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图 2 海淀二模 答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S 32 Pb 207 6. 下列典籍记载的文字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 A.以曾青(主要成分为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出自抱朴子) B.凡石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火焚炼为用(出自天工开物) C.以毛袋漉去曲滓(酒糟),又以绢滤曲汁于瓮中(出自齐民要术) D.铅山县有苦泉(含硫酸铜),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出自梦溪笔谈) 7. Lv(中文名 “”, l)是元素周期表第 116 号元素, Lv 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6。下列说法 中, 不正 确 的是 A Lv 的 原子半径比 S 的原子半径大 B 29311
2、6Lv 的原子核内有 293 个中子 C Lv 位 于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第 A 族 D 290116Lv 、 291116Lv 、 292116Lv 互为同位素 8. 下列解释 工业生产或应用 的 化学用语中, 不正确 的是 A 氯碱工业中制备氯气 : 2NaCl(熔融 ) 2Na + Cl2 B 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 2SO2 + O2 2SO3 C氨氧化法制硝酸的 主要 反应 之一 : 4NH3 + 5O2 4NO + 6H2O D 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铁轨 : 2Al + Fe2O3 Al2O3 + 2Fe 9. 三氟化氮( NF3) 常用于 微电子工业 , 可 用以 下反应 制备:
3、 4NH3 3F2 NF3 3NH4F 下列说法 中, 正确的是 A NF3的电子式为 B NH4F分子中仅含离子键 C 在制备 NF3的反应中, NH3表现出还原性 D 在制备 NF3的反应中,各物质均为共价化合物 10.一种以石墨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做电极材料、以固态有机高聚物做电解质溶剂的锂离子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 1 所示 ,图 2 是合成有机高聚物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 1 A. 放 电时, 外电路电子由金属氧化物电极流向石墨电极 B. 充电时,石墨电极作阳极,过度金属氧化物作阴极 C. 图 2 所示的两种单体可通过缩聚反应生成有机高聚物溶剂 D. 有机高聚物溶剂分子
4、中含醚键和酯基 电解 催化剂 高温 催化剂 2 11. HI 常用作有机反应中的还原剂, 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已知 443 时 : 2HI(g) H2(g) +I2(g) H = +12.5 kJmol-1 向 1L 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HI, 443 时, 体系中 c(HI)与反应时间 t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20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H2) = 0.0045 molL -1min-1 B. 升高温度,再次平衡时, c(HI) 0.78 molL -1 C.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式为 D. 反应进行 40 min 时,体系吸收的热量约为
5、 0.94 kJ 12. 已知: Ag+SCN AgSCN (白色), 某同学探究 AgSCN 的溶解平衡 及转化, 进行以下实验 。 下列说法 中, 不正确 的是 A 中现象能说明 Ag+与 SCN 生成 AgSCN 沉淀的反应有限度 B 中 现象产生 的原因是发生 了 反应 Fe(SCN)3 + 3Ag+ 3AgSCN +Fe3+ C 中产生黄色沉淀的现象能证明 AgI 的溶解度比 AgSCN 的溶解度小 D 中 黄色沉淀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AgI 与 KI 溶液中的 I-进一步发生了反应 0.782 0.110.11 浅红色 溶液 3 25.( 17 分) 芬太尼类似物 J 具有镇痛作用。
6、它的合成方法如下: 已知: ( 1) A 属于烯烃, A 的结构简式为 。 ( 2) 的 化学方程式为 ( 3) 所属的 反应类型为 反应。 ( 4) 的化学方程式为 ( 5) F 的结构简式为 ( 6) 已知 有一定 的 反应限度, 反应进行时 加入吡啶( C5H5N, 一种有机碱)能提高 J 的产率, 原因是 。 ( 7)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 ClCH2CH2COOCH3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能与 NaHCO3 反应 b.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两组峰 ( 8) 已知: ( R、 R为烃基)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 以环己醇( )和乙醇为起始原料,结合已知信息选择必要的无机试剂,写出
7、 的 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4 26.( 12 分) 开发氢能源的关键是获取氢气。 ( 1) 天然气重整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制氢方法。该工艺的基本反应如下。 第一步: CH4(g) + H2O(g) CO(g) + 3H2(g) H1= +206 kJmol-1 第二步: CO(g) + H2O(g) CO2(g) + H2(g) H2 = -41 kJmol-1 天然气重整法制氢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2)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氢气并未真正实现能源替代,科学家尝试从水中获取氢气,其中用铝粉和 NaOH 溶液快速 制 备 氢气 的
8、铝水解法开始受到重视。 铝水解法中,控制浓度等条件,可以使 NaOH 在整个过程中 起催化剂作用,即反应前后 NaOH 的量不变。则铝水解法制氢的两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分别是 I.铝粉与 NaOH 溶液反应: II: 。 实验室用 不同浓度 NaOH 溶液和铝粉混合,模拟铝水 解法制氢。测得累计产氢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 示。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 a. 05 min 时,随 NaOH 溶液浓度增大,产氢速率加快 b. c( NaOH) =1.0 mol/L 时, 产氢 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持续增大 c. c( NaOH)大于 0.6 mol/L 时,反应初始阶段
9、产氢量迅速增大,可能是反应放热、体系温度升高所致 d. NaOH 溶液浓度为 0.4 mol/L 时,若时间足够长,产氢量有可能达到 4000 mL ( 3)硼氢化钠( NaBH4)水解法也能从水中获取氢气。该反应需要有催化剂才能实现,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NaBH4 水解法制氢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若用 D2O 代替 H2O,则反应后生成气体的化学式为 (填字母序号) 。 a. H2 b.HD c. D2 5 27.( 14 分) 铅精矿 可用于冶炼金属铅,其主要成分为 PbS。 I火法炼铅将铅精矿在空气中焙烧,生成 PbO 和 SO2。 ( 1) 用铅精矿 火法炼铅的反应 的化学方
10、程式 为 。 ( 2) 火法炼铅 的 废气中 含 低浓度 SO2, 可 将废气通入 过量 氨水 中进行处理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 II湿法炼铅 在制备金属铅的 同时 ,还可制得 硫磺 ,相对于火法炼铅更为环保 。湿法炼铅 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 不同温度下 PbCl2的溶解度 如下表所示。 温度( )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 1 00 1.42 1.94 2.88 3.20 PbCl2为 能溶于水的 弱电解质,在 Cl-浓度较大的溶液中,存在平衡: PbCl2(aq) + 2Cl-(aq) PbCl42-(aq) ( 3)浸取液中 FeCl3 的作用是 。
11、( 4)操作 a 为加 适量水稀释并冷却 ,该操作有利于滤液 1 中 PbCl2 的析出,分析可能的 原因是 。 ( 5)将溶液 3 和滤液 2 分别置于右图所示 电解 装置的两个极室中, 可制取 金属 铅 并使浸取液中的 FeCl3 再生 。 溶液 3 应置 于 (填 “阴极室 ”或 “阳极室 ”) 中 。 简述滤液 2 电解后再生为 FeCl3 的 原理 : 。 若铅精矿的质量为 a g,铅浸出率为 b ,当电解池中通过 c mol 电子时,金属铅全部析出,铅精矿中 PbS 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 6 28.( 15 分) 实验小组探究 银氨溶液与 甲酸( HCOOH,其中 C 为 +2
12、 价 ) 的反应及银镜产生的原因。 ( 1)配制 银氨溶液 。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 适量 AgNO3 溶液,逐滴滴入氨水, 边滴边振荡, 至 ,制得银氨溶液 ,测得溶液 pH 大于 7。 ( 2)进行甲酸 的银镜反应 实验。 向 2 mL银氨溶液中滴加溶液 X 后,置于 90水浴中加热 30 min 编号 溶液 X 现象 i 10 滴蒸馏水 始终无明显现象 ii 10 滴 5% HCOOH 溶液 加 HCOOH 后立即产生白色浑浊,测得溶液 pH 略小于 7;水浴开始时白色浊液变为土黄色,随后变黑,有气体产生;最终试管壁附着少量银镜,冷却测得溶液 pH 略小于 5 iii 5 滴 10% Na
13、OH 溶液和5 滴蒸馏水 加 NaOH 后立即产生棕黑色浑浊。最终试管壁附着光亮银镜 , 冷却测得溶液 pH 7 iv 5 滴 10% NaOH 溶液和5 滴 5% HCOOH 溶液 加 NaOH 后立即产生棕黑色浑浊,加 HCOOH 后沉淀部分溶解。最终试管壁附着光亮银镜,冷却测得溶液 pH 7 查阅资料: i.银氨溶液中存在平衡: Ag(NH3)2+ Ag+2NH3 .白色 AgOH 沉淀不稳定,极易分解生成棕黑色 Ag2O . Ag2O、 AgCl 等难溶物均可溶于浓氨水,生成 Ag(NH3)2+ 与实验 ii 对照,实验 i 的 目的 是 。 经检验 ,实验 ii 中白色浑浊的主要成分
14、为 甲 酸银( HCOOAg),推断 是 甲酸银分解产生银镜, 则甲酸银分解的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 。 实验 iii和实验 iv 是为了探究 pH较高时的银镜反应 。实验 iv 的现象 (填 “能 ”或 “不能 ”) 证明 pH 较 高 时是甲酸发生反应产生了银镜。 甲同学 认为实验 iii、实验 iv 中,水浴前的棕黑色浊液中含有 银单质 , 乙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 这种 可能性, 他的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是 。 ( 3) 探究 实验 iv 中的 含碳 产物 。取 实验 iv 试管中的产物静置后,取上层清夜 继续实验 : 白色沉淀 1 溶解的 离子方程式为 。 上述实验能证实 iv 的清液中含
15、HCO3-的理由是 。 ( 4)综合以上实验,小组同学得出以下结论: a. 溶液 pH 较低时,银氨溶液与甲酸反应产生银镜的主要原因是甲酸银的分解。 b. 溶液 pH 较高时,银氨溶液与甲酸反应产生银镜的原因可能有 (写出两点) 。 7 第 I 卷 ( 选择题 共 42 分 ) 共 7 道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A C D D C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8 分) 阅卷说明: 1. 不出现 0.5 分 ,最低 0 分,不出现负分。 2. 简答题 文字表述 中划线部分为给分点 。 3. 其他 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5(共
16、 17 分 , 除特殊 标注外,每空 2 分 ) ( 1) CH2=CH-CH3 ( 2) ( 反应物产物写成 2NH3NH4Cl 也给分 ) ( 3) 取代 ( 4) ( 5) ( 6)吡啶能与反应 的产物 HCl 发生中和 反应,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 J 产率 ( 7) (CH3)2CClCOOH ( 8) ( 此空 3 分 ) 8 26( 共 12 分 , 每空 2 分 ) ( 1) CH4(g) + 2H2O(g) CO2(g) + 4H2(g) H1= +165 kJmol-1 ( 2) 2Al + 2NaOH + 2H2O 2NaAlO2 + 3H2 NaAlO2 + 2H2O N
17、aOH + Al(OH)3 acd ( 3) BH4- + 4H2O B(OH)4- + 4H2 abc 27 (共 14 分 , 每空 2 分 ) ( 1) 2PbS + 3O2 2PbO + 2SO2 ( 2) 2NH3H 2O + SO2 2NH4+ + SO32- + H2O ( 3) 使 Pb 元素从难溶固体 PbS 转化成溶液中的 PbCl4-, S 元素转化成单质硫 成为滤渣 ( 4) 加水稀释 使 PbCl2(aq) + 2Cl-(aq) PbCl42-(aq)平衡向左移动 ; 温度降低 PbCl2 溶解度减小 ( 5) 阴极室 阳极 发生电极反应 : Fe2+ - e- Fe
18、3+( 或 2Cl- -2e- Cl2; Cl2 + 2Fe2+ = 2Fe3+ + 2Cl-, 文字表述也可 ) , 使 c(Fe3+)升高 , 同时 Cl-通过 阴离子交换 膜向阳极移动 , 使 FeCl3 再生 2392 100% 28 (共 15 分 ,除特殊标注外, 每空 2 分 ) ( 1) 最初产生的 棕黑色 沉淀恰好溶解 为止 (此空 1 分) ( 2) 排除银氨溶液受热反应生成银镜的可能性 CO2 不能 取棕黑色浊液, 加入浓氨水 ,黑色 沉淀完全溶解 ,形成无色溶液 ( 3) AgCl + 2NH3H 2O Ag(NH3)2+ Cl +2H2O 滴 加 BaCl2 生成能溶于浓氨水的沉淀 , 说明清液中不含 CO32-,加 Ba(OH)2 生成的沉淀溶于盐酸并放出酸性气体,说明其中含 HCO3-。 ( 4) 黑色浊液中的氧化银分解产生银 , 甲酸直接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 催化剂 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