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析 摘要:近年来,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渐提高 ,出口快速增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阐述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的现状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对策和思路。 下载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752.67 文献标识码 :A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但就其出口而言,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推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真正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全面、持续、稳步发展的主导产业,对江苏省高新
2、技术产品出口发展现状,摸清情况,找准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 一、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 1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概况 ( 1)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来看, 2003-2006 年间,就全国高技术产业产值来看,广东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江苏稳居第二位。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高技术产业分类标准, 2006 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产值为7557.14 亿元,居全国第 2 位(广东为 12975.46 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8.0%;增加值 1743.09 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 17.3%。 ( 2)江苏高新技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近年随着 “
3、科技兴省 ” 战略的逐步实施,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自 2003 年以来, 5 年增长了 3.8 倍, 年平均增长 2172.4 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 42.2%(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局网,详见图 1。 图 1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值的比重 (%)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局网, ( 3)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增大 近年来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得到发展, 2007 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27.5%,比 2003 年提高了 6.28 个百分点。 ( 4)高新技术产业向沿江沿沪宁线集聚 2004 年,沿江八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值 5675.69 亿元
4、, 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总量的 96.2%。其中苏州、南京和无锡三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4304.65亿元,占全省的 72.96%。 2007 年三市合计所占的比重略有下降,达到68.3%,主要原因是省内其他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加快了。但总体上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沿江和沿线高度集中分布的特征。 2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 1)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从表 1 可看出: 2001 年 -2007 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在逐年扩大 ,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也逐年增长。 2007 年,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866.9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8 %。 表 1
5、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 2000-2007 年)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年鉴、江苏统计局数据整理 ( 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 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外贸出口的比重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2 年的 31.46%增长为 2007 年的 42.57%,增长了 11 个点。 表 2 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进出口总额与出口总额 %情况 (2002-2007)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和江苏统计局数据整理 ( 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三资企业为主 出口创汇的高新技术企业性质以三资企业为主。 2007 年,国有企业、三资企业
6、、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出口额分别为 10.81 亿美元、 830.89 亿美元、6.03 亿美元、 19.26 亿美元。三资企业占了 95.8%,占了绝对重要的地位。 ( 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 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方式主要两种: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二者出口总额分别为 56.55 亿美元和 804.51 亿美元,所占比重分别为 6.57%与93.43%。 二、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 1)与发达国家相比,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高 据世贸组织( WTO)统计,早在 2000 年, OECD 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
7、出口比重平均 40%,其中,美国为 44%,新加坡最高为 72%。而相比之下,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虽然逐年增长 ,但其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比重还只是刚刚达到 42%。 ( 2)江苏高 新技术产业出口分布不平衡 通信技术及通信设备制造占了 78.55%,电子及电气设备制造技术占了15.91%,这两个行业高达 94.46%,几乎占了全部份额。相比之下 , 生物医药制造技术与通信技术及通信设备制造的差距很大,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行业发展很不平衡。 ( 3)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技术水平不高 通信技术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及电气设备制造技术两大行业的出口产值所占的比值已超过九成,但拥有自主知
8、识产权的产品极少,大部分产品是组装。出口产品和高新技术的关联不大,称不上完全 意义上的高新技术产品。 ( 4) “ 高投入、高收益 ” 的特征不明显。 高新技术产品具有 “ 高风险、高收益 ” 的典型特征。就目前情况而言,江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 “ 高投入、高收益 ” 的特征不明显。 R&D 投资强度是衡量高新技术产品投入的一个重要指标。全省 R&D 投资强度 2001年为 0.67%, 2002年为 0.80%, 2003年为 0.82%, 2004年为 0.9%。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增长,产业科技投入强度虽在逐年提高,但比重很低,对高新技术产品投入很少。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是电子设备
9、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等领域。这些产品大多数都是技术含量、附加值相对偏低的零配件产品,收益也低。 ( 5)江苏省内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布极不平衡 根据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数据整理可知, 2007 年,苏南、苏中、苏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全省比重分别为 98.16%、 1.60%、 0.24%。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相差极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形势十分明显。 ( 6)加工贸易出口比重过大,档次不高 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高达 93.43%,但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产品都是从国 外进口机器设备、原材料、零部件,经加工组装出口,始终处于高中端产品生产过程中外围的、低水平的技术环节。 2.
10、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问题的成因 ( 1)政府缺乏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战略规划 虽然江苏省早在 1987年就率先提出了科技兴省的战略,但是由于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因而各市高新技术布局雷同,政府重视、支持、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思路及措施不明 , 缺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战略与规划 , 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相对较少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服务的促进体系尚未建立。 ( 2)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平衡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的不平衡。由于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和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 2007 年,三者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11、的比例分别为 31.5%, 24.5%, 20.7%),所以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是通信技术与通信设备和电子、电气设备技术。虽然有新材料产品出口少这样的特例,但总体上还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决定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 3)缺乏核心龙头企业 ,企业间产业关联度小。 虽然 江苏具有数目纵多的高新技术企业 ,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比较少。目前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 237家 ,但年销售额在100 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 1 家 ,50 亿元以上的企业也仅有 5 家 ,上市企业 27家 ,仅有 12家骨干列入 2003年江苏省工业企业 100强。由此可见 ,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偏小 ,
12、特别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数量更少。而且某些区域内的产业关联度也很低 ,没有形成很好地高新技术产业链的配套体系 ,产业链的脱节将会影响产业集群效应的发挥 ,也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 ( 4)省内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 衡 造成苏南 ,苏北区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 a)区位优势差异明显。苏南地区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交通便捷性,融资方便性、与上海濒临的优势、创业环境宽松优势。 b)经济基础不同。苏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础雄厚,这也是由苏南强大的经济基础为后盾的。苏北经济基础比不上苏南,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失去后盾,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无从谈起。 c)智能密集度有较大差距。智能密
13、集区是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江苏省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都集聚在苏南地区。 江苏省高等院校中 ,苏南地区有 78 所,占 69%,苏北地区有 35 所,占 31%,其中高水平的大学几乎都位于苏南。 d)基础设施有一定差异。基础设施对任何产品的区位都是关键的因素之一,只是不同的产品对它的要求及出发点不同。高技术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它需要有相当健全的基础设施为保障。苏南的基础设施都比苏北地区完善。 三、发展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1. 明确指导思想 ,制定发展规划 ,扩大宣传,加大资金支持 根据高新技术发展要 “ 有所为、有所不为 ” 的指导思想 , 确定 “ 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面向市
14、场、发挥优势 ” 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 展思路 , 制定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战略与规划;当前应选择江苏有一定优势和潜力的领域作为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重点 , 通过定产品、定企业、定市场、定目标、定时间 , 进行集中攻关和重点扶持 , 带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 政府应深入宣传 ,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使投资人能够大胆投资、放大投资。江苏应大力宣传、贯彻国家支持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优惠政策 , 充分调动出口企业的积极性 , 提高全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各生产企业、外经贸公司及科研院所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重视。 政府 加强资金方面的支持。建议江苏省政府设立促进高新技术
15、产品出口专项资金。目前 , 全国许多省市对本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都有不同的支持政策。特别是专项资金支持 , 我们认为这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初级阶段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建议设立专项资金 , 主要是支持那些确属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范围内的生产企业的产品出口。 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年出口增幅较大的企业要特别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补贴等。对列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的产品均实行全额退税。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更好的投入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更快的扩大高新技 术产品的出口。 鉴于企业项目融资困难 , 帮助解决一些单位开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 , 扶持一批前景好的高新技术出口项目。 2.
16、进行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行业技术领域发展很不平衡,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关联效应不明显,需进行产业技术创新,而这种创新必须基于企业为主体。政府应大力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统高新技术产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新技术开发和新技术创新体系,走以自主技术创新为基础的道路,真正解决江苏高新技术产 品出口发展所存在的企业效益问题、经济风险问题和持续发展问题。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以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3. 增加科技投入 ,建立人才汇集制度 江苏省了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 “ 高投入、高收益 ” 的特征不明显,需增加投入,建立人才汇集制度。 a)
17、 增加科技投入,完善投资体系。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直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主体,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进一步作好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引进资金。 b) 完善 人才政策,建立人才汇集制度。高新技术产品的附加值不高,除了前面说过的要进行产业技术的创新和增加科技投入外,从根本上要增大高新技术产品的科技含量。这就需要完善人才政策,建立人才汇集制度。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素质,扶持发展一批重点学科和重点院校,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和科研创新基地。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重点建设一批应用型专业。提高研
18、究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素产业工人,为高新技术产定向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和支撑。强化 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与高等院校定向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改善人才政策,落实好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重视保护知识产权,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人和以江苏省创新创业。增大高新技术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 4. 发挥和增强苏南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苏北发展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区域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大。对于这个问题政府部门应发挥和增强苏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19、政策上支持苏北发展经济;资金上加大 投入用以对苏北的建设,完善其交通设施,生活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技术上援助,渗透;思想上激发苏北人们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进而激发发展高新技术的斗志 ,最终培育出苏北高新技术产业,促进苏北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强南北合作,推动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扩大。 此外,在完善科技中介机构、加强信息引导 , 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供求信息网、引进和完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体制等方面均有大量工作有待开拓。 参考文献: 李磊 . 2006 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分析 J.中国科技投资 ,2007,(5):53-55. 刘孟珠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J.海峡科学 ,2007(2):23-26. (责任编辑: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