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框架分析.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67130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框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框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框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框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框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框架分析 摘要:本文对传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框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并建立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新框架。 下载 关键词:民营企业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本文认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成结构包括两部分: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与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包括审计部门和(或)审计委员会的设置,即由谁来进行内部审计?其职责和权限是什么。内部审计制度包括内部审计定位、内部审计范围、内部审计程序和方法、内部审计保障制度等。其中,内部审计定位指为什么进行内部审计?即为谁服务;内部审计范围指内部审计审什么?内部审计程序和方法指如何开展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保障机制指如何保

2、障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实现内部审计的目的。 一、传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框架及问题分析 (一)传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框架 对传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进行研究、归纳,可总结出其运行框架。图 1表示 传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框架。传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忽视对组织机构及内部审计保障制度的研究。其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随内部审计目标、制度及定位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传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缺少科学性分析,其内部审计定位从一开始就不确定,并且没有达到应有高度。此外,传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更缺少保障机制等。 (二)传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民营 企业内部审计定位达不到应有高度 民营企业内部审

3、计的本质和目标决定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所有参与者,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企业管理者,还有企业职工、债权人、国家税务机关等。但目前,民营企业因股权结构特征而形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重合的治理结构,决定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服务对象是所有者和经营者,因此,内部审计定位没达到应有高度。 其主要原因是,在市场经济下,民营企业与非民营企业都是依据现代企业制度设立的,但是,非民营企业的特性决定了其所受到独立审计约束或国家审计约束要远远 大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在强大的外部审计压力下审计力度与强度显得苍白无力,民营企业管理者在管理知识与能力的约束下,无法清晰地认识到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对公司治

4、理的力度要高于非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力度。加上,内部审计不像外部审计、国家审计有行业指导与制度规范。 2.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 我们对传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进行分析、归类,总结出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安排与设置主要包括四种方式,见表 2。 我们对比传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四种设置,比较之下,第一种及第二种 设置模式无疑是现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四种模式中较优的,也是现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模式采用较多的。但是,这两种模式的独立性和工作效率不能完全满足内部审计对它们的要求。 分析其原因是,民营企业管理者在管理知识与能力的约束下,无法清晰地认识到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对公司

5、治理的力度要远远高于非民营企业。所以,在设计内部审计领导机构时,采取是通行的做法,直接将内部审计机构设在董事会下,或董事会下设审计专业委员会下,更有甚者,设在监事会与总经理之下。但是,由于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缺陷,投资者与管理者高度重合, 内部审计替代了一部分外部审计的职能。这样,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民营企业治理的特殊需要,将内部审计的领导机构提高一个层次,可以考虑设置在股东会之下,以提高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范围较窄 大多数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重点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岗位责任制考核和制度执行的监督上,只有少数企业涉及管理审计的范围,对采购审计、工程造价审计、管理费审计

6、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审计范围较窄。而对治理结构、风险管理、战略决策、人力资源、环境审计等方面几乎是空白,这也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薄弱 环节。 分析其原因,现行民营企业由于在将集团内部审计机构设在董事会下,或设在董事会下设审计专业委员会下,造成了内部审计重点对董事会授权范围的权力执行效果进行监督与审计,而对董事会靠自身实现的权力,对董事会不能通过授权执行的权力,其监督与审计力度较差或几乎没有。如在对财务管理活动的审计上,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重营运管理审计,轻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分配管理的审计。这是内部审计组织机制设置所带来的系统性缺陷。在这种现象背后,其本质是民营企业治理特性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4.民

7、营企业内部审计程序和方法 不规范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程序和方法在确定被审单位和审计内容时,除依据年初计划外,还可根据公司总经理或董事会授权及制度相关规定进行,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但在公司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就会经常出现内部审计程序和工作比较随意、不规范现象。同时,由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以财会、审计人员为主,缺乏信息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的配备及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的定期培训和考核,审计中经常出现没有系统的工作底稿作为审计证据,审计轨迹不清晰等现象,审计方法十分单调,审计内容不够深入。 分析其原 因,传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重点对董事会授权范围的权力执行效果进行监督与审计,而企业

8、营运环节繁琐,许多民营企业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手段与方法,如采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作业基础预算等方法管理企业资源。由于民营企业的家族企业发展背景,其企业高层管理相关知识结构、能力与市场的交换频率较差,没有家庭企业关系的专业审计人员难以在企业居于领导地位;审计人员后续教育连接不够。审计方法不能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及时调整更新等等。这都是民营企业治理所带来的问题。 此外,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运行还缺少保障机制。 二 、解决对策 (一)创新设置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 本文所设计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具体包括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门,并约定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内部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委员会隶属于公司股东大会,直接对股

9、东大会负责,与董事会、监事会平级。内部审计委员会成员由部分董事会成员和部分监事会成员组成,成员资质条件须符合公司相关规定。内部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由监事会成员担任。在表 3中,将传统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方式中较优的模式(表 2 的第一、二种模式)与我们设计的创新模式进行了对比。 创新模式下内部审计 设置层次最高,独立性强,权威高。因为监事会成员包括职工代表,因此,这种模式的审计机构既能代表出资者、经营者,又能代表民主意愿对公司经营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检查评价和服务,工作效率高,覆盖面广,监督作用大,能确保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此外,这种设置还可以统一公司内部监督检查中心,即监事会对董事会及经营班子

10、的监督检查可由内部审计完成,避免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公司效率。这种设置模式的关键是审计委员会的成员组成需科学、合理,在满足成员素质要求的同时又要科学划分法人治理结构各部分成员比例,即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出任审计 委员会的人数、比例。 (二)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民营企业大多靠家族的凝聚力逐渐发展起来,其管理者特殊的双重身份经常破坏公司的规章制度,使其形同虚设。由于内审人员素质、水平不高,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往往不能体现审计的独立性,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正真作用。因此,为了解决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完善内部审计的制度。在内部审计制度设计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

11、。 1.以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置为起点 恰当的组织机构模式模式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 作开展的基础,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内部审计委员会下设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委员会由股东大会通过产生,与董事会,监事会平级,有助于股东及时考核各职能部门的制度执行情况和管理层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等。这种内部审计模式能较好的顺应公司制民营企业的特点,并充分体现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利于内审人员顺利开展工作。 2.完善民营集团的内部审计内容 多数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仍然停留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损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上面,主要以开展财务审计为主,重点检查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执 行情况,以纠错防弊为目

12、的。审计对象主要是企业凭证、账簿、报表等,很少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经济效益等领域。在财务管理审计方面,重经营管理审计,轻融资、投资、分配审计,缺少全方位的宏观思维。 3.要提高民营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内部审计是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和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强,经营者对投资者负责和承担风险的责任也增强,这使企业领导者自发地转变内部审计理念,从对内部审计的被动向主动转变,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改善经营管理、提 高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增加组织价值的作用。只有领导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才能真正服务于实现企业目标,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

13、才能不断发展。 4.建立内部审计保障机制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内部审计信息制度保障和内部审计激励制度保障。民营企业除利用制度规范审计机构和审计部门职责、权限,规范相关人员任职资格和条件,规范内部审计程序、方法及业务流程等外,民营企业还必须加强内部审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利用及储存制度管理,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信息的作用。同时,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审计部门及被审部门的积极性,将内部审计结果与企业绩效考核合理挂钩,以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完善、发展,从而保障公司目标最终实现。 5.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 在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下,需要一支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的内部审计队伍,更

14、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工作自身考核办法 , 以接受上级主管和公司员工的监督。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后续教育,不仅要熟练掌握审计技能,还应熟悉审计制度的规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职业谨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己的审计工作能力。 同时,国家也要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职称等进行具体的规范。 (三)具体政策建议 1.加强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法律规范和行业指导 (1)现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现状 2006 年我国施行了新的审计法。新的审计法规定: “ 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 ,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

15、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 。虽然这一规定和 1994 年的审计法有所变化 , 但是审计对象仍然只局限于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组织范围内, 对于民营企业是否需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国家并无明确的规定。 (2)制定内部审计法等进行行业指导 要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行业指导,让内审人员有法可依,有规定可依。从法律体系上来规范内部审计需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内部审计法和各项法律中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以此为基础来制定内部审计的专业法规和各项制度;二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三是审计署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16、;四是中国内部审计师 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条例、内部审计实施细则等作为不同行业民营企业实施审计工作的具体依据;五是国务院其他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中对内部审计的规定。通过这些法律、法规体系来指导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统一纳入到行业管理之中 , 使其有法可依 , 有章可循。 2.更加强调分离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 我国审计体系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自成体系、各司其职、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内部审计外包范围很小。因此,在我们不可能改变内 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基本职能,也不可能改变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情况下,对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与外部

17、审计范围进行更严格的区分,在减少外部审计范围的同时,尽量采取各种措施改变民营企业可能出现的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等不好的状况。同时,仍需注重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作用,降低民营企业组织管理成本,实现企业管理目标。 三、设计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新框架 针对传统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运行中的问题及原因,本文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运行 新框架设计如图 4 所示。 参考文献 : 徐政旦,朱荣恩 .现代内部审计学 .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7, 12 时现 .现代企业内部治理审计研究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4 王光远,翟曲 .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 .审计研究, 2006( 2): 29-37 耿建新等 .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 .审计研究, 2006( 1):53-60 作者简介:徐冬萍:( 1960-10-)女,贯籍:湖南临澧;工作单位:岳阳昌德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财务理论与实务。 (责任编 辑:何小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