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办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比其他院校学生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尤其是对于课堂上传授的理论并不是很感兴趣,有的甚至很反感。对于这样的一些问题,经济学基础课在授课时若按以前仿效本科的模式走,那在整个教学中就会出现大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经济学基础课教学内容的调整措施,并相应给出建立实践性教学环境的一些设想。 下载 关键词 : 民办高职 经济学 教学改革 一、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基础课开设的课程是西方经济学 或是经济学基础,它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市场经
2、济运行规律、一般特征以及国家能否与如何调节市场的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的综合,它的内容广泛而抽象 ,知识结构系统性、逻辑性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改进。这里有两层意思:一为教材还要改进,近两年高职版本的西方经济学(有的名称是经济学基础)突然涌现十几种,但大多数还是本科教材的缩减版,在内容设计及知识体系安排上缺乏创新,尤其是在知识体系框架的设置上没有丝毫的改变,所以 不管如何变,都是本科教材的缩小版;二为教师思想要改进,一部分还是认为经济学不讲基础分析,不涉及数学分析,那就不是经济学了,可那恰恰是文科学生希望的案例教学,理论结合实际的应用。 2、理论不能恰
3、当地与我国经济建设结合。对高职学生开设经济学基本理论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能够通过学习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的迫切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进行国家宏观调控制的可行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解释经济现象,理解经济政策的作用机理。当前我们选用的经济学教材内容普遍只讲述西方经济理论,几乎没有 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的案例;没有能够把基本经济学原理与我国经济建设实践恰当结合、深入的分析探究,使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有不知所云的感觉,而且还认为该课程学习后无实际意义,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由于该课程属于理论课,加上教学内容在很
4、大程度上没有能与实践联系,以至于让学生总认为这是一门极难学习的课程。在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较少,被动学习太多,时间久了,学生失去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果差。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措施 由于长 期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并主要负责对经济学的教学,我对学校开设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一为教学手段,全面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视频教学为辅助手段,对当前热点的经济问题加以整理贯穿于经济学的教学中;二为教学内容,对教材的内容重新进行整合,把重要的知识内容重新构建合理的框架,使整个 32 学时能被合理利用。做这样的调整所考虑的因素是: 1、注重学生的基础。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是很全
5、面、扎实,不少学生存在偏科,例如有的数学很差,有的文科很差。学生的基础不同,导致其对知识接受能力与 方式差别很大。数学好的学生往往希望老师在教学中多一些理论推导,多一些计算分析,文科强而数学差的学生则恰恰相反,希望老师多举例,通过案例掌握经济原理。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要有所调整。 2、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民办高职学生大多属于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的,有的对老一套的教学方法还很反感。若还是按照一般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效果极为不理想。如前几年,我按照本科教学思路来上课,最后考试的不及格率达到 60%以上。但近几年改变了方式后,不仅大大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几乎杜绝了不及格率。对很
6、多经 济热点问题的收集与探讨,使学生逐步地喜欢经济学课堂,这都是改革后的收获。 3、紧密结合我国国情。设置一门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反映市场经济运行基本规律的课程 经济学基础,更能体现时代特征。经济学基础课程,将反映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反映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相融合,既包含了反应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又融入了改革开放的应用性理论和案例,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经济学的魅力所在。 三、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经济学教学方法更多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难易、学生的基础及兴趣 点等方面因素而定,每节课都需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思路布局、语言组织等)才有好的教学效果。概括总结起来,经济学基础
7、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如下: 1、情景论证教学法。对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用具体的情景加以引导、阐述和论证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景中发生,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问题进入学习情景,使学习更趋直观化。对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许多贴近现实生活或易于体会的经济规律、定理常常使用此方法,例如,消费者剩余、需求定理、效用理论等。 2、问题教学法。近代杜威所提出的 “ 五步法 ” : 情景 问题 假设 推理 验证,每门课程都可以看作若干大、中、小问题的集合,例如,经济学要解决的 “ 大问题 ” 就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如何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围绕这个大问题产生一系列问题。我在切入每章的内容
8、之前,先要介绍这一章研究问题的思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每章的内容,避免学生陷入对具体问题的琐碎陈述。这种方法对于教学非常有效。 3、讨论式教学法。首先,要拟好讨论题,结合当前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或其他一些经典案例,确定具有一定代表性、普遍性、现实性很强的热门话题,提前两周布置发给学生。其次,指导学生阅 读有关书籍和资料,分小组讨论并推选代表,由各代表在全班发言,教师在讨论中的引导评析与控制也很关键,最后,教师作总结发言。 4、讲座式教学。这是目前正在尝试的一种教学方法,把经济学书上的知识点进行罗列,按讲座的形式,一次或二次解决一个知识点的教学。 四、实践性教学环境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实践效果,本
9、人对经济学的实践性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包括开展课外阅读、建立网络论坛、举办经济论坛三个方面。 1、开展课外阅读。向学生推荐难度适宜的期刊、网站、参考资料,不要推荐经济学 经典名著给高职学生阅读,因为这对他们难度大、内容深、不易理解,学生阅读会失去兴趣。课外阅读一方面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并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建立经济学网络互动交流。网络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及和教师之间平等地讨论经济问题,增强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了解与理解。采取的方式可以是老师找一些好的文章或政
10、府新的政策,在论坛上发贴子,让学生阅读并发表看法,也可以学生在论坛上提出问题, 大家回答,从而拓展了同学的知识面。 3、设立经济讨论中心。定期举办经济讨论会,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首先,广泛征集问题,然后,指导老师从众多问题中挑选二、三个作为讨论话题,把确定下来的话题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对这些话题感兴趣的同学准备材料,最后,举行经济沙龙。指导老师参加作引导发言,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与讨论,指导老师作总结发言。 参考文献: 范守信 .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 J,扬州大学学报 ,2003 年( 3) 孙显元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 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 社 ,2005。 高建华 .经济学原理与案例 M,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