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家庭农场现状和经营方式的探讨摘要: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初次将“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上议程,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扶持家庭农场政策。但是当前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怎样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家庭农场。由于目前家庭农场主要存在资金供应上的问题,因此将社会资本引入家庭农场是解决资金问题最有效和快速的方法,本文对社会资本与家庭农场结合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行探讨,得到一个由政府监管,社会资本和农场主共同建设家庭农场的模式。 下载 关键词:家庭农场 社会资本 生产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农业作为国之根基,民之根本,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2、在当前科学技术作为产业发展动力的时代下,农业的发展也不能再延续传统耕作经营模式,而要跟随时代进行变革,适应当前我国的国情。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将鼓励家庭农场发展列为国家的一项政策,“家庭农场”这一词汇时隔 30 年再次以隆重的形式进入中国老百姓的视野。 一、何为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这一词汇作为一个舶来品,与我国自古以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产生了家庭农业经营方式的对比。虽然两者都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但是欧美家庭农场对发达农业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俄罗斯家庭农场法规定: 家庭农场是享有法人权利的独立生产经营主体。它可由农民个人及家庭成员组成,并在利用终身占有、继承的土地和资产的基
3、础上进行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方康云,2001)。按照美国农业部1998 年农业年鉴的定义,一个“家庭农场”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生产一定数量拿来出售的农产品,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农场而不仅仅是一个乡下住户;二是有足够的收入(包括非农收入) 支付家庭和农场的运营、支付债务、保持所有物;三是场主自行管理农场;四是由农场主及其家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五是可以在农忙时使用季节工,也可以雇佣少量的长期农工(高强等,2013)。 若要从建国之后中央有关文件和领导指示上看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发展,那就要追溯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之后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家庭农场做出过定义:“所谓家庭农场,就是适应现有生产力水平
4、与市场要求进行专业化生产,进而形成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种养农户企业”(房慧玲,1999)。“家庭农场是我国农地经营体制创新而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朱博文,2005)。家庭农场是“具有现代商品意识的企业”(傅爱民等,2007)。一些研究则从经营主体的角度进行界定,如家庭农场应是指拥有经营规模、能保证农户家庭主要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农业产业组织形态,在现阶段,家庭农场的主体应该是现有农村居民(党国英,2013)。(我国对于国内外家庭农场界定的介绍之多,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由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的家庭农场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以农场主和其家庭成员为管理人和主要劳动力,具有一定
5、的农业生产知识;二是负责生产和销售,在生产规模和经济收益上要比普通农户大得多;三是以盈利性为目的,并且自负盈亏。家庭农场作为市场主体出现,参与市场竞争,享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利润,也同时承担着市场风险和农业自身特性的困扰。 二、家庭农场的风险和挑战 当前的市场风险无疑是由供求决定的农产品价格变化带来的,无论是“谷贱伤农”还是“菜贵伤民”。首先,农民最关心的还是能否将自己的成本回收,赚取利润。对于规模生产的农场主来说,如果农作物卖不上一个好价钱那么他们接下来的生产将无法顺利进行。其次是农业自身的特点致使农场主的资金链备受考验。对于我国北方的两年三熟或者一年一熟的农作物生长周期来说,如此长时间的投资,
6、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将难以应付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后来的销售甚至是下一周期的生产。除了上述风险之外,针对我国当前的农业状况,家庭农场还存在着一些新的挑战。 第一,农场经营主体减少。目前我国农业人口持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全国约有 1.7 亿外出务工者,其中至少 1 亿人已经在本县城以外的城镇实质性定居。未来 20 年左右,农业就业人口将下降到全社会就业人口的15%以下。并且就当前而言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是老人、孩子和残障人士,这些人无法进行农业活动的人群。 第二,土地流转的障碍。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问题。在供给方面,1、一部分农民因为流转的价格低于预期
7、,不愿意流转2、流转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法律指导,土地流转之后产生很多问题 3、供给流转成本较高,使得农场主负担不起高昂的流转费用 4、承诺的流转时间短,不同地块到期时间不同 5、以上问题产生了土地无法连成片,农场主在进行机械化生产时增加成本。 需求方面,家庭农场场主与专业的生意人相比缺乏足够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的支持,在土地流转的谈判桌上不能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双方地位都无法平等。 第三,资金供给不足。 农场主是农民出身,本身的原始积累就不够强大。在农业这个靠天吃饭的行当里,一旦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农场主就无法进行下年的耕种。并且由于没有足够的资产作抵押很难在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获得有效的资产进行农业投
8、资。 三、当前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机遇和优势 尽管我国当前家庭农场的发展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从家庭农场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和对各国农业的作用来看,它的确有着小农经济和国有农场无法企及的效果,也因此在各国农业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美国 2010 年家庭农场占全美农场总数的 87%;法国以中小家庭农场为主,占农场总数 80%以上;日本以小型农场为主,小型农场占日本农地的 65%。 家庭农场在我国当前总体的发展境况下存在着机遇: 第一,中央高度重视。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善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并且家庭农场的发展也恰好契合当前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方针。把家庭农场的
9、发展提升为国家高度,足以见得国家对此的重视程度之高。 第二,城市人口增加,食物消费结构转变,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为农业生产结构转型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现在我国已有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镇。到 2020 年,国家计划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45%。农村人口向城市或附近城镇的迁移,非农业人口增加,将大大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人民越来越追求精神和物质上的高品质生活,因此对农产品的产出高效化、产地生态化、方式集约化有了更细致的要求。家庭农场相比于其他经营模式可以更充分、全面地迎合这些需求和要求。 第三,利润最大化的驱使和外出务工人员“离农”意愿增强
10、。当前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农民在满足温饱的同时开始追求生活精神领域上的消费,怎样能不出家门依靠自己的实践经验赚钱成了农民的困惑。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家庭农场脱离土地规模的束缚,不存在集体农庄的禁锢,家庭农场可以以更加自由的模式参与市场竞争,赚取利润。同时,农民离农的趋势也越来越强。 四、对家庭农场经营方式的思考及建议 (1)家庭农场主缺乏有效资金和资金链 (2)拥有雄厚的资金并且希望投资于有前景的产业 (3)拥有自有土地和流转土地,农业生产设备有公用的机械设备,自行可购买的机械设备,是否为当地农民?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前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存在种种现实与理论之间的
11、矛盾,其中主要症结一是家庭农场主缺乏有效资金和资金链。二是拥有雄厚的资金但大不想投入农场,希望投资于更有前景的产业。三是拥有流转土地、农业生产设备或有公用机械设备使用权或可自行购买机械设备的人,他们是否为当地农民? 以上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农场主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着互补:家庭农场主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资金,而社会资本有着资金链可以购买各种农业所需用品,但是社会资本在与土地流转供给方(农民)之间会存在着较大的交流成本,并且如果社会资本以雇佣农民耕种形式进行农业生产会大大削减农民自耕土地时的生产积极性,无法达到其预期效应。因此,如果可以将家庭农场和社会资本进行有效和互补性结合,将能集之所长,补之
12、所短。 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关于家庭农场的经营、耕作模式:在家庭农场准备前期,由农场主负责协调土地流转,将村中想要流转的土地与村社进行沟通,社会资本提供租赁费用。农场主和社会资本签订双方协议,组织建立家庭农场,农场主及其全家提供劳动,社会资本提供资金、机械设备和适当的技术指导。 家庭农场经营初期严格按照协定进行经营,保证农场主经营的自主性,最大程度的确保家庭经营激励机制有效运行。 家庭农场经营成熟期,农场主在筹备时期的协议中可以设立条款:农场主可以在 N 年后选择是否与社会资本继续进行共同经营。N 年后农场主可以选择家庭农场自有化,这一措施将有利于保持家庭农场纯粹性。 五、结语 世界农业发展的经
13、验证实了家庭经营是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但是我国国情要求我国必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营模式,黄宗智也指出,美国大而粗的经营模式在我国应用的不可能性,应发展“小而精”的家庭农场。当前家庭农场在我国已形成了星星之火,但是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问题,而无法形成燎原之势。引入社会资本,将能为家庭农场注入市场活力,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政府应发挥看得见的手的职能,引导社会资本与家庭农场的结合,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我国特色的家庭农场。 参考文献 高强,刘同山,孔祥智.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和效应J.经济学家.2013(06):48- 49 黄宗智.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么J.开放时代,2014(02):176-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