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民营银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摘 要:当前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主要载体,随着其不断发展,一些深层问题逐渐凸显成为阻碍区域创新的掣肘.民营银行如果能够打破国有银行的绝对地位便能在区域经济中发挥其优势并促进区域经济的更好发展。本文以当前热议的区域经济作为研究对象,以江苏地区部分城市经济状况为例,探讨民间金融对区域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对我国区域经济体系创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下载 关键词:民营银行;区域经济;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 F832.3;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65-3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1990 年以来,发展中国家和
2、发达国家民营银行的资产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国有银行则恰恰相反,民营银行日趋成为各国银行业的主流。 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背景下,回顾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历程发现,我国银行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民营化。在整个银行领域,民营银行所占的比重很少,与整个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态势和速度极不相称。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转型,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中国商业银行国有控股制度的弊端与缺陷将逐步凸显。因此,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速中国银行业深度改革日益迫切。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建议,中央应制定计划、安排时间表,让民营控股的商业银行 5 年内从数量和规模上双双达到 30%。虽然民营银行的发展有着政
3、策的支持,但在民营银行摸索发展的道路上,仍在各方面存在着种种限制。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利用江苏地区部分经济数据指标,对民营银行和区域经济的联系和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我国民营银行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探究,结合国际上一些区域创新发展的成功案例,找到我国民营银行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讨论我国民营银行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反观我国当下民营银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民营银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为我国区域经济体系的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以当前热议的区域经济作为研究,选取了江苏地区部分城市经济状况为例,探讨民间金融对区域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对我国区域经济体系的创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调查对象的基本状
4、况 1.1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 据银监会 2012 年年报统计,截至 2012 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3747 家法人机构,有着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 1927 家农村信用社、800 家村镇银行。 2014 年 3 月,银监会正式启动民营银行试点工作。截至 2015 年 5 月末,第一批试点的 5 家民营银行,即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已全部获批开业。 在现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真正算上民营资本控股经营的民营银行只有民生银行和少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而明确
5、把自己定位为民营银行的则屈指可数。作为由民间资本控制经营的民营银行,普遍存在规模小、网点少、相应的业务种类不齐全、服务水平有待改善、内部控制能力比较弱,在存款和结算这两大市场上存在竞争力不足,运作效率低等问题,并且面临着巨大的行业竞争压力、商业信用的建立、高效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风险控制等难题。此外,民营银行还面临行业巨大的竞争压力,初期难以建立良好的信用业务和经营范围受限制,民营资本天生的逐利性,风险抵御能力较弱等营运困难。 1.2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992 年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逐渐扩大,苏南苏中苏北成为经济发展从强到弱的划分标签。普遍意义上将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划为苏
6、南,扬州、泰州、南通划为苏中,徐州、宿迁、淮安、盐城、连云港划为苏北地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于从苏南至苏北的梯度递减,高梯度地区的资源配置将向低梯度地区流动,理论上来说,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然而苏南对苏中苏北的“扩散效应”并没有赶上“极化效应”,数据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已超过警戒线。 区域经济理论认为,地区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关系最为密切。从产业结构看,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差异显著。苏南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逐年上升,产业结构合理,经济效益高;苏中地区总体处于工业
7、化中期,第二、第三产业逐年上升,但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扔偏大;苏北地区则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低下,第一产业比重严重偏大,使得苏北地区经济水平落后。总体来看,苏北地区处于低水平的小康和工业化初始阶段,以农业为主体产业,二、三产业发展之后。而苏北五市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差距,但基本相当。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带来的恶性后果还在于经济优势与劣势之间造成的苏南苏北社会的矛盾,不利于地区和谐,影响社会稳定,苏北苏中地区的资源、人才不断外流,导致地区被“掏空”,没有发展的后劲和有力支持。 但同时,江苏也在采取因地制宜策略, 积极满足省内南北特色经济的融资需求, 支持苏南地区参与国际竞争、苏中地区加速发展,
8、 加大对苏北地区的投入,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各金融机构不断推进区域优势互补, 进一步加强南北信贷合作, 支持和鼓励苏南企业带资到苏中、苏北发展, 引导苏南企业与苏中、苏北企业进行产业联合和经济合作,推进区域产业整合与梯次转移。在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以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为主的第三产业也有较大发展,产业结构更加趋向合理,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并且努力打破地方政府的“地方产权制度”,将集体产权从企业中清除,让市场内生力量发挥作用。 2 调查数据及分析 数据来源:本文以江苏 13 个城市基础设施、金融状况和经济发展为样本,使用 SPSS 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9、国家统计局,和讯网。 分析结果: 该部分以 2013 年各项基础建设数据为聚类指标,对江苏 13 个市区聚类分析。这些指标分别反映了医疗卫生,教育水平,社会保障,交通与通信等方面,多角度信息。 根据图 1 分析结果,将江苏 13 个地区划为 4 类,分别是 A:南京、扬州、连云港、宿迁、苏州、淮安;B: 无锡、镇江、常州、泰州;C:徐州、南通;D:盐城 基础设施建设通常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良好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吸引人群和投资必要条件。此外经济收入(财政收入)又可以进一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是良性循环。 该部分以 2013 年各项金融数据为聚类指标,对江苏 13 个市区聚类分析,根据图 2 将 1
10、3 个地区划为 3 类。分别是 A:连云港,淮安,宿迁,徐州,扬州,镇江,泰州,盐城,常州,南通;B: 无锡;C:南京,苏州。 金融是经济的润滑剂,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拥有良好的金融环境无疑会加速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促进实体经济迈向更高的台阶。 该部分以 2013 年各项经济数据为聚类指标,对江苏 13 个市区聚类分析.根据图 3,将 13 个地区划为 3 类。A:镇江,泰州,扬州,盐城,徐州,常州,南通;B: 连云港,淮安,宿迁;C:南京,无锡,苏州。 经济的好坏由多方面因素决定,根据图 2 和图 3,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发展情况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在三项聚类中高度一致
11、的是南京和苏州。苏州是江苏经济最发达地区,各方面发展均衡。而南京作为省会在,在长期发展中,基础建设相对完善,金融环境也处在不断发展中。无锡在经济聚类中和南京,苏州是一类,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和镇江、常州、泰州一类,在金融环境聚类中自为一类。由此可以说,基础设施一致情况下,金融环境对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至少是正相关。 3 结论 3.1 发展民营银行的建议 如果说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枢纽,那么银行就是经济的脉络。地方金融及融机构的存在和发展,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和作用。本文主要提出四点对民营银行健康发展的建议: 制定“求异”性的公司战略,提高竞争力。 树立良好的公司信誉,提高社会的认知度。
12、 优化公司治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制定合理的民营银行准入、退出、监管法规。 3.2 民营银行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通过对民营银行和局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我们发现民营银行的金融深化对一国或者一个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方面, 金融深化将促使区域经济逐步增强, 另一方面, 增长的区域经济反过来又提升了民营银行发展的程度。民营银行的资金对经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高比例储蓄转换为投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储蓄率等方面促进经济增长; 反之经济增长也会引导和促进金融发展。金融资源的流动引导着社会各项资源的流动, 并促使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同时实现金融资源自身的
13、增值, 可以说民营银行金融资源既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对象, 又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手段。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最明显的作用体现为对增长极的培育, 进而发挥极化效应, 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金融资本自身具有逐利性, 在市场机制下发挥自动调节作用,促使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向增长极产业或地区集聚, 促进地区企业形成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 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民营银行的资金支持有效改善区域内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 提高增长极的向心力, 形成连锁反应, 进一步促进优势生产要素的集聚, 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对相邻区域经济的辐射能力。 总体来说,民营银行对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普遍性作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产业竞
14、争力;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民营经济对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有差异性作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不同;产业结构调整路径不同;区域经济制度变迁路经。 参 考 文 献 P COOK;P BOEKHOLT;F TODTLING The governance of innovation in Europe(M),2000. C Freeman 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lessons from Japan(M) 1987 . P KRUGMAN Good news from Ireland: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A),1997. JS METCALFTE Technological system and technology policy in an evolutionary framework(J),199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