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实证分析摘要采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中的利率敏感性缺口、缺口率、利率敏感性比率和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四个指标,对我国 14 家上市银行 2006年和 2007 年的利率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对利率风险进行了较有效的管理,但 1 年以上资产、负债的匹配上失衡现象严重,利率敏感性缺口的调整滞后于利率变化趋势;我国传统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落后于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下载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比率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09)04-0075
2、-05 一、引言 利率是金融市场中最基础与核心的变量之一,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都与利率有联系。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如果对在资产负债表中占据相当比重的利率敏感资产和负债的头寸和期限安排不当,就会导致银行盈利和经济价值的波动,甚至引发经营危机,这就是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是由于利率波动而引起银行金融资产缩水和收益变动的风险。利率风险常常产生于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数量、持有期差异,也产生于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利率调整幅度差异。银行存贷款业务形成了大量期限不一致的资产和负债。在利率多变的情况下,如果银行资产与负债的类型、数量和期限完全一致,利率的变动对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影响也就完全一致,银行存贷
3、利差也就不会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但事实上,银行资产与负债,尤其是银行存款与贷款之间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 利率风险本质上都是因利率变动而引起的金融产品价格或收益的变动。我国现行的“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的利率体制,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了较大的存贷款利差盈利,同时利率风险也相对较低。因此,银行的经营重点仍然集中在吸收存款方面,利率敏感性很低,对利率风险管理不够重视。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银行以存贷款利差为主要收入的盈利模式将改变,并且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利率风险。 近两年央行频繁调整人民币存款利率,特别是 2007 年 6 次调高人民币存款利率(见表1)。10 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虽然
4、 2008 年初我国对调整利率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更多的是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但是 2008 年下半年后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又把调整利率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货币政策工具,为调整经济走势而对利率进行随时调整将成为常态。不断变化的利率会不断造成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为其利率风险管理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利率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的永久性工作。 二、模型选取、指标计算和数据分析 (一)模型和数据的选取 1 模型的选取。西方商业银行主要有五种利率风险度量模型,即收益分析模型、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持续期缺口模型、VaR 模型和动态模拟模型
5、。其中,VaR 模型和动态模拟模型在测度范围、测度精度和分析角度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但它们对测度手段、所需数据和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都要求很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及金融市场很难满足上述要求,并且短期内也难以具备上述条件,因此 VaR 模型和动态模拟模型还不太适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持续期缺口模型对商业银行的要求虽不像 VaR 模型和动态模拟模型那么高,但模型中折现率的确定与检验,目前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还比较困难,但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以及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验的丰富,这个问题在今后不长的时间内将会克服。持续期缺口模型将是今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突破口。收益分析模
6、型过于简单且已过时。 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简单易用,其测量对象、计算手段和数据等外部条件要求,都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上,应采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着手准备持续期缺口模型,研究 VaR 模型和动态模拟模型。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正是采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进行利率风险管理。据此,本文选择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进行实证分析。 2 数据的选取。笔者选取国内所有上市的 14 家银行 2007 年年度报告中利率风险管理部分的相关数据(包括 2007 年和 2006 年的数据),对它们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和缺口率、利率敏感性
7、比率及其偏离度进行计算和分析。数据主要依据它们上市各年度的年度报告整理得到。 在统计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时,利率敏感性资产包括现金、存放央行、存放同业、拆放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买人返售、贷款净值、投资净值等项目;利率敏感性负债包括央行借款、同业拆人、同业存放、卖出回购、客户存款、应解及汇出汇款等项目。 (二)相关利率风险指标的计算 1 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缺口是一个绝对指标,是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的表达方式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一利率敏感性负债 笔者以 1 年期为界限,把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分为!年以内到期和 1 年以上到期,得出 2006
8、 年末和 2007 年末 14 家上市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数据(见表2、表3)。 2 利率敏感性比率。利率敏感性比率是一个相对指标。是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其计算公式为: 利率敏感性比率: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 笔者分别计算出 14 家上市银行 2006 年年末和 2007 年年末即时偿还、3个月内到期、3-12 个月内到期、1 至 5 年内到期、5 年以后到期的利率敏感性比率;然后以 1 年为期限,把资产和负债分为 1 年内到期和 1 年以上到期,得出 14 家上市银行对应的利率敏感性比率以及总体利率敏感性比率(见表4)。 3 刷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根据利率敏感性比率,可
9、以计算出另外一个衡量利率风险的指标,即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是利率敏感性比率与 1 的差值。如果利率敏感性比率与的偏离度较小,或者说偏离度在 0 附近。则表示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无论是正缺口还是负缺口,利率波动对银行带来的风险都是较小的。其计算公式为: 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利率敏感性比率1 根据上式和表4 计算得出 14 家上市银行 2006 和 2007 年年末各个期限以及 1 年以内、一年以上和总额的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见表5)。 4 缺口率。缺口率是指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值与其所对应的总资产的比值。缺口率这一指标衡量了商业银行的缺口风险程度,它实际上反映了商业
10、银行总资产对缺口风险的承受能力。如果缺口率过高,则反映了银行缺口暴露的风险相对于总资产而言过高;缺口率较低,则反映了暴露的风险相对于总资产而言较小。缺口率计算公式为: 缺口率利率敏感性缺口总资产 据此计算 14 家上市银行 2006 年年末和 2007 年年末 1 年以内 到期、1 年以上到期和累计总额缺口率(见表6)。 (三)利率风险实证数据分析 考虑到各银行的规模不断扩大,必然带来资产的增大并可能使缺口总量增大,利率敏感性缺口作为绝对指标并不能准确反映其利率风险的变化。因此在利率敏感性缺口和缺口率中选择缺口率作为主要的分析缺口变化的指标,而缺口绝对额则仅仅分析其正负的变化;对利率敏感性比率
11、和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两个指标则没有多大区别,本文选择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作为主要指标进行分析。 1 依据利率敏感性缺口和缺口率进行分析 根据利率敏感性模型,在利率上升趋势下,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保持为正值,而在利率下降趋势下,利率敏感性缺口保持为负值,才能从利率风险中获利。并且缺口越小,面临的利率风险越小。 2006 年 12 月 31 日。从表一 2 可以看出,1 年内到期利率敏感性缺口,14 家上市银行 11 家银行为负值,3 家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为正值,正值的符合模型的要求。1 年以上的利率敏感性缺口,14 家银行均为正值。将 14 家上市银行 2006 年 1
12、年内到期利率敏感性缺口和 1 年以上的利率敏感性缺口相加,可以发现它们的利率敏感性缺口都是正值。特别是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 3 家上市银行,由于其 1 年内到期利率敏感性缺口和 1 年以上到期利率敏感性缺口都是正值,故其收益将非常明显。而其他 11 家银行由于 1 年内到期利率敏感性缺口为负值,故其短期收益,即在 2007 年利率的上升调整中收益并不明显。另外,各上市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1 年以上到期的缺口率要明显大于 1 年以内到期的缺口率。对 1 年以上的缺口率需要格外注意,合理配置长期资产和负债。 虽然缺口率总额并不大(各银行基本都在 0.05 左右),但对大多数银行来说(浦发
13、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除外),这是在 1 年以上正缺口被 1年以内负缺口冲抵后的结果。特别是南京银行,维持了远超同行的 1 年以上正缺口率和 1 年以内负缺口率,这两项指标在 14 家银行中都排第一位,面临的利率风险不容乐观,但就 2007 年利率上升中,巨大的!年以内负缺口就导致一笔不小的损失。 在股份制银行中,北京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深发展银行都维持了较好的短期和长期缺口率。比较而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这些传统的大型国有银行的长短期缺口率都有些偏大。 2007 年 12 月 31 日。从表一 3 可以看出, 1 年内到期利率敏感性缺
14、口,2007 年 14 家上市银行中 8 家银行为负值,6 家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为正值,正值的符合模型的要求。1 年以上的利率敏感性缺口 13 家银行为正值,1 家为负值(华夏银行)。将 14 家上市银行 2006 年 1 年内到期利率敏感性缺口和 1 年以上的利率敏感性缺口相加,可以发现它们的利率敏感性缺口都是正值。这是由于 2007 年股市火爆和通货膨胀走高,利率频繁上调,上升趋势明显,几个上市银行快速调整了其资产负债结构,许多银行的 1 年以内到期缺口率都调整为了正值,或者调整为较低的负值,适应了利率长期上升趋势,其中,北京银行、华夏银行、
15、宁波银行和兴业银行调整明显,对于南京银行,仍然维持着排名同行第一的 1 年以上正缺口率和1 年以内负缺口率,虽然 1 年以内到期的负缺口率有所改善,但 1 年以上到期的正缺口率却更加严重,情况很不乐观。对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这些传统的大型国有银行,在利率上升趋势下其资产负债调整明显偏慢,与 2006 年比较,没有大的改善,也许是规模太大调整起来比较困难,抑或是管理问题。华夏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状况值得借鉴。在 2006 年年末,华夏银行维持了较低的年以内负缺口率、1 年以上正缺口率和总额正缺口率,至 2007 年年末,华夏银行调整为年以内正缺口率、1年以上负缺口率和总额正缺口
16、率,并且仍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符合利率短期上升、长期下降的趋势(利率经过最近几年的频繁上调以后,运行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长期必然有下降的要求)。 2 依据利率敏感性比率和比率偏离度进行分析 根据利率敏感性模型,利率敏感性比率越高、比率偏离度越大,资产和负债受利率波动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面临的利率风险越大。因此,合理的状况是银行维持较低的利率敏感性比率和比率偏离度,并且在利率上升趋势下,维持较低的利率敏感性正比率和正比率偏离度比较合理,这样便可以在较低利率风险下,获得适当的利率上升到来的收益;反之,利率下降趋势下,维持较低的正比率和负比率偏离度比较合理。 2006 年 12 月 31 日。2006
17、 年 14 家上市银行的总额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基本维持在正的较低水平上(在 0.02-0.08 之间);1 年以内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 0-0.250.04 之间)。但较总额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还是高出了很多,其中 11 家银行为负值,3家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为正值,正值的符合利率处于上升趋势的要求;1 年以上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在 0.182.8 之间),超过 1 的有 9 家,在 0.51 之间的有 3 家,小于 0.5 的只有 2 家。这反映了银行在长期资产负债的匹配上做的还很不够,都存在用短期借款支持
18、长期贷款的做法,这样以后就面临着长期的利率下降风险。而经过 2006 年和 2007 年的频繁调高利率,长期利率下调可能性大增,因此 14 家上市银行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利率长期下调的风险。特别是南京银行,1 年以内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为 0.25,排第一位,远远超过第二名(工商银行)的 0.11:1 年以上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为 2.8,排第一位,也远远超过第二名(工商银行)的 1.96,面临比较严重的利率风险。 除南京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这些传统的大型国有银行,1 年以内和 1 年以上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都位于前列,与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
19、行和中信银行相差较大,这反映了这些传统的大型国有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上和优秀的新兴股份制银行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2007 年 12 月 31 日。2007 年 14 家上市银行的总额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基本维持在正的较低水平上(在 0.020.15 之间);1 年以内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0.220.04 之间),但较总额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还是高出了很多,其中 8 家银行为负值,6 家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为正值,正值的符合利率处于上升趋势的要求;1 年以上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20、在 0.313.67 之间),超过 1 的有10 家,在 0.51 之间的有 2 家,小于 0.5 的只有 1 家,小于 0 的有 1 家(华夏银行)。这反映了银行在长期资产负债的匹配上较 06 年变得更严重,面临更严重的长期利率下降风险。特别是建设银行,1 年以上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为 3.67,超过了南京银行,排第一位;南京银行 1 年以内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为-0.22,排第一位,面临比较严重的利率风险。在传统大型国有银行中,除了交通银行的 1 年以上资产负债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有所改善以外,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在长短期比率偏离度上并没有多少改善,在利率风险管理上
21、和优秀的新兴股份制银行相比,差距依然明显。 三、上市银行 2006、2007 年度利率风险分析结论 近几年来,许多居民认为利率已到最低点,因而产生了强烈的中长期升息预期。尤其是 2003 年以来,通货膨胀和实际负利率的出现更加使居民产生这种预期,居民更愿意通过持有短期存款或购买证券的形式而对利率变动采取观望态度,这使得短期存款的数额上升,商业银行短期利率敏感性比率小于 1。与此同时,企业在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情况下,对长期贷款的需求上升,在未来的升息预期下,企业更愿意持有长期贷款以降低资金成本。这导致了银行各时期的资产负债严重不匹配,用短期存款支持长期贷款现象严重。 综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缺口率和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偏高,特别是1 年以上到期的更是明显偏高,面临很大的利率风险。其主要内因正是利率敏感性缺口不匹配,以及利率敏感性缺口的调整没有适应利率的变化趋势。我国传统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落后于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急需查明原因迎头赶上。考虑到 2008 年下半年后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金融形势和经济走势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国人民银行对于利率调整的预期更加难以判断。所以,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特别是我国传统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管理更需重视。 责任编辑:李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