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借鉴自贸区理念改进检验检疫工作摘 要 在当前检验检疫部门加快转变职能,促进贸易便利化的特殊阶段,自贸区的先进理念对于特殊监管区的检验检疫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其负面清单模式、监管模式向事中、事后转移以及部门协同工作的理念,对于检验检疫部门来说也是适用的。本文分析了探索建立检验检疫信用负面清单加快企业的通关速度,建立重点后移的监管模式强化对企业的信息、资质和管理的核查,通过信息化和“三个一”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加强联合执法,以适应新形势下检验检疫全面改革的需要。 下载 关键词 自贸区;检验检疫;负面清单;协同执法;三个一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2、 0194 . 2015. 07. 101 中图分类号 R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7- 0192- 02 2013 年 9 月 29 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开张,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核心)、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作为特殊监管区的一种最高端发展形式,自贸试验区的成立,旨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其在货物贸易方面的“倒逼效应”将最直接地辐射到一般地区的特殊监管区。随着特殊监管区对于检验检疫系统的行政执法载体地位日益提升,如何学习借鉴自贸试验区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型监管理念,加快检验检疫监管制度
3、改革,推进我国特殊监管区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是处在“转变政府职能”阶段检验检疫部门迫切需要研究、探索和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战略问题。 就货物贸易而言,自贸试验区与现有特殊监管区在法律法规及政策等方面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这就为检验检疫部门借鉴自贸试验区的行政监管理念,并由此创新监管工作制度提供了法律、政策层面上的可行性。特殊监管区检验检疫部门可以从以下 3 个方面学习借鉴自贸区先进理念。 1 探索建立检验检疫负面清单 “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提出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最突出的亮点。政府由“正面清单”转向“负面清单”的监
4、管理念转变,虽然初衷是用于投资准入领域,但这种“法无禁止即合法”的管理理念,已成为发达国家普遍运用于包括经济管理领域在内的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与限定企业“只能做什么”的管理模式相比,无疑会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降低政府监管的成本,有效解决资源错配、宏观调控边际效率下滑和审批腐败频发的问题。 除外商投资领域负面清单以外,近期上海自贸试验区再增添了一份“信用负面清单”,即上海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率先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发布记录企业与经营者信用污点的报告。这是“负面清单”理念在信用管理领域应用的探索,将有效提高违约失信的成本,有助于形成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模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检验检疫系统
5、在加大企业的信用监管力度,为进出口产品的分类管理提供基础保障。但是的确存在企业信用识别标准复杂、采信数据庞大、日常监管复杂、管理成本过高和相近信用级别管理差距不明显等问题。建议特殊监管区的检验检疫部门可学习运用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管理的理念,在特殊监管区业务中属绝大多数的非高风险领域,加大“负面清单”管理理念的应用范围。除货物监管外,还可以率先探索“信用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一方面可有效解决当前检验检疫信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现实瓶颈,另一方面按照企业无违法过错就能享受便利的“负面清单管理”理念,也能有效提升检验检疫贸易便利化措施的普惠覆盖面。 2 探索建立重点后移的监管模式 “总体方案”关于加
6、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中提出,“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这是对传统的以事前审批为主的行政审批和监管模式的完善和提升,有利于提升政府监管效率和充分发挥市场参与者的自律的责任意识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目前,自贸试验区的海关对自贸试验区和境外之间进口货物,允许企业凭进口舱单信息将货物先行提运入区,再办理进境备案手续。检验检疫部门根据监管风险评估,也提出了监管方式由传统的到货抽样检验、合格评定,向产品前置备案、验证放行、加强后续监管的模式转变。税务部门也实行“先批后核、批核分离”的税务审批制度改革。 特殊监管区检验检疫部门应主动借鉴监管重点后移的理念,积极争取政策,结合负面清
7、单管理原则,在特殊监管区重点探索两个方面的检验检疫监管制度和模式改革: (1)按照“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自由”的货物贸易监管制度核心原则,结合检验检疫风险管理规范,进一步确定监管重点后移的特殊监管区检验检疫管理基本制度。即一线设定高危风险货物的有限负面清单,除需重点关注的少数高危险检疫、安全、环境风险货物外,大部分货物实施自动核放的通关模式;二线采用信用监管机制,依托信息化技术,根据质量风险程度实施分类检验检疫的高效监管模式。 (2)在检验检疫行政审批方面,对非高风险的一线进口商品的行政审批事项,实施“企业合规承诺、先放后核、严格后续监管”的模式。这些行政审批事项可涉及免 3C 认
8、证证明、电池备案、能效标识备案、特殊贸易类进口旧机电产品核查等。 3 探索建立多部门协同执法机制 建立集中统一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是国家在开展自由贸易区试验的一项重要预期目标。上海市政府颁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中提出了“加强海关、质检、工商、税务、外汇等部门协作,加快完善一体化监管方式,推进组建统一高效的口岸监管机构”的要求。同时,在项目核准(备案)环节提出了建立“一口受理机制”,即自贸试验区工商部门会同税务、质监等部门和管委会,建立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备案)以及企业设立(变更)“一表申报、一口受理”工作机制。在信息化建设中,提出了“监管信息共享”的要求,即管委会组织建立
9、自贸试验区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实现行政监管部门及港口航运等多部门监管信息的互通、交换和共享。总局出台“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中,也特别提出了支持自贸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在“进出境监管制度创新”中,重申了国务院关于贸易便利化措施中的“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要求。这些措施都顺应了通关便利化发展的大趋势,将成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倒逼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的有效突破口。 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协同执法方面已有所进展,如上海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率先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接后,统一发布污点信用企业的“黑名单”;上海口岸办联合海关、检验检疫、海事和边检印发“上海口岸通关无纸化
10、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在通关流程、监管模式、数据交换、税费支付等方面,全面推进上海口岸通关无纸化;上海局也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对碰查验和检验信息的方式,按照“一次到场、一次开箱”的原则,依照关检各自的规定和要求,联合查验作业的模式,成功在自贸区开展“一次查验”的试点。 学习借鉴自贸试验区“协同执法监管”的理念,特殊监管区的检验检疫部门,可以在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中积极加以推进口岸联动工作机制的建立:加大推进特殊监管区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主动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协调海关、外管等口岸执法部门,共同构建企业、物流、信用和执法等数据共享的大数据平台,以此为基础推动系统执法大机制的建设;积极推进特殊监管区公共信用
11、采信机制的建设。一方面积极探索检验检疫信用管理系统与政府公共信用系统的对接,另一方面要在特殊监管区积极探索征信信息多方采集,信用结果综合评估的企业综合信用评价体系,再一方面是要积极采纳“信用负面清单管理”,统一公开发布的联动模式;支持探索构建企业备案“一口受理机制”。依托公共信息化平台的统一申报端口建设,积极支持特殊监管区政府构建“一案多报”的新企业备案或审批、修改的受理机制,提高综合行政审批效率;加速推进“三个一”的口岸通关机制的完善。学习借鉴上海局构建的查验信息对碰模块建设的经验,依托公共信息化平台,完善口岸执法部门一次查验的科学模式,解决推进“三个一”机制的关键瓶颈。 随着检验检疫职能的转变,特殊监管区日益成为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的主要载体之一。为此,学习借鉴上述自贸试验区的先进理念,进而推进特殊监管区的制度创新、监管模式创新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