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复习提要 1. 什么是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 2。什么是基本量与导出量 ? (教材 P10) 物理学中独立定义的单位叫做基本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由基本单位导出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对应的物理量叫做导出量。 2. 哪些物理量为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基本单位、符号、定义是什么? (教材 P10)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等七个物理量为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和“坎德拉”,它们的单位符号分别为“ m”、“ kg”、“ s”、“ A”、“ K”、“ mol”和“ cd”,它们的单位
2、定位分别详见教材 P10 表 1-1 。 3. 物理实验中有哪些常用的长度测量器具? (教材 P11) 物理实验中,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有:钢直尺、钢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千分表、测微目镜、读数显微镜、电涡流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电感传感器、光栅传感器、激光干涉仪等。 4. 物理实验中有哪些常用的质量测量工具? (教材 P11) 物理实验中,质量测量最常用的仪器有电子秤、弹簧秤、物理天平、分析天平等。 5.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时间测量工具有哪些? (教材 P12)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时间测量仪 器有:秒表(停表),指针式机械表、数字显示式电子表、数字毫秒计等。 6.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温度测量工具有哪
3、些? (教材 P12)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温度测量仪器有水银温度计、热电偶和光测温度计等。 7. 物理实验中有哪些常用的电流测量仪表? (教材 P12) 物理实验中电流测量常用仪器有安培表、检流计、表头、灵敏电流计、万用电表、钳表等。 9( 1)力学、热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2)力学实验的基本功有哪些? ( 1)略 (教材 P13) 。( 2)仪器的零位校准,水平和铅直调整等调节是力学实验的基本功,务必熟练掌握。 10( 1) 电磁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2)电磁学实验的基本功是什么? ( 1)略 (教材 P13) 。( 2)回路法接线是电磁学实验的基本功,务必熟练掌握。 11
4、( 1) 光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2)光学实验的基本功有哪些? ( 1)略 (教材 P14) 。( 2 光学实验的基本功,务必熟练掌握。 12常用的物理实验测量方法有哪几种? (教材 P14-17) 常用的物理实验测量方法有比较法、转换法、放大法、模拟法、补偿法、干涉法和衍射法等。 13物理实验中应掌握哪些基本调节技术? (教材 P18-20) 物理实验中应掌握的基本 调节技术有: 仪器初态与安全位置的调节、回路接线法、跃接法、零位(零点)调整、水平、铅直调整、等高共轴调整、调焦、消视差调整、逐次逼近调整、空程误差消除的调节、先定性后定量原则等 。 14计算机和计算器在物理实验中有哪
5、些基本应用? (教材 P20-21) 计算器的基本应用: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图形的简单处理等。 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实验数据处理、模拟与仿真实验、实时测量、利用物理实验课程网站进行物理实验的辅助教学和教学管理等。 15. 指出几种利用机械放大作用来提高测量仪器分辨率的测量工具。 (教材 P15)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迈克尔逊干涉仪等。 16. 指出一种能进行微小变化量的放大的方法;指出两种能进行视角放大的仪器。 (教材 P15)光杠杆放大法(测金属丝的微波伸长量);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17. 为什么说采用视角放大法不会增加误差? (教材 P15)在视角放大中,被观察的物理量只是在观察场
6、中放大视角,实际尺寸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不会增加误差。 18. 补偿法(或称均衡法)的优点是什么?举出几种补偿法(或称均衡法)应用的实际例子。 (教材 P16)优点:可以免去一些附加的系统误差,当系统具有高 精度的标准量具和平衡指 示 器时,可获得较高的分辨率、灵敏度及测量的精确度。例子:等臂天平称重、惠更斯电桥测电阻、电位差计测电压以及各种平衡电桥的测量等。 19. 举出物理模拟法与数学模拟法的实际例子。 (教材 P17)物理模拟法例子:用光测弹性法模拟工件内部应力分布情况;用“风洞”中的飞机模型模拟实际飞机在大气中的飞行等。数学模拟法例子:用稳恒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的实验。 20. 如何理解
7、仪器初态与安全位置? (教材 P18)仪器初态是指仪器设备在进入正式调整、测量前的状态。正确的仪器初态可保证仪器设备安全 ,是保证实验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安全位置则是保证仪器处于正确的仪 器初态的位置,如未合上电源前应使电源的输出调节旋钮处于使电压输出为最小的位置;仪器上的一些方位调节螺钉在正式调整前应处于松紧适中的状态等。 21. 在示零法测量中,常采用跃接法。跃接法的主要作用在哪? (教材 P18)主要作用:在远离平衡状态时保护仪表(如标准电池和检流计等),使其免受长时间的大电流冲击;在接近平衡时,通过电路的瞬间通断比较,提高检测灵敏度。 22. 零位校准有哪两种情况?应分别如何对待这两种
8、情况?试分别举例说明。 (教材 P18)一种是测量仪器本身有零位校准器,可对其进行零位调整,如对电表的机 械调零,使仪器在测量前处于零位;另一种是仪器虽然零位不准,却无法进行调整和校对,如磨损了的米尺、千分尺等,针对这种情况,在测量前需记录最初读数,以备在测量结果中进行零位修正。 23. 使用哪些仪器时需要进行调焦操作? (教材 P19)在使用显微镜、测微目镜和望远镜等光学仪器时,需要对仪器进行调焦操作。 24. 什么叫视差现象?如何消除视差? (教材 P19)读数标线(指针、叉丝)和标尺平面不重合时,眼睛从不同方向观察时会出现读数有差异或物与标尺线有分离的现象,称为视差现象。 消除视差的方法
9、有两种: 一是使视线垂直于 标尺平面读数;二是使标尺平面与被测物密合于同一平面内。 25. 使用带有叉丝的测微目镜、读数显微镜等仪器时,需要进行消视差调节。为什么? (教材 P19)用带有叉丝的测微目镜、读数显微镜和望远镜进行的测量属于非接触式测量,使用时必须进行消视差调节,即需要仔细调节目镜(连同叉丝)与物镜之间的距离,使被观测物经物镜后成像在作为标尺的叉丝分划板所在平面内,一般是边调节边稍稍移动眼睛,看两者是否有相对运动,直调至基本无相对运动为止。 26. 试 列举几个采用逐次逼近调节的例子。 (教材 P19) 在分光计实验中,调节望远 镜和平台水平时,用的“减半逼近”法就是逐次逼近法的例
10、子。另外,对水平、铅直及天平平衡等的调节,采用逐次逼近法也十分有效。 27. 什么叫空程误差?如何消除空程误差? (教材 P20) 由丝杆、螺母构成的转动与读数机构,调节时常出现与丝杆联结在一起的鼓轮已有读数改变,而由螺母带动的机构尚未产生位移,从而造成了虚假读数 ,这就是 空程误差。 为了消除空程误差,使用此类仪器(如测微目镜、读数显微镜、迈克尔逊干涉仪)时,必须单方向旋转鼓轮,待丝杆与螺母啮合后才能开始测量,并且在整个测量过程中需保持沿同一方向前进,切勿忽正忽 反旋转鼓轮。如在做分光计实验和迈克尔逊干涉实验中就要特别注意空程误差的消除。 28. 如何理解先定性后定量的调节原则? (教材 P
11、20) 我们常采用“ 先定性后定量”的原则进行实验。 “ 先定性后定量”的原则可以这样理解:仪器调整好后,在进行定量测量前,先定性地观察实验变化的全过程,了解变化规律,观察一个量随其它量变化的大致情况,得到函数曲线的大致图形后,再进行定量测量。在定量测量时,可根据曲线变化趋势来分配测量间隔,曲线变化平缓处,测量间隔取大些 ; 曲线变化急剧处,测量间隔就应取小些。这样采用不同测量间隔测得的数据 作图就比较合理。 第二章 复习提要 1 系统误差来源于哪些因素? (教材 P26)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理论误差、仪器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等。 2 实验测量分哪几类?为什么测量结果都带有误差
12、? (教材 P25)按测量方式分,实验测量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按测量条件分,测量又可分为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 (教材 P26)对各种物理量的测量,一般均力图得到真值。但是由于受到测量仪器灵敏度和分辨率的影响,实验原理的近似性,环境的不稳定性以及测量者自身因素的局限,测量总是得不到真值。所以 测量结果都带有误差。 误差存在于一切测量中,并且贯穿测量过程的始终。误差的大小反映了人们的认识接近于客观真实的程度。 3 系统误差如何分类? (教材 P26)按系统误差对结果的影响可分为恒定的系统误差、周期变化的系统误差和累积误差。按掌握的程度可分为可定系统误差和未定系统误差。 4 随机误差具有
13、哪些性质? (教材 P27)随机误差具有单峰性、对称性、有界性和抵偿性。 5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者中,哪一个更能全面地评价测量的优劣? (教材 P26) 绝对误差是一个有量纲的代数值,它反映测量值偏离真值的程度;相对误差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它反映了绝对误差对测量结果影响的严重程度,它能更全面地评价测量的优劣。 6 采用多次测量的方法能减小的误差属于 随机 误差。(教材 P27) 7 当测量次数足够大时, 随机 误差显示出明显的统计分布规律,并可通过增加测量次数来减小这种误差。(教材 P27) 8 一般情况下, 系统 误差不能通过多次测量来发现( 或 减少)。(教材 P27) 9 如何理解测量
14、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 测量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都是评价测量结果优劣的。测量的精密度反映测量时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是描述测量重复性高低的。即精密度越高,反映仪器越精 密,数据越集中;测量的准确度则反映测量时系统误差大小的程度,是描述测量值接近真值的程度的;测量的精确度反映测量时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合成大小的程度,它是指测量结果的重复性高低及接近真值的程度。(教材 P28) 10. 如何修正由于仪器零点不准引起的误差? (教材 P18)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测量仪器本身有零位校准器,可对其进行零位调整,如对电表的机械调零,使仪器在测量前处于零位;另一种是仪器虽然零位不准,却无法进行调整和校对,
15、如磨损了的米尺、千分尺等,针对这种情况,在测量前需记录最初读数,以备在测量结果中进行零位修 正。 11. 仪器的最大误差与标准误差的关系如何?当仪器误差的概率分布服从均匀分布时,已知仪器的最大误差 仪 ,则仪器的标准误差 仪 =? 当仪器误差的概率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时,情况又如何? (教材 P29)仪器的最大误差 仪 与标准误差 仪 的关系为: C/仪仪 ,其中 C 称为置信系数,它由仪器误差的概率分布决定。 (教材 P30)当仪器误差的概率分布服从均匀分布时,已知仪器的最大误差 仪 ,则仪器的标准误差 仪仪 683.0 ;当仪器误差的概率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时, 3/仪仪 。 12. 消除或减少系
16、统误差常见有哪些方法?结合具体实验举例说明。 13. 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由什么因素决定?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由什么因素决定? yxW 2 中的两个直接测量量 x 与 y ,哪一个对 W 的误差影响更大?为什么? (教材 P35)直接测量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由被测量及测量仪器的精度共同决定;间接测得量的有效数字位数取决于直接测得量的大小、测量误差和函数运算性质。 x 对 W 的误差影响更大,因为它的次方数更高。 Amnfk1 14. “四舍六入、逢五配偶”原则与“进位法”有何区别?它们各应用于哪种情况? (教材 P33) “四舍六入、逢五配偶”原则:对保留数字末位以后的部分:小于 5 则舍,大于 5 则入,等于 5 则把末位凑为偶数, 即末位是奇数则加入(五入),末位是偶数则不变(五舍),这称为“四舍六入,逢五配偶”规则。它适用于平均值的计算。 (教材 P39)所谓“进位法”,即只要舍去 19 的,均要进一位。它适用于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的计算。 15. 在 52.6233.5222 hdV中, 应取几位有效数字? (教材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