技术 创新过程中占主体地位。该模式最大特点是政府推动,通过政府支持,如财政和税收上的支持,政府不但要逐步引导企业的技术研发基金等各种渠道,建立资金筹集的创新平台。保证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在总体上达成政府与产学研的有力结合。在顺应重大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政府针对企业、大学和科

21、研机构重大技术创新的需要,一方面建设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推广政产学研企对接,另一方面建设高校 -企业 -研发中心 “三位一体 “的合作平台,实现新材料产业重大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提高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综合能力。显然,在这种模式中,政府是 联盟中各成员之间的纽带,它将联盟中的新材料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紧密联系起来,使其利用各自的优势齐心协力完成技术创新联盟的目标,这种合作不仅能给联盟中的各成员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带来社会效益。 图 4 政府推动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 (二)学研驱动型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 该模式(见图 5)适用于新材料产业中某些科技含量较高的重点技术创新领域。新材料企业对一

22、些重点技术存在科研需求,但企业自身无法独立完成该类技术创新,而大学和科研机构(即学研)又有供给该类技术的能力,大学和科研机构若主 动寻找合作研发伙伴,通过与企业合作,能够完成该类重点技术创新活动。该模式中,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寻求的合作研发伙伴包括新材料企业、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等。大学和科研机构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良好的实验条件,结合其他合作研发伙伴的资源,与新材料企业重点技术创新需求紧密联系,帮助企业实现其无法独立完成的重点技术创新。从这一模式看,大学和科研机构不但是重点技术创新的驱动力量,也是科技转化为产品的推动者和科技产业化的实现者。尤其重要的是,该模式当中,大学和科研机构可以培养更多创新

23、型人才,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供更高质 量的人力资本,这些人力资本会给联盟带来新的知识和技术,把创新、开放的思想理念带入到联盟中。 图 5 学研驱动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 (三)市场导向型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 该模式(见图 6)适用范围是,当新材料企业存在一般性技术创新需求或者技术创新难度一般的技术需求条件下,为了降低自身的技术开发成本和研发时间,希望与其它伙伴合作完成技术创新,这时候的新材料企业若主动寻找技术研发合作者,同时联合政府部门,通过与合作伙伴、政府部门以及其它相关合作成员,合作完成一般性的技术创新。该模式 当中要寻求的合作伙伴包括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同一产业内的相关

24、企业。在这种模式中,符合市场需求的一般性技术创新要求,通过该模式,能够以较短的时间开发技术,联盟内部的企业可以互相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支持。该联盟的技术创新因为直接面向市场,使得技术创新具有方向性,让市场的反馈作用得到积极发挥。有一般性技术创新需求的新材料企业,要从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出发,按照市场经济交易规则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合作伙伴,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图 6 市场导向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 五结 束语 由于我国新材料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且在政产学研企结合方面较松散,组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发展我国新材料产业的重要途径。我

25、国新材料产业领域要引导更多新材料企业与科研机构、上中下游企业或者产业进行紧密合作,通过建立一批以技术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上下游企业或者产业紧密合作、技术创新分工明确、技术创新利益共享、成员技术创新优势得到发挥的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构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时,明确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用户各个成员在联盟中的地位, 使联盟中的成员能够联合研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和风险共担,促使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李新男 .创新 “ 产学研结合 ” 组织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J.中国软科学, 2007( 5): 9-12. 阳立高,卢毅,伍慧,杨华峰 .欠发

26、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 基于湘西地区的实证分析 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4( 6): 135-138. 夏婷,陈林 .技术创新与能源回弹效应之探讨 以中国工业为例 J.科学决策, 2014( 4): 46-62. Wu C, Barnes D. Formulating partner selection criteria for agile supply chains: A Dempster-Shafer belief acceptability optimization approach 蒋芬 .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结合的趋势 J

27、.华东科技, 2009( 12): 36-37. 王玉丽,于成学,武春友,赵东方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绩效机制及实证研究 J.科技与管理, 2010( 6): 31-35. 高广文 .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及启示 J.科技发展研究, 2008( 12): 1-8. 李兆友 .美国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J.社会科学家, 2014( 4): 8-12.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 .中国新材料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2014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 杨晓丽 .北京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N.新材料产业, 2014( 1):12-15. 冀志宏 .新材料:做大做强离不开产 业联盟 EB/ 牛振喜,肖鼎新,魏海燕,等 .基于协同理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体系构建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2): 76-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