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实案解析:当所有的“不应该”都成为“应该”来源:成功营销 发布日期 2014-04-17做餐饮的更会吆喝了,卖产品的更会包装自己了,在信息传播时更注重人性洞察了,当所有的“不应该”都成为“应该”时,兴许,互联网思维就成了。短短几个月,“互联网思维”成为一个人人想谈又不愿谈及的话题,从火热到疲倦。提到互联网思维的案例,小米手机、黄太吉、雕爷牛腩、逻辑思维、微信红包等随即浮现。在中国的互联网历史中,很长一段时间内,成功案例都是以翻版国外“产品”为基础,而现在的互联网思维呢?每一匹黑马几乎都可以算作“孤品”,很难找到先例。如果说,互联网思维是不可复制的,那么就算你知晓定义,就算你拿到了“葵花宝典”,不但开不了“互联网思维”的窍,反而固步自封。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总是太多的“想不到”,在互联网思维的辐射之下,越来越多的品牌做了别人没做过的事儿,越来越多的企业做了本不该做的事儿,无法复制、没有规律就是规律。思维不是主义,那么,拆掉思维的墙试试。吃饭还是吃噱头?黄太吉案例直击:10多平方米的煎饼店,十几个座位,煎饼果子能从早卖到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